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爾文: 也和齊婕雯女士談哲學
在“烏有之鄉”看了齊婕雯女士十幾篇文章。這些文章寫得都非常棒!觀點鮮明,語言清新,不僅生動,也很有技巧。邏輯嚴密,論證充分,旁征博引,特別是對一些史料的運用,可以說得心應手,鞭辟入里,這使得每篇文章都像是一把匕首、一支投槍,且是一種多角度的擊刺,不僅具有很強的戰斗力,也非常有氣勢,比我枯燥呆板的文章自然強得多了。以至于曾經懷疑這位“齊婕雯”是某男士的化名,但終于從她自述“六十老婦人”又見發文挑戰“男郎”看出,還真是位女士——真是巾幗不讓須眉呀!
上面說的全是贊揚的話,是好話。也說一點批評意見:
有時隱隱約約感到,有幾篇文章深度不夠,當時說不出道理。看了某評論者的留言和齊婕雯的回復,使我得出一個未必正確的結論:可能這和齊婕雯對唯物辯證法的理解未達化境有關。由于那個評論者大談哲學,還要批判列寧,其后又專門發文闡述自己的觀點,齊婕雯也做過少量回復,表示了某種帶保留的“贊同”,而這些觀點所涉及的問題在理論上又非常重要,這就引起了我也想和齊婕雯談談哲學的興趣。
但我讀哲學書是在三十多年前,現在身邊沒有一本紙質版的馬列原著,電子版的又翻閱不便,純粹靠記憶,難免有錯,只能盡量避免引用原文,談談自己的理解。
先說說那個“評論者”大感疑惑又完全無法理解的三個哲學問題:第一個是物質和意識,第二個是對立和統一,第三個是真理和謬誤。其中前兩個問題直接指向辯證唯物主義的核心。
今天主要談第一個,“物質決定意識”問題。
“評論者”首先對“物質決定意識”表示懷疑——用了一個明顯帶否定含義的問號!
但怎樣回答這個問題恰好是區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水嶺。承認“物質決定意識”就是唯物主義,不承認“物質決定意識”就是唯心主義,這是討論了上百年早有定論的問題!
緊接著,“評論者”提出了自己否定“物質決定意識”的理由:
“問題是,這個“物質”與“意識”完全是抽象的概念”
“完全是抽象的概念”!——說得沒錯,確實是抽象的概念!能否理解這類抽象概念恰好是是否有資格談論哲學的人必須跨越的一個“門檻”。說得再難聽一些,人的思維和動物的思維區別之一就在于人可以抽象思維而動物不能。所以,用“抽象”來否定“物質”、“意識”這一類哲學概念,甚至企圖否定“物質決定意識”的“唯物主義”基石,說明那位口談哲學的“評論者”完全不理解抽象概念,不具有抽象思維能力,因此在哲學方面基本上沒有入門!
下面一段,特別提請齊婕雯女士注意,我試著解釋一下什么是哲學上的“抽象”——可能不完備,但我認為,這是理解哲學命題的一把鑰匙。
一般修辭上使用的“抽象”和“空洞”、“言之無物”接近,但在哲學上,“抽象”,或者說“科學的抽象”有其它的含義,大體上是指“把具體事物中本質的,具有共性的東西提取出來”。
毛主席有一段話專門解釋什么是“科學抽象”,大意是:誰都沒有見過“房子”,只見過北京的“四合院”,天津的“小洋樓”。
怎么理解這段話?
人們見到的“四合院”、“小洋樓”都是可被人直接感知和看見、坐落于某街某巷、用來遮風避雨、供人居住的“具體”的“房子”,抽象的房子誰都看不見。比如你齊婕雯就不可能見到過“房子”。“房子”這個概念里包括了古往今來地球上曾經有過的也包括千百年前已經毀滅的和千百年以后人類只要不毀滅就仍然還會建造出的所有供人居住的一種建筑物。你能見到嗎?見不到。但是,房子又是“客觀存在的”,而不是僅存在于人的某個“經驗”和“概念”當中,或者僅存在于人的理性當中。“概念”反映的是客觀存在的東西。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具體”和“抽象”的關系,也包括理解 “個別”和“一般”,“特殊”和“普遍”的關系,意思非常接近。關鍵還是要理解:“抽象的是不可見的,但是又是反映了客觀實在的”這樣一句話——當然,這是我的理解。未必準確。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公孫龍的“白馬非馬”。
“馬”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白馬則是“具體”了一個層次的概念。馬是白馬黑馬軍馬農用馬也包括野馬等等這樣一種屬于脊椎動物門哺乳綱食草目的一種奇蹄動物的抽象,白馬僅僅是其中體毛為白色的馬。不屬同一層次,馬的概念要大,所以“白馬非馬”。公孫龍能以一個命題傳名千年,自然有他的道理。
下面我們可以討論“物質”、“意識”這類概念了。
“物質”這個概念當然是不可見的。它包括了人的“意識”之外的全部——大到地球、月亮、太陽,銀河系,河外星系,宇宙,無邊無沿;小到分子原子中子,永遠可分,太多了,無法窮盡!一言以蔽之:客觀存在。但是這里面確實有一般人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我估計那位“評論者”根本無法理解。比如:無限。按人的感官和經驗,所見到的東西從來都是有大小有邊界的,宇宙怎么可以無限大?粒子又怎么可以無限可分?要給這一切即“物質”下一個定義又該怎么下?我所看到的最嚴整的最科學的還是列寧以“客觀存在”為主詞所下的定義——記不全了,還是不轉述了,查原文去吧。至于“意識”相對要好理解一些,不作討論。
對于那個“討論者”懷疑唯物主義否定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包括否定辯證法的根本規律的一連串問題:
“什么是物質? 什么是意識?物質能決定意識嗎?顯然,這是一個強加于人的“定性”,就象“上帝創造萬物”,這樣的“定理”完全是沒有依據和科學事實來證明的,卻完全是強迫于你必須承認 "物質決定意識",你如果不承認"物質決定意識"的定理,這個哲學原理的體系還能站得住腳嗎?”
對這些基本上屬于入門級的問題,我看沒必要討論了。只談談我對列寧的評價:
列寧是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之一。
列寧除了在哲學上對馬克思主義有巨大的貢獻,對修正主義的批判非常深刻,對馬克思的經濟學也有巨大的發展。
馬克思生活在資本主義的自由競爭時代,馬克思的功績在創立了馬克思主義并且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剝削的本質。而列寧生活在帝國主義時代。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這部著作中,列寧對帝國主義本質的描述,對我們今天了解美國帝國主義的本質特點,仍然非常重要,是對《資本論》的重大發展,至今具有重要意義。
例如,列寧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這部著作中,深刻揭露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的性質,對我們認識并揭露中國走資派、修正主義分子迎合美帝國主義的資本輸出盲目引進外資所具有的危害性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列寧的《國家與革命》則是理解國家的性質和無產階級專政的一把鑰匙,是馬克思階級斗爭學說得到重大發展的里程碑。
毛澤東主席則在列寧學說的基礎上建立了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繼續革命的學說。從這種意義上說,反對列寧主義,就是腰斬馬克思主義,從根基上反對毛澤東思想。
這就是我對那位多次發文反對列寧的“評論者”非常反感要和齊婕雯女士討論哲學的最終目的:不管出于什么想法,或者僅僅是初學馬克思主義的著作,或者是自己的理解力有問題,連篇累牘地發文攻擊列寧,反對列寧主義,都是不能允許的。
2010年1月12日凌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