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毛主席的論民主教導,警惕“精英”的西化民主的奪權陰謀!
毛主席是這樣教導我們民主的——
軍隊應實行一定限度的民主化,主要地是廢除封建主義的打罵制度和官兵生活同甘苦。這樣一來,官兵一致的目的就達到了,軍隊就增加了絕大的戰斗力,長期的殘酷的戰爭就不患不能支持。《論持久戰》(一九三八年五月),《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五零零——五零一頁
紅軍的物質生活如此菲薄,戰斗如此頻繁,仍能維持不敝,除黨的作用外,就是靠實行軍隊內的民主主義。官長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開會說話的自由,廢除煩瑣的禮節,經濟公開。……中國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義,軍隊也需要民主主義。軍隊內的民主主義制度,將是破壞封建雇傭軍隊的一個重要的武器。《井岡山的斗爭》(一九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六七——六八頁
部隊內部政治工作方針,是放手發動士兵群眾、指揮員和一切工作人員,通過集中領導下的民主運動,達到政治上高度團結、生活上獲得改善、軍事上提高技術和戰術的三大目的。目前在我軍部隊中熱烈進行的三查、三整,就是用政治民主、經濟民主的方法,達到前兩項目的。
關于經濟民主,必須使士兵選出的代表有權協助(不是超過)連隊首長管理連隊的給養和伙食。
關于軍事民主,必須在練兵時實行官兵互教,兵兵互教;在作戰時,實行在火線上連隊開各種大、小會。在連隊首長指導下,發動士兵群眾討論如何攻克敵陣,如何完成戰斗任務。在連續幾天的戰斗中,此種會應開幾次。此項軍事民主,在陜北蟠龍戰役和晉察冀石家莊戰役中,都實行了,收到了極大效果。證明只有好處,毫無害處。《軍隊內部的民主運動》(一九四八年一月三十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第一二七五頁
處在偉大斗爭面前的中國共產黨,要求整個黨的領導機關,全黨的黨員和干部,高度地發揮其積極性,才能取得勝利。所謂發揮積極性,必須具體地表現在領導機關、干部和黨員的創造能力,負責精神,工作的活躍,敢于和善于提出問題、發表意見、批評缺點,以及對于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從愛護觀點出發的監督作用。沒有這些,所謂積極性就是空的。而這些積極性的發揮,有賴于黨內生活的民主化。黨內缺乏民主生活,發揮積極性的目的就不能達到。大批能干人材的創造,也只有在民主生活中才有可能。
《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一九三八年十月),《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五一七頁
不論什么人,只要不是敵對分子,不是惡意攻擊,允許大家講話,講錯了也不要緊。各級領導人員,有責任聽別人的話。實行兩條原則:(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二)言者無罪,聞者足戒。如果沒有“言者無罪”一條,并且是真的,不是假的,就不可能收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效果。《一九四五年的任務》(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十五日),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十六日延安《解放日報》
必須在黨內施行有關民主生活的教育,使黨員懂得什么是民主生活,什么是民主制和集中制的關系,并如何實行民主集中制。這樣才能做到:一方面,確實擴大黨內的民主生活;又一方面,不至于走到極端民主化,走到破壞紀律的自由放任主義。《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一九三八年十月),《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五一七頁
無論在軍隊或在地方,黨內民主都應是為著鞏固紀律和增強戰斗力,而不是削弱這種紀律和戰斗力。
《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一九三八年十月),《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五一七——五一八頁
從理論上鏟除極端民主化的根苗。首先,要指出極端民主化的危險,在于損傷以至完全破壞黨的組織,削弱以至完全毀滅黨的戰斗力,使黨擔負不起斗爭的責任,由此造成革命的失敗。其次,要指出極端民主化的來源,在于小資產階級的自由散漫性。這種自由散漫性帶到黨內,就成了政治上的和組織上的極端民主化的思想。這種思想是和無產階級的斗爭任務根本不相容的。《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一九二九年十二月),《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九一頁
“我國另有一些人在匈牙利問題上表現動搖,是因為他們不懂得世界上的具體情況。他們以為在我們的人民民主制度下自由太少了,不如西方的議會民主制度自由多。他們要求實行西方的兩黨制,這一黨在臺上,那一黨在臺下。但是這種所謂兩黨制不過是維護資產階級專政的一種方法,它絕不能保障勞動人民的自由權利。實際上,世界上只有具體的自由,具體的民主,沒有抽象的自由,抽象的民主。在階級斗爭的社會里,有了剝削階級剝削勞動人民的自由,就沒有勞動人民不受剝削的自由。有了資產階級的民主,就沒有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民主。有些資本主義國家也容許共產黨的合法存在,但是以不危害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為限度,超過這個限度就不容許了。”(《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