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我們黨思想理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黨領導人民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的重要保障。我們黨在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歷史進程中取得了豐富經驗。重視總結和運用這些經驗,對新形勢下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解決“化”的內容
知道了“化”的內容,才能有效推進“化”的工作。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首先要科學對待并完整準確地理解馬克思主義,搞清楚什么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實現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的有機結合,在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中推進大眾化。
馬克思主義是真理。然而,在推動這一真理與實踐相結合,使之掌握群眾,進而推動歷史前進的過程中,曾出現過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化傾向。由此帶來的一個直接后果是,馬克思主義解釋不了中國的實際問題。對此,毛澤東同志諷刺道:“在延安學了,到富縣就不能應用。經濟學教授不能解釋邊幣和法幣,當然學生也不能解釋。這樣一來,就在許多學生中造成一種反常的心理,對中國問題反而無興趣,對黨的指示反而不重視,他們一心向往的,就是從先生那里學來的據說是萬古不變的教條。”由此帶來的另一個直接后果是,學不到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搞不清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本本上沒有的,即使實踐提出要求了,也不敢試、不敢闖、不敢干,生怕出問題。
對于馬克思主義,我們黨歷來講兩句話,一是堅持,二是發展。這就要求從精神實質、理論品格上理解馬克思主義,明確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著的理論,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是其根本要求。沒有創新,沒有應用,就沒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沒有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我們黨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先后形成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理論創新成果,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科學地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為我們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當前,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重點,就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夢的學習教育。
服務和依靠人民群眾,明確“化”的主體
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一個關鍵是正確理解和把握“大眾”。歷史充分證明,人民群眾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主體,只有服務和依靠人民群眾,鼓勵和支持群眾進行自我教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才有堅實基礎。
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樹立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服務和依靠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是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主體,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根本力量。社會越是進步,人民群眾主體作用的發揮就越是突出。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把人民群眾僅作為被動的馬克思主義傳播對象,顯然是一種片面的認識??梢哉f,馬克思主義能否發揮指導作用,關鍵要看其能否被作為主體的人民群眾所掌握,形成推進事業發展的強大力量。在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過程中,我們黨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把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工作同實現人民群眾的利益結合起來,重視調查研究,全面把握人民群眾的思想動態和理論需求,并通過解疑釋惑和解決實際問題促進人民群眾思想覺悟的提高。
在服務和依靠人民群眾中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需要積極鼓勵和支持群眾進行自我教育。群眾自我教育是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重要形式和手段。理論的創新歸根結底來源于人民群眾的實踐,理論的傳播同樣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實踐。我們黨歷來尊重人民群眾的創新實踐,注重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鼓勵和支持群眾進行自我教育,就是采取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把理論傳播寓于群眾精神文化活動中,讓群眾參與進來,在互動中接受教育。
遵循理論傳播規律,掌握“化”的方法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要取得實效,就必須立足實際、遵循規律,以科學的方法加以推進。在新形勢下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應當重視傳播形式和手段的多樣化、理論的通俗化。
首先應重視形式和手段的多樣化,實現載體和渠道的不斷創新。任何一種理論大眾化的方法路徑乃至目標任務從根本上說都要受制于當時、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也不能例外。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更多的形式、手段和載體被創造出來、利用起來,有力地推進了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在信息化條件下,我們應特別重視大力推進網絡等新媒體理論宣傳教育平臺建設,努力把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建設成為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前沿陣地,從而增強理論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拓展理論傳播的廣度和深度。
其次應重視理論通俗化工作,將“基本原理”轉換成“常識道理”。這種方法符合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復雜的思想理論傳播規律。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講“中國話”還不夠,還要從實際出發,用具象化、口語化、故事化的語言來表達。毛澤東同志用“閉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魚”來諷喻主觀主義,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來暗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來強調實踐的作用,通過講述“愚公移山”、“農夫和蛇”的故事來揭示深刻道理,深入人心、廣為流傳,非常容易被廣大干部群眾所理解掌握,堪稱理論通俗化的典范。今天,我們應當擯棄作者本位、確立讀者本位的觀念和做法,認真研究和探索理論通俗化的辦法和途徑。
抓好黨內理論學習,打牢“化”的基礎
要使馬克思主義走進人民群眾、扎根人民群眾,實現最大范圍、最大程度的大眾化,黨首先必須善于學習,勤修馬克思主義之“心”。當前,尤其需要通過不斷加強黨內理論學習,提高全體黨員的思想理論水平,從而帶動整個社會的馬克思主義學習,打牢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基礎。
重視理論武裝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我們黨歷來把加強理論武裝作為推進黨和人民事業不斷前進的重要保障。正是由于重視學習特別是重視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我們黨才能在艱難困苦中不斷找到革命、建設、改革的正確道路??v觀歷史不難發現,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在各種復雜形勢面前保持思想統一,在黨員規模發展到幾千萬時仍然能夠保持思想統一,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之所以能夠取得執政地位并且長期執政,成功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奧秘之一就在于我們黨始終注重通過加強理論學習來保持自身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馬克思主義的學習教育越是在黨內得到重視并加強,馬克思主義在社會上的影響力也就越能不斷擴大。在加強黨內理論學習問題上,我們黨歷來強調加強和改進學風的重要性。歷史經驗表明,學風正則事業興,學風不正則事業損。在新形勢下,全黨同志必須大力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為此,既要充分發揮黨員領導干部的示范帶頭作用,又要不斷創新和完善相應的體制機制。
(作者為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