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韓毓海:今天的中國需要馬克思

韓毓海 · 2012-11-26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有人攻擊奧巴馬是“社會主義者”。奧巴馬是不是個社會主義者很難說,但他是《資本論》的讀者,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法治周末》記者管鹍鵬

  北京大學教授韓毓海的新著《馬克思的事業:從布魯塞爾到北京》,從馬克思的視野審視當今中國和世界重大問題,入選了“新聞出版總署迎接黨的十八大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該書的最大特點,是從馬克思的視野分析和解讀國際國內形勢,同時,又在國內、國際形勢的的分析中去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

  黨的十八大的報告的鮮明特點,就是通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光芒,報告莊嚴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而在當今歐美世界,特別是自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資本論》再次登上最暢銷著作的排行榜,這一切,都印證了法國哲學家雅克•德里達曾在《馬克思的幽靈》一文中所說的:“不能沒有馬克思,沒有馬克思,沒有對馬克思的記憶,沒有馬克思的遺產,也就沒有將來:無論如何得有某個馬克思,得有他的才華,至少得有他的某種精神。”

  馬克思對當今世界意味著什么?我們為什么需要馬克思?在當下人類世界發生深刻轉變的時期,“馬克思的事業”意味著什么?對此,韓毓海教授接受了法治周末記者的專訪。

  

  不能沒有馬克思,不能沒有《資本論》

  

  法治周末:近年,《資本論》成了歐美國家的暢銷書,甚至是華爾街的人們熱衷閱讀的作品。你覺得馬克思的理論對當今社會有看起來那么重要嗎?

  韓毓海:實際上,馬克思的意義,比“看起來”要重要的多。因為離開了馬克思,你就不知道該怎么“看”,即不知道怎樣去有效地觀察和分析我們身處的世界。今天我們為什么需要馬克思?這首先是因為--馬克思提供了認識和解釋我們身處的世界的基本方法、基本認識框架,這種方法,首先就包括他指出的:“社會”是我們認識自身的出發點,而所謂社會,無非是人們交往方式的產物,從而,有什么樣的社會交往方式,就有相應的經濟交換方式和一定的生產方式,因此就會有相應的國家、家庭和市民社會的組織形式--試想,還有哪一個人能夠像馬克思這樣言簡意賅地將社會、經濟和政治綜合在一起,從而對人類活動進行如此有力的概括和解釋呢?--馬克思提供的這個方法,就是現代社會科學的基礎,離開了這個基礎,現代社會科學就解體了。

  同時,這也包括馬克思對于現代經濟發展進程的描述:重商主義-產業經濟-金融資本的演進,馬克思在三卷《資本論》中,更以邏輯的方式將這三個階段概括為商品生產-商品流通-信用與虛擬資本之間的關系。迄今為止,經濟學家們只是研究了馬克思所提出問題的某一個方面,并往往把一個方面夸大為全部,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往往缺乏馬克思那樣綜合和廣博的視野;如果沒有馬克思,我們就無法對經濟史進行描述,就無法對經濟發展不同階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進行邏輯的闡釋。

  還有,如果沒有馬克思,我們就無法解釋16世紀以來,人類社會、人類世界發生的大轉變和大分流的真正動因何在,盡管在西方世界,許多人因為意識形態的原因,刻意掩蓋自己從馬克思那里繼承的思想方法和理論遺產,這固然是為了維護“政治正確”所采取的姿態---而這恰恰意味著,假如沒有馬克思,我們就無法解釋和了解自16世紀以來,東西方差距、現代社會內部的差距,種族的、地緣的、階級的和階層的差距,何以變得不可逆轉。

  法治周末:你在《馬克思的事業》中談到:商品經濟和貨幣經濟都不是資本主義,資本主義是對于信用的壟斷,是虛擬經濟對于生產和交換的支配,因此馬克思沒有寫《商品論》或者《貨幣論》,而是寫了《資本論》。這個論點很獨特。在你看來,《資本論》是一本什么樣的書?

  韓毓海:我們必須從馬克思總體性的寫作計劃來看《資本論》,而不是就《資本論》談《資本論》。因為馬克思的《資本論》并沒有完成,嚴格說來,《資本論》留給我們的是一部殘稿。因此,我們研究《資本論》,首先應該從馬克思總體的寫作計劃出發,去理解馬克思恢弘的視野,而不是僅從《資本論》的殘稿出發,誤以為那就是《資本論》全部了。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的基本觀點是:信用及其表現--票據,連接起了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因此,支配資本主義總過程的不是商品生產,也不是貨幣交換,而是信用機制,它表現為資本主義體制的實質是虛擬資本支配實體經濟,但我要指出的是,這個論斷的鮮明性,在很大程度上卻被現有的《資本論》敘述結構掩蓋了。法國的哲學家路易·阿爾杜塞的《讀資本論》所要闡釋的正是這樣一種觀點:即我們應該從資本主義總體發展的視野去重讀《資本論》。

  法治周末:重讀《資本論》,可能會讓人們認識到馬克思思想的重要。但是,使得今天的人們重拾《資本論》的,還是因為目前的世界經濟危機。

  韓毓海:沒錯。我們正面臨著資本主義空前的經濟危機,這場危機的實質不是什么生產過剩,而是馬克思所揭示的:是美國信用的破產引發的,它標志著美國長期以來通過壟斷國際信用,大規模發行債務,以債務和虛擬資本驅動世界經濟的發展道路,走向了破產。

  上次美國大選時我正在紐約,當時還是參議員的奧巴馬在總統競選演說中的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他說,今天的危機,不是哪一屆政府的經濟政策錯誤造成的,而是一種長期支配美國的經濟學的形而上學造成的。奧巴馬的這句“經濟學的形而上學”其實采用的是馬克思的原話。馬克思《資本論》的副標題就是《政治經濟學批判》,馬克思認為,政治經濟學的基礎就是形而上學,在經濟領域,它表現為虛擬資本對于生產和交換的支配,用我們今天說濫了的一句話,就是虛擬資本支配實體經濟。結果,有些人就因此攻擊奧巴馬是“社會主義者”。奧巴馬是不是個社會主義者很難說,但他是《資本論》的讀者,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法國新當選的總統奧朗德,他的政黨就叫社會主義黨,不知道為什么,人們偏偏把它翻譯為社會黨。他的名言是,要拯救歐洲經濟,就必須重建歐洲的實體經濟,要重建實體經濟,就只能重視勞動者。如果你今天重視這個階級,明天又討好那個階級,在社會各階層之間打便宜拳,結果只能是成為路易•波拿巴,那這就不是政治家,而是政客和路易•波拿巴那樣的政治投機者。從這個話你就可以看出,他是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熟練而優秀的讀者。

  布熱津斯基在他那本《大失敗》中,也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觀點,蘇聯失敗的一個基本教訓,就是對于馬克思的簡單化和粗暴理解。布熱津斯基甚至認為蘇聯人其實根本就沒搞懂什么是馬克思主義、什么是社會主義。我認為,他的這句話是很中肯的。何況,他所謂“失敗”了的,只是指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同時,他指出中國根據自己國情走出的社會主義道路,則會成功。

  全球分裂的原因

  

  法治周末:“二戰”后,從全球趨勢來看,西方自由市場經濟理論成為了主流。在你看來,在經濟、社會、文化全面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去認識當今世界中“馬克思的事業”?

  韓毓海:西方占主導地位的體制絕不是自由市場經濟,而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指出的:戰爭國債-稅收-關稅體制,在今天西方貿易保護主義嚴重抬頭的情勢下,如果說西方是自由市場經濟,這恐怕連奧巴馬都不會相信。馬克思有句名言:“當前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所謂‘國民財富’,無非就是它的人民所承擔的國債。”而這完全就是今天美國的寫照。

  我們知道,上世紀70年代是世界秩序發生深刻轉變的時代。這個轉變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隨著美元本位體制的確立而形成的、以美國信用或者美國債務發行來驅動世界經濟的新的歷史階段。

  說到全球化,1972年,正是在布熱津斯基等人的倡導下,成立了美日歐“三邊委員會”,其宗旨便是以控制國際金融的方式,來控制世界能源和主要工業品價格。該委員會的頭一個“政績”,便是制造了拉美債務危機,也正是這場危機造成了社會主義在拉美的復興。因為拉美人民認識到:在美國金融壟斷的體制下,靠賣能源謀發展的道路走不通,在美國的金融壟斷下,進口替代的工業化的道路也走不通,拉美要真正實現發展,除非擺脫美國金融壟斷的資本主義秩序,走一條不同的道路——他們叫做“具有玻利瓦爾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而這就是今天烏戈·查維斯總統得到擁護的原因。

  同樣的,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通過國際債務關系將歐洲從世界霸主的寶座上推翻,目前則全力打壓歐元。這表明:美國對于國際信用的壟斷,美國的金融霸權,不但威脅著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同時也威脅著歐洲的利益。美國的這一系列舉措,也使得歐洲的政治家們認識到:金融壟斷和暴力壟斷,這是美國統治世界的兩個基本方式。

  馬克思在《資本論·現代工業資產階級的起源》中指出的這兩點:金融壟斷和以有組織的暴力去控制世界地緣政治的核心區,這確實是造成全球分裂的根本動因。這也是使得在位時的薩科齊也去讀《資本論》的原因。因為他知道,支配當今世界的不是自由民主的說教,而是有組織的暴力和金融壟斷,但這二者絕非什么新鮮的東西,因為馬克思早指出過:自從16世紀以來,資本主義控制世界的方式就不過如此,而世界不平等的根源也就在這里。

  中國需要馬克思

  

  法治周末:十八大做出了一系列深刻影響中國未來發展道路的決定,對此,中國社會各界都有不同的解讀,包括世界各國也在關注。你個人是怎么看的?

  韓毓海:我們可以從許多角度去解讀18大報告,但是其中首要的一條,我認為就是:“18大報告通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光芒。”這就包括把人民民主、公平正義、群眾路線和共同富裕,擺在了突出位置。

  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提出:巴黎公社的一項偉大創舉,就是使政治成為一項勞動、一項工作,而不是一種特權,政治工作是普通勞動者同樣可以勝任的,它與一般社會生產勞動不應該有等級差別、貴賤之分,這說到了人民民主的實質。

  今天,民眾的參與覺悟已經大大提高,但是,受資源約束,不同人群的參與程度出現了差別。社會的中間偏上階層的參與能力,比普通工人農民大,這在關于個人所得稅、房產、遺產稅征收和減免額度等問題的討論、乃至政策制訂中就有所表現。因此,我們要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推動共同富裕,就必須加強基層勞動者代表在各級人大的發言權和參與權。

  我自己是海淀區的人民代表,作為來自基層的人民代表,我感到,除了擴大基層普通勞動者代表的比例之外,還必須要求基層代表必須真正生活在基層、真正保持基層勞動者的本色,關鍵是為基層勞動者說話,回應基層人們群眾的要求:養老、住房、教育、醫療和就業,而不是、起碼不僅是回應先富起來的那一部分人的需求:寶馬、別墅和高爾夫球場以及出國購物。

  法治周末:在你的著作《五百年來誰著史》中,你多次強調國家組織能力的問題,認為中國幾百年來對基層組織不力,是政府過于“無為”造成的。而如果政府過于“有為”是不是會對社會空間造成擠壓?

  韓毓海:首先,我們要糾正一個比較典型的常識性錯誤,這個錯誤,就是混淆了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人民國家與中國傳統的王朝之間的根本區別。中國的傳統王朝不是國家,它的統治機構是朝廷,朝廷又分為“內朝”與“外朝”,內朝以皇帝為中心,外朝以宰相為中心,彼此爭斗不已。前者是皇權,后者接近于國家政府。明代胡惟庸案之后取消了宰相,皇帝只憑內朝執政,故皇權的膨脹與國家的衰敗是一個同步的過程,國家能力的下降,自明代之后表現的非常突出。國家的衰敗在晚清之后達到了高峰,其表現就是對外不能抵抗帝國主義列強,對內不能回應人民的要求。

  其次,所謂“政府”與“社會”及其對立的說法,則是抽象的、含混的,從嚴格的學術角度講,這種抽象而含混的說法沒有什么意義。準確的說法是:這里的“社會”,是指市民社會,政府,則是指現代代議制政府,市民社會并不是天然的,而是指通過商品生產和交換聯系和組織起來的社會,那么,代議制政府為什么會成為了壓迫市民社會的破壞性力量呢?因為西方代議制政府也不是天然的,它是從籌措國債、征收國稅、制訂關稅中發展起來的,當它把無盡的國債、稅收和戰爭動員令加到市民社會頭上的時候,它就成為市民社會的破壞性力量(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看看奧巴馬最近的競選演說)。當議會、代表、壟斷金融機構、媒體、律師成為一個不代表生產和交換的市民社會領域,而只代表它自己的特殊利益的集團的時候,代議制、代言制和代表制就成為生產和交換的破壞性力量。

  要重建社會或者市民社會,這就需要人民民主,用馬克思和列寧的說法,就是勞動者參政乃至執政,以此來糾正代議制的國家機器的弊端和異化。國家總是需要的,唯一的關鍵是誰掌握國家,勞動人民掌握國家機器,國家機器保衛勞動者的利益,這就是真正地重建市民社會,并使社會支配國家。

  我是有信心派

  

  法治周末:你之前是研究文學的,這次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在國內引起很多爭論,左派和右派都找到了批評莫言的理由,也都有贊同他的理由。你怎么看?

  韓毓海:我一向不贊成左派、右派這種劃分,中國士大夫一個極大的歷史缺點、痼疾,就是宗派主義。我自己不屬于哪一派,我對“分派”、站隊極其反感。但如果說今天的中國有“有信心派”和“沒有信心派”、“喪失信心派”,那我算是有信心派,對中國的發展和未來有信心。這包括我們之所以敢于正視問題、不掩飾各種矛盾,就是我們因為有信心解決問題,有信心逐步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同樣的,我對中國當代文學的成就很有信心,我認為,只要老老實實為人類五分之一而寫作,他就會感動世界。莫言獲獎首先是因為他的文學成就,但還有一個,就是他寬厚和包容的品格,他用寬厚包納了狹隘,用幽默和智慧化解了偏見,借用他自己的話來說:用磅礴的漢語敘述升華了高密東北鄉的“最光輝燦爛和最王八蛋”。

  我們要尊重自己的前人,尊重自己的文化和歷史,靠罵前人來抬高自己,這是可笑的。

  莫言的創作也是建立在“五四”以來的新文化傳統基礎上的,是魯迅傳統發展的一部分,莫言很誠實地表達了對于歷史和前人的尊重,什么是文化自信?莫言在這里表達的就是文化自信。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9.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10.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色婷婷亚洲五月之色五月 | 亚洲日韩在线精品视频第二页 | 在线欧美天码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品有宅男 | 亚洲综合精品少妇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