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的高爾夫球練習場據說建得美輪美奐,而造價據廈門大學的校長朱崇實說只有250多萬,就可以建成“國內最漂亮的高爾夫球練習場”。
廈大是有悠久歷史的經濟學系,著名經濟學家王亞南教授曾親任該系政治經濟學教研室主任。而朱校長自己是經濟系畢業的,在外國留學得經濟學博士學位,廈大的金融系也有很多教授,朱校長應該自問,和問問有關的教授,地價是否可以不算在核算成本內。
高爾夫球的象征意義
朱校長說他在出國訪問的時候,看到哈佛等世界名校,都有自己的高爾夫球標準球場。而他認為打高爾夫球是大學生發展自我的機會。因此他也要廈門大學的學生有機會通過高爾夫球發展自我,而中國其他大學大學沒有高爾夫球場,就被剝奪了通過高爾夫球發展自我的機會。
恕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個高爾夫球場是為廈大的教職員提供機會以最平的成本,通過高爾夫球來發展自我吧。在國內最漂亮的高爾夫球練習場打高爾夫球,周圍人民可以看到中國最高級的知識精英進進出出,算是一種榮耀吧,在這方面,哈佛大學的教職員望塵莫及。
因為在美國打高爾夫球不算什么一回事,哈佛大學的教職員也只是普通人,并沒有高人一等的地位。而中國的精英,尤其是知識精英,在自覺上是高高在上。而民眾對精英的評價,最初也是認為他們對改革開放有很大的貢獻。
民眾對精英的評價為什么每況愈下?
近年來中國民眾對精英的評價是每況愈下,為什么呢?
我先引用一下美國一位精英的話,他就是已故美國總統肯尼迪。他說:“不要問國家對我做了什么,要問我對國家做了什么”。
用在中國精英,就要變為:“不要問民眾對我的評價是什么,要問我為民眾做了什么事”。
現在中國的大學生難以找到工作,廈大的學生可能好一點,但也不是一帆風順,廈大畢業的學生有幾個有機會以高爾夫球的球技來討好公司的上司呢?
就是因為中國精英只是強調自己的精英地位,強調自己的精英享受,而沒有強調民眾的利益,才使民眾對精英的評價為什么每況愈下。
為什么不建高級的花卉溫室養育場
那個高爾夫球練習場地處廈門大學在漳州的新校區,而漳州有“東南花都”之稱,為什么不在那個地點建高級的花卉溫室養育場,以培育漂亮的花卉,來行銷全世界,算是對漳州的回饋吧。
廈門大學的學術成就是過去式
廈大曾經有不少學術名人,例如著名經濟學家王亞南教授;數學家陳景潤;著名化學家蔡啟瑞先生等。
而現在呢?我找來找去找不到朱校長有什么突出的學術成就,這不要緊,做大學校長不一定要有突出的學術成就,只要能夠培育一種學術環境,讓廈門大學大出人才就可以了。
朱校長的立足點是西方文化,而朱校長所帶領的廈大有沒有在西方文化的基礎上大出人才呢?我看不到。朱校長的高爾夫文化只是一種最庸俗的翻版文化。
朱校長也會講文化的多樣性,說成是公民自由選擇的權利,他的高爾夫文化也是一種自由選擇吧。但如果民眾是選擇傳統的中國文化,例如讀經,他就把是說成是類似“讀經”教育,想要保護傳統文化的運動,功利心太重。有時候嘩眾取寵,事情做過了頭,比如現在有些地方數百人穿傳統婚慶服飾舉行集體婚禮等,就顯得矯枉過正了。
為什么高爾夫文化就不是功利心太重和嘩眾取寵?
朱校長把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的運動叫做功利心太重和嘩眾取寵,但破天荒在中國大學建高爾夫球場就不是,這說明什么呢?說明他愛的是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則想加以排斥,這是中國知識精英的通病。
我再引用肯尼迪的話來結束這篇文章
中國的精英是很崇拜西方的,尤其是很崇拜美國。但他們的所說所作所為,離開西方精英的要求是太遠了。換句話說,中國精英要求的是精英的地位、享受和自覺精神上高高在上。但他們不愿意付出,更不愿意犧牲自己的一些利益來換取大眾的幸福。
肯尼迪說:“如果自由社會不能夠幫助多數貧窮的人,就不能夠保存少數富有的人”。
望精英記住這句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