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貴生老師文章很好,值得一讀。
一,人性是客觀的。它貫穿整個人類歷史。其中包括階級社會和無階級社會。
二,人性是人區別于動物的人的社會性,即人的本質屬性的表現形式。
三,人的社會性是,人只有組成社會,在社會中相互合作才能生存發展的區別于動物本質屬性。這里有一個規則,他人和社會的存在是自己存在的前提和基礎。沒有他人,便沒有自己。
四,所以,每一個人都應把他人的存在放在笫一位。這樣,才能保證自身的存在和發展,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
五,由此可知,人性就是人的利他的本質屬性。
人性本善,就是這個道德。
在原始社會人們會樸素的踐行人性。在共產主義人人自黨的實行人性。
在階級社會,先進的階級傾向于人性,沒落的階級背離人性,反人性。但,都把自己對人性的理解普遍化。
無產階級為實現全人類的人性而戰。
人性惡,即人性私,是剝削階級的代表人物,用私有觀念對人的白然屬性的解說。
馬克思說,人是社會動物。這說明人具有動物的一面。這就是說,人象動物一樣生于自然,服務于自然,最終歸于自然的自然屬性,即吃,穿,住,用等。
人的一切社會的活動都是為自然屬性服務的。
人性的觀點是首先為他人的自然屬性服務,把他人的自然屬性的需就放在笫一位。
非人性的,即人性私的觀念是把自己的自然屬性的要求放在笫一位,排斥他人的這種需求。
這樣以來,消除了他人的需術,也就消天了自己的未來。因此,是行不通的。如果,人類都這樣的做,人類早就滅亡了。
關于人性,毛主席對此給劉少奇六十六個批語。
劉少奇的觀點是人性有二,自然性和社會性。把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都歸于人性了。
毛主席不同意這種觀點,認為是二元論。毛主席話里話外的觀點的人性,就是人的社會性。在階級社會就是人的階級性。
但,毛主席生前始終沒有發表這種觀點。對此十分慎重。
1967年初,毛主席從劉少奇手中拿回原稿,再次審閱亦未公開發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