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從所謂《傳閱文件》看梵蒂岡與天主教地下教會的窘境

楚霖義峰 · 2006-05-19 · 來源:天涯社區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從所謂《傳閱文件》看梵蒂岡與天主教地下教會的窘境
 

 作者:楚霖義峰


  從所謂《傳閱文件》看梵蒂岡和天主教地下教會的窘境

  近幾個月以來,在各地天主教會內部流傳著一份據稱是教廷駐港代辦劉裕政簽發的名為《致中國全體天主教教區正權主教有關本地教會內部修和與共融的幾個基本問題》的文件,簡稱《傳閱文件》。教廷代辦具有外交使節和教務人員雙重身份。也就是說,他既是主權國家梵蒂岡向所在國政府派駐的外交使節,同時又是在位教宗在所在國天主教會的私人代表。按照教宗保祿六世于1969年頒布的《關心普世教會》通諭的規定,教廷使節具有主教頭銜,代表教宗在駐在國教會行使宗徒職責。1983頒布的《天主教法典》也規定,教廷使節得“以固定方式,駐在被派往之地區教會及國家政權,代表教宗處理事務”,以此“加強并促進圣座與地區教會之間的團結”。作為主權國家,梵蒂岡目前是歐洲唯一與臺灣的“中華民國”建有外交關系的國家,雖然自1971年圣座大使葛錫迪離任后,教廷一直僅以“教廷臨時代辦”駐臺,但雙方的“外交關系”沒有斷絕,而在法理上,臺灣現行的“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中華民國”的領土涵蓋中國大陸和臺、澎、金、馬,所以,教廷在臺灣的“駐華教廷代辦”的教牧范圍理論上也包括大陸地區的教會?,F任教廷駐華代辦是2003年上任的印度籍主教安博思。但是,由于駐臺的教廷代辦事實上無法干預大陸教務,教廷又在香港派駐宗座代表。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梵蒂岡沒有外交關系,而按照《基本法》的規定,香港的外交事務由中央政府管理,因此,駐在香港的劉裕政身份并不是具有外交官性質的、由教廷國務院管理的教廷代辦,而是由信理部管理的僅具教宗私人代表性質的宗座代表,宗座代表有權代表教宗,監督并參與所在國天主教會事務。因此,駐港的圣座代表對大陸教會發表牧函,也是常有的事。事實上,宗座代表確實多次插手大陸教會、特別是地下教會的事務。那么,這份“傳閱文件”的意義如何呢?對此,不同立場的教眾各執一詞,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筆者擬對此進行了一些分析,作一簡要陳述。另外,雖然明確了劉裕政的身份是圣座代表,但考慮到一般教眾的接受習慣,本文還是以“教廷代辦”稱呼。

  一、文件所表現出的地下教會的不安情緒及部分教眾的焦慮心態
  筆者無意從教會學和神學角度對這一所謂的“傳閱文件”進行批駁,因為這一文件概念上的模糊和邏輯上的混亂與早期梵蒂岡炮制的其它文件可以說是一以貫之的,已經充分顯示出它的作者在這兩方面談不上任何造詣。但是,對于這一“傳閱文件”背后所隱藏的那些不太為人所重視的信息,筆者卻是頗有興趣。任何事物的產生都有其植根的土壤,是其內外部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也或多或少地反映出各類矛盾此消彼長的印跡。筆者認為,透過這一所謂的“傳閱文件”,就很能看出梵蒂岡天主教地下教會對當前自身所處的窘迫境界的不安情緒及某些較極端的地下教會成員那種浮躁焦慮的心態。據稱,此文件出臺系地下教會掌握了劉裕政的一些把柄而迫其發出。
  表現一:突出的情緒性表征
  文件一反教廷對華教會指示的口氣,在行文上對地下教會極盡偏向之能事,顯示出極其明顯的情緒化傾向?!栋它c指示》那種特定環境下的特定文件還沒有否定地上教會教牧職權的有效性,這份隔了15年的所謂“傳閱文件”卻在實質上否定了地上教會的全部神權職能。它對地下教會的偏向是極其明顯的,甚至自說自話地替教廷發言,說什么“圣父或圣座絕對不會逼迫忠貞/地下教會團體在原則問題上作出讓步?!薄栋它c指示》明確指愛國會為“政治性工具”,并不把愛國會當教會,事實上愛國會是教友的群眾組織,也確實不是教會,但在“傳閱文件”指示的第8點中卻有“愛國會神父或執事”的稱呼,這里很明顯是把愛國會當作了教會,這一前后矛盾的表現也同時證明了該文件確系地下教會逼迫炮制出來的。
  表現二:在合一問題上的狹隘心態
  這一點是該文件最為突出的表現。文件全稱叫《致中國全體天主教教區正權主教有關本地教會內部修和與共融的幾個基本問題》,但通篇除了在開頭部分虛應故事似的說了幾句呼吁合一的話,其余都是以一種招降納叛的心態要求地上教會歸順。文件雖然也說“圣父明顯地要求在中國的教會尋求合一與修和的道路”,但對地上教會的神職和修生,文件使用了“接受”的稱呼,同時設定了幾乎是不可能的、侮辱性的條件。其條件之苛刻,堪與中世紀宗教裁判所對“異端”的勒令懺悔相比。按這些條件,是無法達到所謂合一共融的。筆者認為,該文件的用意原本就不在合一,反而是阻止目前的合一趨勢,原因將在下文進行分析。
  表現三:逼迫教廷表態的迫切心態
  文件的炮制和地下教會對之不遺余力的傳播,表明了地下教會急欲教會對自己的地位、合一主導權及合一后教會領導權歸屬等問題進行明確表態的迫切心情。無論教廷是追認或否認這一文件,都不可避免地要對上述問題闡明立場,這才是文件編造者的真正的主要意圖。但據筆者分析,教廷對這份文件將會一如既往地保持既不承認也不否定的態度,對上述問題也將繼續持現有的模糊立場,這是由中梵關系的大局和政治博弈中的力量均衡決定的。

  二、文件產生的原因
  筆者認為,這份文件的產生不是偶然的,它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特別是政治原因,是地下教會內部和地下教會與地上教會及地下教會與教廷之間各種復雜矛盾相互作用的必然結果。主要有以下幾條:
  1、地下教會自身生存環境的不斷惡化
  自全國天主教六大以來,地上教會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時期。傅鐵山主教在中國天主教七大上的工作報告中指出,幾年來,中國天主教“先后審批并協助有關教區祝圣了15位正權主教和8位助理主教,還根據教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和我國行政區域劃分,審批了9省的教區合并和調整,使教區分布更加合理化。幾年中,各地新建了700余所教堂,現全國共有教堂6000多所;新領洗人數達54萬人,平均每年約有9萬人接受基督的福音,現在全國教友總數約530萬。全國12所大修院共培養祝圣了613名年輕神父,現全國共有神父1700多位。全國大小修院共有在校修生2000多人;345名修女誓發終身圣愿,發愿和初學修女共計3000多人。教會面貌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币粋€團體對其成員,尤其是新成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大小,取決于該團體本身是否充滿活力和是否能與主流社會相融合。在這兩方面,地下教會無法與地上教會相比,地下教會面臨嚴重的青黃不接的局面。特別令地下教會不安的是,九十年代曾經有過的地上教會神職轉入地下的情況如今已經不見,甚至許多地下教會的神職也漸漸浮出水面,雖然沒有加入愛國會,但與加入愛國會的神職共祭卻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甚至連被地下教會奉為“忠貞楷?!钡臏刂萁虆^林錫黎也住進了地上教會的教堂。這一切都在無形中壓縮了地下教會的生存空間。在部分地下教會看來,現有的“地中教會”模式并不是地下教會和圣統制的勝利,因為與地上教會共融的“忠貞教會”成員雖然沒有被要求加入愛國會,但與他們與之共融地上教會并沒有放棄“三自原則”?!暗刂心J健钡闹鲃訖嘣诘厣辖虝环剑厣辖虝鞒龅哪承┳尣绞恰暗刂心J健敝阅軌虺闪⒌闹饕?。從某種角度而言,“地中模式”是地上教會對地下教會無意識的吸聚。這使得部分地下教會成員極為不安。
  2、地上教會工作的持續改進
  江澤民同志2001年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標志著執政黨對宗教和宗教工作性質的認識有了質的飛躍。2003年1月10日,國家宗教事務局葉小文局長在《紅旗文稿》第一期發表《社會主義宗教論》一文,從而使執政黨的宗教工作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在這個大環境之下,地上教會各方面的工作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改進。主教團對全國教務的領導力大大增強,各教區各自為政的局面有了相當的改觀,全國教務“大協調、各栽種”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教務委員會也發揮了在教務活動中的組織協調作用。除具有政治性的重大事務,政府大大減少了對教會自身事務和干預。這些措施,極大地提高了地上教會自主辦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得以進一步提升,中國天主教的自治原則不論是對外還是對內都得到了進一步的貫徹。按目前的發展勢頭,地上教會的發展會越來越快,由于地上教會的傳播條件是地下教會無法相比的,因此,地上教會的快速發展必然壓縮地下教會的生存空間。
  3、對教廷的疑慮和不信任
  目前,地上教會的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和地下教會的所謂“中國大陸天主教主教團”都沒得到教廷明確的承認或否認,代表中國天主教的是臺灣的1998年由“天主教中國主教團”更名而來的“天主教臺灣地區主教團”。教廷之所以這樣做,有著方方面面的考慮,因此,在對華教會發表任何意見時,除了在具體事件如地下教會神職因事受到審查之類有明確表態外,在總體性的指示文件中總是力求避免明顯的傾向性。只有一次例外,就是1988年上半年的《對華教會八點指示》。然而,該文件的產生有特定的時代背景。當時蘇東各國政局不穩,教會勢力大漲,這其中就有教廷的積極運作,當時教廷甚至通過波蘭教會為瓦文薩的團結工會提供秘密政治資金并積極推動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鵝絨革命”。因此,當時發布這個文件,不排除教廷希望在中國也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的用心。但是,蘇東變局后,東歐國家新上臺的政權重新確立了政教分離的原則,特別是在現任教宗卡羅爾&S226;沃依蒂瓦的祖國波蘭,自1989年正式確立政教分離原則后,教會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發言權比起變革前不是更大了而是更小了。前政權的倒臺沒有給教會帶來壓倒性的勝利。在捷克,樞機主教托馬謝克1988年帶領各種信仰的60萬人發起簽名運動,啟動了“天鵝絨革命”,但在變革后,除去神職獨身問題的因素,地上教會的力量之強也使教廷在處理教會領導權問題時不得不同等考慮早先公開教會的領袖,從而引起了當地“忠貞教會”領袖的不滿。同時,蘇東變局后,中國共產黨奉行“韜光晦跡”政策,堅持“不當頭”的原則,一心一意謀發展,迅速穩定了國內的政局,并領導國家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期,執政地位不但沒有象一些地下教會人士如范學淹所預測的那樣很快崩潰,反而在受到考驗后更加鞏固,治國手段也愈加成熟。這使得教廷不得不對當時的對華教會政策進行了反思并作出了調整,力圖避免刺激中國政府和地上教會。于是,當1993年地下教會的所謂“主教團”發布《中國主教團之建議》時,雖然在海內外引起不小的反響,但教廷沒有作出任何回應。甚至在2000年大禧年時,教廷還試圖通過各種渠道謀求與愛國會聯系把教宗的禧年文告送到中國教會。因此,注意觀察,待變而行是教廷對華政策的主流。然而,正是教廷這種不溫不火的態度使地下教會感到不安。在教會歷史上,教廷為了某些利益放棄一部分“忠貞教會”的事例時有發生,有“政治主教”之稱的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逢中必反”,號召教友上街游行要“不惜仆街”,即使是他,也曾不止一次對人說過,若中國與梵蒂岡建交,他是第一個會被調開的主教??梢?,教會內部對教廷也是心存疑慮的。目前,中國國力比之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又有極大增強,地下教會擔心教廷對地上教會態度的不明朗在教眾中造成“參加愛國會的神長也是與教宗共融的”的概念,進一步消解自己的立足根本,他們也擔心教廷在與中國政府的談判中作出太多的讓步,在將來的“合一”中他們的利益成為一種交換。所以,他們試圖用各種手段迫使教廷對他們有一個清楚的交待,這份文件就是這些手段的其中之一。
  4、地下教會內部矛盾激化
  近年來,地下教會的內部斗爭愈演愈烈,某些地方甚至呈現出分崩離析的趨勢。幾個主要的“忠貞教區”的情況尤其嚴重。保定教區蘇志民、安樹新多年不能履職,10萬教眾群龍無首。溫州教區原由王益駿掌教,林錫黎后來居上,雖然王益駿本人忍下了委屈,但部分教眾不服,仍然擁王反林,與擁林派形成對峙局面。雖然去年因王益駿去世使矛盾暫時得以緩解,但兩派的心結未解。福州教區楊樹道年高戀棧,不肯讓位,林運團仗著一紙真假莫辨的教廷代辦任命他為署理主教的文件,逼楊樹道和林佳善退位,而林佳善因為唇亡齒寒又幫著楊樹道對抗林運團,指斥林運團的文件為偽造,并稱教廷代辦無權命令他們退休,只有教宗本人才有這個權力。事實上,就教會法而言,不管是作為常駐外交使節的教廷代辦還是作為教宗私人代表的宗座代表都無權擅自任命駐在國教會的主教,只有享有“教宗第二”的特命圣座大使才有這項權力。但林運團還是于2004年5月2日自行祝圣。楊樹道和林佳善遂于5月5日發表牧令,給予林運團停止施行各種圣事及停止教內一切職務的處罰,后更把地下教會用來指責地上教會的“裂教”罪名加在林運團身上。教眾也隨之分成兩派互斗,其激烈程度比起溫州有過之而無不及。前些時林運團涉嫌盜取國家機密被捕,福州地下教會非但沒有表現出團結,反而有許多人抱著幸災樂禍的態度,再一次加深了福州地下教會內部的裂痕??梢灶A見,林運團若被開釋,擁林派肯定會以“為主受難”的名義,將其塑造成“殉道”典型,加快向楊樹道一派奪權的節奏。福州地下教會情況與溫州不同,溫州王益駿為顧全地下教會大局,默認了林錫黎的地位,還親自做過擁王派的工作,所以溫州地下教會還能維持表面的統一。福州內爭本身就是由三個地下主教爭權而起,當事人的運作都十分積極,因此這場內耗對當地地下教會具有毀滅性意義。地上教會雖也存在這方面的問題,但由于有一套相對完整的制約機制和較地下教會有力的領導機構,這些問題總能得到化解,不會象地下教會那樣演變為教會內部的激烈沖突。在這些被地下教會視為榜樣的地方,由于近年來地下教會神職人員越來越顯示出與其身份、年齡不符的權力欲望而頻繁發生的內斗事件,使許多地下教會的教眾看寒了心,也逐漸到相對平靜的地上教會的教堂做圣事了。部分神職人員也逐漸地中化。溫州林錫黎以80多歲的高齡住到地上教會的教堂,被一些“極端忠貞派”視為“晚節不?!保筒荒懿徽f與林王之爭有關。
  5、地下教會本身的政治化傾向
  當前地下教會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把宗教不滿情緒與政治不滿情緒相混合,這是因為天主教積極入世的性質使它很容易成為一股政治力量。就象蘇東變局時東歐各國天主教會表現出的巨大能量一樣,中國的地下教會在他們看似宗教性的要求下面,掩蓋著更為功利的政治經濟要求。從范學淹圖謀奪取地上教會的教堂,到1993年《建議》要求由地下主教占據政權主教職位,再到這次的“傳閱文件”意圖由地下教會掌控全部教權,無不顯示出這些目的。被地下教會當作有力支援的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更是因為提出的政治主張遠多于宗教主張,成為實質上的政治異議者而飽受教眾的非議??梢哉f,地下教會的政治成分至少與其宗教成分相等。然而,一來現在表達不同政見的渠道增多,許多意見無須借助宗教外衣來渲瀉;二來國家政治的民主化和透明化的穩步推進,大大減少了政治異見的產生;三來部分地下教會的教眾不滿地下教會把政治與宗教混為一談,因此,這種政治化的傾向沒有如蘇東變革時成為地下教會的招牌,反而逐漸成為地下教會的包袱。有鑒于此,近來部分地下教會成員已經在呼吁地下教會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教會本身事務上。但必須認識到,地下教會本身“宗教+政治+非主流”團體的本質是不會變的,不能指望地下教會通過自我改造成為一個純宗教組織。

  三、對文件產生、傳播及其影響的幾點看法
  1、該文件表現出地下教會的虛弱
  這一“傳閱文件”的產生的主因,是地下教會清楚地認識到了自身各方面環境的岌岌可危,感受到了實際的生存壓力。這一壓力,不僅僅是國家行政機器的壓力,更主要的是由其自身倫理危機造成的壓力。因此,此時拋出這一文件,對地下教會來說,其實是出于無奈的救亡圖存之舉。一方面借此轉移教眾對地下教會內部各種尖銳矛盾的視線,另一方面逼迫教廷對地下教會有個明確的交待,同時也不排除有呼吁地下神職和衷共濟的用意。但是,文件還是顯示出地下教會前所未有的虛弱表現。首先是地下教會的焦灼心態在文件中溢于言表,許多措辭已經到了口不擇言的地步。其次,通篇老調重彈,沒有任何新意,只是把以往的主張又向偏激的方向推了一步。再次,色厲內茬,底氣不足,文件雖然表面上進攻性十足,但從設置的條件看,它的編造者本身也不相信它有實現的可能。因此,可以設想,編造者是故意這樣操作,以阻礙現在合一趨勢的進一步發展。所以,文件其實是以攻為守,它的著意點不在挑戰地上教會,而在收拾地下教會的教眾人心,鞏固地下教會的基本盤。
  2、該文件與1993年《中國主教團之建議》有傳承關系
  通觀這份文件,幾乎對1993年版的《中國主教團之建議》作了全面的回應?!督ㄗh》中“由忠貞主教掌握教會領導權”、“對地上教會神職進行甄別”、“參加愛國會的神職要公開懺悔”等要求,在這份文件里幾乎都能找到相應的回復。自1993年《建議》出臺以來,教廷一直沒有公開回復,而地下教會的處境日益艱難,迫切需要教廷給個說法。由此可見,這份所謂的“傳閱文件”是地下教會給自己打氣的產物,不過是挾教廷以威教眾罷了。
  3、該文件不能代表地下教會的整體思路
  該文件雖然代表了地下教會的一些共同心態,但并不能由此就認為它代表了地下教會的整體思路。地下教會向來各自為政,沒有一個統一的領導機構。雖然也有所謂“中國天主教大陸主教團”,但它不過是部分地下主教聊以自慰的工具,沒有實質上的意義。近年來各地方地下教會內爭激烈,地下主教團不能發揮半點協調作用就很說明了這一點。這份文件,很可能只是地下教會中某些極端分子炮制出來攪亂視線的,不能說它就代表了地下教會的民意。實際上,筆者在與幾位地下教會的教徒交流時,他們也認為這份偽作,并對其中的內容表示不以為然。
  4、該文件影響有限
  由于該文件過于明顯的狹隘性,其受眾只能是部分具有極端傾向的地下教會分子。多數地下教會的教眾也許會產生一些顧忌,但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這是當前社會和天主教會發展形勢所決定的。
  5、該文件具有較強的煽動性
  該文件雖然觀念陳舊,但文字煽動性相當強,多次用到了“裂教”、“無法容忍”等極端措辭,為所謂“接受愛國會的神職”設置的條件極具侮辱性。這都表明文件的制作者是個地下教會的極端分子,文件的拋出存在煽動地下教會教眾鬧事,破壞社會穩定,以求亂中漁利的可能。必須防止發生地下教會中一些具有天主教沙文主義傾向的分子和天主教原教旨主義者藉此煽動信教群眾鬧事的事件。

  四、應對該文件的幾點意見
  1、細觀察。該文件出臺時間不長,受眾人群、影響大小等都還沒有全部顯示出來。因此,當前還須作進一步觀察,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拿出正確的應對措施。
  2、冷處理。如前所述,該文件不太可能造成太大的影響,因此似宜采取冷處理的方法。只有當文件在教眾中引起一定反響時,才揭穿其偽件的本來面目,一般不須先提起。
  3、預設防。雖然該文件的影響大小現在還無法確定,但它可能對部分具有極端傾向的地下教會成員起到煽動作用這一點是肯定的,這部分人在宗教情緒和政治情緒的綜合作用下,可能會鋌而走險,危害社會穩定,為此要早做預案,防止臨時無措。同時,該文件也存在制造者挑動信教群眾鬧事,自己火中取栗的可能,因此,在那些傳統上地下教會勢力較強的地方更要做好預防措施。

  文件之提示:蘇東各國的經驗表明,天主教地下教會勢力很容易與政治上的持不同政見者形成合作關系。多年來,海外的所謂民運分子以相當大的力度支持國內的“苦難教會”,香港主教陳日君為“六四受難者”奉獻大禮彌撒,《中國主教團之建議》期盼“共產黨沒有說話的權利”,范學淹企望中國成為東歐多米諾骨牌的亞洲版等活生生的事例就表明這一規律在我國也同樣適用。為了配合這種政治需要,地下教會對他們所聲稱的“教難”的態度是“我無法對我所說的話提出證據,這本身就說明中共對我們的迫害和言論壓制有多么嚴重”;對那些“迫害”事件是“說得信,就得信,無憑無據也要信”,對于中國政府在宗教政策上進步的姿態和積極工作的成果是“說不信,就不信,證據確鑿也不信”。地下教會這樣做是不奇怪的,因為這是他們的政治目的所決定的。在這種情況下,地下教會十分自然地拋棄了“天主的歸天主,凱撒的歸凱撒”的教義而采用“天主是永恒的真理”。因此,地下教會的目的絕不僅僅限于把中國天主教會的管轄權交給教宗及其教廷。必須認識到,這只是地下教會在當前困難情況下的最低要求。一旦地下教會取得某種程度的勝利,它的政治欲望將不可避免地膨脹。即使是在當前,地下教會也可能制造某些突發性事件,對社會穩定造成威脅,而傳統上勢力較強的地下教會中一些領導人物的個人野心又使這種可能性大大增加,這一切都要求從講政治的高度認識對天主教地下教會的工作,打牢基礎,筑好堤壩。

  2004年10月1-2日初稿,3-4日一改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烏有之人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5.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6.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7.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8.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9. 研究和評價“文革”,是否應該跳出個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偉大領袖毛主席!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浩鋵嵤侵袊说耐ú?/a>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在线四区 | 亚洲v精品V无:码一区二区桃花 | 一级特黄大片欧美久久久久 | 性色的视频网站在线播放 | 亚洲色欧美2019最新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