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自由主義登上舞臺。關于此后30多年世界歷史運動的發展趨勢,鄧小平同志提出兩個經得起歷史檢驗的著名判斷。
第一個判斷,“可能是一個冷戰結束了,另外兩個冷戰又已經開始。一個是針對整個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個是針對社會主義的。西方國家正在打一場沒有硝煙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所謂沒有硝煙,就是要社會主義國家和平演變。”
第二個判斷,“從一定意義上說,某種暫時復辟也是難以完全避免的規律性現象。一些國家出現嚴重曲折,社會主義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經受鍛煉,從中吸取教訓,將促使社會主義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因此,不要驚慌失措,不要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消失了,沒用了,失敗了。哪有那回事!”
回頭看看,在幾十個上百個共產黨改名、解散、放棄馬克思列寧主義,忠誠的共產黨人備受壓抑、被解雇、送上法庭和關進監牢,馬克思列寧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被踩在腳底和成為荒謬與邪惡的同義語,對資本主義的迷戀達到瘋狂程度、地拉那萬人空巷歡迎美國國務卿貝克來訪和高呼“美國爸爸”的時候,做出這兩個判斷,該具有怎樣的共產黨人的冷靜、清醒、政治堅定性和把握歷史運動規律的科學勇氣!
兩個判斷,揭示出當代世界的兩個主要矛盾——帝國主義和第三世界的矛盾,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矛盾。
兩個主要矛盾中,帝國主義和第三世界的矛盾,從資本主義登上歷史舞臺就存在,而進入帝國主義時代則遍于全球;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矛盾,由自由資本主義時代西方國家內部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矛盾,發展為帝國主義時代蘇聯產生以來兩種社會制度的矛盾。
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各民族資產階級之間、不同資本集團之間及其內部,也存在競爭和沖突,但是面對工人階級、被壓迫人民、被壓迫民族,它們總是聯合起來,建立壓迫者對付被壓迫者、剝削者對付被剝削者的兄弟聯盟。世界人民不會忘記,絞殺俄國革命和對蘇聯發動冷戰,入侵阿富汗、伊拉克、南斯拉夫、利比亞的戰爭,對敘利亞、伊朗的軍事威脅,這種聯盟怎樣一次又一次地顯示其捍衛世界資產階級整體利益的政治性質。美國官方和主流媒體動輒把國內工人階級失業和生活水平降低的原因,轉嫁到第三世界國家包括中國身上,妄言中國工人奪了美國工人的飯碗。事實正好相反,在美國作為全球霸主的世界,國際壟斷資本從中美兩國工人階級的身上榨取利潤,兩國工人階級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兩個主要矛盾,從根本上影響和左右著我們時代世界的、地區的、各國各民族之間及其內部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的錯綜復雜的其他矛盾。在比如竭力把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敘利亞戰爭宣傳為國內戰爭或者宗教教派沖突,比如討論蘇聯解體原因而刻意地僅僅把它孤立地歸結為其國內經濟政策、民族政策,稍稍留心就會發現,這些方面的矛盾都存在、都有各國各民族的特點,也都發生作用,但是都不能離開帝國主義及其追隨者為一方、第三世界和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為另一方,圍繞民族獨立國家主權問題產生的矛盾,都成為這個具有基礎意義的主要矛盾的某種存在形式。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是第三世界和社會主義國家捍衛自己利益的最后一道防線。確立共產主義目標的社會主義所以為西方特別地深惡痛絕,也是因為,在帝國主義時代,共產黨人和共產主義者是最徹底、最堅定的民主主義者,只有社會主義才能保證并全面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
2012年12月5日,美國合眾社和德國的德新社報道同一條消息,說美國總統大選中搜索頻率最高、最熱鬧的“時髦詞”,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從全年看,人們對使用這兩個詞語的興趣都很濃厚,兩個詞經常同時出現。它們是時代精神的濃縮。”
在美國和資本主義的衰落中,無論美國統治當局,還是美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關注點集中于“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確實耐人尋味。
歷史這樣走來,還在繼續這樣走下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