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經濟研究的任務目的和方法
編號:614864
長期以來由于我們對什么是社會主義問題缺乏統一比較準確的認識,所以社會主義經濟研究的目的始終是個似是而非的問題,也就停留在無的放矢的被動局面,所以多年來這一研究并未在理論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知止方能不殆,有的才能放失,才能減少經濟研究中的無用功。因此確定研究方向和目標是至關重要的問題。否則就難免南轅北轍緣木求魚,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其結果是勞而無功枉費心機,誤人子弟誤導改革,豈不悲哉!
前些年經濟界展開了“中國經濟尋根”的大討論發表了不少頗有見地的文章。然而,我認為欲尋中國經濟之根不如換種思路來探討中國經濟欲開之花。即我國的經濟研究最終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的,以及需要通過什么樣的途徑和方法。這樣更容易達成共識,且對于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更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我國的經濟學研究毫無疑問是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的。這一點是與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學研究的根本區別,也是經濟學研究具有階級性的必然表現。
所以我們社會主義經濟學研究的意義在于,為中央政府提供能夠克服社會不良現象經濟問題產生理論依據,實現政府預期目的,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的持續增長和良性循環。
明確這一點之后,下來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就擺在了每一位理論工作者的面前。即如何處理中央決策與經濟研究的關系?是誰引導誰?
中央每一項決策是否都可以作為經濟理論工作者立論的根據和前提?
處理這個問題須引入一個中介——科學理論。那么此三者正常的關系應當是這樣:
理論工作者,通過扎實細致的深入研究發現總結出,能夠充分說明現實問題,并提供解決問題思路及對策的科學理論。
科學理論做為政府制定策略的依據,而后針對經濟生活中的問題對癥下藥,解決經濟疑難問題,防止社會不良現象的產生,實現政府的預期目標。
所以做為一個理論工作者其人生價值在于走在中央決策前方,為引導正確科學決策去披荊斬棘開拓未知領域,發現科學理論,使得改革沿著正確的方向和道路穩步前進。而絕不是跟在決策的后面吶喊搖旗,成了一個單純的宣傳工具。從而喪失了理論工作的神圣與尊嚴,淪為迎合潮流,曲意奉承的政客。
做為中央決策,往往是針對社會經濟生活中的暫時現象,屬短期行為。而做為經濟學家則應著眼于社會的總目標和大方向。
所以雖然經濟學研究最終是引導中央決策,但是他最先要面對,要說明的卻是活生生的經濟現象,社會現實,如果連現實都認識不清何談引導中央決策改造現實。
承認經濟學是科學,就應該用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他。如此經濟學家才可以問心無愧心安理得地被稱為科學理論工作者。經濟學之所以被人誤解懷疑其科學性,在相當程度上與一些經濟學人對待學問的態度分不開的。以致有人稱:中國的經濟學家是全世界一流水平的,不管中央做出什么樣的決定。他們都能論證中央決策是正確英明的肯定成功,這一點連西方學者也望塵莫及自愧不如。
痛哉斯言!一旦科學淪為權勢的附庸,科學的神圣,墮落為政客們搖唇鼓舌的空洞,職業的道德,歷史的使命化為別有用心者爭寵拍馬奉迎提升的通行證。這樣下去人生意義喪失事小,可怕的是禍國殃民遲早將社會主義事業全部葬送。如此一來,我們還有什么資格厚著臉皮自以為是自命不凡地向世界莊嚴宣告,二十一世紀是中國經濟學家的世紀。
亡羊補牢,如果要配的上科學工作者之美稱,做為一個對歷史有責任感的經濟學人,就應該在中央決策面前保持冷靜和一定距離,靜下心來甘坐冷板凳,針對社會經濟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去揭示其內在本質根源,發現各種社會現象經濟問題的產生之間必然地內在聯系,進而總結出能充分說明現實和預見未來的科學理論。我們只有搞清楚現實為什么是這樣而不是那樣,充分理解現實之后,才有可能預見未來應有理想經濟社會秩序的必然性,并提供實現之的途徑。供政府參考選擇。
經濟研究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又以公有制為基礎,所以經濟研究必須以公有制為提出理論的前提出發點。
公有制雖然不是社會主義的本質,也不是社會主義的最終目的,但是卻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和根本保障。公有制是實現人類一切美好愿望的必要途徑,一切社會主義現象價值觀念賴以生存和發展壯大開花結果的土壤。沒有公有制,社會主義的一切都將成為空中樓閣,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永無實現之日。就無從談及對生產力的徹底解放,剝削的消滅,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
所以作為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工作者偉大而又光榮的歷史使命在于,以公有制為出發點尋找實現社會主義一切目標的可能的必要的必然途徑。從而全面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這一任務就是揭示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經濟運行的內在邏輯。
而完成這一任務,必須借助于對私有制商品經濟運行機制內在邏輯秩序地揭示。
所以社會主義經濟研究的任務目的和方法可以概括為在于證明:當今諸多社會不良現象經濟問題如道德滑坡、貧富分化、地方保護主義、重復建設、東西差距、假冒偽劣、國企困境等的產生是現行以市場經濟為導向而采取的改革措施的必然產物,并且是在市場機制內部所無法克服的矛盾,同時也是這一機制必將瓦解的標志,并從舊機制中發現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理想社會主義經濟運行的要素和特征,逐步形成一個能克服舊機制弊端,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確保社會主義生產目的得以實現,從而使得社會主義優越性得以充分發揮的,理想的,標準的系統而又純粹的社會主義經濟運行機制理論。
理想的就是能夠使人滿意的,標準的就是規范的社會主義國家均可用。系統的就是說各個經濟要素之間都能夠相互協調配合一致。所謂純粹的,就是完全消除了資本主義經濟機制的任何不良要素。
這一任務的完成將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摸著石頭過河,理論嚴重滯后被動局面的結束,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之日的到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