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自由主義旗幟下兩種不同民主理論的分野

李良棟 · 2012-01-13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20世紀初以來,西方社會出現了一些不同于古典民主理論的民主理論流派。這些理論流派  

在歐美產生較大影響并且傳播到發展中國家也包括中國,形成一定思想市場。盡管國內早有人對  

此做過評析,但是,如何正確看待這些理論流派仍然是我國思想界面臨的重要任務?! ?/p>

一、西方自由主義內部的分化及兩種不同民主理論的產生  

毫無疑義,研究西方民主,不能離開自由主義傳統。  

以文藝復興為起點,作為與封建專制主義相對立的自由主義出現在西方思想舞臺。與專制主義相比,自由主義當然是一種進步的思想潮流。眾所周知,早期的古典自由主義以自然法、契約論等觀念為基礎,論證了自由的正當性和必要性,以此反對封建專制主義,為資產階級革命起到了搖旗吶喊的作用。18世紀末到19 世紀末即資本主義制度建立之后古典自由主義為了適應資本對利潤無止境的追求和維護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拋棄了17、18世紀自然法、契約論的觀念,其著眼點開始轉向強烈的個人自由。從此,倡導理性和個人權利優先,反對一切形式對個人的外部強制成為西方思想主流。19 世紀中期以前在亞當’ 斯密、大衛’ 李嘉圖的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理論盛行時,古典自由主義的政治學說主張有限政府論,強調政府的主要職能是保護個人的生命、自由和財產安全,不能過多干預社會生活,特別是經濟生活?! ?/p>

在自由主義上升時期,古典自由主義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它確實實現了資產階級本階級的解放,使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個歷史從未有過的水平。對此,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曾經給予了客觀評價。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就指出,資產階級在建立自己的政治統治不到100年的時間里,其所創造的財富超過了人類以往任何社會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顯然,歷史說明,經濟自由對于市場經濟具有多么大的意義。自由賦予社會以活力,自由使人得到解放,人的生產、生活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毫無疑問,自由是一個好東西。但是,自由不能過了火。19世紀中葉以后,西方國家過分推崇強調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完全依賴市場這只“ 看不見的手”的弊端開始暴露,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突出,貧富兩極分化嚴重傷害了社會的公平和正義。1929年~1933 年席卷歐美的經濟社會大危機充分表明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的弊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就是在分析資本主義依靠自身無法解決的矛盾和弊端的基礎上創立的。事實說明,古典自由主義已難以適應壟斷時期西方社會的實際,需要有一種新的思想來挽救危機。有鑒于此,主張對經濟實行必要國家干預的凱恩斯主義應運而生。這個時期在政治上占主導地位的理論就是新自由主義(不是經濟學意義上的“ 新自由主義”,那在政治學上被稱為新保守主義)?! ?/p>

新自由主義以英國的托馬斯·希爾·格林提出的“ 積極自由”為哲學基礎,批評傳統自由主  

義鼓吹 “ 個人至上”的“ 消極自由”傾向。他們認為,個人的自由應該對社會福祉有利,符合于己于他都有益的道德準則。同時,自由應當為所有社會成員平等地分享。新自由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霍布豪斯就指出,“ 如果允許一個人按自己的意志自行其事,其結果便是其余所有的人除非順從、迎合這個人,否則便沒有任何意志可言?!彼麄円舱J為,自由并不必然與約束相對立,因為“ 自由更包含著服從好的法律的積極方面?!毙伦杂芍髁x者主張自由既體現在經濟自由,又體現在政治自由上,而且政治自由必須以經濟自由為基礎。新自由主義后期的思想代表約翰·羅爾斯在他的代表作《正義論》中,就將平等的自由置于高于一切的地位。他所強調的平等不僅指法律和機會的平等,更指事實上的平等和結果上的平等。在新自由主義看來,國家是從社會產生的,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是國家必須履行的責任。那種主張政府在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面前無所作為的消極自由理論是過時的理論,政府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合理介入社會和經濟生活。,正是從這種積極的自由觀出發,他們提出國家適度干預理論,主張政府應該承擔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責任,通過制定合理的社會政策,給弱勢群體以必要的補償,建設福利性國家,以減少社會的不平等。與古典自由主義在政治上輕視民主不同,新自由主義主張擴大公民的民主權利,讓更多的人能夠享受政治權利?! ?/p>

20世紀上半葉,西方社會通過新自由主義進行自身調整,控制了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和經濟危機,成功地挽救了資本主義。實行國家干預和推行福利社會政策,勞資矛盾有所緩和;新技術革命浪潮的到來,有效地促進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一度呈現出經濟相對繁榮和政治相對穩定的局面,為資本主義的長足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是新自由主義的作用也有時效性。到了20 世紀60年代以后,波及整個西方的經濟滯脹、美國的反越戰示威、法國風起云涌的學生運動、流行于歐美的性革命思潮、女權運動、種族問題、消費主義等等,都使得新自由主義捉襟見肘,而新自由主義引以為豪的福利國家則面臨不堪重負的局面。這時候,傳統自由主義又登堂入室,但是此時它換了一個新名稱———新保守主義。新保守主義陣營有許多著名人物,如美國的拉賽爾·柯克、詹姆斯·伯納姆、約翰·肯思·加爾布雷斯、塞繆爾·亨廷頓、米爾頓·弗里德曼,以及英國的弗里德里克·哈耶克等,盡管他們的觀點并不完全一致,但都有一些大致相同的思想傾向,都是將傳統的“ 消極自由”推向頂端?! ?/p>

在自由與平等的關系上,新保守主義信守機會的平等,認可結果的不平等。正因如此,新保守主義猛烈抨擊了新自由主義的平等觀,認為新自由主義強調自由的平等是把“ 平等凌駕于自由之上”,這種平等觀對于西方自由社會是一種腐蝕劑。盡管新保守主義也承認自由與平等是人類社會理想的兩個方面,但他們認為兩者不是平行的,個人自由才高于一切。他們認為,新自由主義者把平等當作結果的平等,這種所謂的平等實際上是平均主義,它與自由尖銳對立。弗朗克·邁耶就說:“自由和平等是對立的,人越自由,就越自由地顯示他們之間的不平等”。所以,新保守主義沿襲傳統自由主義“小政府”的主張,強烈地反對國家對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干預尤其是以平均財產為目的而實行干涉,認為那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對自由的限制和摧毀。他們宣稱:“一個更平等的社會依賴于擴大自由,而不是以自由為代價來制定擴大平等的公共政策”,所以,新保守主義上臺伊始,就實行徹底私有化,減少政府干預力度,縮小福利國家規模。新保守主義紅火了二十多年,但是,那種主張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理念同樣不可能解決西方社會的根本問題,2008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的出現便是明證?! ?/p>

正是20世紀自由主義內部“ 積極自由”與“ 消極自由”的理論分野,導致當代西方民主理論流派事實上劃分為兩大陣營。一種是維護“ 積極自由”為標志的新自由主義民主理論;另一種是以鼓吹“ 消極自由”為標志的新保守主義民主理論?! ?/p>

二、追求“ 積極自由”的民主理論流派  

最早追求“ 積極自由”的當代西方民主理論可以追溯到“ 多元民主論”。這一思潮產生于20 世紀60 年代,在美國占主導地位。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羅伯特.  

達爾。盡管有人將達爾的“ 多元民主”劃歸為自由主義民主的隊伍,但筆者認為,達爾的觀點主要是傾向于“ 積極自由”的。(當然,這個問題可以討論)  

達爾的“ 多元民主論”是在分析古典民主理論缺陷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他通過對麥迪遜的“ 多數民主論”和“ 人民主權論”這兩種理論缺點的分析,認為麥迪遜的民主理論未能成功地協調多數人決策的“ 多數制”和保障少數人自由的原則之間的關系,是因為他過分擴大政府內部制約機制的作用,忽略了社會中多元力量的社會制約和平衡作用。達爾指出,只有這兩種制衡機制同時運行,才能有效地防止政治專制現象。他認為“ 人民主權論”只不過是對為何獲得政治平等的一套價值追求,現實世界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他認為社會上的多元制衡機制是實現民主的現實因素和關鍵環節。因為“ 多元政治”能夠保障社會的公開競爭和公民參政,使不同意見能夠自由地表達,保證民主機制的順暢運行。達爾的“ 多元民主論”的核心內容是:民主只有在競選制度由多重集團和少數持不同政見者決定的情況下才能實現;有組織的利益集團結構是民主制度的基本條件。達爾的“ 多元民主論”是在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利益和階級結構日趨分化的背景下形成,所以,他曾經對當時西方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是到20世紀60、70年代,面對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發生一系列政治、經濟和社會動蕩以及大的利益集團實際控制國家政治的實際,達爾也承認,多元論民主確實存在一些潛在缺陷。具體說來有以下幾點;第一,使政治不平等穩定化。第二,利益集團扭曲了公民意識。第三,歪曲公共過程。第四,最終控制權的異化。他認為,由于多元組織的橫行和權力的膨脹,一些重要的決定常常超出了立法機關的控制,這種情況下人民就更對此顯得無能為力。  

追求“ 積極自由”的另一個民主流派是社群主義,其出現在20世紀80 年代,是為了回應在這一時期發展到鼎盛階段的新保守主義政治思潮過分強調個性自由和個人權利而出現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羅伯特·貝拉、查爾斯·泰勒、邁克爾· 桑德爾、邁克爾· 瓦爾澤、阿米太· 愛特熱尼、菲力蒲· 塞爾尼克、威廉·加爾森以及麥金泰爾等人?! ?/p>

與過分主張自我和個人為出發點的“消極自由”的自由主義不同,社群主義研究問題的出發點是社群。社群主義把社會歷史事件和政治經濟制度的動力來源看成是諸如家庭、社區、階級、國家、民族、團體等社群。強調社群對于自我與個人的特殊意義,承認社會普遍的善和公共利益,認為個人自由和個人權利的實現離不開所在的社群。只有公共利益的實現才能使個人利益得到最充分的實現,只有追求公共利益才是人類最高的道德價值。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 ?/p>

正因如此,社群主義強調個人權利必須與社會公益相結合。社群主義者反對自由主義在權利問題上的抽象說教,主張法律權利即現實的具體權利。社群主義用積極權利與自由主義的消極權利相對立。主張國家應該采取積極態度保護和支持公民的受教育權、工作權、保健權、休假權、接受社會救濟權等等積極權利。公民也應該通過積極行動維護自己的這些公民權利,這就是所謂主動促成的自由。所以,社群主義認為國家應該承擔起維護公平正義的責任,反對新保守主義主張的“ 弱國家”觀點,主張只有能夠維護公共利益的社會才是一個好的社會;好的國家能夠促進公共利益的實現,當然,個人也應當維護國家,甚至為了國家和社群的利益可以犧牲個人的利益?! ?/p>

最新一種追求“ 積極自由”的是協商民主理論,這是20世紀末期西方政治學界興起的一種民主理論,“ 協商民主”理論代表人物有約瑟夫· 畢塞特、伯納德· 曼寧、喬舒亞· 科恩、約·埃爾斯特、羅爾斯與哈貝馬斯等人?! ?/p>

協商民主理論的出現是看到西方選舉民主存在的問題和弊端而提出的。這種理論認為,西方的競爭式民主并沒有為社會公眾能夠享有廣泛參與公共決策的機會,因此,要通過協商方式擴大民主的范圍。協商民主理論認為,公共協商是一個社會實現公民廣泛參與公共決策的有效民主形式,其核心理念是討論或協商。他們認為,所謂公共協商是一個政治共同體成員參與公共討論和批判性審視具有集體約束力的公共政策的過程。通過公共協商,可以利用公眾理性,在公共問題上達成共識,制定出最大限度滿足所有公民愿望的政策?! ?/p>

協商民主理論強調,協商民主過程公開、透明,可以防止少數人秘密的、幕后的制定政策,因此,公共政策的形成具有極強的合法性。同時,由于通過協商而制定的公共決策是公眾為了維護自己權益和公共利益而普遍參與的,在執行這些公共決策的過程中公民就具有自覺性和責任性,自愿接受正當的、具有約束力的決策,這是一個公眾自主的自我治理過程?! ?/p>

協商民主理論主張,參與協商的活動主體應該享有自由的、平等的討論權利,在討論和協商的過程中不存在某些特殊成員可以具有超越其他任何公民利益。同時,參與協商活動的主體應該具有理性,才能保證協商民主正常進行?! ?/p>

協商民主理論認為,協商民主能夠最大限度激發公眾政治參與的積極性,為公眾政治訴求提供了廣闊空間和渠道,不僅為公眾參與提供了機會,而且訓練了公民的政治能力,符合民主的本質要求。這種民主協商具有自己特有的優勢,是一種實質性民主?! ?/p>

三、主張“ 消極自由”的民主理論流派  

主張“ 消極自由”的民主理論與追求“ 積極自由”的民主理論恰恰相反,他們的理論完全建立在“ 消極自由”的理論基礎之上。  

在當代西方,最早主張“ 消極自由”的民主理論是“ 精英民主”理論。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國政治理論家馬克斯.韋伯和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兼政治理論家約瑟夫. 熊彼特?! ?/p>

韋伯的“ 精英民主論”的前提是否定古典民主理論的“ 人民主權”學說。他認為,“ 人民主  

權”思想對于現代社會來說僅僅是一種在心理上具有感召力的宣傳和誘導,不存在任何可能性。因為廣大群眾在政治生活中常常扮演一種被動角色,他們沒有政治熱情,不能正確理解和判斷公共事務,也無法自動制定決策,這是任何社會公眾普遍存在的局限性。為此,他認為公民權利的實現只有與新型的職業政治家的出現結合起來才是可能的。職業政治家是通過競選的政黨政治產生的。韋伯認為,公民的民主權利主要表現在競選過程中,即通過投票選出大眾最信賴、最有能力的領袖,既“ 政治精英”。為此,他將民主的本質概括為:是在現代官僚政治社會中提供一個最大限度選擇領袖的公民選舉機制,以保證“ 精英”的出現并維持政治權力的高效化?! ?/p>

熊彼特的“ 精英民主論”也認為,古典民主的困境是其價值目標的虛幻。針對古典民主理論  

的“ 共同幸福”,他指出,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存在什么全體人民能夠同意或通過理性論證的力量  

能夠同意的被出色決定的共同的幸福那樣的東西。接著,他又將批評轉向“ 人民的意志”這一假設。他認為,“ 當關于共同幸福對我們來說已無法理解時,這種性質的一般意志的存在和它的尊嚴也就完蛋了?!痹谒J為他能夠推翻古典民主理論的“ 共同幸?!焙汀?人民意志”這個兩個基本價值基礎之后,他得出了如下結論:“ 人民從未真正統治過,他們總是被定義弄得他們像是在統治。”在此基礎上,熊彼特認為,民主只是一套制度性的程序,一種選擇政治領導人的方法,本身并不構成為目的。他還認為,民主社會的人民既不能行使統治權,也不是對許多政治問題做出決定或選擇能實現這些決定的代表,而是選擇做出決定的“ 精英人物”。他們只能決定政府的產生,而不能控制政府的行為?! ?/p>

在“ 精英民主”學派中,美國著名的政治學家和未來學家丹尼爾.貝爾也是“ 能者統治”論的  

擁護者,只不過他認為隨著歷史的發展將精英人物定義為后工業社會的科學家和專門技術人員罷了。  

目前,主張“ 消極自由”的民主理論流派中,新保守主義的自由主義民主理論可以說是其主  

要代表。一般地說,由于新保守主義民主理論主張上的分散性、其代表人物思想的復雜性,很難給該理論下個定義。但他們以下的看法卻是共同的。  

在自由與民主的關系上,自由主義民主理論認為個人自由的實現才是民主的核心,民主只不過實現個人自由的一種程序規則和制度保障。他們認為,自由主義接受民主不是要用民主取代自由主義,只是為了使自由主義自身更加完善。他們宣揚民主作為一種現代國家的政治運行機制,“ 是一個糟糕的標準,但別的標準更壞”。所以,他們刻意貶低大眾的政治素質和參政能力,鼓吹精英主義政治和能人治國,不恰當的認為西方社會的不少社會問題是民主過濫造成的,甚至主張節制民主。中國的一位鼓吹自由主義民主的學者也做過這樣的表述,自由主義民主意味著,在由民主選舉產生的政府統治下,個人的權利和自由是至高無上的,受到憲法和法律的明確保障,憲法和法律也同時對政府權力加以嚴格限制,保護個人免受他人和政府的侵害和剝奪"?! ?/p>

自由主義民主理論既然將民主看成只是實現個人自由的一種程序,他們實質上否定民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認為民主不是簡單的規定主權歸屬,只是一種決策的制度安排。他們盡管也強調法治,但他們并不是將民主看成是法治的內容、法治是民主的載體,只是將法治更多地看作是維護個人自由的手段。  

自由主義民主理論普遍主張憲政原則,認為普選是政治權威合法性唯一來源。主張國家主要任務是保護個人自由與權利,盡可能地遠離經濟領域和私人領域,強調有限政府原則,主張加強權力之間相互制衡,通過法治限制政府權力。自由主義民主理論主張政治價值多元主義,鼓吹允許不同的政治價值、政治黨派和政治團體的存在?! ?/p>

   

四、簡單的評析和思考  

當代西方各種民主理論的產生有其歷史必然性,他們的出現都是順應西方社會在不同歷史條件下的客觀需要而產生的。一般地說,主張“ 積極自由”的理論更多地看到了西方社會的弊端和問題,看到了推行“ 消極自由”給社會帶來的惡果,所以其觀點更具合理性;主張“ 消極自由”的理論則將個性自由推向極端化,雖然在一定時期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主張“ 積極自由”思潮的某些不足,但其主要方向則明顯缺乏合理性。盡管如此,這兩種理論中的某些觀點都有值得我們注意和思考的地方。譬如,多元民主主張擴大民主的主體;社群主義民主主張擴大公民的積極參與、正確地維護集體和國家權威;協商民主主張通過協商彌補投票民主的不足、實現和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精英民主理論看到了杰出人物在政治活動中的作用;自由主義重視個性自由的發展等等,都值得我們認真分析和研究。但是,這些理論有著一些共同的問題和不足。  

第一,他們都把民主的內涵與外延混為一談。在古代希臘,民主被理解為“ 人民的權力”、  

“ 多數人的統治”。這是最早關于民主內涵的理解。按照西方某些學者的看法,從古羅馬一直到  

近代,民主并不是一個受西方主流社會歡迎的概念?!?直到1826年杰克遜建立民主黨后,它才重  

見天日。”現代民主理論流派普遍關注的是民主的實現形式,因此出現了林林總總“ 帶修飾詞的  

民主”,在筆者看來,這種所謂“ 帶修飾詞的民主”其實就是民主的外延。他們的通病是將民主  

的外延混淆于民主的內涵。民主的核心理念是人民主權原則和按照多數人意志進行決定,因此,  

可以將民主理解為一個社會為了實現主權在民的原則在公民能夠自由平等地發表意見的基礎上根據多數人的意愿進行決定的社會活動機制。而選舉、在自由平等基礎上協商、代議制、權力制約等,只  

是民主的外延即具體實現形式。民主的內涵與外延當然有聯系,共性( 內涵)總是通過個性( 外  

延)來體現的;但民主的外延絕不等于民主的內涵。當代西方的自由主義民主、精英民主、多元  

民主、社群主義民主、協商民主等等其實都是民主的外延,可是他們自己普遍地將自己對民主的  

看法( 其實只是民主的實現形式)即外延當成內涵?! ?/p>

第二,他們都把相對真理當成絕對真理。毫無疑問,現代西方種種民主理論流派都在一定程  

度上發現了相對真理。譬如,自由主義民主( 無論是主張積極自由還是主張消極自由)對自由的  

注重、精英主義強調精英在民主中的作用、多元民主主張擴大民主主體、社群民主主張公民積極  

參與和強調集體的重要性、協商民主主張通過協商擴大和實現民主,都有合理內核,但這些都是  

相對真理,不能盲目當成普遍真理。以強調自由在民主中的地位為例:強調自由并不錯,自由是  

民主的前提,沒有自由就沒有民主。但是,自由和民主并不是一個范疇,兩者不能混同;民主就包  

涵著在按照多數人的意見進行決定之后,事實上少數人的某些自由必須向多數人作出讓渡,如果  

在少數服從多數的基礎上作出決定并且上升為制度和法律之后,少數人只強調個人自由,甚至在  

行動中反對按照多數人的意見作出的決定,民主就不可能實現了?! ?/p>

第三,他們的實質都是自由主義。當代西方的民主理論無論觀點如何相異、甚至對立,但仔  

細觀察就不難發現,他們都是以捍衛自由為前提,只不過時代背景不同,對自由的理解不同罷了?! ?/p>

如上所述,新自由主義主張的是積極自由,新保守主義鼓吹的是消極自由,但是他們都沒有離開  

自由主義這面西方的主流思想旗幟。以此類推,精英民主、多元民主、社群主義民主、協商民主也  

同樣如此,它們都是自由主義內部各種不同的民主理論主張,這恐怕是我們在理解當代西方民主  

理論應該把握的?! ?/p>

從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中國人民堅定不移地走上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道  

路。社會主義現代化當然包括政治現代化,即發展民主和推進法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在  

這一歷史進程中,我們當然應該吸收人類文明的共同成果。應該承認,民主和法治作為一種與封  

建專制相對立的進步政治活動形式,具有一些最基本的要素,這些要素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都  

共同具有的。在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度里建設社會主義,一般都沒有經歷過資本主義發達階  

段,同在經濟上應當借鑒資本主義某些合理經驗一樣,在政治上我們也可以借鑒資本主義民主中  

某些具有全人類文明的成果。從政體的層面看,我們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西方的議會民主在  

性質、內容上有很大不同,但兩者之間總是存在一些可以互相借鑒的東西。譬如選舉制度中某些  

行之有效的必要程序,權力設置和權力監督中的某些合理成果。從民主的運行機制和操作程序  

上看,恐怕共性就更多。資本主義在幾百年的時間里,創造了一整套現代民主運行機制和操作程  

序,其中有許多人類文明共同成果。譬如法治的原則及其成果、新聞監督的某些形式,有許多是  

值得我們參考和借鑒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正確地借鑒西方政治文明成果,有益于社會主義  

民主政治建設?! ?/p>

然而,這種參考和借鑒絕不是盲目吸收、照抄照搬。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始  

終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道路向前推進的。這條道路最根本的原則是要把堅持  

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具體途徑就是通過政治體制改革進一步堅持  

和完善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這是大多數中國人民的共識,也是中國政治發展的必然。但  

是,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思潮總是或明或暗、或隱或現地干擾著中國民主發展的進程,這就是西方  

自由主義民主理念在中國的影響。產生這種情況原因是錯綜復雜的:改革開放之前長期的文化  

封閉、傳統體制存在的內部危機、中外文化的強烈反差、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正逢傳統自由主義重  

新登堂入室,這些,使得西方的示范效應在一部分人中引起的簡單的仿效思維。這種仿效思維與  

政治上的浪漫心態相結合,就表現在盲目崇拜西方的民主理論和制度模式,甚至把我國現存政治  

制度視為現代化的根本障礙來加以廢棄,并希望迅速地引入西方的政治體制,以為如此就能夠實  

現中國的政治現代化。所以,他們將西方民主理論奉為神明,視西方政治制度為普世樣板。尤其  

是20世紀9O年代以來西方的“ 第三波民主”理論傳入我國后,一股宣傳自由主義民主的思潮悄  

然興起。這股思潮忽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無論在社會制度層面還是在生長條件即國情  

基礎層面與西方民主都有著重要區別,將西方自由主義民主理念和制度模式奉為經典,以此來判  

斷和設計中國的民主發展路向。中國的自由主義民主論者鼓吹絕對的個人民主權利,忽略了民  

主歸根結底是為了解決公共問題的社會活動機制,民主必須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性;否定在當代  

中國發展民主堅持共產黨領導的必要性,主張實行西方式的多黨競爭;否定我國現有政治制度格  

局,主張西方式的“ 憲政”,等等。中國的自由主義民主論者不僅忽視了西方自由主義民主與中  

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在國情上的差別;也忘記了以“ 消極自由”為特征的自由主義民主即使是在  

西方也是不斷遭受來自以主張“ 積極自由”為特征的民主理論流派批評的。自由主義民主在中  

國既沒有生長土壤,也不會有著美好前途?! ?/p>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浩鋵嵤侵袊说耐ú?/a>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4.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5.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6.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7.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8.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9.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3.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欧美黑人猛男在线 | 中文字幕第1页中文字幕在 天天免費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色制服中文字幕 | 亚洲第一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字幕码一二三区在线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午夜福利蜜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