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間和時間,時間以外的存在和空間以外的存在,同樣是非常荒誕的事情。
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91頁。《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56-37頁。
正如物或物體不是簡單的現象,不是感覺的復合,而是作用于我們感官的客觀實在一樣,空間和時間也不是現象的簡單形式,而是存在的客觀實在形式。世界上除了運動著的物質,什么也沒有,而運動著的物質只有在空間和時間之內才能運動。
列寧:《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列寧選集》第2卷,第176-177頁。《列寧全集》第14卷,第179頁。
人類的時空觀念是相對的,但絕對真理是由這些相對的觀念構成的;這些相對的觀念在發展中走向絕對真理,接近絕對真理。正如關于物質的構造和運動形式的科學知識的可變性并沒有推翻外部世界的客觀實在性一樣,人類的時空觀念的可變性也沒有推翻空間和時間的客觀實在性。
列寧:《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列寧選集》第2卷,第177頁。《列寧全集》第14卷,第179頁。
唯物主義既然承認客觀實在即運動著的物質不依賴于我們的意識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認時間和空間的客觀實在性。這首先就和康德主義不同。康德主義在這個問題上是站在唯心主義方面的,它認為時間和空間不是客觀實在,而是人的直觀形式。派別極不相同的著作家、稍微徹底一些的思想家都非常清楚地認識到兩條基本哲學路線在這個問題上也有根本的分歧。
列寧:《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列寧選集》第2卷,第176頁。《列寧全集》第14卷,第178頁。
如果不堅決而肯定地承認我們的發展著的時空概念反映著客觀實在的時間和空間,不承認它們在這里也和在一般場合一樣接近于客觀真理,那末就不可能把敵視一切信仰主義和一切唯心主義的哲學觀點堅持到底。
列寧:《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列寧選集》第2卷,第178頁。《列寧全集》第14卷,第180頁。
關于空間和時間的學說是同對認識論的基本問題的解答密切聯系著的。這個基本問題就是:我們的感覺是物體和物的映象呢,還是物體是我們的感覺的復合。馬赫只是在這兩種解答之間無所適從。
列寧:《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列寧選集》第2卷,第180頁。《列寧全集》第14卷,第182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