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震驚:大唐移動在TD-SCDMA中持有的專利僅有7.3%,且大唐移動和上市公司600198無關
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1999年由信息產業部批準成立,現直屬中共中央企業工作委員會管理。
在第三代移動通信領域,大唐集團代表中國提出的TD-SCDMA技術方案被國際電聯和3GPP接納為國際標準。2001年3月16日,TD-SCDMA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被正式發布在3GPP(第三代移動通信伙伴計劃)版本4(Release4)中。
1998年8月7日,大唐電信A股股票在上海交易所上網發行,每股發行價為5.98元。向社會共發行7500萬股,連同向基金發行1500萬股和職工股1000萬股,總計1億股。凍結申購資金1898.8億元,創下當時深滬兩市凍結申購資金的新紀錄。10月21日,“大唐電信”股票在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碼600198。
如果說2004年的驚人之語是易憲容的警惕房地產“劫持”中國國民經濟,那么2005年開年的驚人之語是什么呢?
2005年開年的驚人之語是,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為組長編寫的《中國3G世紀報告》中關于“國家被俘獲”的觀點,闞凱力就中國3G發表了觀點----國家是不能“被劫持的”。胡鞍鋼認為,某些利益集團為了自己的利益阻礙中國3G上馬,而闞凱力認為,某些企業、“某些專家”為了自己的利益企圖“劫持”中國3G上馬。
誠然,中國3G究竟是不是“被劫持”?是“被劫持”上馬,還是因“被劫持”不能上馬?既要看3G是否符合世界潮流,又要看中國是否適應中國國情。
[背景:“胡闞之爭”的實質]
由中科院和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專家胡鞍鋼領銜編寫的《中國3G世紀報告》遭到闞凱力強烈抨擊。特別是一個“國家被俘獲”的觀點,引發了一場類似于“郎顧之爭”一樣的“胡闞之爭”。到底3G該不該發展并放開,是雙方爭執的焦點。
時下對3G決策的態度,不同陣營有不同立場。對于制造商,他們極其盼望3G馬上發放牌照,立即分享其豐厚的訂單。然而,對運營商尤其是占主導地位的運營商,推遲發牌也許意味著延遲競爭對手進入市場的時機,他們并不著急。“胡闞之爭”正是制造商與運營商爭執的鮮明寫照。[詳細]
截至2004年8月2日,全球使用CDMA2000和WCDMA 3G技術的用戶超過1.28億,在全世界有46個國家的104個運營商開展了3G商用。其中日韓的數據業務發展很快;我國的香港、臺灣地區3G也取得了較大發展;就連移動電話普及率遠遠落后于中國的印度,到2003年底也已經有了7家采用CDMA2000的3G運營商,并且準備在發展中國家中率先醞釀實施全服務牌照制度。
胡鞍鋼認為,對3G而言,國際上技術早已成熟,市場也早已成熟,中國引入3G勢在必行。問題是在中國,隨時隨使地打電話的必要性和千元手機百元話費的低成本,是手機全民大普及的前提,而對隨時隨使地攝像、聽音樂看電視、上網玩3D游戲的3G手機有多大需求?又有多少人承受得起售價與話費比2G手機貴好幾倍的3G手機?倘若如此,預期中國3G投入3000億(相當于2G五年5000億投入的60%),可以使2億多手機消費者60%轉為3G消費者,可以每年拉動1800億GDP,拉動100萬以上人口就業,很可能是胡鞍鋼筆下的一個虛幻的巨大市場。
誠然,3G手機市場在中國究竟是大眾市場還是小眾市場,最終有待市場檢驗。但是,有一點可以確認,相同的產品外國流行的中國不一定流行。同類產品,低端流行的高端不一定流行。手機短信的巨大成功并不意味著彩信獲得同樣成功,2G手機的巨大成功并不意味著3G手機獲得同樣成功。盡管我們并不否認3G手機可能贏得相當多白領金領富人老板及部分追求時尚的學生族的青睞,甚至可能成為提供社會公共信息服務(如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的一個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3G手機在中國能取得多大成功,或者如何避免在中國的失敗,很大程度取決于中國3G采用什么標準?
行業俗語:硬件利潤不如軟件利潤,軟件利潤不如標準利潤。因此,中國人特想掙制訂標準的利潤。
盡管國際電聯和3GPP認可中國提出的TD-SCDMA標準為國際三大3G標準,盡管中國開發TD-SCDMA標準已達十年之久,有關部門已經為TD-SCDMA投入了數十億資金支持,并為TD-SCDMA劃分了155MHz頻率,但對TD-SCDMA標準的質疑卻俞演俞烈,TD-SCDMA究竟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TD-SCDMA究竟何時能賺錢?
在2003年8月,信息產業部對三大3G標準專利評估的初步結果令人震驚:大唐移動在TD-SCDMA中持有的專利僅有7.3%,大部分TD-SCDMA專利仍被跨國巨頭所持有;TD-SCDMA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也承認,TD-SCDMA和WCDMA在核心網部分幾乎完全相同。
從實際研發進程看,在2004年5月到9月進行的TD-CDMA現場試驗中,TD-SCDMA的其中第一階段以GSM為核心網絡的版本測拭已被淘汰。第二階段以WCDMA為核心網絡的版本測拭,以模擬終端進行實驗室測拭,130多項必選項目測拭,尚有40多項無法測拭(包括大唐智能天線技術,上行同步技術),其余90項通過測拭項目的指標也普遍較低。種種跡象表明,到2005年中期很難實現TD-SCDMA芯片的規模商用。2006年才能推出批量商用化芯片。
TD-SCDMA標準背負“自主知識產權”的沉重包袱至今停在實驗室標準。另兩種3G標準都已經商用化了。有人戲稱此舉是既丟西瓜又丟芝麻。中國3G既掙不到自己制訂標準的利潤,也掙不到執行別人標準的利潤。已具備WCDMA3G系統設備開發能力的中國企業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場。如華為承建香港WCDMA3G網,中興承建突尼斯WCDMA3G網。
開發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行業標準的價值在于,向使用標準的企業收取專利費,或與其他行業標準的持有方談判互免或互減專利費。而TD-SCDMA標準的尷尬,在于它起不到這種作用。
由于3G標準的最核心技術是2.5G的CDMA技術,TD-SCDMA核心網絡是WCDMA。因此,國內廠商即使采用TD-SCDMA標準也要向跨國巨頭交專利費。而TD-SCDM A中的中國專利屬非決定技術既難以向國外廠商收到專利費,也無法TD-SCDM A帶來降低另外兩種3G標準專利費的機會。胡鞍鋼直言,中國有關部門就是否開放3G市場搖擺不定、猶豫不決,實際上是受到某些利益集團的干擾和俘獲。其弦外之音是大唐集團提出“自主知識產權”的TD-SCDMA標準“俘獲”信息產業部“劫持”中國3G?
胡鞍鋼特別指出:在經濟轉軌期間,一個突出的現象就是國家被俘獲,它是指國家的某些部門或者公共政策被少數利益集團所影響,常常以所謂國家利益、國家安全為借口,使其公共政策、公共投資、公共資源分配明顯有利于這些利益集團,使其獨占或壟斷市場。而犧牲全社會利益和整體福利為代價,從而導致政府失效或政策失效。現有電信管制機構不同程度可能被受管制產業“俘虜”。管制機構的不少官員來自被管制產業,也有一些官員離開管制機構后又回到管制產業
在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大唐移動)網站上,可以檢索到關于“TD-SCDMA標準”與“公司概況”的兩段文字:
“TD-SCDMA(時分同步碼分多址),是由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提出的,獲得zgzf的有力支持并于2000年5月被國際電聯、2001年3月被3GPP認可的世界第三代移動通信(3G)的三個主要標準之一。”
“大唐移動以其在國際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及標準——TD-SCDMA上的卓越創新為核心,以擁有自主核心知識產權和開發系統及終端全系列產品為基礎......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集中了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內部從事移動通信技術開發及產品產業化的全部優質資源公司全力推進TD-SCDMA產業化工作,以實現產品商用化和大規模銷售”。
從上述文字及可知,迄今為止TD-SCDMA標準及相關技術開發只屬于大唐電信科技產業集團(筒稱大唐集團)及其子公司大唐移動,而與大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筒稱大唐電信600198)無關。大唐電信僅是大唐集團(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的一個子公司而已。至于大唐電信與大唐移動二者既無股權上的關系,也未參與TD-SCDMA標準及相關技術開發。
也許那些看好大唐電信的人會說,即使大唐電信現在與TD-SCDMA無關,那么,大唐集團依然有可能將大唐移動的部分或全部TD-SCDMA業務裝進大唐電信呢?至少在兩三年內可以排除此種可能性。
首先,大唐電信對大唐集團而言僅是個融資工具。典型的例子是,2000年大唐電信一方面以26元高價配股,一方面又向控股股東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大唐集團)及關聯企業累計借貸資金29825萬元,對于這一相當于配股資金三分之一的借貸資金,大唐電信既沒有對相關交易進行公告,也沒有在2000年年報中進行詳細披露,2001年又欲增發7000萬股A股未成。
盡管大唐電信由于2003年虧損失去了三年再融資的能力,且2004年仍在贏虧邊緣掙扎,面臨ST風險,但大唐電信卻偏要借助復雜的資本運作,把03年的主要贏利子公司大唐微電子的近半股權,以7000萬美元的代價出讓給投資機構,出讓股權換來的7000萬美元將用來干什么?可能是北京中關村占地200畝、規劃地上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總投資7.4億元的大唐電信北京產業園的一大支柱,也可能是大唐電信又要以此方式借巨資給大唐集團?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大唐電信用這7000萬美元來收購TD-SCDMA的部分業務?
其次,對于一個已投入了三十億資金,僅大唐就投入十幾億,尚無贏利能力,卻需要繼續投入巨額資金的TD-SCDMA,大唐集團最急需的當然是融資。當然,不賺錢的TD-SCDMA本身無法直接上市融資。而大唐電信雖然是上市公司,卻由于2003年虧損至少失去了在2004-2006年再融資的能力。因此,在大唐電信恢復再融資的資格前,把高投入無贏利的TD-SCDMA賣給大唐電信,很可能既養不活TD-SCDMA又徹底拖垮大唐電信。因此,大唐集團寧可從大唐電信白借這7000萬美元,也不會把TD-SCDMA賣給大唐電信。
當然,即使不把TD-SCDMA裝進大唐電信,至于將來,TD-SCDMA商用化規模化后,大唐電信還是可以靠生產TD-SCDMA通信終端設備、手機分幾杯羹,但不知道這一目標還要等多長時間。與大唐電信合作開發TD-SCDMA標準的西門子,就是由于不知道是還要等多長時間才能在TD-SCDMA上贏利,遂終止與大唐電信合作,轉而選擇實力更強大的合作伙伴華為集團了。
1月12日,信息產業部部長王旭東公開表示“今年將會同有關部門,適時提出我國發展第三代移動通信3G的決策建議”。這是信息產業部第一次就我國3G發展日程提出明確意見。3G成為股評家筆下2005最流行最實質的概念,于是,被譽為“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3G國際標準--TD-SCDMA標準”的3G龍頭股大唐電信(600198)聞風而動,置大盤屢創新低的跌勢于不顧,逆勢放量上攻布林線上軌,成為股評人士筆下的抗跌英雄與反彈先鋒。
大唐電信,一個莫須有的TD-SCDMA標準概念,一個2003年每股虧損0.426元,2004年前三季每股盈利僅0.018元的業績,何以支撐大唐電信數百倍市盈率、近12元的高價?在公司治理結構方面,中國證監會剛剛在整改通知書中明確要求大唐電信進行整改和完善。證監會通知書中說,大唐電信在關聯交易、重大合同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結構等存在遺漏,大唐電信2000年涉及26億元金額的重大合同未及時對外披露。
大唐電信現在處境艱難,但相信其管理層會設法自救。大唐電信于2001年底與沈陽東大房屋開發有限公司合作在沈陽東大智慧廣場投資1億元后,現又決定分三期總投資7.4億元在北京海淀區中關村永豐北清路建設占地200畝的大唐電信北京產業園,規劃地上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這是大唐電信歷史上最大的一筆投資。
讓人費解的是,就大唐電信現有資產、產業規模與處境,是否需要7.4億元的產業園?利用產業運作園區早已成為運作房地產的慣用手法。大唐電信是在借道房地產扭虧為盈,還是以此為名籌巨資準備為大股東的3G項目輸血呢?我們拭目以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