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錯失控制中國的良機
自從中國共產黨執政以來,美國一直把中國當作假想敵,尤其是蘇聯解體以后,中國就變成了美國最大的假想敵。美國顛覆中國政府的美夢也一直在做,然而在毛澤東時代,美國好比是老虎吞天,無從下口?!绊n戰”、“越戰”搞得美國焦頭爛額,尼克松不得不放下身段,到北京來“朝圣”,西方外交奉為金科玉律的“對等回訪” 信條也顧不得了。在偉人仙逝之后,美國就有了一次從根本上控制中國的機會,但美國畢竟是一個歷史只有200多年的小毛孩,沒有戰略眼光,錯失良機。
當中國從毛澤東的“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發展方針變為“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買辦路線時,給美國帶來了徹底打敗中國的一個絕好契機。如果美國當時能夠敏銳地發現中國已經 向“自宮”的方向發展,將戰略眼光放到20、30年之后,不是鼠目寸光地看到眼前利益,頑固地維持“巴統”對中國高新敏感技術的封鎖,而是對中國大開方便之門,助“自宮”者一臂之力,那么中國現在已經是伺候美國的太監啦。
比如,美國賣波音給中國,中國“運十”下馬;引進汽車合資,中國成了汽車組裝車間;賣“芯片”給中國,中國成了電腦打包工;樂凱膠卷獨自扛了二十多年,終于抵擋不住“合資”的誘惑,于是就變成了柯達的分銷商。這樣的例子窮舉不盡。很可惜,美國千算萬算,最關鍵的一著還是失算,美國以維護國家“安全”的名義繼續維持“巴統”對中國的封鎖,總算給中國保留了最后一塊根據地,而這塊根據地正是中國崛起與復興的唯一希望與基礎。如果美國當時把航天、導彈、核武技術賣給中國,則中國現在肯定是任人宰割的“肥豬”。那些“自宮”者買到這些技術時,一定會興高采烈地說:瞧,自己生孩子多麻煩,不但孩子出世10個月前的那個晚上要辛苦,孩子出世后還要多做那么多事;請美國幫忙多好,自己落了個清閑自在;一刀割斷是非根,別人再不會說我打他老婆的主意了,自己還減輕了身體負擔。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龍永圖大人 “中國汽車不需要自主品牌”的豪言一出,頃刻罵聲一片,說明中國人民已經再一次覺醒,買辦在中國沒有市場了。美國從根本上摧毀中國人脊梁的機會已經沒有了。
從戰略的高度來看,美國確實是太嫩啦!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