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斯大林1928年7月5日在聯共中央全會上《論共產國際的綱領》的演說
關于新經濟政策和戰時共產主義的問題。新經濟政策是無產階級專政的政策,其目的在于利用市場,通過市場,而不是以直接的產品交換,不要市場,在市場以外來戰勝資本主義成分并建立社會主義經濟。
資本主義國家,甚至其中最發達的國家,在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能不能不實行新經濟政策呢?我認為不能不實行。新經濟政策及其市場關系和對這種市場關系的利用,在這種或那種程度上對每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在無產階級專政時期都是絕對必要的。
我們有些同志否認這個原理。但是否認這個原理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這就是認為無產階級一取得政權,在我國城鄉之間、工業和小生產之間就立刻有了百分之百現成的分配和供應機構,這些機構提供了不要市場、不要商品流轉、不要貨幣經濟而立即建立直接的產品交換的可能。只要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就能了解這種想法是多么荒謬。
第二、這就是認為無產階級革命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后就應當走上剝奪中小資產階級的道路,肩負起替千百萬人工造成的新的失業者安排工作和保證生活資料的非常沉重的擔子。只要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就能了解無產階級專政采取這種政策是多么不明智和愚蠢。新經濟政策的好處之一也就在于它使無產階級專政避免諸如此類的困難。
由此應當得出結論說,新經濟政策是一切國家社會主義革命必經的階段。
關于戰時共產主義能不能也這樣說呢?能不能說戰時共產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必經的階段呢?不,不能這樣說。戰時共產主義是戰爭環境和武裝干涉迫使無產階級專政采取的一種政策,這種政策主要是采用經濟以外的、帶有某種軍事性的手段,不是通過市場,而是在市場以外來建立城鄉之間直接的產品交換,這種政策的目的是組織產品分配以保證對前線革命軍隊和后方工人的供應。
顯然,假如沒有戰爭環境和武裝干涉,也就不會有戰時共產主義。因此不能斷定說,戰時共產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在經濟上必經的發展階段。
如果以為蘇聯無產階級專政的經濟工作是從戰時共產主義開始的,那就不對了。有些同志傾向于這種觀點。但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恰恰相反,我國無產階級專政的建設工作不是從戰時共產主義開始的,而是從宣布所謂新經濟政策的原則開始的。
大家都知道一九一八年初出版的列寧的“蘇維埃政權的當前任務”一書,列寧在這本書中第一次論證了新經濟政策的原則。固然,這個政策曾經被武裝干涉暫時打斷,只是過了三年,在戰爭和武裝干涉消滅以后,才得以重新實行。但是,蘇聯無產階級專政必須重新實行還在一九一八年初就宣布了的新經濟政策的原則,這種情況明顯地說明了無產階級專政在革命后的第二天應當從哪里開始自己的建設工作,應當把建設工作建立在什么基礎上,當然,這只是從經濟方面來考慮的。
人們有時把戰時共產主義和國內戰爭混淆起來,把前者和后者混為一談。這當然是不正確的。無產階級在一九一七年十月奪取政權無疑是一種國內戰爭的形式。但是,如果說我國從一九一七年十月起就開始實行戰時共產主義,那就不對了。不采取戰時共產主義的辦法,不放棄新經濟政策的原則而進行國內戰爭是完全可以設想的,一九一八年初,在武裝干涉以前,我國的情況就是這樣。
有人說,無產階級革命將在孤立的情況下進行,因此,任何一國的無產階級革命都不能避免武裝干涉,也就是說,不能不實行戰時共產主義。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在蘇聯蘇維埃政權已經鞏固、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共產黨日益壯大、共產國際已經加強的情況下,已經不可能有而且不應當有孤立的無產階級革命了。決不能把世界資本主義日益尖銳化的危機、蘇聯的存在和各國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等因素撇開不談。
(喊聲:“但是匈牙利的革命卻是孤立的。”)
那是一九一九年的事情,而現在已經是一九二八年了。只要回顧一下一九二三年的德國革命(當時蘇聯無產階級專政曾經準備直接援助德國革命),就會了解某些同志的論據完全是相對的和有條件的。
(喊聲:“德國革命是孤立的,法國和德國之間彼此是隔絕的。”)
你把地理上的距離和政治上的孤立混淆起來了。當然,地理上的距離是起作用的。但是終究不能把它和政治上的孤立混為一談。
拿干涉者本國的工人來說,你們是不是認為在發生干涉的時候,比如說在干涉德國革命的時候,他們會默不作聲,不打擊干涉者的后方呢?
拿蘇聯和蘇聯的無產階級來說,你們是不是認為蘇聯的無產階級革命會對干涉者的胡作非為置之不理呢?
要損傷干涉者,完全不一定要和革命的國家有地理上的聯系。要做到這一點,只要在干涉者本國要害的地方打他們一下,使干涉者感覺到危險并認識到無產階級團結的實際力量就夠了。假定說,我們在列寧格勒地區使資產階級的英國吃了虧,使它遭到了嚴重的損失。是否由此就應當得出結論說,英國必定要在列寧格勒報復我們呢?
不,不應當得出這樣的結論。英國可以在任何地方報復我們,比如說,在巴土姆、敖德薩、巴庫或者海參崴。
關于無產階級專政幫助和支援某一國家(比如說歐洲某一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來反對帝國主義干涉者的形式也必須這樣說。
雖然不能認為武裝干涉因而也不能認為戰時共產主義是各國必然的現象,但是總可以而且必須認為這多少是或然的現象。因此,我不同意這些同志的論據,而同意他們的結論,也就是說在綱領草案中可以把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國家在一定的國際環境下有實行戰時共產主義的可能性的公式,改為關于武裝干涉和戰時共產主義或多或少有實現的或然性的公式。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