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自由競選者卷土重來
本報記者 黎光壽 攝影報道
聯系電話010-86054908
“選出來的都是他們的人”
11月12日上午臨近9點,山東省章丘市明水街道辦事處文化中心院內,村民們陸陸續續走進來,并自覺地排成四列隊伍,等候著投票時刻的來臨。
這是山東省章丘市明水街道辦事處繡水村村委會換屆選舉現場,當天要選舉的是主持從此以后換屆選舉工作的9名選舉委員會成員。記者于當天凌晨5點鐘抵達繡水,目睹了這一現場。
上午9點鐘,村支書王洪明拿著話筒向所有的村民喊話,他講話的意思是,這是一次重要的選舉工作,選舉委員會的成功選出,是下一步選舉能夠順利進行的關鍵,希望大家能夠把握好手中的選票,選出自己真正信賴的選舉委員會成員來。王洪明還說,介于天氣太冷,每家每戶出來一個人投票就可以了,其余的可以回家去。
王洪明的講話結束以后,投票正式開始。四個投票處的人擠得密密麻麻,登記選民的書記員應接不暇。
記者掏出相機準備拍照,為體現對村委會選舉的尊重,拍照前咨詢了王洪明一下。王洪明的第一反應是“不行,這是村委會選舉,哪能隨意拍照。”他把記者帶到一名40多歲的婦女面前,說“你找領導談談吧。”
這名婦女叫靖永華,是明水街道辦事處人大主席團副主任。她告訴記者,要想拍照、采訪,必須先經過辦事處,或者通過市委宣傳部,“只有他們帶過來的人我們才接待,請你先到他們那里去,把采訪的目的說清楚,他們再帶你過來,否則我就只有請保安來把你請出去。”
記者隨后來到與繡水村委會一街之隔的明水街道辦事處,進入這棟外觀豪華的辦公大樓,找到該辦事處負責對外宣傳的宣傳委員、人稱“劉書記”的劉泳。因事先和線人約定,記者在上午不在選舉現場暴露自己的身份,故而向劉泳申請采訪拍照的時候,自稱是北京某大學的研究生,來山東搞社會調查,正好經過繡水,看到正在進行村委會選舉,便想拍幾張照片,希望他能允許。
劉泳告訴記者,如果有記者證,他就接待,他還沒有接待過社會調查的大學生,并且宣傳部門也沒有義務接待大學生。看到采訪即將進行不下去,記者掏出記者證,遞給劉泳。經過一番的請示匯報以后,他同意了記者的采訪要求,并且還派了一名叫楊林祖的辦公室副主任隨同記者采訪。
在楊林祖的帶領下,記者再次來到選舉現場,最開始排列的四個長隊還剩下三個隊伍依然較長,“第四片”投票處已經只有幾個工作人員了。聽說上午選舉的截止時間到10點半,記者抓緊時間拍照,力圖把這一選舉的鏡頭盡量拍下來。
記者最后來到第四片投票處,看到已經沒有投票的群眾,便問書記員上午一共有多少人參加投票。書記員算了一下,告訴記者一共有313人。但是令記者不解的是,他又刷刷刷寫上了三四個人的名字,但記者只看到有一個人前來。
當天下午公布上午的選舉結果,支書王洪明當選村委會選舉委員會主任,梁東山、王化慈等8人當選為選舉委員會成員。
“這個結果,早都意料到了,其實根本不用選,都是他們的人。”村民袁長增對記者說:“支書叫大家每家去一個人,他們家就去了三個人,他的兒子、兒媳婦都去了;我還看到有一個人在選舉的時候進進出出一共兩次,她就是選舉委員會成員韓紹全的妻子。”村民韓云禮說,他一共代投了四家的選票。《山東省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規定,“每一名選民接受的委托不能超過三名”。
三年前他曾經落敗
對選舉的公正性,袁長增最為關注,因為三年前的選舉,他就因此而沒有成為繡水村的村委會主任,自己為村民做一些好事的抱負因此一耽擱就是三年。
袁長增今年36歲,初中畢業后就一直在做水果批發生意,至今至少有“六個車皮的水果”從他的手中經過,他因此也成了村里的一顆勤勞致富的明星。他還捐資助學,在他家墻上,還有章丘市第二實驗小學在他捐款6000元設立“希望之光”獎學金之后贈送的一面錦旗。
過去,曾經有多次從政的機會,但袁長增沒有爭取。原村支書牛戰勝和現任村支書王洪明都曾經動員過他,讓他更多地參與甚至主持村里的工作,他拒絕了。原因是他“不想從政,只想過幾天安安穩穩的日子,做自己的生意,對村里的事情一概不過問”。
但樹欲靜而風不止,袁長增的愿望并沒有成為現實,他注定要成為一個政治人物,知識和村里目前的“主流”相比,是另外一個方向。
據51歲的村民李興美介紹,2002年的一天,她一打開門,就發現了一張傳單,“我問孩子他爸說這是怎么回事兒,他爸說也不知道”。隔壁鄰居也陸陸續續拿著這張單子過來,大家越說越氣。
袁長增就是這份傳單的作者,當時他聽到村民對村兩委議論紛紛,氣憤不過,決定挺身而出,參加村委會選舉,讓村里百姓的利益不再受到損害。這份傳單就是他的競選宣言,上面歷數了村兩委主要領導干部的腐敗,指出了村兩委亂批宅基地、拿公款入私人保險的事實,他承諾一旦當選,將會為村民們查清舊賬,讓腐敗分子得到應有的懲罰,讓老百姓的利益得到保障。
他的這份競選宣言得到了群眾的擁護,在參加選舉的時候,他獲得了1300多張選票,名列第六,與村委會主任無緣。但選舉結束,人都走光了以后,他打開一個抽屜,發現里面居然有一張選票,上面居然還有“袁長增”三個字,而根據投票和計票的有關規定,是不可能出現這種情形的。
“難道有舞弊?”一個念頭從心里冒出來。隨后有村民告訴他,當時選舉有幾個地方有問題,第一,有好幾個人進進出出填寫選票的房間四五次,至今不知道是誰;第二,計票的時候,有人發現票箱里有一沓一沓的選票,稍具常識的人都知道,正常投票是不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的,當時人們懷疑有人懷里藏了選票,到打開票箱的時候就放出來;第三,一人多票,本來選舉法上有規定,一個人最多可接受三人委托,但很多人投票的時候卻遠遠超過了3張選票;第四,用不正當的手段誘導群眾,本來投票是只投一個人的票也是有效的,但選舉委員會卻在選舉前訴群眾只選一個無效,人們被迫多選……
袁還發現,之所以能夠順利地操縱選舉,支書王洪明在選舉委員會里安排的都是自己的嫡系,“這些人都在企業或者村里工作,他們工作的這些企業全都垮掉了,但他們自己卻先富起來了,他們家的樓房也都蓋起來了。”
袁長增將此情況向街道民政所袁桂云所長反映,可袁所長不管,繼續認定選舉結果合法有效。無可奈何的袁長增只有承認既成事實。村支書王洪明順利實現了上級提倡的“一肩挑”,既做支書又做村委會主任。
反腐,第一波是勝利
繡水村是一個大村,全村有3800多口人,土地面積4000多畝。章丘市區有一半建在繡水村地盤上。隨著章丘市的迅速擴張,繡水村地價和房價都在不斷飆升,一塊在其他鄉鎮可以賣2萬元的宅子,在繡水村要賣到12萬元。村里從農業集體化以來形成的21個企業卻有15個在發展中虧損破產,村里人上班的沒幾個人,做生意的也沒幾個人。
袁長增雖然在競選中失敗了,但他內心燃燒起來的維護村民利益的烈火沒有熄滅,他和幾個村民調查發現,市里很多高干在村里批地基建房再轉手倒賣;有的批沿街地基、蓋商住樓、吃租賃費,村民們除了每人每年領取256元的生活費之外,只有靠在城里做苦工為生。但《章丘日報》上居然還有人寫文章說該村年產值高達6.28億元。
“既然年產值6.28億元,每人每年也創造了16萬元的財富,我們的錢都到哪兒去了?”剛剛卸任的老支書和現任的支書、主任已經配合做村里的工作五六年了,老支書牛占勝是新支書王洪明的姐夫,在2001年村支書交接班的時候為什么是姐夫傳給小舅子?用公款買保險是怎么回事兒?一連串的疑問,在袁長增反映問題的材料上,很快聚集了1800多人的簽名。
從2002年4月9日開始,他們將這些材料送到辦事處、送到市里。5月21日,明水街道辦事處派了一個工作組進駐繡水村。工作組答應設立舉報箱、掛牌,但進駐幾天以后仍然沒動靜,群眾就用大紅紙在村里寫了十幾份標語,貼在村里顯眼的位置上,內容是“歡迎反腐反貪工作組進駐繡水,請大家踴躍舉報”。工作組認為這是張貼大字報,搞動亂。工作組和群眾僵持了4天,舉報箱才掛起來,但沒過幾天,這個舉報箱又成了警民聯系箱。
6月8日,明水街道辦事處召開了有4名群眾代表參加的第一次反饋回,市委常委、工委書記時懷江第一次承認繡水村管理混亂、經濟上是有問題。對于群眾傳言中的村干部動用公款買保險的問題,工作組查實:從1992年以來,村支書牛占勝等人用公款購買的養老保險一共有60多萬元。而他們購買保險所必需的個人申請、群眾評議、街道批準這三個手續都沒有。時懷江宣布,牛占勝向街道工委寫出書面檢查,村主任韓憲法、副主任梁東山向村兩委寫出書面檢查,牛占勝、韓憲法二人把在任職期間領取的養老保險退回,上繳財政。街道工委對保單的處理意見是,繡水村干部入保全部作廢,要求他們把已領取的保險金上繳財政,把保險單拿走。
據參加此次會議的村民韓紹森回憶,當時代表們提出應將這些保單拿給村里所有60歲以上的村民享受,但街道工委堅決不同意;代表們要求公布用公款購買保險的干部名單,工委也不同意。這直接導致了第一次去山東省委上訪的事件。
第一次上訪回來后,明水街道工委才公布了購買保險的人員的名單,分別是:牛占勝5次入保險花費73209元,其妻王洪蘭入保險36000元;梁東山4次入保險34459元,其妻魏愛華入保險18000元;韓憲法4次入保險51018元;入保險花費超過一萬元的還有張立芹、王永慶、馬世芬、韓紹新,1000元至10000元的有王永遠、韓寶玉、韓紹倫、韓乃厚、韓杰彥、韓憲慶、王紹禮、王化慈、王洪明、吳春香、王化信、王育璽、韓泉師、吳克仁,金額在1000元以內的有韓榮師、韓紹禮、韓式赫、王永峰、韓西師。明水街道工委作出了一個讓牛占勝留黨察看兩年的處分。
但緊接著的事情就是章丘市委宣布全國依法治村先進會要在章丘召開,其中繡水名列先進村名單中。這直接導致了8月31日的第二次上訪。這次,浩浩蕩蕩的隊伍打著橫幅,在省委大門前“請清官吳官正書記嚴懲繡水貪污腐敗集團和保護傘”。濟南市委副書記趙正平接見了上訪的群眾,批評了多人上訪打橫幅,并發布指示,以大多數群眾意見為標準,讓章丘市委書記李家政當組長,重新組織工作組,對繡水村的問題重新核查。
從9月2日到28日期間,市委調查組調查發現:在購買保險問題上牛占勝花費9萬多元,韓憲法花費6萬多元,梁東山花費5萬多元,分別比明水街道工作組查處的金額高出2萬元、1萬元和2萬元,另外還有三章不具名的保單。
上訪路上被游街示眾
2002年10月17日,對袁長增和所有參加維權上訪的人來說是一個難忘的日子。在這之前的一天,袁長增和魏傳義、周衛國、韓秀玲、韓式庭、王傳芝6人到了國務院信訪局,接待他們的領導很客氣,把他們所反映的材料輸入電腦,然后交給他們一張條子去公安部信訪局,一位信訪局的領導說“給我們督辦”。
晚上他們住在松梅賓館。10月17日凌晨5點鐘左右,章丘市公安局來了30多人,將他們押上警車,就往章丘趕。袁長增和周衛國的手機也被扣押起來。一路上不讓他們吃飯。回到明水第一派出所,先給他們錄像,然后隔離審訊。最后對袁長增進行刑事拘留,但拘留證上的罪名是空白,他被關到章丘市看守所。其余人被關在拘留所。
17日夜里11點左右,明水第一派出所抄了袁長增的家,把所有的上訪材料、七八本法律書籍、5盤錄像帶、錄像機等全部搜走了,至今要不回來。這次抄家過程中,袁長增的妻子因為受到過度驚嚇,懷了7個月的孩子被迫引產。
當地政府更驚天動地的舉動是10月18日,當天下午4點鐘左右,戴著手銬的袁長增和周衛國、魏傳義、韓式庭、韓秀玲、王傳芝被押上警車,拉響警笛,在繡水村委會拐彎處開現場會。開完會后,袁長增被押上敞篷車,其余人被押上面包車,在淅淅瀝瀝的雨中,他們從繡水村委會出發,經鎮東大街、清照錄、明水大街、匯泉路、城建路一直游到第一派出所門口。當時,章丘電視臺還播放了三天他們游街示眾的錄像,被張俊華的家人給錄了音。
游街結束以后,袁長增被關到章丘市看守所關押了三十天,其余人有的被送到山東省信訪教育所,有的被送到拘留所,有的則直接放回家。11月16日袁長增被放出來的時候,章丘市公安局開給他的處罰裁決書上寫“因擾亂社會秩序,……決定給以治安拘留十五日的處罰”。在袁長增有一次到北京上訪的時候,一位人士告訴他說,這15日的治安拘留還沒有執行,如果執行起來,派出所隨時都有可能把他抓緊拘留所里去。
韓紹森和陳法增、張俊華等五名代表也于同一時間到濟南上訪,反映完問題后就回家了,結果韓紹森從當天中午12點就被扣在明水第一派出所,17日下午3點多鐘被送到濟南信訪教育所,關押到11月15日下午才放回家。
我們的心還沒有死
“我們是被抓了,關了,群眾有的也被嚇唬住了,但我們的心還沒有死,我們的熱情還沒有死,我們的決心還沒有死。我們還要參加村委會的競選,只有我們當選了,老百姓的利益才能不再受到侵犯;只有我們當選了,老百姓的合法權益才能得到維護。”在采訪的時候,袁長增這樣對記者說。他決定參加今年的村委會主任的選舉。
在通知選舉時,明水街道辦事處“兩委”換屆領導小組11月11日給全體選民發放了《致全體選民的一封信》,明確要求“以上訪為名擾亂社會秩序和機關辦公秩序”的人不應被提名為村委會主任的候選人。袁長增對此有很大意見,“上訪的原因主要是要反貪污反腐敗,現在貪污腐敗不除,倒反起我們來了”,你去看看,法律上規定有這一條嗎?
記者曾經于11月12日就此條目問過明水街道民政所所長袁桂蕓,他說明水街道轄區的選舉都是嚴格按照中央和省有關文件規定執行的。記者向袁桂蕓要該街道發出的村委會選舉的有關政府文件,她說沒有,“如果有誰不懂了可以打電話來問我,我就翻書給他解答。”
袁長增對領導小組提倡的“兩委”一肩挑也有看法,這不是搞獨裁嗎?我們誰不擁護黨的領導呢?擁護黨的領導就一定要一肩挑嗎?
另外,袁還認為11月12日進行的選舉委員會成員的通知很突然,“以往都要提前一天通知,而這次是晚上同志,一大早就要進行選舉。”袁長增認為這樣的選舉是有預謀的。
街道工委“兩委”換屆領導小組要求群眾選候選人時一定要優先推選黨員,黨員候選人的比例要達到75%。袁長增說,我們堅持黨的領導就行了,領導小組哪里有權力如此“指導”呢?這不是一種活生生的干涉嗎?
他對記者說了自己的競選綱領,他說,他愿意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甚至經過實踐證明曾經錯誤地反對過自己的人一起工作,“繡水村是我們大家的,不是我個人的,我個人絕不因為一點點個人的恩怨去打擊報復誰。”他說,他準備原諒一切因個人原因起恩怨的人。
袁長增告訴記者,“上級要求選舉想干事、會干事、懂經營、會管理,帶頭勤勞致富的人。其實群眾也不是傻子,每個人都和你一樣聰明,你能比他們優秀到哪里去嗎?我沒有多少本事,我只能做到群眾交給我辦的事情我一定能辦到辦好,群眾不讓我辦的事情我一定辦不到。”
記者最后核實無人答復
11月13日下午,記者先后走訪了繡水村黨委、明水街道辦事處和章丘市委宣傳部,想就上述問題求證以上部門,遺憾的是,沒有一人接受記者的采訪。
記者先到繡水村黨支部尋找王洪明書記,被告知“王書記到辦事處開會去了”;隨后記者到了明水街道辦事處,被告知“今天街道沒有會”;記者尋找先前接待過記者采訪的宣傳委員劉泳和街道黨政辦副主任楊林祖,被告知下村去了;記者詢問是否由主管領導在家,也被告知沒有,要他們的手機號,工作人員均說不知道;記者去找民政所袁桂云,袁也不在辦公室。
記者最后來到章丘市委宣傳部,說明來意后,章丘市委宣傳部新聞科長張慶峰接待了記者,他打了一通電話后告訴記者,“今天知道這個事情的領導都特別忙,有的出差去了,有的下村去了,沒有一個人在家,你看是不是改天再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