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左派左翼的歷史任務
--------再析中國當前各派政治力量及當前形勢和任務
魯拾余
一、“左”和“右”的歷史沿革
在1789年6月法國大革命制憲會議上,主張激進革命的資產階級、工人、農民與主張溫和保守的教士、貴族展開了激烈爭論,而恰好坐在議會的左邊主張激進革命,坐在議會右邊主張溫和保守,于是,人們習慣上將革命的一派稱為左派,反對革命的稱為右派。
后來馬克思、恩格斯在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時,將右派定義為資主義反動派,左派定義為無產階級革命派,所以左派又稱為革命派,右派又稱為反動派。以后在共主主義國際運動中被廣泛運用。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即此意也。
除了左派、右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又出現左傾右傾的概念。王明是最著名的左傾機會主義分子,陳獨秀是典型的右傾機會主義分子。左傾即冒進,右傾則投降。所以左傾又是冒進的代名詞,右傾成為妥協投降的代名詞。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革命高潮時期表現為機會主義,革命低潮時期表現為逃跑主義。“機會主義”說明他們理論脫離實踐,形不成自己的獨立完整的意識形態,“分子”說明他們形不成獨立的政治派別。
在共產國際運動中產生了左派右派,左傾右傾,在資產階級陣營里出現了左翼和右翼的概念。資本階級在革命時期有革命派,保守派或保皇派。資本主義在發展擴張時期又出現各種政黨派別,分別代表各階層的經濟利益,如工黨,保守黨、自由黨、自民黨、民主黨、共和黨等等不一而足。實際上都可以用左翼和右翼來概括。在革命時期,左翼代表進步力量,維護新興的資產階級利益,右翼主張維護一部分封建殘余勢力的利益。在資本發展和擴張時期,資產階級陣營一般可劃分成兩大政治派別,其中一派集中代表上層資本集團的利益,另一派主張適當維護上層資本集團之外的其他階層利益。前者具有右翼性質,后者具有左翼性質。前者的主要功能是加強資本集團利益的擴張,后者主要功能是調和資本社會的階級矛盾。兩者的共同目標都是更好地維護資本集團的統治地位。
自美國大蕭條后,左翼力量發展壯大很快,資本集團以外的階層工作條件,社會保障,民主權利都得到較大的發展,所以一些同志驚呼:為什么原來的資本主義社會更像社會主義了,而現在我們的社會主義卻更像原來的資本主義了。很多同志都被這現象迷惑了,意識形態上失去了坐標,甚至倒到資本主義意識形態里去。左翼的歷史成績一方面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影響和共產國際運動斗爭的直接成果,另一方面是資產階級緩和階級矛盾和維護其長遠發展的現實需要,其次是在新殖民經濟過程中把本國的階級矛盾轉嫁到發展中國家,國內的階級矛盾演變成國際民族矛盾,從而改善了國內的被統治階級的政治經濟條件,緩和了國內的階級矛盾。但其本質仍然是維護資產階級的統治。
現在有左派、右派、左翼、右翼、左傾、右傾六個概念。可以歸納一下:左派即社會主義陣營;右派即資本主義陣營;左翼反映中下階層利益訴求的派別;右翼鞏固和擴張上層統治集團利益的派別。左傾和右傾只是一些不得要領的機會主義分子,前者以冒進為能事,后者以妥協退讓為本領。這些概念對當前的政治形勢判斷有沒有用,如何用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搞清楚政治與經濟利益,政治和戰爭之間的關系。
政治和經濟利益之間到底有什么關系呢?政治是表,經濟利益是里,政治派別之間的斗爭是社會經濟利益運動的最高表現形式。《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課書(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葉敦平主編)中說到“社會集團的共同利益,構成了階級利益,階級利益在階級社會中有相對的穩定性,因而階級在其內部構成和成員的結合上是緊密一致的。階級利益必然集中地反映到政治上來,階級關系的直接表現就是政治關系”。這個問題是要牢記在心的,有了它就可以去分析各種錯蹤復雜的政治派別關系了,常人說“政治的問題就是立場的問題”,就是說你站在什么立場上說話,替誰說話,維護誰的利益,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劃分政治派別的依據是他們背后的經濟利益,而不能僅憑據他們所主張的意識形態,意識形態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因此經濟利益是根本,意識形態是枝葉。
政治與戰爭又有什么樣的關系呢?“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毛澤東選集》第三卷《論持久戰》)。說這一點干什么?就是叫大家不要太天真了,經濟利益的爭奪具有復雜性、殘酷性。所以江澤民同志一再強調共產黨員一定要“講政治”。鄧小平同志在“不爭論”的情況下,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分子進行了果斷的武力鎮壓。為什么,因為他們要危害人民的利益,所以我們要拿起有形的武器和無形的武器進行流血的和不流血的政治斗爭。
二、當前中國各派政治力量分析
根據以上所述的觀點,我們認為當前中國的政治力量已逐漸清晰明朗,他們分別是:左派左翼、左派右翼、右派左翼、右派右翼。簡單的說:左派左翼就是毛派或是毛主義派;左派右翼就是當權派或者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派,簡稱特色派;右派右翼是投降賣國派;右派左翼是中華帝國派。
(一)各政治派別的經濟基礎及其意識形態
左派左翼----即毛派或毛主義派。左派左翼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毛澤東思想的忠誠踐行者,人民大眾的解放者,人民大眾利益忠實代表。他們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思想,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經濟上堅持公有制、集體經濟。現階段,他們力量最單薄,既沒有相應的經濟基礎,又缺乏相應的群眾基礎。他們的任務最光榮,他們的任務也是最艱巨。他們是民族的未來,是人民的未來。
左派右翼----即當權派。他們既承認毛主席的歷史貢獻,又反對毛主席文革中階級斗爭路線,堅定不移地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改革開放方針路線,即特色中國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經濟上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他們既代表既定的官僚集團(包括資本集團管理者)的利益,同時也代表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左派決定其群眾性,右翼又決定其維護上層官僚集團的經濟利益。因此他們具有兩面性,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壯大,右派勢力上升時,其更多地表現為右翼性質;當人民運動蓬勃發展,右派勢力遭到壓制時,又表現其左派性質。正是因為此經濟基礎的兩重性,導致意識形態的紊亂,致使上層建筑逐漸分化,經濟基礎逐漸瓦解。他是最不穩定的一支政治力量,隨著形勢的變化,特別是新殖民經濟的戰略圍剿和反圍剿,這支最為龐大的隊伍會逐漸向其它三支隊伍分化。
右派右翼----即投降賣國派。他們是顏色革命的堅定推行者,具有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右翼的妥協退讓性質,由于社會主義陣營還沒有大的資本利益集團,只能向國外的資本利益集團妥協退讓,因此又表現出投降賣國性。他們走的是投降賣國的被重新殖民的資本主義道路,被帝國主義重新殖民的殖民經濟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他們是走資本主義道路上一幫患近視眼的政客,因為這是走資本主義道路最快,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和路徑,他們獲利也最大。他們熱忠于做新殖民地里的堅強代理人。他們會將中國重新帶入殖民經濟時代,是中華民族的敗類,漢奸,是人民的敵人,是西方新殖民主義者的忠誠走狗。他們是國內買辦集團和國外資本集團的利益代表。他們雖然為數不多,但與境外新殖民勢力配合十分默契,勢力很強大,手段又比較隱蔽。是我們現階段革命之主要對象。
右派左翼----即帝國派或稱中華帝國派。他們堅定走資本主義道路,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他們不認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有實現的可能,或者現在有堅持的必要,他們同時又堅決反對投降賣國的殖民路線,堅持獨立自主地走資本主義道路,力圖在西方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里立住腳跟,占得一席。經濟上主張對內走國家資本主義,對外走民族擴張的帝國主義路線或新殖民主義路線。主要代表一些民族資產階級利益和隨著產權改革后形成的官僚資產階級利益。他們受境外強大資本打壓,有強烈的民族覺醒意識,同時由于資本利益的驅動,對內有壟斷剝削的一面,對外又有侵略擴張的一面。他們暫時正在成長。
(二)左派右翼到底是“左”還是“右”
一些同志同意左派左翼政治派別的存在,不愿承認還有個左派右翼。認為左派右翼本質上是右派。這種觀點會造成兩種危害:一是把左派右翼的政治力量單邊推向了右派的陣營,增加了左翼的革命阻力,影響左翼運動的發展壯大,甚至會遭到嚴重打擊;二是擾亂了左派的意識形態,造成左翼內部力量的分化,使一部分左翼分子與右派合流去反對左派右翼,革命成果最終會被右派截取。
左派右翼的左派性質是占主流的,因為其經濟基礎還是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性質沒有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性質沒有變,人民政府是國家權力執行機關的人民性質沒有變,軍隊的人民性質沒有變,所以反對左派右翼的人,在法理上是講不清楚的,反對他是自毀家門,幫了右派的忙,左派左翼主要任務是反對其右翼性質,加強其左派性質。
(三)當前中國除了這四種政治派別之外,有沒有其它政治派別
有同志問當前中國除了這四種政治派別有沒有其它政治派別了呢?從經濟利益角度來說是沒有了,或者說其它小派別都可以劃入其中一類。但是從意識形態角度來看,有!還有一個巨大的政治力量,他們就是還沒有覺醒的人民大眾。右派過來喊他,他們就會跟右派走,左派右翼拒絕他,他不是去找右派混口飯吃,就只能跟左派左翼鬧革命。人民大眾本來就是左派的最忠實的政治力量,面對內憂外患,為了保護自已切身利益,他們需要被喚醒,需要一支成熟的領導隊伍,需要一整套戰略思想,需要一整套可操作的作戰方案,去進行一場流血的和不流血的經濟利益保衛戰。
(四)左派左翼的性質和左傾的區別
現在人們一談到左翼往往色變,就會聯想到“大躍進”、“大食堂”、“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產生這種聯想實際上是把“左翼”和“左傾”劃上了等號。上文已經說明,左翼有自己完整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有著為實現這個目標而采取的一整套路線、方針、政策。而左傾是借用了左翼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理論脫離實際,在路線和方針上與左翼是相左的。左傾并不能代表左翼,相反真正的左翼要堅決地與左傾進行斗爭,防止他拖垮了革命隊伍。
左派左翼的性質就是馬克思主義性質,他們長遠的歷史任務是要實現共產主義;近期的工作任務是要反對投降賣國,鞏固社會主義社會;中期的歷史任務是要反對殖民霸權,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維護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下面重點談談這方面的問題。
三、當前形勢和左派左翼的歷史任務
經濟利益的驅動,使流血的和不流血的戰爭一時一刻也不會停止過。如何進行這場特殊的戰爭?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對當前的形勢作一個基本的判斷。國內形勢上面已經作出了判斷,那么國際形勢是個什么樣子的呢?
(一)新殖民主義經濟與國際霸權專政
關于國際形勢的判斷,我們的結論是:資本主義從他一誕生開始,對外關系表現在經濟上就是殖民主義經濟,表現在政治上就是國際霸權專政。這一點,幾百年沒有變,他也不會變,變得只是殖民經濟的形式和霸權的方式,以及它的規模和范圍。現在的國際形勢正是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階梯陣營,經濟上實行新殖民主義經濟政策,政治上實行國際霸權專政政策,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政治經濟殖民化、一體化運動。讓我們一起簡要回顧一下資本主義的發展史。
早期的資本主義霸權爭奪戰發生在荷蘭、葡萄牙、西班牙、英國等老牌帝國主義之間,為了爭奪人力資源、自然資源和產品的傾銷市場,圍繞海上霸權展開了生死較量,經過歷次較量,英國取得了殖民霸主地位。
拿破侖戰爭是法蘭西共和國為謀取在歐洲的霸權地位,爭奪殖民地盤的一次規模龐大而持久的戰爭,戰火泱及整個歐洲。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兩大帝國集團(協約國和同盟國)為爭奪國際霸權專政和重新瓜分殖民市場的國際性大規模戰爭。戰爭最終以發起國德奧帝國集團的失敗而告終,戰爭的后果是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國際政治局勢,一超就是美國,多強包括戰后的英國、法國、日本、德國、美國、意大利、蘇聯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本質上是德國、意大利、日本三大軸心國展開國際霸權專政和瓜分世界殖民市場的又一次世界性的戰爭。戰爭的結局是軸心國徹底失敗,代之而起的是美國和蘇聯的新的霸權專政和殖民經濟。
蘇聯解體標志著兩大霸權陣營以美國的勝利而結束。從此美國加緊了他的新的國際霸權專政統治和新的殖民經濟掠奪。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怎么會與帝國主義霸權國家混為一談呢?這個問題毛主席早就看清楚了他的本質,并與之發生了根本性的斗爭,那時毛主席說他們是大國沙文主義,走修正主義路線,反對蘇聯在中國駐軍,反對蘇聯干涉中國工業化進程,反對蘇聯對其它社會主義小國家的內政干預。蘇聯一度想叫中國只發展農業,讓蘇聯發展工業、軍事,遭到毛主席的激烈反對而作罷。蘇聯發動了侵略阿富汗戰爭,中蘇發動了珍寶島戰爭,這些正是其霸權專政的具體表現。戰后,德國被劃分為東德和西德,朝鮮被分為南朝和北朝,日本在搖搖欲墜的情況下遭遇原子彈,這些正是兩大帝國劃分霸權勢力范圍的證據。從此美國與蘇聯積極展開了霸權爭奪戰即所謂的冷戰,冷戰本質上是霸權之爭,表現形式上卻為意識形態之爭。美國在歐洲和日本兩個戰場上培植了資本陣營的種子,從軍事和經濟上對蘇聯和中國進行戰略包圍。美國在與蘇聯爭霸的過程中,不僅關注軍事霸權的發展,而且注重經濟的發展,尤其是金融,逐步取得了國際金融霸權的地位,隨著軍事霸權和金融霸權的強大,其意識形態上的霸權也日臻成熟,蘇聯正是在其金融霸權、意識形態霸權的強大攻勢下解體的。
蘇聯解體后,北約加緊東擴,同時暴發南斯拉夫戰爭,兩次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這是美國迫不及待地加快霸權專政進程的具體表現。所以現在的國際形勢正是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階梯陣營,經濟上實行新殖民主義經濟政策,政治上實行國際霸權專政政策,全力進行全球政治經濟殖民化、一體化運動。
我們說帝國主義的本質沒有變,也不會變,這是由他的所有制結構決定的。雖然在形式上有了一些變化,有的同志說更像社會主義了。那么帝國主義對發展中國家的政策有沒有變?也沒有變,也不會變,這是由他生產關系決定的,由資本的本性貪婪決定的,只不過形式上有了一些變化,手段更先進罷了。上世紀五十年代之前,帝國主義國家對發展中落后國家采取的是舊殖民經濟政策。隨著這些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各國紛紛取得了獨立主權,舊殖民體系沒法維系,土崩瓦解。但是帝國主義并沒有躺在床上睡大覺,他們一直在努力創造全球性的新的殖民經濟運動。
新殖民經濟有以下特征:
(一)軍事圍剿和軍事包圍。軍事霸權一直是帝國主義推行殖民經濟的重要保障。現階段軍事行動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直接的軍事圍剿,如兩次海灣戰爭,南斯拉夫戰爭,阿富汗戰爭等,是直接進行軍事打擊,達到其經濟利益最大化,尤其是獲得“石油美元”的重大戰略利益。第二種形式是軍事包圍,蘇聯解體后,北約東擴,美國在歐洲、東南亞、中東、中亞的駐軍或軍事聯盟。對中國和俄羅斯形成了軍事包圍圈,極大地擠壓了中國和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對于中國來說,東邊以臺海為威脅,西邊以西藏和新疆為重點。帝國主義采取“圍而不打,策應內亂”的方針,這樣對他們來說損失最少,表面上又不傷和氣,又達到分裂弱化中國的戰略目標,從而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最近張宏良教授多次撰寫文章大聲疾呼,臺灣3.22公投;西藏暴亂;新疆恐怖磨擦事件,以海外干擾奧運圣火傳遞事件等等正是這種戰略方針的演練。
(二)意識形態圍剿。意識形態圍剿是新殖民主義經濟的政治基礎。意識形態圍剿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政治意識形態的圍剿;一個思想觀念方面的意識形態圍剿。政治意識形態的圍剿就是給人家戴帽子,一頂“多黨執政,三權分立”的政治帽子。思想領域的意識形態一方面竭力鼓吹“多黨執政,三權分立”是現代“政治文明最高成果”的喇叭;一方面著力敲打“民主”、“人權”是“人類普世價值觀”的鑼鈸;一方面瘋狂地扭動著“自由市場”的美洲街頭舞。在這場狂歌勁舞中,有的人主動戴上了那頂標志著最高文明成果的政治帽子,混亂中有的人硬被按上了一頂,還被人家揣了一腳,順便拿走了飯桌上的面包。
(三)經濟圍剿。經濟圍剿是目的,一切軍事上的,意識形態上的表演都是為經濟圍剿服務的,通過經濟圍剿將世界財富掠入囊中,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經濟圍剿主要有三種方式:金融圍剿、貿易圍剿、產業圍剿。
金融圍剿:二戰后,美元作為世界結算清算貨幣,逐步取代英磅成為世界霸權幣種。蘇聯的解體正是其金融圍剿加意識形態圍剿兩大戰略手段的輝煌戰績,不費一槍一彈,前蘇聯的大量社會財富滾滾向東流入金融帝國的懷抱。日本80年代的經濟危機,東南亞的90年代的金融風暴,正是其金融圍剿戰的重大勝利,被掠國家財富席圈過半,以至長期陷入衰退低迷境地。這種金融炮彈砸向股市,整個股市血流成河;砸向房地產,整個房地產業尸橫遍野;砸向某個產業領域,就會攻城拔寨。金融圍剿的戰略威力十分強大,頃刻之間可以血洗朝野而不見聲色。
貿易圍剿:貿易圍剿的主戰場是“定價權”,前段時間,人們常說,中國人買啥啥貴,賣啥啥便宜。經濟學家分析原因說是中國沒有取得“定價權”,因此要主動出擊,取得貿易市場上的制高點“定價權”。這是什么道理?事實上是帝國主義國家對發展中國家進行“貿易圍剿”。君不見鐵礦石價格年年翻番,糧食價格也翻番,石油價格像猴子一樣上竄下跳,進口的設備,包括設備的零部件,價格比發達國家的還要貴;中國的焦碳、稀有金屬和其它出口產品價格卻長期低迷。這是他們長期對中國貿易圍追堵截的結果。
產業圍剿:產業圍剿是經濟圍剿的最后殺手锏,在金融圍剿,貿易圍剿強大的炮火攻擊下,被殖民國的經濟已是遍地衷鴻,狼藉一片,然后他們的產業家們就像拾蘿卜白菜一樣,以超低價并購采集。朗咸平教授在這方面有專門的研究,建議大家去讀讀他有關產業鏈陰謀方面的文章。
總之,新殖民經濟與舊殖民經濟在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掠奪被殖民國家的社會財富。主要區別在于,舊殖民地是以赤裸裸的軍事侵略為手段,以殖民地瓜分為目標的野蠻的殖民經濟。新殖民經濟則表現為軍事圍剿作隱盾,意識形態作先鋒,最終達到經濟圍剿目的的比較“文明”的殖民經濟。新殖民經濟只所以大行其道,一方面因為其手段比較“文明”,很可以誘惑部分同志,自覺地投懷送抱;另一方面要歸功于他們在與蘇聯和中國的較量中,學到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要旨,在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上雙管齊下,兩路大軍殺將下來,被殖民國家紛紛繳械投降,俯首稱臣。
(二)殖民經濟與霸權專政的破產
那么有人說帝國主義既然如此強大,晚投降不如早投降,干脆我們心甘情愿做殖民奴才算了。此言大繆也,毛主席早就說過,“一切帝國主義反動派是紙老虎”。馬克思也早就預言,資本主義社會是最反動,最黑暗的社會,終將被社會主義取代。那么我們再來看看帝國主義為什么會滅亡?怎樣被滅亡?
關于這個問題至少可以列出以下四條理由來:
第一,歷史證明凡是搞專政的政權,都逃不脫被滅亡的命運。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專政政權像屠宰場一樣,輪番被屠殺,就是最好的明證。帝國主義假借民主之名,行國際霸權之實,最終也逃不脫滅亡的命運。資本主義發展史中但凡搞國際霸權專政,擴張殖民經濟的國家,最后也都走向了失敗的道路,不論他當時是如何的囂張和貌似強大。如拿破侖戰爭后的法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奧聯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意大利、日本;冷戰中的蘇聯;美國將是最后一個倒在國際霸權專政,殖民經濟道路上的一只禿鷹。
第二,馬克思預言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并不是憑空臆想,那是其內部經濟運行規律的必然結果。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當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求時,那么就要通過革命的形式推翻舊有的生產關系,建立新的社會制度,以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在資本主義社會當生產力高度發達時,資本主義私有制已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求,必須建立以公有制為主導的社會制度來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這就決定了它必然要走向滅亡。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決定了其社會財富必然聚集在少數的社會精英手中,為了進一步攝取社會財富,又必然會全力推進殖民經濟全球化和國際霸權專政統治,換句話說,只要世上還有一個地方有被殖民的希望,他們必然趨之若騖。所以馬克思又說,“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2卷第33頁)。資本主義發展到極致就是把全世界都變成其殖民地,那時他的生產力就發揮到了極致,再也發揮不出來了,所以說帝國主義最后階段就是殖民霸權專政全球化。帝國主義幾百年來發動的每一次戰爭莫不是圍繞著這個主題來的。那些臆想資本主義社會在全世界所有國家里都發展到最發達最極致的時候,資本主義就到了終點,實在是曲解了馬克思主義。帝國主義社會存在一天,他就要維持一天殖民經濟,他離開了殖民經濟基礎,就會渾身不通泰。正因為帝國主義的殖民霸權覆蓋了全球,所以全世界人民才會聯合起來推翻他。
第三,覺醒的人民是埋葬帝國主義的最后決定力量,所以馬克思說無產階級是資產階級的最后掘墓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之間為爭奪瓜分殖民地謀取霸權地位而戰,人民在這場慘無人道的戰爭中逐漸覺醒,蘇聯率先建立社會主義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本質上是一場以蘇聯、中國為首的已經覺醒的人民反殖民霸權和以英美為首的帝國主義爭奪殖民霸權的國際性戰爭。覺醒的人民從此正式登上世界歷史的政治舞臺,他向世界一亮相,便展示了無窮的魅力和強大的戰斗力。今天,受著帝國主義經濟殖民一體化深重奴役之苦的中國人民、俄羅斯人民、中東人民、亞非拉人民包括帝國主義國內勞動人民已經正在覺醒,俄羅斯人民在普梅政權的領導下,已經覺醒,2008年11月5日俄羅斯總統發表了國情咨文,對美國大選進行了無情的嘲弄,公開了反美情緒;古巴領導人帶頭唱起了《東方紅》;中東英雄扎伊迪向霸權專政頭子扔出一雙正義的鞋子;希臘人民正在進行正義的抗爭;美國工人也已經起來維護自身的利益……特別是中國人民和俄羅斯人民,他們已經覺醒過一次,又上過一次帝國主義的當,這次覺醒將會更加徹底,更加成熟。他們必將給最后一個殖民霸權專政的統治者以致命一擊,同時也解放了自己,解放了全人類。
第四,敵人看似強大,實際上很脆弱。毛主席說“一切帝國主義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即是此意。為什么這么說,當全世界反殖民反霸權斗爭如火如荼地開展后,帝國主義由于失去了殖民經濟來源,經濟大幅萎縮,人民運動崛起,內部矛盾滋長,處于內憂外患的悲慘境地。加之其霸權專政,殖民侵略下的軍事行動的非正義性,軍隊人心渙散,缺乏戰斗力,最終會被強大的、正義的反殖民反霸權聯盟軍隊所擊倒,資本主義社會作為一種社會形態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當然前提條件是全世界人民反殖民反霸權的覺醒,反殖民反霸權斗爭的蓬勃發展,導致帝國主義經濟萎縮,紛爭不斷,這時它才是一只脆弱的紙老虎,否則“他可是要吃人的”。
(三)新殖民主義經濟與中國經濟
這時有人會站起來說,先生,你說得頭頭是道,但可能是言過其實了。尤其是中國,中國的情況是特殊的,中國是一個獨立的社會主義大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中國經濟的發展,必然一定程度上影響發達國家的經濟利益,但更多的是互利合作的一面。因此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在政治、經濟、意識形態上一定程度的遏制是正常的,這是一個大國崛起必經階段,是發展中的矛盾,是崛起中矛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一定會克服這些矛盾,戰勝這些困難。當前世界經濟危機不斷加深,中國的經濟必然受到強大的沖擊。隨著世界經濟危機的恢復,中國必將迎來新一輪的快速發展。
這個問題好像很正確,正確之處是他看出了中國與發達國家既有斗爭的一面又有合作的一面。問題的分歧在于到底是“發達國家正常的甚至是帶自衛性質的遏制”還是“帝國主義國家對社會主義中國的再一次的新殖民經濟圍剿”。
是“正常的遏制”還是“無情的圍剿”,回答這個問題,還需要根據雙方所處的戰略地位來判斷。就像交戰雙方對戰爭狀態的判斷一樣,到底是小股部隊的侵擾還是大批部隊的圍剿呢?拿侵擾當圍剿,人家會笑你神經質,拿圍剿當侵擾,造成對戰爭形勢的誤判,就會葬送前途和命運。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就必需對敵我雙方的態勢和運動發展的方向作出準確的把握。
首先必須闡明一點,如今的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矛盾,本質上是殖民被殖民之間的矛盾,只不過表現形式比較“新”罷了,所以我們叫它新殖民主義。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在叫法上較之殖民國家和被殖民國家顯得比較溫和,之所以比較溫和,那是戰略調整的需要,就像交戰雙方都在做戰略布署一樣,在戰略調整期,雙方要維持和平局面,緩和矛盾,避免正面沖突。一旦戰略布署完成,宣戰就是不言而喻的了。兩大陣營之間的矛盾是兩大陣營經濟利益根本對立所造成的,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一些同志總是存在幻想,夢想著發展中國家在帝國主義的民主框架結構里發展壯大,這無疑是抱著炸彈做美夢,自取滅亡,真是一幫既不懂經濟又不懂政治的夢幻家。
下面說說中國的經濟。說到中國的經濟,人們眼下最感慨的恐怕是中國的股市,跌了七成多,廣大股民多年的血汗錢“深陷其中”,有人說錢被蒸發了,真是天大的笑話,是蒸到誰的口袋里去了吧。其次是房市,臨近崩盤的邊緣,一旦房市崩盤,成千上萬的人便成了負產階級。再看看沿海的外向性企業,倒閉的半倒閉的一片狼藉。鋼鐵企業在貿易圍剿戰中鎩羽而歸。不僅如此,中國經濟已經為新一輪對外開放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首先《物權法》的頒布,一方面肯定了個人私有財產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也為剝削資本謀求了合法地位。“土地流轉”為下一步資本進入,實施土地兼并,做出了政策上的認可。取消國有銀行股份外資上限限制,為外資控制金融權大開方便之門,進而為最后一步的產業圍剿提供了便利條件。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要經濟危機這陣東風一吹,中國企業,就會淹淹一息,到那時人家提著籃框,像拾蘿卜白菜一樣撿了去。
有人會說這場危機是暴發在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的一場危機,與我們無關。不要太天真了,我們看看他們在危機前都做了些什么,大家可能會明白一些。那么在這場舉世驚駭的危機前人家做了些什么?對內加強了本國金融安全的立法管理,不允許外資參股控股(中國卻反其道而行之);加強國內有關國計民生,核心技術企業的安全管理,不充許外資參股控股(中國反其道又行之,各大企業竭盡能事引進戰略外資);對外積極引進外資,參與國債,次級貸,次次級貸的風險投資,海量吸收各國的資本,把它吸到垃圾框里。危機暴發之際,推出政治領“秀”奧巴馬,奧巴馬是一顆政治煙霧彈,使那些熱忠于“多黨執政,三權分立”的民主盲徒們充滿了對“自由、民主、人權”的遐想,他的黑人出身,更“秀”出了無限光彩。同時保爾森在議員面前深情一跪,更感動無數粉絲,促使議會拿出7000萬救世資金。于是各國紛紛解囊,積極參與救世,救世就是救自己。保爾森不愧為資本陣營內精英中的精英,他深刻地了解,救世慢了將意為著什么,為了精英集團的整體利益,不惜曲膝下跪。在不久的將來,在偉大的奧巴馬總統神奇領導下,在資本集團精心呵護下,舉世驚駭的經濟危機得到遏制,并且有“條件”的恢復。所謂的條件,就是其它國家是否到了崩潰的邊緣,只要主要目標國家經濟一崩潰,他們就會神奇般地復活,然后以迅雷般的速度席卷天下,曩括四海,最終完成全球經濟一體化、殖民化的大業。
到那時,他們流轉了我們大片土地,我們的政府對他們感恩戴德,因為是他們幫助我們完成了我們一直沒有完成的農業機械化。到那時,我們的企業已處于沒有市場,資金鏈斷裂,職工朝不保夕的境地,是他們救活了我們許多企業,突然來了個大救星,于是我們的廣大干部職工對他們照例是感恩戴德,千恩萬謝。到那時,我們全國人民鼓足干勁,建設偉大的“Chimerica”。到那時,中國將在強大的軍事圍剿,意識形態圍剿,金融圍剿,貿易圍剿,產業圍剿的全方位新殖民經濟攻堅戰中倒下了。新殖民主義經濟圍剿戰,比起當年日本舊殖民主義武力侵略戰,真過之而無不及也。
(四)人民民主經濟、人民民主專政和新文化革命
當前擺在中國人面前,世界人民面前最主要的任務是什么?無庸置疑,在經濟上反對新殖民主義經濟,政治上反對國際霸權專政,意識形態上反對為國際霸權專政,新殖民主義經濟服務的舊文化,揭露其在國際霸權專政下的偽民主,偽人權,假自由,假市場。那么建立什么樣的新經濟,新政治,新文化呢?他就是——建立以人民廣泛參與管理的人民民主經濟,建立以對少數資本集團專政的人民當家作主的人民民主專政政權,建設以為人民民主經濟和人民民主專政服務的新文化,新文化崇尚真民主,真人權,真自由,真市場。我們以人民民主經濟反對新殖民主義經濟,以人民民主專政反對國際霸權專政,以新文化反對舊文化,以真民主,真人權,真自由,真市場反對偽民主,偽人權,假自由,假市場。這就是我們的方針,左派左翼的方針。
人民民主經濟的經濟基礎就是全民所制經濟,集體所有制經濟。這樣的經濟體以人民的民生為目的,而不是以贏利為目的,因此它的社會綜合效益最高,最經濟。之所以貫之以人民民主的性質,是因為它取消了資本的剝削機制即資本的私有制,代之管理的機制就是以人民大眾廣泛參與的大眾民主的管理方式。
人民民主專政就是人民民主管理國家,民主管理軍隊,民主管理經濟,各國民主管理國際事務,對少數剝削階層進行專政,剝奪他們的經濟基礎和民主權利的政權結構形式。人民民主專政就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權組織形式,它是以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為載體的權力機構,以各級人民政府為基礎的權力執行機構,和以人民大眾廣泛參與的民主監督機構為基礎的,既對立統一又相互制衡的,三位一體的社會政治治理結構。他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最佳模式。
一提到文化革命,一些人就倒胃口。新文化革命的本質就是以“為人民民主經濟和人民民主專政服務的新文化”革以“為新殖民經濟和國際霸權專政服務的舊文化”的命。就是以“真民主,真人權,真自由,真市場”革“偽民主,偽人權,假自由,假市場”的命。毛主席以超人的政治智慧和巨大的政治勇氣為我們預演了一場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之所以是預演,是因為在當時被革命的社會主角還沒有真正形成,那時的新殖民經濟還不具雛形,右派國際霸權專政氣候還不濃烈,甚至左派的國際霸權專政還占上風,國內也只是出現一些右傾的苗頭,為了人民民主經濟和人民民主專政的千秋功業,毛主席領導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功彪萬代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今天主角已經紛紛登場,大幕已經拉開,真正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開始了。
(五)左派左翼的歷史任務
根據以上對國內國際形勢所作出的判斷,我們更加堅定地認為:左派左翼長遠的歷史任務是要實現共產主義;近期的工作任務是要反對投降賣國,鞏固社會主義制度;中期的歷史任務是要反對殖民霸權,全力發展社會主義,維護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基于面臨如此兇險嚴峻國內國際形勢,和偉大而艱巨的歷史任務,我們應如何應對呢?
反對新殖民主義經濟,反對國際霸權專政,反對以其為基礎的舊文化,建立人民民主經濟,建立人民民主專政,和開展以為人民民主經濟和人民民主專政服務的新文化反對以為新殖民經濟和國際霸權專政服務的舊文化的新文化革命,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奮斗進程依據各個時期的歷史任務不同可分為三個歷史階段。簡單地說:
第一階段的歷史任務是聯合左派右翼,右派左翼打擊右派右翼,反對其投降賣國行徑,鞏固社會主義制度;
第二階段的歷史任務是聯合左派右翼打擊國際右派和國內右派左翼,反對其殖民霸權行徑,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維護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
第三階段的歷史任務是反對左派右翼的經濟所有制路線,意識形態路線,全力發展社會主義經濟,走向共產主義社會。
各個時期斗爭的方式方法
第一階段工作的方式方法:
積極開展“反投降、反賣國、反分裂、反腐敗、反官僚專政”為內容的民主愛國主義運動。加強宣傳教育,揭露帝國主義的新殖民主義經濟陰謀和國際霸權專政的丑惡面目,以及其反動文化的虛偽性,揭露右派右翼的投降賣國卑鄙行徑,斬斷新殖民經濟的圍剿路徑,徹底粉碎帝國主義的經濟圍剿陰謀。反對國內外一切分裂活動。利用一切合法的民主的手段限制官僚專政,與腐敗分子作斗爭。要利用我們一切能爭取到的宣傳機構,宣傳方式,能夠到達的所有中心城市,鄉村僻壤,邊疆地區,最廣泛地最徹底地教育廣大人民群眾。教育各派民眾“丟掉幻想,準備戰斗”。
呼吁加強立法建設,加大司法執行力度,嚴厲地徹底地鏟除右派右翼分子,斬斷在意識形態、金融、工業企業、行政管理等領域殖民經濟圍剿的輸入路徑,保護國民經濟不受損失。
建議調整經濟運行結構,以改善民生,加強國防為目的。建立“經濟危機臨時經濟管理委員會”,要優先穩定糧食生產,保證糧食供給,確保人民生活;工業企業要以需定產,嚴防社會資源浪費,保證職工隊伍穩定,完善供給渠道,杜絕失業流浪;大力開拓社會基礎科研機構,廣納青年學生投入到祖國的科研事業中去,為以后的經濟發展培養人才;積極改善教育和醫療體系,給予教師醫護人員以比較優厚的待遇,大力實施免費義務教育,提高教育質量;增加醫療體系基礎設施和醫療設備的投入,取締其營利性質;妥善處理股市房市問題,沒收各種非法所得,還給受損群眾;加大國防投入,密切關注國家安全,以最嚴厲的手段對付臺獨、藏獨、疆獨等分裂勢力,這是中華民族的利益底線,有人膽敢試法,傾全國之力以剿之。一旦臺灣、西藏、新疆獨立,一些國家以安全為由就可以光明正大地駐軍,我中華民族大好江山將直接暴露在帝國主義的炮口之下,將國無寧日。嚴防帝國主義國家狗急跳墻,直接進行軍事侵略。
爭取左派右翼的支持和幫助,大膽進行人民民主經濟和人民民主管理的社會實踐工作。在農村要建立公社集團模式的集體經濟試驗田,摒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單門獨戶單干的落后經營模式,弘揚集體主義精神,建立農會,加強民主管理,完善基層農會中農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常委會管理制度,管理人員要向大會負責,接受大會監督和人民群眾民主監督。在國有工業企業,建立建全以車間為單位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進一步擴大職工代表大會的權利,提高職工管理企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職工的民主監督管理能力。把基層民主落到實處,而不是流于形式。黨委要以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的要求來抓好民主建設,建立完善的決策機制,執行機制,分配機制和監督機制。在民資、外資企業通過立法形式,也要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工會制度,有黨員基礎的要建立黨委,維護有關職工的工資福利待遇和勞動條件等切身利益。
對外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聯系,在戰略利益上謀取同一的立場,共同應對經濟危機和維護本國切身利益,共同抵御殖民經濟圍剿。對發達國家要嚴密防范其殖民圍剿行動,做好應對策略,積極開展公平正義的外貿業務。
總之,一切為了渡過經濟危機。戰勝經濟危機就粉碎了帝國主義新殖民經濟圍剿的陰謀詭計。戰勝經濟危機是中華民族再一次復興的前提條件。做這些工作沒有左派右翼的大力支持和協助是辦不到的,正因為其左派的社會主義性質,所以這些措施才有可能得以實施。因此這段時期的左翼的工作主要是喚起左派右翼的左派特性,免受右派右翼的蠱惑,陷入被殖民的泥潭,保護中華民族的最大利益。同時不要忘記右派左翼此時也是我們團結的對象。
第一階段以經濟危機的結束為標志。
第二階段工作的方式方法:
領導和發動以民主經濟和民主管理為基礎的新文化運動。在農村要克服小農意識,小資產階級意識,大力倡導集體主義精神,努力培養民主意識,提高民主決策素質,民主執行素質,民主監督素質等等各項民主管理水平。在工業企業要克服資本意識,實現全民所有制的股份制改造,使全體人民真正能夠享受到所有制結構帶來的實惠,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激發廣大干部職工的民主管理水平,使民主管理意識成為自覺行動。在社會管理上要提高官僚體系的共產黨員素養,不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律清除出官僚機構,建立建全官僚體系內部民主監督體系和大眾民主監督體系的雙重民主監督體制。一旦大眾民主監督出有問題,要追究內部民主監督的連帶責任。在社會上樹立清正廉潔的官僚體系形象,打造“為人民服務”的金字招牌。有關區域經濟民生、文化活動、司法治理,要在網絡上公開透明,讓廣大民眾廣泛參與。要逐步完善以人民政府高效執行機制、人民代表權力履行機制、人民大眾的民主監督機制為一體的人民民主管理結構體系。充分擴大基層民主,充實人民民主的內涵。
左翼要積極通過人民代表大會的正當斗爭途徑和民主的監督途徑,參與和影響國家政策:在民生上要實行全民公費學習制度,大力加強網絡建設,有條件的在學校學習,沒有條件的可以在網絡上學習,網絡上公開學習資源,實現全民共享,互動,進步,成為名符其實的學習性社會;大力加強醫療衛生條件建設,普及鄉鎮衛生院達標制度,逐步實現免費醫療;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特別是養老、弧殘寡嫉人員的社會保障,使人民沒有后顧之憂,全心全意投入到生產建設中去。這就是胡錦濤書記提出的建設“五有社會”。
在經濟上由于經濟危機已經過去,人們對經濟發展逐步充滿信心,這時對內既要防止右派右翼資本集團的壟斷剝削行徑,又要遏制其對外殖民擴張的愿望。改造私人占有的大資本階層,鼓勵其退出經濟舞臺,給予其優厚的社會待遇。經濟上竭力推進農村集體所有制經濟體系和工業企業的全民所有制經濟體系,使全民所有制經濟和集體所有制經濟逐步成為社會的絕對主導經濟基礎。在這種經濟體系內,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決策、民主執行、民主監督的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經濟管理是否有效益,社會管理是否有效率,主要落腳點在于人民民主是否得以實實在在的執行,人民是否真心實意地去做,使人民既得民主之實,又獲民主之利。這一切,特別是民主管理初期,主要依靠有著高度共產主義信仰,有著高度自覺的政治覺悟,有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信念的左翼共產黨員領導隊伍和豐富的革命斗爭經驗。
對外聯合被殖民國家開展反國際霸權專制,反新殖民經濟的斗爭,進一步加強反對國際霸權專政和反對新殖民主義經濟的國際統一聯盟陣線建設,積極維護發展中國家的正當利益,粉碎帝國主義陣營在世界各地的殖民經濟圍剿行動,使其經濟受到萎縮,逼迫其內部出現分裂,由于其軍事行動上的非正義性和國內矛盾的激化,軍隊必然缺乏戰斗力,最終垮臺。
因此這段時期主要工作是聯合左派右翼和全世界進步民主力量反對國際右派即殖民霸權的帝國主義陣營和國內的右派左翼勢力。
第二階段以帝國主義徹底垮臺為標志。
第三個階段工作的方式方法:
領導和開展為人民民主經濟服務的以人民大眾民主為基礎的新文化革命運動。人民民主經濟基礎建立比較容易,人民民主專政制度建設也不是很困難,但是人民民主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養成的。幾千年的小農意識,幾百年的資本意識不可能因為建立了一個人民民主的經濟體系和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就會搖身一變,輕而易舉的拋棄了。它還會長期浸蝕人們的思想,影響人們的行為,使經濟沒有效益,使社會管理沒有效率,一有機會,它們就會興風作浪。徹底鏟除它在思想意識形態上盤亙,就要發動新文化革命,革這些小農意識的命,革這些資本意識的命。什么時候人民的民主行為成為人民自覺行為,就像吃飯睡覺一樣運用自如,新文化革命就失去了市場。
經濟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全面建設以人民民主管理為基礎的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經濟制度。對外聯合全世界人民推翻帝國主義政治經濟舊秩序,全面建設以人民民主管理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制度和人民民主經濟制度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這段時期左派左翼主要工作是要反對左派右翼,反對其所有制結構形式和意識形態上的偏差,最終走向共產主義。
結束語:擺在左派左翼面前的任務已經是很明確了,它應該是很明確的。他的任務最光榮,與其它各派相比也是最艱巨。正因為它最艱巨又最光榮,所以它必將吸引中華民族中最優秀的人,全世界各民族中最優秀的人加入其中。留給我們準備的時間不多了,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張開雙臂,以主人翁的姿態,以解放者的熱忱,迎接一個偉大的我們還未知的但已聞到她的芬芳的嶄新的未來的到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