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是號角還是挽歌
武小兵
2006年11月25日
看完12級電視連續劇《大國崛起》,讓人想起《河殤》,兩部電視劇都是借古諷今的政治劇,都采用了大跨度大縱深大跳躍大回放的表現手法,這種表現手法無非是達到只可意味不可言傳的目的。讓普通觀眾無法及時地把握他的真諦,達到故弄懸殊,抬高身價,隱藏目的的效果,這也是精英文化的一大特點。但《河殤》語言華麗,激情昂揚,象一位風情萬種的少婦;《大國崛起》語音渾濁,邏輯混亂,亢奮不已,象一位正在訓斥小孩的老頭。
《大國崛起》雖然斷章取義講述了許多大國崛起的過程,試圖揭示《大國崛起》奧秘。把影響大國崛起的因素用不同的聲音歸納為:經濟思想、科學文化、政治制度的創新。但在片尾明白地告訴觀眾:1)大國崛起不能靠武力,2)許多大國只是曇花一現,唯有葡萄牙、西班牙、英、法、美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大國,3)葡萄牙、西班牙是市場經濟的發端國,英、法是自由市場經濟加多黨議會制的創始國,美國是用市場經濟無型的手與政府干預有型的手共同調節經濟的開山祖,4)這些國家都沒有離開市場經濟,都有一個穩定的憲政制度,5)全球經濟一體化是國家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這與新自由主義主張的思想自由化、經濟市場化、政治多元化、產權私有化、全球一體化是何等的相似啊!
如果說《河殤》扣開了經濟改革的大門,吹響了進軍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號角,動搖了公有制的領袖地位,那么《大國崛起》是否也會扣開了政治改革的大門,吹響了進軍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號角,動搖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呢?
不,他不可能成為《河殤》。首先《大國崛起》明顯承在邏輯錯誤,暴露出作者矛盾的心理。他一方面承認影響大國崛起的因素是經濟思想、科學文化、政治制度的創新;另一方面又希望照搬運行了幾百年的西方憲政制度和市場經濟制度。他一方面承認大國崛起的過程中用軍事的手段或市場的方式掠奪弱國的財富,給被壓迫民族帶去了災難:另一方面又肯定弱國要成為大國只能開放市場,走全球一體化的道路。他一方面強調思想對大國崛起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不提馬克思主義對近代大國崛起的作用,而一味強調自由主義對近代大國崛起的作用。他一方面肯定大國崛起不能靠武力;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認葡萄牙、西班牙在崛起中使用了武力,英、法、美、蘇聯都是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他一方面贊賞十月革命后的蘇聯迅速崛起,另一方面拒不承認公有制、計劃經濟的優越性。
其次《河殤》鉤起了中國人民富裕的欲望,誘導人們嘗試走“另一條道路”,讓人們感到新奇。《大國崛起》是在腐敗盛行、道德淪喪、人們已經嘗試了走“另一條道路”這枚苦果的轉折時期,為這條道路詭辯,讓人們感到憤怒!
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在《我們走在大路上》、《居安思危》正在引導人民反思過去的大潮中,《大國崛起》不可能成為進軍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號角,只能是新自由主義破產的一曲挽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