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商民主可以彌補選舉民主的不足,協商民主的特點首先是有不同的利益集團,包括各種政黨、民族、宗教,可以通過協商形成共識,根據這個共識,不同的人可以通過對話,來形成一定的決策或者選擇一定的人選,因為它可以避免一朝天子一朝臣,使多數人的意見都能發揮出來。協商民主還有一個好處,選舉前可以協商,選舉中可以協商,選舉完以后還可以協商。并不像選舉民主選的時候很高興,選完以后就不能更改了。我們的政治形式就是這樣了,人大、政協委員還可以視察、考察提出提案,供執政黨和人大決策參考。 ——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
協商民主是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興起的——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
“協商民主”本來就是毛澤東發明的,西方人不過想學去
因此,以為協商民主是西方人發明的,那是天大的笑話。
和西方的民主體制不同的是,西方人注重投票與表決,而毛澤東設計的民主體制則注重協商。
而近年來,一些西方人發現,在西方對于民主的那種痛苦的實踐中,已經發生了不少災難,甚至美國新自操刀烹調的伊拉克民主也成了一種胡扯淡的東西。而中國這些年一直保持社會穩定和繁榮,雖然社會問題不少,但是至少保持了沒有內戰。這一點被西方人注意到了,而西方人的特點就是喜歡搞暗中抄襲的事情。也就是說,把毛澤東思想的許多東西,歷史上由毛澤東首次發明的東西,抄了過去,但是不承認是毛澤東發明的,而是換一個名詞,比如什么“協商民主”,包裝起來,就好象是他們發明的新東西。
而中國這邊就有一批崇洋迷外的人,不看自己民主實踐的好經驗,而是緊盯西方,好象西方就是真理,結果又把西方人偷過去的毛澤東思想,換了包裝的毛澤東思想,又弄回來,當作一種新東西了。
毛澤東在遵義會議獲得黨的領導權后,長征到達陜北,就已經開始實施協商民主了,主要論文就是《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有興趣的人請看毛澤東選集第一卷。自此毛澤東提出建議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設想,那就是協商民主了。
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這個名稱中就有協商二字。這是和西方的議會是不同的。
而今天的強國論壇編者按有一個毛病,我認為是著了西方和平演變的道兒的,那就是其中使用一術語“堅冰”一詞。可以認為使用這個詞是不妥當的。民主政治的堅冰是在西方,是西方沒有打破,中國這邊已經是很民主的,并沒有什么堅冰,只要繼續發揚傳統即可。認為中國這邊的政治體制存在“堅冰”,是對中國政治制度的丑化,當然是著了西方和平演變的道兒的。
我們永遠要搞清楚的是,中國的政治制度現在就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主制度,因此,當然要不斷改革,但是永遠不要參照西方,參照西方就是參照落后,就是把原本不錯的民主政治倒退回西方的假民主制度。但是很可惜,在這個問題上許多共產黨員們心中都是不清楚的。強國論壇不正是共產黨員們辦的么?當他們談到“堅冰”的時候,他們已經錯了。我們這兒是沒有什么堅冰要打破的,需要防止的是無中生有,沒有堅冰非要制造一個,那叫作繭自縛。中國的足球聯賽就已經作了一個很大的繭把自己縛起來了,難道我們還要在政治制度上給自己做一個大繭嗎?
下面講中國已經存在著的協商制度與西方議會操作的區別。
操作的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在支持率上。西方的議會很喜歡搞的是投票表決,但是毛病在于投票表決前,缺少充分的學術爭論,在大家對問題認識不清的情況下,就對一個議案進行表決,只需要半數以上支持,議案就獲得通過。但這讓少數人不舒服,難受,這個少數人可能接近百分之五十。因此,我們可以認為西方的民主原則是“百分之五十原則”。
但是中國的政治協商制度就不同,中國的民主原則,按毛澤東的觀點,是“百分之九十五原則”。就是說,任何一個議案,一定要代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的利益,一定要獲得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的支持。
那么,如果沒有獲得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支持,怎么辦?那就等于否決了這個議案了,或者說擱置了這個議案了。但是,這個議案可能是正確的,怎么辦呢?那就是宣傳,討論,批評和自我批評,學術爭論,思想工作,等等等等手段,直到這個議案的確獲得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支持了,那才實施,才通過,有可能最后會有一個投票,但是既然已經有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支持了,已經把這個議案爭論得透透的了,最后的那個投票不過就是一個儀式而已,但這就被海外和演者污為什么假的投票啊,橡皮圖章啊什么的。
其實,獲得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支持還有許多技術手段,比如說,可以在各方協商下對于相持不下的意見,用語言模糊的辦法來處理,把議案說得籠統一些。我國甚至在和美國進行談判的時候,都有采用這種手段的。
從實踐論的角度看,一些理論是否為真理,是要經過實踐檢驗的,不能夠就認為投票通過的就一定正確,就至高無上,因此中國共產黨人是隨時準備糾正錯誤的,不應當以面子問題來搞明明錯了偏要硬挺。毛澤東就說過成千上萬的先烈為了革命事業犧牲了他們的生命,難道我們還有什么缺點錯誤不能夠糾正嗎?
實際上有的協商民主,我在連隊都知道,連黨支部有的時候開會,通過一個決議,是大家都商量講好了,大家都點頭,再也沒有什么人提出不同意見了,爭論完成后,甚至連那個形式上的舉手表決都不采用的,因為純屬儀式,多余。
為什么說毛澤東是協商民主的最早發明者呢?有誰能夠指出還有哪一個國家率先采用了毛澤東在抗日民主統一戰線中采用的方針呢?二戰后期蘇美英會議算是一種政治協商,但是中國可是在1937年開始抗日戰爭的啊,所以比它們還是要早。
就說這個世貿會議,每次舉行會議的時候,都有大批示威者前往抗議示威,這已經不是什么協商民主了。如果我是世貿的頭兒,如果發現有大批示威者前來抗議,我會要求他們派一兩個代表來,也在電視面前發發言,講一下為什么反對世貿?理由是什么?大家能不能協商一下,看看有什么改正的辦法,能不能找到一個折衷的方案?大家的困難是什么?雖然有可能談不攏,但是談總比不談好,但是我注意到的情況就是,世貿干脆地不理睬他們。不理睬才是反民主的。
比如說美國有一個母親,兒子打伊戰死了,于是她要求見小布什,論論理。如果單是她一個人鬧那也罷了,但是有一大批人支持,這就形成了一個階層,那么作為一個總統就應當見人家一面,當面討論討論,也許就是反戰母親錯了呢?就談一個小時行不行?但是我們看到了那是不行的,布什總統就是不理睬,從這一點上講美國就是個假民主。
如果是毛澤東管理,如果有一批人不高興,那都一定要有共產黨員深入群眾去征求意見的。為什么中國的游行示威少?如果中國共產黨的干部們一聽到群眾有意見,不是象小布什那樣不理睬,而是深入群眾去聽取意見,商討解決辦法,達成共識,則游行示威就沒有了嘛。任何游行示威一定是有理由的,不管是正當的還是不正當的理由,如果你把他們的理由都消掉了,無理取鬧的人是形不成氣候的。
但是這一點也成了和演分子們攻擊的對象,好象中國的游行示威少也成了不民主的證據,非要讓人氣得涌上街頭打砸燒,那才被定義為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