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毛澤東在1980年代的威望跌入谷底,毛澤東堅持要走的道路被精英們說成是一團漆黑,都是錯誤,特別是毛澤東堅持的"三面紅旗"和"繼續革命"理論和實踐,都被精英們根據馬克思的理論"證偽",同時還"挑出"了特別多的實踐錯誤。因此毛澤東不可能不按照自己在1966年7月所預言的那樣"摔得粉碎"。根據龔育之的回憶文章,最后是因為擔心動搖共產黨政權的合法性,鄧小平才嚴厲制止全面否定毛澤東、提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
本來中國的老百姓很是善良,也往往具有很好的同情心,精英們訴苦說毛澤東時代他們是多么慘,受到多么不公平的虐待,老百姓確實也很買帳,一個時間對他們還是很同情和待見的,都跟著認為老毛這個人確實要不得,怎么能把咱們的精英們搞得這么慘呢?因此當官的和有學問的人說,毛澤東的繼續革命理論要不得,老百姓也覺得好像是那么回事。精英們用"傷痕文學"成功地取得了老百姓的同情(好像就是毛澤東說的"寫小說反黨"),所以老百姓也傾向于認為繼續革命理論是錯的,而且文革的打擊對象也不對,打擊手法也有錯誤。精英們得以欺騙老百姓于一時,一是因為在毛澤東時代的精英們沒有什么大的劣跡,落在老百姓眼里;二是精英們掌握著話語權,可以利用"信息不對稱"來選擇性地發布信息。
等到九十年代晚期的時候,老百姓慢慢就回過味來了。看一看那些當官的,再看一看那些個知識精英們,叫老百姓再同情他們恐怕就比較困難了。今天老百姓對老鼠這樣的"舊四害"已經很寬容了,覺得它們的危害實在是有限,懶得花心思再去消滅老鼠,所以老鼠現在猖獗得很。對于那些個知識精英比較集中的行業,對老百姓的坑害早已經超過"舊四害"了,老百姓對此可是洞若觀火。老百姓定位的"新四害"是"公檢法、國地稅;醫生老師、黑社會。"黑社會確實很壞,但是害的人畢竟很少,遠遠不能與醫生和老師相比,他們可是有把所有病人和學生家長的口袋都掏空的厲害招數。對于那些當官的,老百姓們說"現在是無官不貪,如果把全部處級以上干部都槍斃掉,恐怕有少數個別冤枉的;但是如果隔一個槍斃一個,就有大量漏網的。"
"傷痕文學"制造出來的老百姓對精英們的同情,隨著時間的流逝,就是這樣簡單地被老百姓對他們的痛恨所代替了,因此對毛澤東繼續革命的兩大對象"走資派"和"反動學術權威"的一般看法,最終決定了老百姓對毛澤東思想的態度。精英們曾經通過"憶苦思甜"活動,成功爭取到了老百姓的同情,那時否定毛澤東老百姓也沒有什么意見,現在精英們坑害老百姓太過火,老百姓感受越痛切,就越是要走到精英們感情和意愿的反面去。一個老農用非常樸素的語言,深刻地揭示了今天老百姓為什么懷念毛澤東的道理:"老鼠多了,自然就想起了貓。"中國的老百姓在3000多年之前的《詩經》里面,就用"大老鼠"去形容那些刻剝他們的大人先生們了,今天他們還是認為這個比喻很貼切。
這樣一來,老百姓就要難免要溯及既往,認為精英們根本上不是什么好東西,他們在毛澤東時代比較老實,那是毛澤東領導大家搞群眾造反,精英們才不敢胡作非為的。中國精英們在毛澤東時代沒有機會走極端去刻剝老百姓,給老百姓留下了一點還不錯的印象,精英們就拿這份"資產"去博取老百姓的同情,今天這個"資產"眼看也已經快被精英們敗光了。也許老百姓中間就難免有人反悔――自己當初上了精英們宣傳的當,從此痛下決心再也不相信那些個精英們了,反過來就必然覺得毛澤東才是咱的貼心人了。這正如一個蹺蹺板,一頭低下去了,另一頭就必然要相應的翹起來,以前老百姓同情精英們的苦難的時候,毛澤東的地位就不高,今天老百姓覺得精英們多半是壞東西的時候,毛澤東的地位就不可避免地高漲了。看來精英們雖然掌握著話語權,但是他們的信息發布對老百姓的影響,終究敵不過事實對群眾的教育作用,中國老百姓的覺悟過程,這一方面符合"事實勝于雄辯"的認識,一方面也是印證了毛澤東"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那個著名論斷。
本來老百姓也不見得很清楚,到底毛澤東是不是真的代表他們的利益。在1980年代的時候,精英們在報紙上說是毛澤東制造了新中國時期老百姓的一切苦難,而毛澤東所批評和反對的那些人則一貫正確,為了取得好的宣傳效果,加強可信程度,精英們在宣傳上特別注重把那個時代的一大群"集體領導",都說成是毛澤東錯誤的對立面。老百姓在毛澤東時代,也不能說是過得很好,完全是稱心如意,也總還是有些怨氣的,既然精英們都這么說,對于這些說法老百姓倒也是無可無不可,多數時候也是持有一種"寧肯信其有"的態度,所以精英們還是成功的爭取到了老百姓的部分信任的。
在毛澤東時代過去之后,根據精英們自己的說法,他們全面引進西方的先進制度,快速的促進了經濟發展和效率的提高,帶來了社會的全面進步,這個成就的取得,就是在改正毛澤東的錯誤,排斥了毛澤東時代僵化思想的影響,打倒了毛澤東時代的封建法西斯專制,帶來了民主。總而言之,沒有了毛澤東,正確路線就得以伸張。但是老百姓從此卻是小孩上不起學,有病不敢上醫院,生老病死完全沒有依靠了,基本的生存機會和保障都被剝奪,他們的后一輩也很難再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以維持一份具備起碼尊嚴和體面的生活了。在精英們強大的說教和現實的教育面前,老百姓別無選擇只有相信:只有毛澤東而不是別的什么人,才真正代表他們曾經擁有的、今天已經失去或者正在失去的、后輩永遠無法指望的、那些對他們屬于至關重要的一切了。看來問題在于:毛澤東時代老百姓雖然不是那么稱心如意,跟今天相比,老百姓也還是有些滿意的地方,因為咱們的精英們在"非毛化輿論"中間制造了一個鐵案,說是毛澤東主導了毛澤東時代的一切,要為毛澤東時代的一切負責,現在老百姓也只有相信:毛澤東是他們失去的那一切的唯一守護神。
所以中國民間的"毛澤東熱"形成有兩大要點:一是精英們的"苦難過去的心酸史"失去了老百姓的同情,老百姓今天已經傾向于相信過去是因為有毛澤東他們才免于"新四害"的侵害的;二是精英們以多年的言說和宣傳,在"封建落后的毛澤東"與老百姓喪失的切身利益之間,建立了一種直接的和不容置疑的因果關系。其中最核心和起關鍵作用的要素是:中國的精英們在老百姓心目中間形象的變換。一些精英主義者說鄧小平沒有及時干凈徹底地清算毛澤東思想,例如王力雄和余世存等人就感到痛心疾首,說已經失去了最好的機會,對于精英們來說,清除毛澤東思想的威脅,也許是真的"時不再來"了,這對于那些個"非毛化干將"來說,好像真的是面臨著一個很殘酷的詛咒:"爾曹身與名俱滅,不費江河萬古流。"
注:本文原刊于烏有之鄉電子月刊第一期,2004年7月20日出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