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憲源:《讀書》”下崗事件”或會造就一個新魯迅?
跟很多人一樣,如果說本人了解熟悉汪暉,是從他的《當代中國的思想狀態與現代性問題》開始的,中國"自由派"對汪暉大張旗鼓的思想圍剿和全面進攻,正是從他緊密結合魯迅談論中國現代問題正式開場的,那么十年前創辦《新吶喊》毛派思想網站時,當我把汪暉《"死火"重溫》中以下這段話選為"發刊詞"時,在下意識中,也許我已感受或期待著,將有一顆魯迅式的偉大靈魂,會在中國漫漫思想夜空蘇醒復活,孤魂野鬼式地游弋躁動……
"魯迅拒絕任何形式、任何范圍內存在的權力關系和壓迫:民族的壓迫、階級的壓迫、男性對女性的壓迫、老人對少年的壓迫、知識的壓
迫、強者對弱者的壓迫、社會對個人的壓迫,等等。……魯迅憎惡一切將這些不平等關系合法化的知識、說教和謊言,他畢生從事的就
是撕破這些折中公允的言辭鑄成的帷幕……"
然而,我感受到了某種程度的失望。按照毛澤東的評價對照:魯迅先生的骨頭是最硬的,代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沒有絲毫媚骨的不屈精神和反抗性格
……,那么在這些年的《讀書》乃至汪暉本人的言論中,每一次對新殖民主義對中國乃至世界危害的深刻洞察和有力批判,卻往往以肯定贊揚這一新殖民運動在中國的"正面成果"作為引言或開頭。
我不由想,以"敢于直面慘淡人生"著稱的魯迅先生,如果他活著,目睹在"XXXX"名義下所發生的血淋淋污濁骯臟和赤裸裸的掠奪搶劫,他會在"怒向刀叢覓小詩"之前,每每先來一段這種迎合"主流表達要求"的低吟淺唱嗎?我想,汪暉先生內心一定也不愿;但是,此非單純個人意愿問題,而是作為《讀書》主編的定位,決定他必須這么說,這么唱。
汪暉暫時做不了現代魯迅,不是他沒有這個思想實力、精神境界和學問功底,而是《讀書》主編的職位不讓他做!不妨試想一下:如果魯迅先生當年擔當了哪一家具有深厚官方背景之著名雜志的同類職位,魯迅還可能成為其魯迅嗎?是,魯迅先生雖然有時也難免用語晦澀,也從不把思想刀鋒直指哪個利益權力高層代表,但是他決不長年潛伏爪牙忍耐,十一年如一日地戴著鎖鏈跳舞!
在這個世界上,首次公開聲稱"他的心跟魯迅是相通"者,是在"反右運動"期間,沉吟良久后斷定魯迅先生會被關進大獄的毛澤東。毛還多次警告他的夫人和其他親密思想戰友們,要準備坐牢、準備殺頭、離婚、開除黨籍……。這種近似天方夜譚式的判斷警告,最終就在江青、張春橋、毛遠新、蘭考張欽禮、湖南楊道遠、四川黃廉、"鄭州四君子"等千千萬萬跟毛澤東和魯迅先生心靈相通者的身上,一一應驗,不差毫爽!
終于,在中國所有真誠或假裝深刻關注同情中國工人階級被"改制"命運的"體制內"思想學者中,破天荒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寫出謳歌贊揚和揭露鞭韃并存之《改制與中國工人階級的歷史命運》長文的汪暉,無所畏懼提出上世紀六十年代張春橋鄧小平系列理論之爭具有重大歷史價值的汪暉,不僅以文章言論而且以親身深入工人底層調查研究和學習取經之特定方式,實實在在地宣布了他跟魯迅先生的"心靈相通"!于是,"認真為下崗者說話者必須下崗"的命運,"敢于為死鬼叛徒吊唁"者的命運,也就無可避免地被鎖定了!
是的,蕭武事后說過、我也在致紀蘇、老田的事前通信中早就強調過:汪暉不是因為《讀書》、而恰恰是《讀書》因為汪暉,才不僅在如今中國而且在亞洲乃至整個世界,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聲譽、影響和關注。這樣的中國乃至世界級別的學術思想人士,被權勢者們悍然掃地出門,在眾多一時難以看清的短期長遠后果之中,有一點,或許可以從汪暉在事件前后始終表達如一的"現代化本身需要被反思"這一無改無悔的立場上,大致看清楚。在"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的主調已經敲定、眾多反思批評人士開始自動或被動噤聲之大氣候下,汪暉這種斬釘截鐵的公開表示和反復強調,其義不言自明。顯然,汪暉的骨頭也是很硬的!——汪暉可能成為現代魯迅。
前一時期祝東力到訪多倫多,我倆間的熱點話題之一,就是汪暉"下崗"的現實和長遠歷史涵義。當時,我把汪暉的長期努力、最新遭遇及其遠近社會后果,比作一心想通過"溫和改良"改變中國糟糕局面的康有為。誠乎,目前似乎尚不能徹底排除那種粗疏類比的可能性,但就汪暉最近的思想狀態和公開言論看,我更愿說,更加合理的比照,或許應該說:《讀書》"下崗事件"最為特出的客觀作用和意義,是給現代中國鑄造一個現代魯迅,補齊了一道至關重要不可或缺的外在程序手續!
感謝新殖民主義者的中國跟班和幫兇們,創造了那么完整無缺的外部條件;剩余的決定性因素,已純粹轉變為當事人自身的內在條件和主觀把握。而在這方面,盡管汪暉存有諸多不如魯迅先生之處,單就"重構世界圖景"這一使新殖民主義大本營心驚膽顫的明確意圖和公開宣言論,確實,這比僅以改造中國國民性和"掀掉中國黑暗舊屋頂"為己任的先生,已經勝出一截。
" 在這深的夜中。看著窗外的高樓,我心里卻有些想念魯迅后院的兩棵棗樹;它們如鐵似地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
嗯,棗樹;確似兩棵如鐵的棗樹……;我愿用汪暉《"死火"重溫》中這段話,作為此文恰如其分的終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