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馬克思主義與依附論:發展理論的比較分析

張建新 · 2012-01-28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馬克思是第一位目的很明確地研究經濟發展理論的人,是第一位而且是最杰出的經濟發展思想的作者。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即經典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帝國主義理論和新馬克思主義依附論。在第一個階段,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和階級剝削理論只是局限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特別是西歐地區),還沒有擴展到國際結構中,馬克思主要闡述了資本主義的內生發展形態。在第二個階段,以列寧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傳統的直接繼承者,第一次把注意力從西歐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轉向了落后國家,但是,列寧、盧森堡和布哈林對不發達國家的關注并不是直接把分析的重點指向不發達國家的內部,而是指向了作為城市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和作為農村的落后國家之間的關系架構。在第三個階段,戰后興起于拉美的新馬克思主義依附論繼承了列寧的分析框架,同時加強了對不發達國家內部因素的探討。
  
  一、馬克思主義與依附論的關系
  
  馬克思主義批評家何塞·帕爾馬(José Palma)曾指出,“依附論既源于馬克思主義又源于結構主義”。①多數依附論學者認為,依附論是在馬克思主義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他們的思想源于馬克思的著述”。②伊文斯(Peter Evans)不僅認為依附論與馬克思主義是一致的,而且還強調依附論“對邊緣資本主義實質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化”作出了貢獻。③
  盡管依附論與馬克思主義在理論上存在著明顯的繼承關系,馬克思在方法論和本體論上對依附論影響很大,但是對于不發達地區的發展路徑問題,馬克思與依附論的觀點基本相左,二者的分歧恰好反映了依附論對馬克思主義的最大“修正”。主要表現如下。
  (1)馬克思主要分析西歐地區相對成熟的資本主義的發展,把資本主義視為一個全球化現象,認為資本主義從西歐中心向全球的擴散是落后地區實現發展的基本前提。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是一個必經的歷史發展階段,“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④,資本主義用血與火對落后地區的征服,充當了歷史進步的不自覺的工具,是促使野蠻地區“文明化”的根本途徑,因此,不發達地區的發展與生產力和世界交往的普遍發展相聯系。恰恰相反,依附論認為,資本主義造成了外圍國家對中心國家的依附關系,阻礙了外圍地帶的發展。正如多斯·桑托斯所說:“在馬克思主義傳統中,帝國主義理論已經發展成為對帝國主義中心和世界統治的擴張過程的研究。在第三世界革命運動時代,我們必須在受帝國主義統治、反對擴張的第三世界國家中發展一種反映其內在發展規律的理論,這個理論要超越發展理論(現代化理論)。盡管資本主義發展理論允許外部依附的存在,但它不能從我們當前的理論視角去認識不發達問題,我們認為不發達是資本主義世界擴張過程的重要后果和必要部分。”⑤因此,激進依附論認為,資本主義不僅不能促使外圍國家“發達”,而且導致外圍國家“不發達的發展”,外圍國家要實現發展,就必須實行與資本主義“脫鉤”的政策。
  (2)馬克思的階級分析主要建立在對歐洲歷史考察的基礎上,強調先進工業化國家無產階級的解放是落后地區擺脫依附狀態的先決條件,而依附論者認為,先進國家的無產階級從資本主義發展中分得了利益,作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受益者,他們對于在制度上謀求革命已不再感興趣。阿萊依和索爾就指出,從殖民時代開始,一部分非洲工人就不斷分享本國上層集團從農民那里榨取來的經濟剩余產品來滿足自己揮霍性的消費。這不僅導致對本國無產階級革命動力估計過低,而且使依附論者把無產階級背后的大眾(特別是農民)視為革命的主要動力。
  (3)馬克思以動態方法來看待資本主義,認為資本主義起源于少數幾個地方,伴隨著資本國際化而在地理上向全世界擴散,經過工業革命等幾個關鍵性轉折點后,開始向外大規模輸出資本(而不是商品)。依附論把資本主義看作一種靜態的剝削體系,認為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從16世紀開始,至今沒有發生過改變。
  (4)馬克思認為資本積累發生在資本主義國家的內部生產過程之中,來源于資本家對本國工人階級剩余價值的剝削,并成為擴大再生產的前提。而依附論認為,資本積累只不過是一種再分配形式,是由受剝削的外圍向中心的一種資源轉移,更加關注普遍存在的剩余價值的國際轉移及其后果。
  (5)馬克思承認資本主義經濟關系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對資本主義持一分為二的辯證態度。盡管馬克思主義理論注重生產而忽略交換,強調剝削性質而忽略私人產權制度和資本主義精神(企業家精神)等推動經濟發展的作用,但馬克思始終認為,資本主義有利于發展生產力,它不僅為社會主義創造了物質前提,而且還創造了這個社會得以產生的階級力量。依附論基本上對資本主義持否定態度,因為資本主義是一個地區對另一個地區的剝削系統,一些地方的發展必然以世界大多數地方“不發達的發展”為代價,“中心”通過直接榨取利潤、不平等交換和對貿易的壟斷控制來剝削“外圍”。實際上,恩格斯在晚年對資本主義中心與不發達國家之間的不平等關系已有所洞悉,意識到農業國家競相淪為資本主義工業中心的原料產地和工業品銷售市場,從而造成資本主義工業中心越來越發達,農業國家則日益不發達。換言之,資本主義中心的發達是以農業國家的不發達為代價的。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92年德文第二版序言中指出:“前一時期末開始使用的新的交通工具——鐵路和海船——現在已經在國際范圍內應用起來;它們事實上只是創造了以前只是潛在的世界市場。這個世界市場當時還是由一些以農業為主或純粹從事農業的國家組成的,這些國家都圍繞著一個大的工業中心——英國。英國消費它們的大部分過剩原產品,同時又滿足它們對工業品的大部分需要。因此,無怪乎英國工業獲得了這樣巨大的和空前的發展,以致1844年的狀況現在看來已經顯得微不足道,幾乎可以說是原始的了。”⑥顯然,在這種依附結構里,存在著一種國際剝削的經濟學,也就是說,存在著剩余價值從農業國家向資本主義工業中心的國際轉移。
  
  二、發展中國家的兩種主要發展模式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模式日益多元化。其中,有兩種是比較典型的發展模式:一是東歐劇變后原社會主義國家紛紛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即實行所謂“回歸馬克思的歷史敘事”的發展模式,根據第二國際版本的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敘事,所有國家都必然經歷資本主義發展階段;二是以查韋斯為代表的拉美左翼重新崛起,要求從資本主義“脫鉤”,走社會主義道路。
  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回歸馬克思”在東歐和前蘇聯非常流行。東歐和前蘇聯實行了激進改革,回到資本主義體系內,重新發展資本主義的生產力。“東歐國家以為,正是由于自己過去在經濟制度上不如西方,才導致東西歐雖同處于一塊大陸之上但生活水平卻相差甚遠的現狀。為了能夠迅速趕上西歐,基于全球化的理念,東歐國家紛紛于上世紀90 年代開始對其原有的經濟體制進行改革,模仿西方體制搞市場經濟,對外國商品和資本開放國內市場,把原來公有的民族資產拱手送給外國人去管理,希望借此能夠盡享全球化所帶來的好處,很快彌合東西方在經濟發展水平上的差距。”⑦東歐改革者認為西方資本主義發達國家能夠驅動落后國家走向現代化,落后國家只有回到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并在資本主義依附狀態下才能實現發展目標。從馬克思的著述和文本來說,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中確曾論述過世界各國必須經歷資本主義生產階段的歷史必然性,但馬克思在晚年開始意識到資本主義生產階段的歷史必然性可能只適用于西歐歷史。在1881年3月8日寫給俄國民粹派革命者維拉·伊萬諾夫娜·查蘇利奇的信中,馬克思基本上修正了自己早期的看法,他指出:“這一運動的‘歷史必然性’明確地限于西歐各國。”⑧馬克思始終認為,資本主義是一個充滿內在矛盾和沖突的制度,資本主義解決不了社會化生產與私有產權之間的矛盾。“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是社會生產過程的最后一個對抗形式,這里所說的對抗,不是指個人的對抗,而是指從個人的社會生活條件中生長出來的對抗;但是,在資產階級社會的胎胞里發展的生產力,同時又創造著解決這種對抗的物質條件。”⑨因此,無產階級解放理論作為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就是要通過無產階級革命實現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東歐和前蘇聯的激進改革表面上是“回歸馬克思”,實質上卻背叛了馬克思主義。顯然,東歐國家為回歸資本主義道路付出了巨大代價,主要表現如下。一是在實行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之后,生產急劇下降,匈牙利和波蘭的國民生產總值損失率為20%,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的國民生產總值下跌了近40%,俄羅斯的損失近50%,烏克蘭高達60%。⑩二是東歐國家在私有化改革中,以極低的價格向西方資本出售原社會主義的國有資產,據華盛頓大學教授卡齊米耶日耶·Z波茲南斯基的推算,僅波蘭在私有化改革中的國有資產流失就高達2880億美元。東歐國家以慘重代價建立起所謂的“市場資本主義”,其實質不過是重新回到了西歐資本主義的等級結構和外圍資本主義的依附結構之中。在這個結構中,東歐國家幾乎沒有自己的民族資本和民族工業,資本是外來的,勞動力是本地的,由于生產要素的分離,導致東歐國家在經濟乃至政治上長期依附于西方發達國家。
  

第二條道路是回歸激進依附論的“脫鉤”政策。在拉美地區,許多國家曾按依附論的方案進行過社會改革實驗,左翼力量分別在1954年的危地馬拉、1963年的多米尼加、1970年的智利和1984年的尼加拉瓜的選舉中贏得勝利,并實行和資本主義“脫鉤”的激進政策。20世紀70年代以來,“脫鉤論”曾引起過巨大的爭議,政學兩界對它的質疑從未停止過,隨著軍人獨裁者首先實行新自由主義政策和結構調整,“這使保守的政治評論家驚呼,新自由主義已成為主導意識形態,成為平民百姓的政治話題”。特別是在東歐前社會主義國家發生資本主義的“和平演變”之后,東歐劇變突然間成了脫鉤論的“反題”,作為拉美地區影響最大的發展理論,脫鉤論是否失敗似乎要依據其“反題”是否成功來判斷。在過去十多年中,由于東歐在資本主義道路上仍然步履蹣跚,而西方在拉美推行的新自由主義狂熱也未能從根本上解決發展問題,于是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社會主義在拉美地區呈現復興趨勢。
  1998年,查韋斯在大選中以進行“玻利瓦爾革命”相號召,成功當選委內瑞拉總統,標志著拉美左翼的重新崛起。有人認為:“對現存資本主義制度持批判態度的,試圖通過改良或革命的手段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就是左翼。”左翼的崛起又標志著拉美的一部分國家準備回歸傳統的依附論路線,說到底就是實行“脫鉤”政策,擺脫資本主義的依附關系,走社會主義道路。2005 年1 月30 日,查韋斯在世界社會論壇上宣稱:“我越來越堅信,我們需要越來越少的資本主義,越來越多的社會主義。我毫不懷疑超越資本主義的必要性。但我必須補充一點,即資本主義不會從內部超越自己。資本主義需要通過社會主義道路來實現超越。超越資本主義強權的道路在于真正的社會主義、平等和正義。”在2005 年的五一集會上查韋斯進一步表明了態度:“要在資本主義的范圍內達到我們的目標是不可能的,要找到一條中間道路也是不可能的。我現在請求全體委內瑞拉人民在新世紀走社會主義道路。我們必須為21世紀建設新的社會主義。”為了建設“21世紀社會主義”,查韋斯通過國有化措施加強了對能源部門的控制,通過土地改革,一部分無地農民獲得了土地,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通過組建合作社,民眾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熱情有所上升。緊接著,莫拉萊斯在2005年底以超過50%的高票在玻利維亞大選中獲勝,成為該國歷史上第一位印第安人總統。莫拉萊斯領導的“爭取社會主義運動”積極推動石油和天然氣的國有化政策,要求印第安人享有平等權利。目前被國際輿論公認為“左翼”當政的拉美國家已達8個,包括委內瑞拉、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智利、烏拉圭、厄瓜多爾和尼加拉瓜。其中,前7個國家都在南美洲,因此,國際上有一種說法:“3165億南美人中大約有3億生活在左翼政府控制之下。”據統計,上述8 國的領土面積占拉美總面積的7118%。在這種情況下,學者們紛紛預言社會主義將在拉美地區復興,“脫鉤”政策在拉美又有了新版本。■
  
  注釋
  ①Joseph LLove,“The Origins of Dependency Analysis”,Journal of Latin American Studies,vol22,no1,1990,pp143-168
  ② Ronald HChilcote,“Issue of Theory in Dependency and Marxism”,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s,vol8,no3/4,1981,pp3-16
  ③ Peter Evans,“After Dependency:Recent Studies in Class,State,and Industrationalization”,Latin American Research Review,vol20,no2,1985,p159
  ④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頁。
  ⑤ Theotonio Dos Santos,“The Structure Of Dependence”,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6,no2,1970,pp231-236
  ⑥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0頁。
  ⑦⑩ 劉淑春:《東歐國家私有化改革及其帶來的災難性影響》,《中國經貿導刊》,2004年第3期。
  ⑧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25卷,第370頁。
  ⑨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頁。
  (10)羅納德·奇爾科特、江時學主編:《替代拉美的新自由主義——〈拉美透視〉專輯》,江時學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4頁。
  (11)江時學:《論拉美左派東山再起》,《國際問題研究》,2007年第3期。
  (12)Mike Rhodes,“Hugo Chavez Speaks at the World Social Forum”,wwwindybayorg/news/2005/01/1718352php
  (13)江時學:《社會主義在拉美復興?》,《環球時報》,2007年3月19日。
  (14)艾加茲·艾哈邁德:《玻利維亞有可能實行社會主義嗎?》,《國外理論動態》,2006年第4期。
  [張建新: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4.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5.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6.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7.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8.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9.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0.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3.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又爽又高潮的视频国产 | 日韩欧美国产aⅴ另类 | 亚洲国产精品99页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 亚洲人成网大伊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