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北京高校近三成貧困生路費不足過年難回家

新京報 · 2005-01-11 · 來源:網易新聞中心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北京高校近三成貧困生路費不足過年難回家(圖)
新聞中心 http://news.163.com
2005-01-10 04:10:12 來源: 新京報  

 

一名貧困大學生走進中國扶貧基金會辦公樓。中國扶貧基金會和本報共同發起助貧寒學子回家過年活動。本報記者陳杰攝

        本報訊(記者張劍鋒)春節臨近,團聚在即,京城高校內的不少貧困生卻正為數百元回家路費憂愁。即日起,本報與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推出“助貧寒學子回家過年”行動,呈現他們貧困而自強的真實境況,并為他們募集回家過年的路費,讓他們帶著愛心與溫暖踏上回家路。

2004年8月,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指出,在校貧困生已達240萬左右;1月4日至8日,本報委托信息咨詢公司對北京12所高校的貧困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他們中34.8%的人每年僅回家一次,還有5.8%的貧困大學生自從出來上大學不曾回過家。

1月7日至昨日,記者先后采訪了中國人民大學等8所高校的特困生代表,有一位西藏學生10年都沒有回家過年,母親去世1年后方才知情。多數貧困大學生通過家教、勤工儉學等方式解決自身困難,堅持學業。春節將至,不少學生表示,回家過年是最大的愿望,但由于經濟原因,他們難以實現這一愿望。

從2002年9月1日開始,中國扶貧基金會啟動了“新長城———特困大學生自強項目”,為特困大學生提供每年兩千元的生活費用資助,目前已資助了萬余人。此次,本報與中國扶貧基金會新長城辦公室合作,共同推出“助貧寒學子回家過年”公益活動,期望社會給予更多關注。

每名貧困大學生資助標準為500元,其中460元為往返路費資助金,直接發到學生手中,另外40元為扶貧基金會的管理費用,用于撥發善款、開展交通費資助金發放儀式等活動。(根據《基金會管理條例》,基金會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和行政辦公支出不得超過當年總支出的10%.)。

本報和基金會將組織捐助者和受資助的貧寒學子舉行見面會,當場發放路費資助金,并由公證部門現場公證。

即日起,“助貧寒學子回家過年”捐助熱線開通,由中國扶貧基金會新長城辦公室工作人員和本報記者共同值守,接受各方捐贈。

此外,在活動中,您有何感想、意見、建議和希望等,也可撥打本報新聞熱線:96096333.

1月10日到2月5日為本次活動捐款時間,此間捐款為資助學生回家過年的路費。2月5日后的捐款原則上為特困大學生每年2000元的生活費用資助。

中國扶貧基金會新長城辦公室捐贈熱線為:(010)62639775/62639776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雙榆樹西里36號南樓4層

郵編:100086

傳真:(010)82628042

網址: http://www.cfpa . org.cn:8000/web

開戶單位:中國扶貧基金會

開戶行:招商銀行北京分行中關村支行

賬號:0380410810002

■調查報告

近三成貧困生曾過年不回家

多數學生是因難以湊足路費或為打工掙取下學期生活費

2005年1月4日至8日,本報委托北京銳智陽光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銳智咨詢)對北京高校貧困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調查范圍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工商大學等在內的12所高校,訪問對象以學校推薦和抽樣調查相結合,男女性別比例控制在1:1左右。

本次調查設計樣本201份,實際回收有效問卷186份,問卷回收率92.5%.

31.5%

每月生活費在300元以下

調查顯示:貧困大學生中超過三成(31.5%)的人月生活費在300元以下。

雖然絕大多數大學生的生活費用來自家庭供給,但仍有不在少數的學生因家庭所給有限、不夠花費等原因靠勤工儉學來補貼花銷。

調查顯示:37.3%的貧困大學生有靠勤工儉學補貼生活費的經歷,他們也頗為無奈的表示,經常奔波打工掙錢對正常的學習造成了不良影響。26.1%的貧困學生靠親友的資助進行學業,還有11.1%的貧困學生的生活費靠政府的助學貸款等各方面的資助。(本題為多選題)

27.5%

曾有過年不回家的經歷

我國的大學依然保留著每年寒暑假兩個長假的慣例,因而路途遙遠的大學生一般每年回家兩次。那么貧困大學的情況如何呢?調查顯示:59.4%的貧困學生每年回家兩次,而34.8%的人每年僅回家一次,值得關注的是,還有5.8%的貧困大學生自從出來上大學不曾回過家。

當問到“是否有過過年不回家的經歷”時,有27.5%的貧困學生回答自己有過這種經歷。進一步調查顯示,有5.6%的人已經三個春節沒有回家度過了。

62.3%

回家交通費在200元以下

貧困大學生回家往返的交通費用是多少呢?進一步調查顯示:62.3%的貧困生胡笳往返的車費在200元以下,在200-300元之間的占到總體的27.6%,還有10.1%的學生回家往返的車費在300元以上。

調查顯示:91.3%的貧困學生回家的交通工具是乘坐火車,乘坐汽車的占8.7%.

66.5%

不回家是希望打工掙錢

當問到“今年是否打算回家過年時”,被訪貧困學生中有24.6%表示他們今年不準備回家。

是什么原因讓這些貧困大學生在過年的時候不能回家呢?調查顯示:66.5%的貧困大學生表示,因為經濟窘迫,留在北京打工掙錢來補貼下學期的生活費是他們不回家的動機,還有15.7%的被訪者表示,他們很想回家過年,但是籌集不到回家的車費。很多學生表示,寒假不回家既省了車費又可以打工掙錢,恰好一舉兩得。還有17.8%的貧困學生因為其他原因而不能回去與家人共度春節。

31.9%

家庭年收入在三千元以下

造成貧困大學生經濟狀況窘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看來,其家庭經濟狀況差是最主要原因。

調查顯示:31.9%的貧困大學生家庭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年收入在3001到5000元之間的家庭占26.1%.家庭總收入較高的學生同時也存在家中兄弟姐妹過多等情況。

以上數據由北京銳智陽光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網站: www.sunny-wise.com )提供(記者陳峰袁凌張劍鋒王秦陶春劉英才湯陽謝言俊)

熱門評論
leon.wzb[221.199.133.*] 認為:
引用 投訴 支持 (13) 2005-01-10 09:58:30
布置給款近10億馬來西亞的人是怎么想的?為什么不給國人,痛心.昨天我路過一家商場門口,有幾個學生拿著箱子叫我給款外國,我說:您知道我們的 天之驕子 過年沒錢回家嗎?


說的好!感覺國人真是可笑!自己家的孩子不管還去管別家的孩子
網易網友[210.36.31.*] 認為:
引用 投訴 支持 (10) 2005-01-10 08:46:29
中國政府當以國人為本,捐錢也需看待國情,就像當年我們支援越南,支援印度,它們還不是跟你干?所以捐錢這種東西只能盡心意,表愛心。人家知道你窮,你不會丟臉的,這么舍本求末,我是外國人我都看不起。一想起中國還有那么多貧困同學連回家過年都那么困難,真是令人難受,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啊
tianma0819[218.28.87.*] 認為:
引用 投訴 支持 (9) 2005-01-10 09:19:56
我也是一名大學生,我很清楚現在的實際情況!這篇調查報告說的很符合實情,現在的貧困生多的很,幾乎學校的一大半人都是貧困生,每月生活費都處于300或者300以下,學習和生活的確很艱難!可是國家和社會上提供的一些助學獎金或者獎勵基金什么的,往往都是拖欠,已經改變了它們原有的性質----助學!很多同學都為此而苦惱不已?,F在春節將至,回家的路費又成了大問題了。大家怕春運開始,價格更高,都想早點回去,可就這么一點路費湊著都還困難呢!國家為什么不把錢都捐給這些貧困的人身上呢,別人有難了我們可以支援,但是我們自己有難了為什么就袖手旁觀呢?尤其不合理的是春運漲價問題,現在回家過年的大多是農民工和學生,他們都算是弱勢群體,可為什么還要漲那么高的路費呢?這不是明顯的趁火打劫嗎????希望國家取消這個已經過時的制度,它已經不適應現在社會的發展了?。?/TD>
-[219.235.233.*] 認為:
引用 投訴 支持 (8) 2005-01-10 12:41:10
1. 捐錢是用來學習的,不是用來回家過年的,更不是用來出去游玩的??!
2. 教育應該是低收費的,甚至免費的。
3. 車票漲價是投機的,國家是無恥的。
網易網友[221.216.21.*] 認為:
引用 投訴 支持 (6) 2005-01-10 11:35:05
需要指出的的一點是,很多貧困大學生其實并不是特別貧困的,他們是因為大學高昂的學費才致貧的!一年一萬多呀,太狠了吧.
單身老子[218.18.76.*] 認為:
引用 投訴 支持 (4) 2005-01-10 08:11:09
我可愛的祖國,你的人民正忍受著貧窮的煎熬,你們是否能向等海嘯一樣的對待自已的子民呢!
yoyo.fr[83.177.225.*] 認為:
引用 投訴 支持 (3) 2005-01-10 06:43:38
給別人一捐捐那么多錢,國家就不能出點錢給貧困學生?
一天就知道讓社會獻愛心?國家哪里去了?
網易網友[221.12.51.*] 認為:
引用 投訴 支持 (3) 2005-01-10 10:40:18
公務員捐款給貧困學生我想肯定會的,畢竟是有覺悟的公仆嗎!明年反正國家會加工資的
網易網友[202.99.211.*] 認為:
引用 投訴 支持 (3) 2005-01-10 13:23:07
這哪是捐款呀,這分明就是攤派嗎.我們單位說是捐款,可是又要求每人最少30元,不捐就一遍又一遍的給你做工作,真到捐為止.這他媽的是捐款還是攤派呀.我就弄不明白了就.最讓人惡心的是捐10元不行.老子一月才掙幾塊錢呀.老子就是臨汾的.
網易網友[61.49.0.*] 認為:
引用 投訴 支持 (2) 2005-01-10 07:21:35
因病致貧
因房致貧
因學致貧

我們的癥結究竟在哪里?
制度?不會,我們生活在人人享有、公平的社會!
政策?不會,我們的黨關心的是最廣大人民的利益!
那,這些不公平的現象是怎么產生的?我不清楚,請各位回答我。
最新評論
desk208[218.104.83.*] 認為:
引用 投訴 支持 (0) 2005-01-11 17:43:19
還說反對教育產業化,都已經是產業化了,還反對個pi
yue508[218.58.53.*] 認為:
引用 投訴 支持 (0) 2005-01-11 17:20:28
geweg
zsxinyi[61.144.28.*] 認為:
引用 投訴 支持 (0) 2005-01-11 17:04:30
一個教育產業化,就把中國的教育工作者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商人.那我們也只能能商人的標準去衡量他們了.商人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學生這些的雞毛蒜皮的事他們又怎么會去考慮?中國人應該反思,可是該反思的人卻永遠也不會反思.
wxy-886688[221.219.22.*] 認為:
引用 投訴 支持 (0) 2005-01-11 16:10:49
這還不簡單,多抓幾個大貪官,沒收他們的財產,問題不就都解決了嗎?
網易網友[219.149.21.*] 認為:
引用 投訴 支持 (0) 2005-01-11 13:49:12
教育產業化確實不符合中國國情,大學寧可少招一些,但一定要保證質量,學費要大幅度降下來。
god-28[222.210.40.*] 認為:
引用 投訴 支持 (0) 2005-01-11 11:06:42
家庭純收入也不過2000~~~學費就要5000,生活費也不底~~至少要1500~~~請算一下帳~~~我們還有好多的路費回家???還是留下來掙點錢好的
haifengfly[218.104.1.*] 認為:
引用 投訴 支持 (0) 2005-01-11 09:15:51
不是這么回事。上大學現在是一種奢侈消費,咱是不是考慮不上了?
網易網友[218.17.69.*] 認為:
引用 投訴 支持 (0) 2005-01-10 23:16:31
中國的某些人就喜歡打臉充胖子。我有一個客戶是國外一個島國的,她說中國就因為要拉攏他們國家而給了100億,也因此這個國家才承認只有一個中國存在。這個島國的總人口才有300多萬啊…………
不是國人不愛國,因為國家都不愛自己的人民?。。。。?/TD>
zsnowl[222.51.51.*] 認為:
引用 投訴 支持 (1) 2005-01-10 20:53:49
誒。。大學就是缺錢啊!
網易網友[218.19.34.*] 認為:
引用 投訴 支持 (1) 2005-01-10 20:33:45
網易網友[222.132.48.*] 認為: 引用 投訴 支持 (0) 2005-01-10 17:02:04
我們國家有的是錢,近期準備給遭受海嘯的國家, 捐款1000億元, 條件一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
wu chi
 

貧困生近三成為省錢過年不回家——資助從心開始

  高校貧困生人數激增:2004年8月,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指出,在校貧困生的比例為20%,已達240萬左右;特困生為5%,約160萬。

  1998年到2002年,北京師范大學月生活費低于150元的貧困生的比例從16%激增到41%。調查還發現,月生活費低于90元的特困生的比例,從1998年的6.2%增至12.3%。

調查報告:近三成貧困生曾過年不回家
  調查范圍: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工商大學等在內的12所高校,訪問對象以學校推薦和抽樣調查相結合,男女性別比例控制在1:1左右。 27.5%:曾有過年不回家的經歷
  調查顯示:59.4%的貧困學生每年回家兩次,而34.8%的人每年僅回家一次,值得關注的是,還有5.8%的貧困大學生自從出來上大學不曾回過家。
31.5%:每月生活費在300元以下
  調查顯示:37.3%的貧困大學生有靠勤工儉學補貼生活費的經歷,26.1%的貧困學生靠親友的資助進行學業,還有11.1%的貧困學生的生活費靠政府的助學貸款等各方面的資助。
62.3%:回家交通費在200元以下
  貧困大學生回家往返的交通費用是多少呢?62.3%的貧困生胡笳往返的車費在200元以下,在200-300元之間的占到總體的27.6%,還有10.1%的學生回家往返的車費在300元以上。

66.5%:不回家是希望打工掙錢
  還有15.7%的被訪者表示,他們很想回家過年,但是籌集不到回家的車費。很多學生表示,寒假不回家既省了車費又可以打工掙錢,恰好一舉兩得。

  當問到“今年是否打算回家過年時”,被訪貧困學生中有24.6%表示他們今年不準備回家。

31.9%:家庭年收入在三千元以下
  造成貧困大學生經濟狀況窘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看來,其家庭經濟狀況差是最主要原因。

  調查顯示:31.9%的貧困大學生家庭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年收入在3001到5000元之間的家庭占26.1%.家庭總收入較高的學生同時也存在家中兄弟姐妹過多等情況。

  “一月五百貧困戶,千兒八百剛夠住,兩三千元是扮酷,四千五千真大戶”,這是流傳于某些高校中的順口溜。一個數據顯示:海淀區高校本??茖W生中3000多人擁有駕駛執照,擁有私人轎車的就超過300輛,有藍鳥、帕薩特、奔馳等中高檔轎車。相比之下,貧困,讓貧困生和同學“格格不入”。因此,在同學眼里,有些貧困生性格內向,自卑心理較重,不善于表達,“不合群”。中國扶貧基金會的一項調查顯示,28.1%的貧困生怕與同學談論錢方面的事。

  經濟的貧困已經嚴重影響了貧困學生正常的學業。調查顯示,吃飯以外的消費,13.7%的貧困女生根本沒有經濟能力購買學習用品,49.8%的貧困女生每月個人學習用品支出在20元以下。6.6%的貧困女生生活特別困難,不能繼續上學。

貧困學子故事:“我還要多攢錢回家”

堅強樂觀的譚洪先憧憬著回家團圓的那一刻。


川妹子譚洪先:“貧困總會過去,不丟人”

  2004年10月21日,農歷九月初八,譚洪先20歲生日。那天,她早早起了床,買了一個2元的蔥花雞蛋餅———這是她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也是她上大學后吃得最貴的一頓“飯”。“每次經過餅攤,我都會算一下日子,因為我答應過自己,要在生日那天自我獎勵一下,可以破例吃一回雞蛋?!弊T洪先說起這件事時臉上滿是幸福的笑容。

  “陽剛名字讓我堅強?!?/STRONG>譚洪先目前才讀大一,她知道,大學畢業時她將面對七八萬元的助學貸款債務。對此,她很坦然:“窮,沒有什么,只要敢去面對。我從來都不覺得窮是件丟人的事?!?BR>
  她告訴父母,過年不能回去了。電話那邊一直是沉默,父母心知肚明,誰也不忍心將這辛酸點破?!捌鋵嵨液孟牖丶?,回到家人的身邊。現在還不敢告訴弟弟,我怕他分心?!弊T洪先說,如果不回家,她將在這里再找一個兼職,以維持下學期她和弟弟的生活。


廣西女孩韋艷秀:一天只吃一頓的人大“才女”

只有在想家的時候韋艷秀才沉默寡言。

  在宿舍,韋艷秀是最節省的學生。同宿舍的王璐很擔心韋艷秀,她問韋艷秀,“你不餓嗎?”因為不止一次,她發現韋艷秀一天中只吃了一頓飯。而韋艷秀對此只是微笑道:“還好??!”

  “有才氣”,同宿舍的萬方說,“在文學方面,韋艷秀很厲害的”。在學院院刊《信息月刊》擔任主編的韋艷秀,在宿舍說話時,經常有一些“詩詞”脫口而出。

  本應團圓之時卻孤單。去年,為了省點錢,她決定不回家過年。那幾天,她一直在做家教。每周基本上可以掙到60元,在加上學校發的每月60元補助,每個月總共300元左右的費用,她已經夠用了。韋艷秀說,團圓之時的孤單,她真的好怕。但今年,經過認真的思考,她仍決定要留下。為的只是明年的花費。

我過年只想回去看看父母…


云南小伙子范厚傳:“我還要多攢錢回家”

  馬上就要過年了,可路費來回差不多要1000多,經濟問題無情地打壓著他過年回家的念頭。“我過年只想回去看看父母,一家人團聚,然后幫他們做農活……”范厚傳的眼里漸漸濕潤起來。

  貧窮中長大的范厚傳發誓要做個有出息的人。初中畢業后,成績優異的他順利考上縣城一所高中。每個月,打電話回家成了連接他與家的惟一途徑。

  范厚傳18周歲的生日很平靜地過去了。突然,他想起了什么,跑到電話旁,可拿起話筒后,手卻遲疑了?!扒皟商旄依锎螂娫捇?0多塊錢,這個月已經超支了。我還要多攢錢回家啊。”范厚傳將電話拿起又放下。

她希望能穿著藏服與家人團聚

  “今年一定要回去,這是我10年來第一次回家過年”,1月7日下午,24歲的藏族姑娘才旦央宗眼神中滿含期盼。4年沒有回家,10年沒有在家過年,就連母親的離世,她也是在一年后得知。

  母親去世一年才得知。初中畢業的那次回家更讓才旦央宗哀傷。當她帶著送給母親的禮物興沖沖地趕回去時,得到的卻是母親已經病逝一年的噩耗。“母親能歌善舞,我走時她還非常健康?!?BR>  “父親的牙齒可能掉光了吧。”才旦央宗說。自14歲她小學畢業離開家鄉獨自去太原上初中,外出求學長達10年間她只回過兩次家。2000年回家那次,她發現父親變老了,皺紋多了,牙掉了……

岑星在講述自己的遭遇時眼里噙滿了淚水…


北方工業大學一年級岑星:“我一定要讓弟弟繼續讀書”

  “媽媽走了,再也沒人給我織毛衣了”,岑星微微低頭,發梢垂下,淚水順著清秀的臉頰滑落。岑星的爸爸媽媽在她12歲那年離了婚,之后媽媽離開了家再也沒有消息。

  去年暑假,岑星的爸爸永遠地離開了她和弟弟,連她的大學通知書都沒能看到。從那時起,她就邊打工邊讀書邊照顧弟弟,她的愿望就是,能讓自己和弟弟繼續讀書。

  “親戚朋友為我湊了6000元學費”。大學一年一萬元的學費,對于她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在了解了岑星的情況后,學校沒有讓她在開學時交齊全部學費,通過“入學綠色通道”岑星順利地成了一名大學生。

社會捐助:偏向名牌高?!≈形鞑扛咝X毨鑾椭?/STRONG>

談到貧困生問題時,劉文奎顯得很沉重

  對話人物:中國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劉文奎 
 
  寄語貧困生:
貧困本身不丟人,必須要坦然面對困難,要想讓社會尊重你、接納你,自己首先就要尊重自己、接納自己,在受到別人的資助和關懷的時候,就要懂得感恩,懂得回報,懂得愛與被愛。

  寄語捐助人:不管錢多錢少,他們對貧困生的情義和愛心,我們不會忘記,貧困生不會忘記,社會不會忘記。

  劉文奎: 高額上學費用,貧困家庭難以負擔。大學四年需花費4萬至6萬元,貧困家庭10年不吃不喝才能湊齊?;饡曩Y助1萬余名大學生,政府資助仍是最主要渠道,社會性的捐助力量相當有限。

  劉文奎:學校越貧困,接受捐助越少;學校越富裕,接受捐助越多。實際上,越是名校,國家的撥款、社會的資助和學校本身的資助,都遠遠高于老少邊窮地區的農林類高校,這就形成了一種越貧困的高校,收到的捐助越少,越富裕的名校,收到的捐助越多的“馬太效應”。所以,我們都會勸他們選擇把捐款投向更需要的中西部地區高校,因為,那里的學生更貧困。

  劉文奎:貧困生是無辜的,社會誤解令人心痛。畢業后面臨多重考驗,未能還清學費貸款,只是出于暫時的艱難,絕大部分都不涉及誠信問題。

  劉文奎:自助者天助之,貧困生本身應自強。貧困生應主動融入集體和社會公益活動中,要懂得愛與被愛。

  
  新聞觀察:供一個大學生究竟要花多少錢?

助貧·責任:捐款——生活中的一部分·立體資助

  扶貧濟困,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春節在中國人心中的分量不言而喻,回家過年已經成為中國人不約而同的行動。當“?;丶铱纯础庇脕矸顒窆ぷ髅β档娜瞬灰浕厝タ纯锤改讣胰酥?,在一些貧困大學生那里,“春節回家”卻是一種奢望。

  政府的工作和民間的扶助從來都不矛盾,解決貧困的主體不應只是政府,扶貧的行為也不能停留在道義的層面。無論是對于政府還是對于每個有力量支持別人的人來說,扶貧的表象是行善,深層次則是社會責任的體現。

  中國人從來都不缺乏慈善之心、憐憫之情,對印度洋海嘯的捐款已經超過億元就是明證。但是,中國人這種悲天憫人的情懷像一張被束之高閣的古箏,還缺乏有志之士或慈善組織去及時地更多地彈撥。也就是說,我們還沒有形成一種“視扶貧為責任”的法律、政策、文化的環境。我們期待,這次對貧困學子回家過節的救助,是一次“慈善樂器”的彈奏,能有一曲美妙的音樂獻給溫馨的春的節日。

  捐款,英國人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每月都捐 相互間也不攀比

  讓奉獻愛心成為一種習慣:愛心需要呼吁,愛心需要培養,愛心更需要生根發芽。世間瞬息萬變,福禍無人預知,此刻你是捐助者,下次你也許會不幸成為受助者,但是只要人人都把奉獻愛心變成一種習慣,用愛心打造一個互助團結的文明社會,我們就有了最最堅韌的抵抗力,可以坦然面對一切危難。

  “僅有經濟資助還不夠” 要進行立體資助:對貧困生實行經濟上的資助只應是對貧困生資助的一部分,這解決了他們最迫切也是最基礎的問題,但僅僅有這個還不夠,現在中國農大還對貧困生實行了“知識資助”和“精神資助”。同時,學校還幫助受助學生樹立一種意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力去幫助別人,去回報社會。生活中也鼓勵這些學生樹立一種認識———經濟困難并不是我的罪過,而不增長知識才是一種罪過。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烏有之人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5.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6.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7.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8.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9. 研究和評價“文革”,是否應該跳出個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偉大領袖毛主席!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浩鋵嵤侵袊说耐ú?/a>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韩欧美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图片 | 亚洲欧美另类国产制服图区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在线 | 在线免费激情国产 | 天天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