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兩種宇宙觀¹
毛主席說:“在人類的認識史中,從來就有關于宇宙發展法則的兩種見解,一種是形而上學的見解,一種是辯證法的見解,形成了互相對立的兩種宇宙觀。”
什么是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呢?辯證法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相互聯系的,發展變化是由矛盾引起的。它的特點是發展的聯系的全面的看問題。形而上學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彼此孤立和永不變化的,如果說有變化,也只是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這種增減和變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內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由外力推動。它的特點是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看問題,辯證法與形而上學是相互對立,不斷斗爭的。在斗爭中,辯證法不斷發展,形而上學也不斷變換形式。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斗爭總是同唯物論與唯心論的斗爭交織在一起的。因為一種哲學思想作為一定階級的世界觀的理論化系統化,不但要對世界的發展問題有一定的看法,而且必須對世界的本質問題做出回答。凡是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就是唯物論;凡是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精神的,堅持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的,就是唯心論。由于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在各個時期與唯物論和唯心論的交織情況不同,特點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形而上學,“這種思想,無論在中國,在歐洲,在一個很長的歷史時間內,是屬于唯心論的宇宙觀,并在人們的思想中占了統治的地位。”比如,西漢時代的董仲舒就曾經宣揚“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形而上學思想,他認為宇宙萬物不但是永恒不變的,而且是由神創造的。形而上學與唯心論結合在一起,又如,古希臘的愛利亞學派(代表人物有塞諾芬尼、巴門尼德和芝諾等人)認為,世界上運動變化著的萬物是不真實的,是假象,只有他們所說的永恒不變的、不生不滅的所謂“存在”才是唯一真實的。也是形而上學與唯心論結合在一起。
形而上學,不是如實地反映世界發展的本來面目,而是以片面性、表面性來歪曲客觀現實,使主觀與客觀相分裂。因此,從本質上來講,形而上學也是唯心論的。正如毛主席所指出的:“片面性、表面性也是主觀性,因為一切客現事物本來是互相聯系的和具有內部規律的,人們不去如實地反映這些情況,而只是片面地或表面地去看它們,不認識事物的互相聯系,不認識事物的內部規律,所以這種方法是主觀主義的。”這種主觀主義的方法和對世界本質問題的唯心主義的解釋,本質上是一致的,而且它們都是反動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其反動統治所需要的。因此,在歷史上,它們能夠長期的結合在一起,并在人們思想中占了統治的地位。比如,在歐洲中世紀長期統治人們頭腦的宗教神學,既是唯心論的又是形而上學的。
“在歐洲,資產階級初期的唯物論,也是形而上學的。”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新興資產階級要求把生產力從封建束縛下解放出來,因而需要正視現實,發展科學和技術。相應的, 在哲學領域內,它便提出了新的、與宗教神學相對抗的唯物主義世界觀。
唯物主義哲學的發展是同自然科學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恩格斯說:“隨著自然科學領域中每一個劃時代的發現,唯物主義也必然要改變自己的形式”。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從15世紀下半紀開始產生了近代的自然科學。它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實驗和分析,把自然界分解為許多獨立的部分,然后一個一個地、互不關聯地加以研究。這種分析方法在當時起了進步的作用,是使我們在認識自然界方面獲巨大進展的基本條件。但正如恩格斯所說:“這種做法也給我們留下了一種習慣:把自然界的物和過程孤立起來,撇開廣泛的總的聯系去進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們看做運動的東西,而是看做靜止的東西;不是看做本質上變化著的東西,而是看做錄恒不變的東西;不是看做活的東西,而是做死的東西。這種考察事物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從自然科學中移到哲學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幾個世紀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因而,在歐洲,資產階級初期的唯物論是形而上學的。由于形而上學在本質上是唯心的,是同唯物論相對立的。所以,資產階級唯物論的形而上學局限性,使它不能把唯物論思想貫徹到底。只有把唯物論和辯證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把唯物論思想貫徹到底。徹底的唯物論只能是辯證唯物論。
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產生以后,“在資產階級那里,除了公開的極端露骨的反動的唯心論之外,還出現了庸俗的進化論,出來對抗唯物辯證法。”這就是說,隨著科學的發展和唯物辯證法深入人心,形而上學再像古代那樣公開宣揚“天不變,道亦不變”,直接與人們的常識相違背,就很難騙人了。因而采取了庸俗進化論這種比較狡猾的形式,來反對唯物辯證法。庸俗進化論就是用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來解釋人類社會。它一方面認為社會的發展也和物種的進化一樣,只有漸變沒有突變,只能改良不能革命;另一方面,認為“生存競爭” “自然淘汰”的法則也適用于人類社會,為帝國主義的“弱肉強食”的強盜邏輯和侵略政策作辯護。這種觀點否認質變,強調漸變,只注重事物變化的外因,否認事物因內部矛盾引起發展,用純生物學的觀點說明人類社會。因而它不僅是形而上學的,而也是唯心論的。到了現代,在兩條路線、兩種世界觀的斗爭中,形而上學變得更加狡猾。一些混入工人運動和共產黨內部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他們往往打著唯物辯證法的旗號來反對唯物辯證法。他們表面上也講矛盾兩個字,但他們認為差異不是矛盾,經常搖著“中庸之道”的破旗鼓吹“合二而一” 論,耍了這樣一個鬼花招就妄想把矛盾否定掉,簡直是癡人說夢!
辯證法“不論在中國,在歐洲,在古代就產生了。但是古代的辯證法帶著自發的樸素的性質。”這種辯證法由于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只是直觀地籠統地把事物看成是變化的,相互聯系的,還不可能有完備的理論,因而不能完全解釋世界,后來就被形而上學所代替。18世紀末德國著名哲學家黑格爾敘述了辯證法的一般運動形式,然而他的辯證法講的不是客觀世界的矛盾運動,而是“絕對觀念”的變化。因此,他的辯證法是頭腳倒立的,是唯心的,是把辯證法與唯心論結合在一起了。無產階級導師馬克思、恩格斯在親自參加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的實踐基礎上,“綜合了人類認識史的積極的成果,特別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爾的辯證法的合理的部分”,創立了唯物辯證法。第一次科學地深刻地闡明了宇宙的發展法則。唯物辯證法的創立,是人類認識史上的大革命,宣告了形而上學的破產。但是,只要階級、階級矛盾存在,只要主觀與客觀的矛盾存在,就會源源不斷地產生形而上學思想,因此,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斗爭還要長期繼續下去。
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根本分歧是什么呢?形而上學雖然不斷變換形式,越變越狡猾,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它的要害就是否定矛盾!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因內部矛盾引起發展”。矛盾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是否承認矛盾是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根本分歧,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本質,反動統治階級的階級利益是同歷史的發展規律背道而馳的。他們十分害怕斗爭,害怕革命,總是把事物“當作死的、凝固的東西去看,并且把這種錯誤的看法到處宣傳,迷惑人民群眾,以達其繼續統治的目的。”形而上學是反動統治階級的世界觀。
唯物辯證法的本質是批判的革命的。它充分體現了無產階級徹底革命的本質,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翻身求解放、繼續革命、永遠革命的法寶,是無產階級革命的世界觀。同志們,我們學習唯物辯證法就是為了“揭露反動派和形而上學的錯誤思想,宣傳事物的本來的辯證法,促成事物的轉化,達到革命的目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