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穿改革開放主流意識的十大缺陷
最近幾年以來,胡錦濤同志提出科學發展觀和和諧社會概念,極其重要,事關中國能否真正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就中國改革開放后的政治與經濟、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上層建筑與意識形態、計劃與市場、戰爭與和平、公有制與私有制、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人類與自然等方面發展的不平衡現狀來說,就足以說明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提出的必要性和及時性。
改革開放后,唯物主義意識形態成為主流,經濟建設中心論主體思想滲透一切領域,拜物風暴橫掃神州大地,精神、道德層面的東西陷入困境,連鄧小平都承認國家犯了“一手軟”的錯誤。中國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等領域的嚴重失衡,也是在以單純的經濟建設為中心錯誤思想指導下出現的眾多惡果之一。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中國經濟問題成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定歷史條件下是完全正確的,但必須明白,社會矛盾主要方面是變化的,不能形而上學地看待工作中心問題,社會主要矛盾變了,工作中心也要跟著變化。拿中國革命為例,工作中心曾發生不斷的變化,中國共產黨正是由于能夠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工作中心,才能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在建黨初期,反對北洋軍閥及統一戰線是中心;大革命失敗后,武裝反抗國民黨成為黨的工作中心;十年內戰后,抗擊日本侵略成為黨的工作中心;日本投降后,自衛戰爭和解放戰爭成為黨的工作中心,等等。拿中國當前社會主要矛盾來說,經濟工作是否依然是主要矛盾,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在我看來,主要矛盾的確以發生了變化,以資本主義復辟為主要內容的反腐敗等政治問題成了主要矛盾,工作中心應該進行調整。
中國的主流意識最顯著特點是形而上學猖獗,缺少辯證法,是片面的認識論,不是全面的認識論。
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本來就存在物質與意識、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政治與經濟、計劃與市場、思想與文化、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內政與外交等對立統一矛盾體,矛盾雙方密不可分,相互影響,不可替代。好比一個人有兩條腿走路,矛盾主要方面交替變化,如此才能維持平穩的發展。可嘆的是,中國主流意識的精英們有意或無意地無視這些道理,害的中國的政治家們連常識都不顧了,采取一條腿走路方式,只講物質不談意識、只講生產力不談生產關系、只講經濟基礎不談上層建筑、只講經濟不談政治、只講市場不講計劃、只講文化不講思想、只講自然科學不講社會科學、只講富人不講窮人,等等。如此下去,怎能不出大問題呢!因此,粉碎以形而上學思想方法構成的主流意識,構筑辯證思維方法的科學發展觀、認識論,就成了解決中國眾多問題、促進中國真正復興的關鍵。
1、重新認識物質與意識的關系
物質是什么?物質是可以認識和改變的客觀世界。物質脫離了意識一文不值。自然物之所以能為人所用,完全是因為人有發達意識。人類目前的吃、穿、住、行等,那一件不是意識參與主導的結果呢?只看見物質的決定作用,看不見意識的決定作用,不能不說是人類認識論的悲劇。這難道不是認識論的極大誤區嗎?中國走到今天這種尷尬地步,難道不是主流意識的物質第一類缺陷造成的嗎?
2、重新認識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關系
生產力是什么?生產力是人類征服自然進行物質和文化生產的能力。一方面,生產力不能脫離生產關系而獨立存在,另一方面生產力的發展,有待生產關系的發展。不僅僅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而且是生產關系也決定生產力。人類的全部真實的歷史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能否領先和保持領先,完全取決于生產關系的水平高低,生產力水平高低只是個現象。任何國家和民族都追求生產力和經濟發展,結果卻大不相同,有成功與失敗,而成功的無一例外是重視生產關系,是生產關系先進。反之,只想一心一意謀生產力和經濟發展而不解決生產關系問題,就好像急于過河而不解決船和橋一樣,沒有不失敗的。中國之所以在古代領先世界,靠的是生產關系先進。同樣,近代西方發達國家之所以在近代領先世界,同樣靠的是生產關系先進,而不是別的。正因為如此,中國要想再次領先世界,必須優先解決先進的生產關系問題。否則,先進的生產力只不過是一句空話。全黨、全軍、全國人民決不能靠空話過日子。中國及世界主流意識只看見生產力的決定性作用,看不見生產關系的決定作用,不能不說是人類認識論的悲劇。
3、重新認識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
經濟基礎是什么?經濟基礎是生產關系的總合,它和生產力與上層建筑有著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和影響的對立統一關系。事實證明,光有先進的生產關系是不夠的,還要有與之適應的先進的上層建筑才行。否則,上層建筑腐朽,就會出現大量的腐敗病體,就會沖垮先進的生產關系,沖毀生產力的發展。中國的王朝沒落歷史,世界各國的沒落史都證明了這一點,新中國和前蘇聯的社會主義曲折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中國及世界的主流意識,只看到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看不到上層建筑也決定經濟基礎,不能不說是人類認識論的悲劇。
4、重新認識政治與經濟的關系
什么是經濟?經濟是與人生存有關的物資實體總和。它與政治有著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和影響的對立統一體。事實證明,光有經濟發展而無政治發展是不夠的,否則,腐敗的政治會吃掉經濟發展成果,造成嚴重的貧富兩極分化,最后形成經濟的崩潰,社會動亂和革命。中國及世界的歷史,無數次證明了這個論斷的正確。統治階級的政治腐敗,導致社會解體,大量的官吏、富豪被處決,大量的百姓生靈涂炭,人類只有用自身的血才能洗刷由人類無知所造成的悲慘后果,這些難道不足以發人深省嗎?中國及世界的主流意識,只看到經濟的決定性作用,看不見政治的決定性作用;只看到經濟炙手可熱,看不見政治是經濟的生命線,盲目的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懂中心的轉移變化,結果功敗垂成,同樣不能不說是人類認識論的悲劇。
5、重新認識市場與計劃的關系
什么是市場?市場是由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共同導演的商品制造和交換的運動場。市場與計劃是相互影響依存的矛盾對立統一體。市場是計劃的對象之一,是計劃的基礎;而計劃是市場的高度發展的必備條件,是科學的市場運作。沒有市場的計劃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沒有計劃的市場是無法官的官司,是無裁判的運動員對決,是商品與商品的混戰、兇殺。世界與中國,特別是中國的主流經濟學家,根本不懂什么是計劃經濟,也同樣不懂什么是市場經濟,在世界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在中國全面推動低級的純市場經濟,迷信看不見的手,無疑是在把中國經濟引向死胡同,是非常反動的、落后的經濟學思想。令人遺憾的是,中國的政治家們卻偏偏重用這些糊涂蟲主導中國經濟發展大業,還想通過他們振興中華,難道這不是癡人說夢嗎?重新認識計劃經濟,重新認識市場經濟,把新自由主義精英們掃地出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是中國穩定的迫切需要,是確立科學發展觀和建立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強大的迫切需要。中國人民和中國有良知的政治家一定會為達此目的而奮斗。
6、重新認識私有制與公有制的關系
什么是私有制?從流行概念上講,私有制是把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形態利己化的制度。更深層次的含義,說到底,私有制是人類生存發展采用的低級方式。人類數千年以來,無論成功與失敗、發展與倒退、生存與死亡、痛苦與歡樂等,都奉行的是私有制生存發展方式,反映了人類認識怎樣生存發展的水平。資本主義私有制方式,由于出現勞動力的集中使用,財富像神話般的創造出來,揭開了人類有組織的集中生產遠勝過個人小生產的秘密,使人類先行者看到了人類更高級生存發展方式的曙光!這種曙光就是以公有制為生存發展方式的人類生存發展方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共產主義理論和實踐脫胎于、歸功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什么是公有制?按流行的概念,多偏重于消滅剝削、壓迫分配領域,而嚴重忽略了公有制的最重要優勢是找到了更有利于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生產方式。也就是說,公有制也可以說是最集中的資本運作,只有公有制才能集中更多的自然資源、社會資源、人力資源來進行最大規模的集中生產勞動,會創造出比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更多的財富,加上分配領域的合理性,一個更適應人類生存發展的和諧社會模式就出現了。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由于共產主義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高出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以,資本主義社會一定被共產主義社會所代替。令人遺憾的是,中國主流社會學學者卻根本不懂什么是社會主義,不懂資本運作必然向集中和規模發展,他們根本不明白,在中國,即使搞資本主義,也要向壟斷和帝國主義發展。這些糊涂蟲們,一心一意要把土地分散化,把工業小型化,把政府小型化,完全是倒行逆施。更嚴重的是,中國的政治家們,沒有看透他們的無知和淺薄,反而重用他們!其結果是不言而喻的,好端端的中國,一定會被這些主流社會學者所葬送。中國人民和政治家,一定要重新認識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本質,踢開那些低能的社會、政治、經濟主流意識,為建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
7、穩定與政策的關系
國家的穩定,是政治家的需要,更是全國人民的需要。但穩定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用高壓手段營造出來的。有人說只有發展才有穩定,只是說對了一半,因為發展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發展要靠政策的正確,穩定也要靠政策的正確。古今中外,沒有一個國家不希望穩定的,但政策不同,效果也就不一樣。政策錯了,輕者造成動亂,重者造成亡政、亡國。政策對頭,天下才能長治久安。中國當前出現許多不穩定苗頭,都是政策不當造成的。要求穩定,不能用高壓的辦法,高壓的辦法是揚湯止沸,而應該及時調整不得人心的政策,調整政策是釜底抽薪。什么“叫少數人先富”,什么“減員增效”,什么“國退民進”,什么“教育產業化”等等錯誤政策,都應該調整。對中國的改革開放來說,要么顧及某某人的面子,一條道走到黑,引發大動亂和革命;要么就實事求是,不顧及張三李四的面子,有錯必糾,確保中國的穩定與發展,二者必居其一。我想,中國的政治家們一定會堅定的站在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一邊,而不是站在張三李四一邊,與錯誤的路線和政策告別,只有這樣,才會有真正的穩定。
8、戰爭與和平的關系
戰爭與和平的關系也是辯證的。中國人民要和平,就必須有打贏戰爭的能力。對世界形勢的判斷,應該是戰爭與和平兩種可能,而不是一種可能。高喊和平主旋律的人們,是欺人之談、還是自欺欺人之談?我看只能欺騙自己。美國人在磨刀、日本人在磨刀、臺獨分子在磨刀,而我們卻為追求和平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真是可愛的很,真是幼稚的很。對此,美、日、臺戰爭狂人們一定是樂壞了,他們實在應該給中國和平主旋律高歌者發放諾貝爾獎金,否則太不公平了。許多國人尚不清楚,片面的和平內外政策給國家安全造成多大的危害。中國本應高度重視國防能力,確保能粉碎任何來犯之敵,確保能打贏同時發生的多場戰爭。但是,在錯誤的方針指導下,中國的戰爭能力不用說打贏幾場戰爭,不用說不能同美國較量,就是同日本作戰也毫無優勢,解放臺灣也無勝利把握。凡此種種,難道不值得中國政治家們和人民反思嗎?沒有戰爭能力,哪里會有和平可言?沒有強大的國防力量,哪里會有強大的國家而言?沒有武裝保衛的財富創造再多,也不過是給強盜準備的做嫁衣裳。照此下去,中國亡國滅種的日子為期不遠了!
9、富人與窮人的關系
富人與窮人的關系也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社會財富的總量是一定的,有人拿的多,有的人自然會拿的少;少數人富起來,多數人就一定窮下去。我不贊成絕對平均主義,因為說到底那樣也不公平,因為人的能力確有大小,平均分配是弱者剝削強者。問題在于現在的富人是怎樣富起來的,是創造財富致富還是掠奪致富?我看多數屬于后者。是合法致富還是非法致富?我看多數屬于后者。中國多數人不滿意的是針對后者。據說當今中國百分之二十的人占有百分之八十的財富,這難道是正常的嗎?一個人能力再強,也不可能在短短幾十年就勞動致富成十億、百億財產,這難道是正常的嗎?所以,國家要解決日益嚴重的窮富兩極分化問題,必須制定相應的政策,沒收富人的一切非法所得,清理一切貪污腐敗分子的不明資產。許多富人不明白,窮人是他們財源,根本不加愛護,涸澤而漁,最后的結果是窮人們組織起來造反,富人的財富保不住,小命也要搭上。新中國是怎樣產生的?是窮人暴動的產物。富人從天堂下地獄的事實發生時間較目前不遠,我不明白,許多人為何健忘如此呢!至少要節制資本,而不是放縱資本,這是中國唯一的出路。
10、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關系
自然科學是以研究物質層面為主的科學,主要目的是獲取認識和改造物質層面的技術性手段。社會科學以研究人與人的關系結構、人的意識層面規律認識、物質層面與精神層面的關系等社會性科學。二者的關系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相互影響的對立統一關系。自然科學是社會科學的重要基礎,社會科學是自然科學的上層建筑。沒有好的社會科學,就不會有好的自然科學。中世紀以前的自然科學落后,在于社會科學的落后;近代自然科學的日新月異,在于社會科學的更新和進步。沒有現代的社會科學,就不可能有現代的自然科學。
改革開放后,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指引下,自然科學至少從表面上得到重視,而社會科學遭到冷遇。據說堂堂正正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每年撥款不到一個億,真是太可憐了!世界上所有發達國家,在社會科學的投資都遠遠超過中國,因為他們懂得社會科學的重要,懂得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平衡的重要。而中國的主流意識卻根本不懂,由此必然產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造成單腿現象,一遇風浪就要摔倒。中國的政治家們,一定要拋開片面的主流意識,讓片面的主流意識精英下課,才能有所作為。否則,等著我們的只能是失敗!
綜上所述,本文只是概括地批判了部分中國主流意識的缺陷,而不是全部。正確與否,還有待于一切關心中國之命運的人們深入思考。總之,中國指導思想的正確與否,具有決定性意義,不能不引起國人與政治家的高度關注,中國已經到了應該迫切認真總結改革開放經驗教訓的時候。中國的政治家和中國人民,一定要站在歷史的高度,以更博大的胸懷,更寬闊的視野,更嚴謹的思想方式,更堅定的人民力場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爭取在最短的時間把中國建設成全新的、影響全世界的、強大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人民歷經一百五十多年的苦難,經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無數仁人志士艱辛探索,經過了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左右思潮的洗禮,擁有了非常寶貴的經驗教訓,構成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中國雖然從理論上講依然存在著光明與黑暗兩種前途,但我相信,黑暗的前途不再屬于中國,光明的前途就擺在中國人民面前,讓我們為爭取光明的前途而英勇奮斗吧!
二零零五年八月二十九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