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削是由什么造成的呢?我認為其內在因素有三種:神,武力,生活必需品。
神是一種迷信的產物,是古代人民對于一種超自然現象的錯誤認識,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對自然界認識水平的提高,這種因素在人類社會大體上消失了。因此現在社會的剝削主要建立在武力和生活必需品的基礎上的。武力包括軍隊,武術,軍火,刀劍,打手,等等。生活必需品就是一個人為了最低生活必須滿足的物質資料。
權利本質上強勢群體統治弱勢群體的工具,它是一種包含神,武力和生活必需品這三種因素的綜合體。比如在封建社會的皇帝,被當時的人民稱為“天子”,“天子”的權利便是建立在神(以為是真命天子),武力(皇帝擁有軍隊),生活必需品(維持人類生存所必須的物資,老百姓沒有了便無法生存)這三種因素的基礎上的,并通過建立一定的制度和上層建筑形成了封建王朝的統治工具。這種一種絕對權利的實現形式,幾乎沒有人可以反抗。而封建王朝的那些貴族所擁有的權利只建立在后兩種基礎上,武力(軍隊成為維護階級利益的工具),生活必需品。而最低層的勞動者不具有三種因素中的任何一個,他們為了滿足自己的最低生活需求(生活必需品)必須依附于統治階級,被迫低價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并忍受他們的剝削和壓榨。
奴隸社會是一種殘忍的,極端的剝削形式,奴隸完全沒有人身自由,完全是奴隸主的一件物品。
封建社會是一種極權的,專制的剝削形式,在這種極權和專制下,農民的人身自由是有一定限制的。
現代資本主義是一種掩藏的剝削形式,它把封建王朝繁文縟節的依附形式徹底摧毀了,進而演變成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由于現代資本主義由于認識水平的提高消除了神的因素,又用法律的形式制止了武力的濫用,因而資本家與工人的階級對立,也就是剝削關系或者說不平等關系,僅僅是建立在生活必需品的基礎上的。工人為了滿足自己的生活必需品,必須低價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如果遇到失業,那將會面對一個嚴峻的事實。
如果國家滿足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必須品,失業這個概念已不存在,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將不會產生太大的社會問題。私有制并不是罪惡的根源。從人類社會開始,生產資料都是私有和公有并存的,比如在一個家庭內部,或者在一個職工股份制的公司內部是生產資料公有的,而作為一個社會又是生產資料私有的。生產資料集體公有會使其內部成員產生一種甘于奉獻,勇于付出的思想,而生產資料私有制又會使人產生一種優勝劣汰,自私自利的思想。這也就是我國全民公有制時期為什么容易出現奉獻精神的原因。隨著社會的發展,管理技術的進步,公有制所占比例會增加(國有壟斷企業,私人壟斷公司,跨國企業等等,這些公司內部的公有制會增大)因為私有制是一種無序化管理,公有制是一種有序化管理,有序化管理可以減少資源浪費,盲目競爭,但是對價格規律不能有效體現。不過在一個社會,私有制是創新的源泉,相互制約的形式,公有制可以讓實行公有制的單位內部形成甘于奉獻的精神,不可能也不需要只出現私有制或者公有制。馬克思提到的消滅私有制實際上是為了消滅階級,消除剝削,但是消除剝削的根本是消滅剝削存在的三個因素(神,武力,生活必需品),消滅了剝削也就消滅了階級,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將不存在,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成了一種制約價格的有效方法,資本主義也就沒有消亡的根據了。
社會主義的社會將最終消滅剝削,最終進入人類的理想社會。
剝削消失的原因:神的不存在,法律的健全,生活必需品的公有。
消滅了剝削,消滅了階級,消除了兩極分化,最終可以達到共同富裕,勞動力真正成為自由商品,提高了勞動力價格,消滅了失業的根源,淡化了經濟危機,減小了社會動蕩,促使人力市場的供求平衡,有助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改變了金錢萬能的觀念,改善了全民信仰,重新樹立了公有制理念,讓競爭演變成一種游戲,一種人生追求,形成奉獻主義人生觀,成為一種真正的民主,平等,自由,博愛,改變了全社會自私自利的意識形態,有助于全社會公民建立健康的思想觀念,建立理想的人格,追求全面發展,有助于思想上層建筑的建設,對全社會的道德,哲學,藝術會有一定影響。
作者:楊鉦 [email protected]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