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巖》是以1948年到1949年重慶解放前夕為背景,講述了地下黨與國民黨反動派斗爭的故事。
小說第一部分內容為地下黨組織遭到破壞的過程:
重慶地下黨工運書記許云峰根據山城斗爭形勢,計劃建立沙坪書店作為秘密聯絡點,該任務交由甫志高負責,但甫志高看總體形式一片大好,忘記重慶依舊處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因錯判山城形勢,擅自擴大書店,最終因行事莽撞導致書店暴露,并不聽組織轉移的勸告而被捕,因甫志高叛變,許云峰、成崗、劉思揚等眾多黨員被捕。原本江姐已經轉移到華鎣山參與農村的武裝斗爭,但是在前往華鎣山途中,驚見丈夫彭松濤犧牲,她強壓悲痛接下丈夫的擔子,繼續開展農村武裝工作,后來同樣因被甫志高出賣而被捕。
第二部分為江姐等一眾黨員在獄中堅韌斗爭的過程:
獄中的環境異常惡劣,敵人對江姐嚴刑逼供,而江姐就算敵人把竹簽釘進自己的手指也毫不屈服,喊出了:“釘吧,簽子畢竟是竹子做的,共產黨人的意志,是鋼鐵”的豪邁宣言。“監獄之花”的出生,也給獄中的眾人帶來了希望。而裝瘋的華子良十幾年蟄伏獄中,抓住和獄卒買菜的時機逃跑,順利與獄外黨組織接上關系。許云峰被威逼利誘,嚴刑拷打,仍舊絲毫不屈服,在特別安排的地下密室中,仍舊日以繼夜地挖著逃生密道。同時,渣滓洞、白公館的同志們以各種方式與敵人周旋,傳遞消息、鼓舞士氣。
第三部分為黎明前的犧牲與勝利:
1949年新中國成立了,解放軍一步步逼近重慶,而國民黨仍舊垂死掙扎,并提前殺害江姐、楊虎城等人。而關鍵時刻,因敵人加強戒備,華子良向獄外黨組織傳遞消息出現意外,黨外和白公館的聯系中斷,斗爭再次陷入不利狀態,獄中“老大哥”察覺到屠殺將至,積極組織大家越獄。奈何敵人過于狡猾,成崗、許云峰等壯烈犧牲,原本許云峰已挖出逃生密道,但是為了給同志們保留更多的逃生幾率,放棄了逃跑,直面死亡!而依靠逃生密道,眾多同志成功突圍,齊曉軒為掩護戰友英勇就義,最終華子良引解放軍到來,許多同志獲救,山城也終于獲得解放,霧霾消散,再次沐浴在陽光之下!
面對當前這樣復雜的國內國際形勢,真正的覺悟者和革命者再一次面臨何去何從以及怎樣戰斗的局面。
隨著科技的不斷地發展,斗爭的形勢也呈現出新的樣貌,例如人工智能領域最近大火的DeepSeek,讓我們再次思考,科技發展應該走什么樣的路線,是為大多數人服務還是為少數統治集團所掌控和服務?誠如孔慶東老師所言,我們無法像毛主席那樣再次在現實中建立井岡山那樣的革命根據地,現在的革命根據地,在網上。我們需要掌握最新的科學技術手段作為我們團結大對數人和戰斗的工具,我們的處境和紅巖中在監獄中的江姐,許云峰,成崗等的處境是一樣的!敵人對我們重重監視,用各種手段對我們進行打壓。我們雖然處于劣勢,但是我們依舊能夠發揮出我們的主觀能動性,通過閱讀紅巖這部紅色經典名著,對于我們怎樣戰斗,也將帶來一定的啟發。
正面典型人物的戰斗啟示:
江姐:在紅巖中,非常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的人物就是江姐,江姐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絲毫不動搖,雖然承受著丈夫被敵人殺死的精神折磨和肉體被各種刑具摧殘的肉體折磨,仍舊堅持戰斗,用自己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革命浪漫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感動和激勵著監獄中的眾人,鼓勵大家堅持戰斗,給大家樹立了一個非常積極的戰斗典型。她的那句:“頭可斷,血可流,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在惡劣的現實環境中,堅持戰斗。
許云峰:許云峰屬于工運書記,為了讓李敬原脫險,主動把自己暴露給敵人,掩護同志撤離。被捕后,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和威逼利誘,始終堅守黨的秘密,一次又一次戳破敵人的謊言,領導獄中的同志和敵人展開斗爭,展現出共產黨人為人民謀解放,謀利益,建設共產主義社會而舍棄個人小我崇高境界,和國民黨特務徐鵬飛一心謀求個人私利的境界和格局形成鮮明對比。最后自己雖然挖通了逃生通道,卻沒有選擇逃走,而是選擇犧牲自己,把生存的希望留給監獄中的同志們,這種犧牲自我的偉大革命精神,讓讀者無不感到欽佩和佩服,也由此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共產黨人?真正成熟的革命者又是怎樣的呢?
書中塑造了眾多的英雄人物,由于篇幅的原因,僅選擇了兩位,但是那種革命精神是共通的。江姐和許云峰是書中戰斗的典型人物,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和思想,向讀者展示出一個真正成熟的革命者應該是怎樣的,這對于我們來說,也是有極大的啟發性的,甚至能夠在他們和敵人的對話和斗智斗勇中,感悟到共產主義世界的樣貌和真正成熟的革命者所需要具備的素質和能力。
反面典型人物給我們的啟示:
甫志高:甫志高因錯判形勢、貪圖享受和膽小懦弱,在敵人的威逼利誘下,最終背叛革命,導致眾多同志被捕。而江姐給他的那一巴掌,也體現出叛變革命的人的可氣、可惡和可恨。而甫志高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機會主義,典型的投機分子。他參加革命首先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服務的,不是為了受苦受難的大多數窮苦人服務的,這也是他被捕后叛變的根源所在,讀者在閱讀甫志高的叛變過程中,也接受著來自靈魂的拷問:我會是甫志高嗎?我參加革命的目的是什么?我如果被捕,會叛變革命嗎?……而只有思考過這些問題的革命者,才能不斷通過自己的實踐,走向成熟。孔老師說,甫志高叛變不是最壞的,最壞的是,甫志高沒有叛變,而我們現在所面臨的處境,也是因為,黨內存在太多沒有叛變的甫志高!
徐鵬飛:徐鵬飛作為國民黨軍統特務頭子,策劃了一系列破壞革命的活動。他的陰險狡詐和殘忍虛偽,揭開了反動派的本質,他們根深蒂固的剝削奴役他人和驕奢淫逸的思想,決定了他走向滅亡的命運,國民黨走向滅亡的命運,面對這樣的敵人,革命者需要智慧、策略和謹慎,以及不抱幻想地去斗爭:丟掉幻想,準備斗爭!
面對無真相、無共識、不確定、不講理的兩無兩不的現實世界,我們應該怎樣堅韌而持久地戰斗呢?在面對“沒有硝煙的戰爭”和“沒有槍聲的戰斗”時,我們迫切需要學習《紅巖》中英雄人物的精神,堅定信念,保持警惕,勇于斗爭,善于斗爭。
《紅巖》是不朽的,它的生命力是穿透時空的,它是一曲無產階級英雄的贊歌,激勵著后來者繼承先烈們的意志,繼續像紅巖一樣堅韌地戰斗,不論現實怎樣變化,紅巖中所展現出的革命者為了共產主義理想而奮斗,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的精神,永遠存在于每個革命者的心間,你聽;
“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
【老師點評】
作者試圖通過從《紅巖》中正反兩類人物中找到借鑒和學習的現實意義,題旨是好的,但文章內在結構混亂,牽強附會,從第一部分過渡到第二部時突兀,第二部分過渡到第三部分以及人物分折也比較生硬,文字也不夠精煉。作者需要在謀篇布局等寫作基本功上多下功夫。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