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30多年里,以新自由主義為代表的反馬克思主義思潮也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而大規模涌入,嚴重干擾了中國的社會發展,一些做法背離了人民的利益訴求,在局部領域引發了群眾的迷惑、質疑和不滿。
新自由主義理論的核心主張是提倡放任的市場經濟,反對政府對國家經濟生活進行干預和調節,主張完全的私有化,反對公有制。這是一種典型的資產階級右翼意識形態,完全站在了中國社會主義理論的對立面上,這一主張的本質就是促使中國能改弦易幟走資本主義道路。當上世紀90年代初鄧小平發表南巡講話確定國家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不變,中國社會各個領域都在積極謀改革、促發展、向國外學習時,新自由主義的主張者們便趁機將大量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所謂“理論”、“機制”拿到國內來販售,打著“推進市場化改革”的旗號,在路線設計和政策實踐上依然竭力鼓動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朝著全面私有化的方向推進,對少數黨員干部形成了誤導,從而釀成了一系列不良的社會后果,突出表現在國企改革和房改、教改、醫改等領域。
國企改革模式受到了新自由主義的潛化侵襲。誠然,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內部存在著運行效率不高、政企不分、職工缺乏勞動積極性等問題,這需要按照馬克思主義理論從企業內部的管理、利益分配機制上找原因,正確對策應是實現政企分離、經濟民主和使企業的經營活動與利益分配真正服從市場經濟規律。但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宣揚者們卻由“自私人”的經濟假設炮制出所謂“明晰產權”理論,認為“公有制企業產權不明晰,導致利益分配不合理,效率低”,只有賣給私人或外資,產權才算“明晰”,運行效率才高。一些地方政府受到這種理論影響,將國企、集體所有企業視作包袱,早賣早輕松。在此過程中,更是有少數腐敗官員,與不法私營、外資企業主相勾結,人為地低估企業價格然后賤賣,造成大量國有資產流失。與此同時,為企業發展辛勞了一輩子的大批職工,因為福利待遇、醫療養老等問題,被買到企業的私營業主視作包袱,大量裁員,甚至干脆直接全部清出,便于其轉手倒賣。當時我國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善,結果使數以千萬計的下崗職工在基本生活、再就業、醫療、養老等方面完全喪失保障,造成大量的社會問題。
在房改、教改、醫改領域,“住房完全市場化”、“教育產業化”和“醫療市場化”等,都是受到私有化和最小權限政府理論的誤導和“暗忽悠”,住房、教育和醫療的準公共產品性質被忽視。一些地方政府在改革過程中一度認為,這些本來需要政府為自己的公民提供最基本保障的產品,都需要改革為由私人資本接手或按照資本贏利模式運作才能實現“高效產出”,要求政府管得越少越好。在住房領域,由于土地財政的刺激,各級政府缺乏建設保障性住房的動力,把城鎮居民的住房需求幾乎完全推給房地產市場來解決,在中國城市化進程加速的大背景下,這樣做就直接導致了城市房價的暴漲和房地產投資泡沫。大量家庭背負沉重的還貸壓力,更多工薪族面對高房價只能望樓興嘆。在教育領域,中小學“擇校費”問題越來越突出,“擇校費”背后反映出的還是政府在教育資源公平配置上的惰性和將優質教育資源視為競價商品,誰出價高誰就有權享受的“市場調節”心態。在醫療領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在《對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評價與建議》的研究報告之中認為,目前中國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主要表現為醫療服務的公平性下降和衛生投入的宏觀效率低下,并認為醫療衛生體制出現商業化、市場化的傾向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因為以上這些政策偏差而蒙受利益損失的,基本上是社會中的“多數人群”,如廣大原公有制企業職工、農民、普通大學生、城市工薪族等;而從中獲益頗豐的始終是一小部分人,如腐敗官員、不法私營企業家、大房地產商、學校校長、招生辦主任、藥企和醫院的主要負責人等。事實鐵一般地證明,新自由主義理論只要在中國改革開放中潛化侵襲“暗忽悠”,哪怕只是在局部領域造成影響,最后都會造成導致少部分人攫取大量財富、多數人利益受損的不良社會后果,進而不斷擴大兩極分化而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如果我們在今后的改革事業中不能及時扭轉上述偏差、及時消除新自由主義的潛化侵襲,不僅有違社會主義本質和實行改革開放的初衷,還會對國家政治穩定和社會和諧構成重大威脅。
鄧小平說:“人民,是看實踐。人民一看,還是社會主義好,還是改革開放好,我們的事業就會萬古長青!”改革開放所帶來的發展成果,一定要由最廣大人民群眾公平地享有,而不能出現少數人利用權力和資本,執行貪婪攫取大多數人利益的“改革”方案和政策。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或苗頭、動向,就需要及時地進行糾正和調整。
為防止我國政策在制定和落實過程中受新自由主義思潮的“暗忽悠”下偏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則,因此,建議設立專門機構,對新自由主義理論等反馬克思主義思潮進行專職研究,其職能重點是防范這些反馬克思主義思潮如何對黨政官員進行滲透、施加影響,預先防范和適時消除這些不良思潮的侵襲和影響。
目前,我國在學術、大眾傳媒等領域越來越開放、管制也越來越松,新自由主義等思潮借此良機,盡其所能利用各種傳播方式,如出書、學術沙龍、開設網站、辦研討會、講座、受邀講學等,全方位地對大眾,尤其是對各級領導干部“灌輸”其新自由主義思想理念。少數地方領導受到蒙蔽、蠱惑或自身思想發生變化,嚴重者甚至拱手讓出報紙、雜志等影響力較大的傳統輿論陣地,供敵對思潮傳播其論調觀點。
這樣的“暗忽悠”往往潛移默化地侵襲、干擾中央宏觀頂層政策的落實執行,因此,需高度重視對中央政策、實施目標和利益立場的有效宣傳,堅決與敵對思潮爭奪輿論陣地;同時聯合各地方大學、黨校、社會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與研究院等學術機構中,立場堅定、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以開辦學習班和通過網絡、電視等媒體播放專題紀錄片等形式,對地方官員和傳媒從業人員進行教育宣傳,務必使他們加強政治鑒別能力,端正政治立場,擺脫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蠱惑和侵襲、“暗忽悠”,這種宣傳教育需喜聞樂見、生動活潑、引人入勝,而不是板著面孔死板說教。
中央宏觀頂層政策的貫徹執行是一個體系工程,需要頂層-高層-中層-基層各層面領域的和諧與協調。在基層,目前和今后需進一步擴大人民群眾的話語權,以便對具體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執行,進行有效的知情、評議、監督,以及時遏止一些損害人民利益的“改革”方案推進。在中央頂層可推動形成中央政策落實評估機制和機構,對一定時間段內的改革成效做出公正、客觀、準確、全方面的評估分析,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并參與下一步改革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在這一評估機制和機構中,需高度重視基層普通勞動者的話語權和參與權,由專家學者匯總、歸納和分析基層勞動者們對中央政策貫徹落實狀況的看法,其結論性材料須由勞動者推舉出的代表審閱、提出修改意見后,再向人大、政府、政協提交并向社會公布。這個評估機制和機構應該在深化改革開放的全時段發揮作用,即形成改革前參與決策—改革中觀察監督—改革后總結評估的體系落實機制。
為上述機制和機構提供信息匯總、歸納、總結服務的專家學者,也需要廣泛征求基層勞動者們的意見和訴求,特別是直接征求勞動者群體中思想立場堅定、文化水平較高的優秀代表者的意見和訴求。我們黨應該在自己真正的階級基礎——廣大勞動人民群眾中,尋求建立一種能從外部監督改革設計和執行行情況的機制,這樣才能保證黨的各級干部在改革開放的具體設計和落實過程中不脫離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原則、不脫離群眾,才能保證改革開放的成果能真正為最廣大人民群眾公平地享有。
因此,在今后深化改革開放中,從頂層的中央宏觀政策制定到高層、中層、基層的貫徹落實執行,都需要時刻警惕和堅決阻止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等非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潛化侵襲,使廣大人民群眾能夠充分享受到國企改制、住房改革、醫療改革、教育改革等眾多領域深化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利益成果。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447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