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4月29日,毛澤東“心血來潮”,一連寫下關于農業方面的六個問題,要求以《黨內通信》的形式發往全國各地。
這六個問題是:一,包產問題。包產一定要落實。根本不要管上級規定的那一套指標,只管現實可能性。二,密植問題。不可太密,不可太稀。許多青年干部和某些上級機關缺少經驗,一個勁兒要密。上面的死硬命令害人不淺。三,節約糧食問題。要十分抓緊,按人定量,忙時多吃,閑時少吃,忙時吃干,閑時半干半稀,雜以番薯、青菜、蘿卜、瓜豆、芋頭之類。一定要有儲備糧,須知我國是一個有六億五千萬人口的大國,吃飯是第一件大事。四,播種面積要多的問題。少種、高產、多收的計劃,是一種遠景規劃。三年以內要力爭多種,廣種薄收與少種多收同時實行。五,機械化問題。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用機械制造化肥也包括在內。六,講真話問題。包產能包多少就講包多少,不講經過努力實在做不到而又勉強講做得到的假話。講假話一害人民,二害自己。許多假話是上面壓出來的。干勁一定要有,假話一定不可講。
毛澤東說,以上六件事,請同志們研究,可以提出不同意見,“以求得真理為目的”。
那個年代,浮夸、講假話、強迫命令成風,毛澤東強調的是另一面:實事求是。他說:“如果事實不是我講的那樣低,而達到了較高的目的,我變為保守主義者,那就謝天謝地,不勝光榮之至。”毛澤東是頂風的人,而不是追風的人,是實事求是的人,而不是好大喜功、華而不實、貪圖虛名的人。
毛澤東還說,什么幾萬斤一畝,哪有那個事?我是不信的。(同年4月15日語)要給社員留點自留地,發展私人喂養的豬雞鵝鴨,賺點私人零用錢。(同年5月6日語)毛澤東是最懂農民、最懂農業、最懂農村的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