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處心積慮絞殺中國TD-SCDMA萬億市場警示錄
[豹鷹鯊] 于 2004-10-10 22:46:01上貼
--------------------------------------------------------------------------------
TD-SCDMA的發展前景和定位分析
汪濤
隨著TD-SCDMA終端芯片的紛紛推出和系統設備開發的迅猛進展,以及中國政府實質性支持的力度加大,那些對TD-SCDMA能否在市場上獲得成功的懷疑者和反對者幾乎在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但是,“TD-SCDMA未來究竟應該在市場上占據什么樣的地位?”和“中國應當如何發展TD-SCDMA?”等問題又成為新的關注焦點。
最初歐盟的流行說法是中國3G建網不應該采用TD-SCDMA;打壓不成,只好退而求其次,于是又提出新的觀點:TD-SCDMA屬UMTS家族的一部分,應當成為WCDMA技術的補充,而不應該單獨組網;由于前面兩招不能奏效,目前,國外組織又開始轉變思路,積極謀求與TD-SCDMA結為伙伴關系,于是乎,又拋出一個新的說法:TD-SCDMA應當與WCDMA混合組網。TD-SCDMA在3G領域地位上的不停地演變,從另類對手演變為同家族的小弟弟,進而升格到現在似乎可以平起平坐的親兄弟。說法表面上看起來不同,但是究其實質幾乎完全一樣,那就是:TD-SCDMA即使在中國市場上也不應當定位在3G主流技術,而只能定位在必須依附其他3G技術才能生存的地位。
事實上,這些論調不僅太過明顯地帶有特定的利益色彩,而且暗藏殺機,是一種試圖曲線救己、置TD-SCDMA于死地的策略。
一、混合組網的實際可行性
自從貝爾發明電話以來,通信業發展歷史上從來沒有過將未來的網絡規劃一開始就建立在兩種技術體制混合組網之上的先例。如果這樣做,不是在技術上絕對不可能,而是對運營商來說意味著巨大的麻煩。中國聯通并行運營GSM與CDMA兩個2G網絡,就曾陷入左手打右手的尷尬困境。只有當GSM/CDMA雙模手機出現之后,才可能促進兩網協調、優勢互補。不同網絡混合的情況只可能出現在網絡技術升級換代的過渡時期,以及與其他網絡技術橫向兼容的需要。在不具備多模終端的條件下,任何一個國家的未來通信發展戰略都從未定位在“混合組網”的概念基礎之上。
目前,中國無線公網主要有中國移動和聯通的GSM網絡、中國聯通的CDMA網絡、中國電信和網通的PHS網絡。如果發展3G采用TD-SCDMA與WCDMA混合組網方式的話,那么,不同運營商將需要解決兼容多種制式的多模終端的問題:
中國移動:TD-SCDMA、GSM、WCDMA,三模終端;
中國聯通:TD-SCDMA、GSM、CDMA、CDMA2000,三模或四模終端;
中國電信:PHS(利用現有網絡)、WCDMA、GSM(國際漫游)、TD-SCDMA,三模或四模終端;
中國網通:PHS(利用現有網絡)、WCDMA、GSM(國際漫游)、TD-SCDMA,三模或四模終端。
很顯然,以上多模終端對技術的要求將大大提高,終端開發進程將極大地延緩。目前,無論WCDMA還是TD-SCDMA首先開發的終端都是GSM/WCDMA或GSM/TD-SCDMA雙模終端。其實事情再清楚不過了,如果采用WCDMA與TD-SCDMA混合組網方式,同時又不能提供至少兼容GSM、WCDMA、TD-SCDMA等三模以上的多模終端,那么,中國任何一個運營商都無法建立起一個完全獨立的、能夠做到無縫覆蓋的、可實現國際漫游的3G網絡。因此,在3G建設初期,運營商必然只能選擇一種技術體制進行組網。很顯然,一旦采取混合組網方式發放牌照,在多模終端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下,國際巨頭們就可以利用WCDMA終端短暫的相對豐富優勢作進一步的策劃,促使運營商先上WCDMA,將來再考慮TD-SCDMA參與混合組網,其實質是將TD-SCDMA參與混合組網權力變成沒有任何保障的未來時。一旦WCDMA占得先機,這初期非常短暫的差異幾乎意味著永久性地將中國投入巨大資源開發、已經成功在望的TD-SCDMA徹底封殺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我們并不反對混合組網這種技術和網絡演進模式,但顯然不能認同的是把混合組網作為中國3G的戰略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來進行定位。我們更加堅決反對的是把混合組網作為中國新建3G網絡起步階段的基本組網模式,我們必須看清楚混合組網策略對TD-SCDMA暗藏的殺機。
二、中國有沒有能力主導未來世界通信技術的主流標準
只要TD-SCDMA能夠在中國成功的獨立組網,那么,必將憑借其高頻譜效率和超高性價比的突出優勢從而無可質疑地占據全球最主流3G技術標準的地位。正是因為這個前景幾乎已經沒有任何懸念可言,國外利益集團才對TD-SCDMA標準不惜一切代價地進行打壓,并對TD-SCDMA獨立組網的前景驚恐不安。
在TD-SCDMA能否成為主流標準的問題上,有些人經常拿日本的PDC作為反面例證,試圖證明:即使中國推TD-SCDMA標準,也不會使TD-SCDMA成為國際主流標準的。這種觀點認為:如果中國關起門來做TD-SCDMA,只會重演日本在2G市場上的悲劇,將自己孤立起來,形成封閉性市場,國外廠商進不來,國內廠商也出不去。但是,所有觀點都沒有考慮到中國與日本的國家宏觀發展潛力的天壤之別,也沒有看到PDC作為日本一個國家標準與作為3G國際標準的TD-SCDMA有著本質差異。
日本是只有區區1億多人口的市場,如果關閉國門,無論獨立地發展什么技術標準都不可能成為通用的國際標準,而不僅僅是PDC。今天的日本,雖然已經是世界科技和經濟強國,但是從高清晰度電視到移動通信,日本在任何領域中從來都沒有成為過世界重大戰略產業的技術標準領導者,而中國卻完全不同。中國市場本身所具有的潛力和地位是:
中國市場潛力=2倍東擴后歐洲市場總和 + 全部美國市場 + 全部日本市場潛力
分別來看,中國市場潛力是東擴后歐洲的3倍,美國的近5倍,日本的10倍;
中國目前一個月內新增電話用戶量超過全球一半以上國家的總人口量;一年內新增電話用戶量超過世界90%以上國家的人口總量,接近日本全國的總人口量。
因此,中國在制定國際技術標準上具有超級壓倒性的絕對優勢地位。幾乎可以這樣說,中國采用的標準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事實國際標準。GSM和CDMA之所以形成目前的差異,事實上是中國市場起了最關鍵性的作用。如果中國在一開始選擇CDMA技術發展數字移動通信,那么,現在占優勢的就是CDMA而不是GSM了。日本的PDC之所以沒有成為世界流行的標準,最關鍵的原因就在于中國市場沒有用PDC,而不是其他任何理由。
這并非憑空的假設,而是有鐵的證據擺在我們面前:同樣是日本的技術標準,連日本國內都不怎么成功的PHS,到了中國卻可以在一片“落后技術”的喊殺聲中打出一片紅火的天下,到目前中國PHS用戶已經接近6000萬;更何況技術優勢不比GSM和CDMA差,并且在日本國內非常成功的PDC?如果PHS市場在中國早啟動5年,可能就是PHS占據世界2G技術的主流地位;如果中國一開始就采用PDC標準建設中國的移動通信網絡,世界2G技術的最主流標準就會是PDC。如果說日本在PDC技術上有什么教訓的話,沒有爭取中國成為PDC的支持者就是其唯一的教訓;如果說GSM和CDMA有什么成功經驗可言的話,爭取到中國的支持就是最關鍵性的成功經驗。
因此,日本PDC的失敗恰好為我們最清楚證明的唯一結論:就是中國不僅應當選擇TD-SCDMA,而且應當將它作為3G的最主流技術;如果從中得出其他任何結論顯然都是邏輯混亂的、因果顛倒的和缺乏最基本常識的。
中國一個市場,扶起了2G時代的GSM、CDMA以及PHS三種技術標準,其中PHS還被人們普遍認為是有些偏門的技術標準;中國一個市場,造就了摩托羅拉、愛立信、諾基亞等移動通信產業跨國巨頭。特別是諾基亞,1994年還非常弱小,借助中國移動通信網絡從模擬轉向數字的機遇,不僅系統設備,而且在手機方面也迎頭趕上了摩托羅拉,迅猛成長為通信領域的世界巨頭。中國市場在成為幾乎所有世界通信巨頭企業救命稻草的同時,還為國內一大批通信企業提供了爆炸性成長的環境。現代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取決于市場,而不是技術。只有占據了市場優勢的適用技術才可以具有主流地位。由于超級龐大的國家宏觀發展潛力,中國無可爭議地成為當今世界上最有利于制定世界技術事實標準的國家。不要去看國際上已經有100多個3G牌照,即便是這100多個牌照全都加起來也不會比中國的任何一個單一的3G牌照份量更重。
技術標準對一個國家的科技地位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歐洲和美國對于新的技術標準競爭者無疑會最大限度地打壓。美國一再提出警示稱,中國所表現出的新技術民族主義傾向將對美國的國際地位造成很大的威脅,美國政府應當采取相關政策,遏制這種趨勢的蔓延。不僅對中國,對其他新興工業化國家同樣如此。在這種環境下,如果沒有自己國內市場的支撐,一個新興工業化國家根本就不可能成為世界技術標準的參與者。
即使僅僅從系統的技術原理角度說,TD-SCDMA的成本都會比其他兩種技術低30%;并且:在單純技術原理成本完全相同的條件下,中國廠商生產的產品成本又比歐美公司低50%以上,這還是在核心專利和芯片技術掌握在其他國家手里的條件下實現的;在TD-SCDMA時代,中國廠商將全面掌握核心技術專利、核心標準、核心芯片等,這其中所降低的成本又會有至少50%以上。因此,TD-SCDMA將使全球運營商部署3G的成本僅僅是其他兩種3G技術的五分之一甚至更低。如果不采用TD-SCDMA標準,歐美廠商將會占據3G設備市場主流地位;如果采用TD-SCDMA標準,將會使中國廠商占據世界3G市場主流供貨商地位。一旦TD-SCDMA開始在中國成功,全世界的3G運營商都會非常清楚該如何選擇。
三、中國必須獨立思考如何更好發揮自身的絕對壓倒性優勢
中國自認為很纖弱,以為要靠服從世界強國的保護和領導才能生存,而沒有明白所謂的世界強國實際上全都要憑借中國這規模巨大、增長快速并且增長潛力蓬勃旺盛的市場才能稱王稱霸。那些人均GDP已經是2、3萬美元的發達國家,不斷地針對人均GDP剛剛突破1000美元的中國發出“中國威脅論”,這表明:所謂的世界強國其實完全清楚以上這種關系。他們為了要鞏固和擴大在中國和全球通信領域的壟斷地位,一邊揮舞經濟、科技和軍事大棒迫使中國屈從其壓力,一邊費盡心機搖動胡蘿卜糊弄中國不要認識到、更不要學會利用和發揮自己所具有的絕對壓倒性優勢,幻想把中國引入歧途。類似中國3G應該“混合組網”這種昏頭到家的論點可以說比比皆是。不久前就有觀點認為中國在TD-SCDMA技術上并沒有掌握全部核心技術專利,甚至占有的核心專利只是很小一部分。因為沒有全部掌握,中國就應該選擇一點核心專利都沒有的其他3G技術嗎?何況沒有獨立于產品和市場之外的知識產權,專利技術只有用于產品開發才具有價值,只要國外廠商所掌握的專利沒有用于TD-SCDMA產品開發,沒有“埋”入產品,就談不上競爭優勢或者威懾力。更荒唐的是,在此之前另外一個觀點卻是TD-SCDMA專利權過于集中于一個廠家手里,會出現類似高通的CDMA專利教訓?這就是世界強國的邏輯:中國根本就不能在技術標準上做任何事情,不然,無論怎么做都是教訓。
中國歷經100多年的屈辱,55年的磨練,已經到了需要獨立思考如何更好地承擔起在今天這個時代應該承擔的角色,而不是等待世界強國發出指令才行動,因為這種指令的愚弄成分甚至戰略欺騙的成分越來越多。
四、結論
根據混合組網的實際可行性并結合中國市場的潛力和地位,把TD-SCDMA定位于未來3G主流制式、向運營商發放獨立的TD-SCDMA牌照、從而堅決貫徹和實現中國政府提升中國通信業國際競爭力的戰略考慮,是中國發揮自身的絕對壓倒性優勢、贏得3G時代全面成功的理性而正確的選擇!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