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去政治化的新政治—北京《讀書》雜志遭撤換小記

汪競榆 · 2007-08-04 · 來源:破報
《讀書》風波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去政治化的新政治—北京《讀書》雜志遭撤換小記


文/臺灣 汪競榆
在北京玩樂潛伏幾十天,烤鴨和涮肉,長城和胡同已不再新鮮,懶洋洋地以為這就是皇城腳下的全部。不意間聽聞報攤媒體宣布將撤換《讀書》汪暉和黃平兩位執行主編的消息,想起不久前的《冰點》事件,還引起全球關注和知識界自由派的反撲,是中國媒體改革史上的重要戰役,龍應臺還寫了信向胡錦濤問候兩句,要總書記用文明來說服人。原以為這一場媒體出版爭斗的歷史交會,也將轟轟烈烈,然而,一個多月以來,北京的車照堵,天空依舊灰蒙,這場風波在全世界的媒體眼中,平靜地像是甚么事兒都沒發生,除了兩場座談會的集結之外,僅存于中國少數網站上的暗潮洶涌和個人郵件往來。

《讀書》(DuShu)無疑是當代中國知識界最重要的思想文化批評刊物。創刊于1979年, 陳原、范用(1979-1986)為首任主編,當時正是文革從高潮跌入低谷,社會面臨尋找出路的轉型時刻,《讀書》雜志提出「讀書無禁區」,從文學和藝術上去探索,發出文革后壓抑已久的吶喊,隨后,沈昌文(1986-1996) 主編時期,處于改革開放后的高峰,以西方為師的主流思路,社會一片樂觀光明,卻也逐漸出現新左派和自由派的分化與質疑。汪暉、黃平(1996- 2007)接手后,關注的焦點改變了,問題意識也有不同,不再談國際接軌,而是把世界的問題拿到中國來討論。這個時期的《讀書》集結了一批新的作者隊伍,試圖應用知識分子的觀察對中國社會的現實發言,帶有主題性的組織討論 總是會觸及中國社會在全球影響之下最敏感的議題。在全球化,三農、亞洲、醫療改革、性別等社會公平和正義議題,總是提前介入了中國的社會現實處境,在改革開放的一片歡呼聲中,獨自持續地發出噪音。《讀書》得以發展至此,主編汪暉和黃平的學者身份和體制外角色無疑是重要關鍵。

中國的媒體和出版社尚未有完全的自由的空間,一般均隸屬于中宣部轄下的不同出版集團,由國家統一控制管理,例如三聯書店是企業化事業單位,人事由上級派任,但敘薪福利則以企業方式規范。在特殊的歷史時勢之下,三聯前總經理董秀玉的創見和能力,發明了聘請外部主編的構想,汪暉和黃平因此從中國社會科學院進入《讀書》雜志編輯部兼職;也造就了一本北大教授錢理群所形容的「體制內民間刊物」,一個不易于控制而相對自由的空間。三聯書店在今年七月十三日正式發布的解職訊息中,正是以「新聞總署對于期刊主編需由主辦單位現職人員擔任的規定」「優化管理」藉由體制的合理化為由,撤換兩位主編。

對于上級要換人的決定,汪暉和《讀書》編輯們均表示早有預警,《讀書》雜志對社會的影響聲勢浩大,但內部空虛,又沒有后臺,遲早要出事的。只是「一件簡單不過的事情,沒想到手段竟然如此笨拙。」今年六月八日,利用《讀書》出版六大本的十年精選集的機會,《新京報》和《中國青年報》便以眾議的方式,針對汪暉和黃平時期的《讀書》風格和內容,組織了一系列的專題報導批評,其中的報導如清華大學何兆武指出「前些年讀書的性質是趣味的,大眾性的…太專業的文章,普通讀者是看不懂的」。社科院徐友漁則提到「讀書作者隊伍太單一…文章學院味道太濃,并舉其它刊物為例,不能用時代改變為由來解釋文風取向…」。隨后,三聯的黨委書記邀約汪黃二人于六月二十一日開會,但是會議尚未召開,當天新京報就發出消息,以雜志發行量下滑為由,片面宣布三聯書店準備撤換主編,引起《讀書》編輯們的抗議,認為《新京報》制造假新聞。汪黃見到報紙消息因此沒參加會議。此時,三聯副總編樊希安約見部份《讀書》編輯談話,表示因體制改革之故,必須撤換汪黃,同時將指定原《讀書》編輯吳彬接任執行主編。另一方面,汪黃感受到局勢轉變,在七月八日(周日)發信約定七月十日召開編輯部內部會議商談;同時,三聯書店的黨委書記也突然通知《讀書》編輯部人員在在七月十一日上午九點開會,準備在會上宣布他們已經制定好的改組方案。然而在《讀書》編輯堅持拒絕出席的情況下,會議始終無法召開。一直推遲到當天下午還是宣布了改組方案:原來即將屆齡退休的黨委書記張偉民接任三聯書店總編輯,吳彬如預期地接任執行主編。兩周后,人事部門才發出正式派令,將這段時間的傳聞和強渡關山的結果最后拍板落定。

事實上,以體制改革為由撤換三聯書店編制外的汪黃二人,在今天中國的社會劇烈轉型的情境下,是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讀書》編輯說:「撤主編就撤主編,為何鬧媒體呢?那些「不好讀」、「新左派陣營」以及「小眾」、「發行量下降」等論點一再地出現,表示這次不只是要換人,而是要毀人,是幫派化的知識分子準備給領導們吹風。」整個事件背后的動力,隱約地指向是自由派結合政治權力所發動的。對此,汪暉認為,事件的發生很難找到源頭,敵人是總體性的體制,不是單一化,可以被清晰界定的某一對象,例如去反三聯書店的領導們,甚至于去反出版集團的意義都是很有限的。如果我們更進一步討論事件發生的意義,同時拿冰點的事件做比較,可以發現這次事件是一種新政治的浮現。

例如過去中宣部要做一件事,首先是發起意識形態的攻擊,然后再出手。但是今天隨著市場化和官僚化相匹配的過程,它的政治越來具有非政治的特點,它的敘述不再使用政治的語言。今后,社會空間的問題與新政治越來越多的沖突,都不需使用意識形態的語言,只要用體制化和市場化的言說方式就可以「合理」解決。新政治的特點使得不同的社會勢力跟市場跟利益糾合在一起,轉化到權力的體制里,去扼殺這個空間。只要這個空間超出掌控范圍的,都要被扼殺。

北京今年準備召開十七大(指定接班人),明年還要辦奧運,社會發展的形勢將越來越緊縮,但是社會矛盾不因社會控制的強化或過熱經濟而消融。面對新政治的浮現,勢必產生新的行動策略。錢理群說得好:「這一連串的清場行為,知識分子們不能因為個別立場或短期利益而選擇沉默,而把主要應該批判的體制輕輕帶過。新左派和自由派必須超越分歧,共同抵制的擴張和官僚化,捍衛自由思想和獨立言說的權利。盡管我們無力阻擋,但至少要發出抗爭的聲音。」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5.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6.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7.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8.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9. 研究和評價“文革”,是否應該跳出個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洛杉磯大火如此猛烈,能燒醒中國那些殖人嗎?!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性爱免费视频网 | 一级国产加日韩加欧美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 中文在线中文国产精品一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 | 亚洲成色999久久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