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基本原則
實事求是,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求得事物發展的規律。但它并不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只能是作為科學認知的基本態度。因此,不能把實事求是當作毛澤東思想的原則。
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奪取社會領導權、成為領導階級的理論,是無產階級解放全人類的理論,是改變人類社會意識形態的革命思想。
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貫穿的一條紅線、原則是革命:無產階級自身革命,承擔起人類思想意識、以至于社會完整形態的革命;社會政權的革命,沒有政權就沒有革命的社會基礎;人類思維方式、意識形態的革命,最終的結果,要靠人類社會關系制度化的確立,改變私有制以及匱乏歷史的私有觀念和懶惰對人類自身確立的消極影響。
革命的基礎是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發達,因為人的社會意識決定于社會經濟基礎。所以,要在資產階級追求利潤催生的科學生產力基礎上,進一步發揮科學對人類、社會和生產的推動作用,把科學這把寶劍變為提高人類整體素質和革命的利器:變掠奪利潤的利器為提高人類認知、精神和社會關系的推進器。
實事求是,求得是無產階級成為社會革命領導力量的規律,還要從人類整體進步,以至于無產階級成為領導階級的發展眼光來看。這是人類偉大的理想,理想的建立需要的不只是想象,更重要的是求實精神、理想建設和勇于實干。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是批判一切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汲取人類智慧、文化精粹、高尚理想,批判地繼承一切美好的思想、精神和理想,通過理性、現實的革命道路加以實踐。馬克思的理想就是實現人類共同進步,實現人類自身的意識形態革命,實現社會關系的革命。馬克思主義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階級斗爭奪取政權,加速社會變革,向共產主義社會前進。
我們知道只有斗爭才能決定我們(最終)能夠前進多遠,能夠完成無限崇高的任務中的哪一部分,鞏固我們勝利中的那一部分。(《列寧:十月革命四周年》)
馬克思主義就是要堅持“巴黎公社”創建的原則,消除官僚特權、擺正社會“公仆”位置,從制度上消除腐敗的氛圍、條件。
馬克思主義不是個人的想象物,而是社會科學、哲學和人類實踐的總結。階級只是社會發展條件下產物,隨著人類進步,階級也會消亡,這與社會經濟基礎、社會政治觀念和人類理想相關聯。“權利絕不能超出社會的經濟結構以及由經濟結構制約的社會的文化發展 。”(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人類不可能總是沉溺于私有制泥坑中;人類的思維力量終究要推進人類社會進步到更為注重自身、理想社會關系的新時代。解決社會私有制對人類的束縛,就是鏟出資產階級對現有人性的“絕對性”迷信。
從哲學的高度進行社會科學研究,擺脫資產階級“歷史觀念”產生的疑云,重建人類智慧的空間。從無產階級自身發展及其力量來觀察人類自身革命的道路,消除資產階級壟斷社會生產資料、壓迫人民群眾、遮蔽人類理想理性的負面影響。
恩格斯在《共產主義原理》一文中說:“ 共產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解放的條件的學說 。”只有到了共產主義社會,“ 國家才會消失,才有可能談自由。只有在那個時候,真正完全的、真正沒有任何例外的民主才有可能實現,也只有在那個時候,民主才開始消亡。(《國家與革命》) ” “人們既然擺脫了資本主義奴隸制,擺脫了資本主義剝削制所造成的無數殘暴、野蠻、荒謬和丑惡的現象,也就會逐漸習慣于遵守多少世紀以來人們就知道的、千百年來在一切行為守則上反復談到的、起碼的公共生活規則,而不需要暴力,不需要強制,不需要服從,不需要所謂國家這種實行強制的特殊機構 ” “在這種秩序下,日益簡化的監督職能和填制表報的職能將由所有的人輪流行使,然后將成為一種習慣,最后就不再成其為特殊階層的特殊職能了 。”(《國家與革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