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瀝公社水邊農中,是在偉大領袖毛主席《五·七指示》發表不久,由貧下中農自力更生創辦起來的一所新型學校。五年來,這所學校在水邊大隊貧下中農的管理下,認真貫徹執行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在兩條路線斗爭中,創立了新的學制,改革了舊的教學方針和方法,培養了一批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根據農村實際需要確定學制
“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水邊農中遵照毛主席這一教導,根據農村三大革命運動的迫切要求,在貧下中農的支持下,改革了舊學制,建立了新學制。這種新學制有三種形式:
初中班:招收本大隊小學畢業生,學習時間兩年,普及初中教育。課程設置和普通中學一樣,主要是學好社會主義文化基礎知識。畢業后,根據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一部分人入公社高中繼續學習,一部分人回生產隊參加勞動,一部分人留在本校“定員專業培訓班”學習。
定員專業培訓班:學校在大隊黨支部領導下,每年開學前對本大隊下一年度所需要的各種人才進行普查,分清主次、緩急,統籌安排,有計劃地在學校定員培訓。除學習政治、語文、農村應用數學外,還設有工業基礎知識和農業基礎知識課。要求學生在學好各門課程的同時,每人重點掌握一二門技術,成為某一方面的專業人員,如拖拉機手、電工、飼養員、農業技術員等。培訓班學生來源,主要是留校繼續學習的初中畢業生,鄰近大隊如果需要,也可以選派初中畢業生來學習。學習時間半年或一年。
短期學習班:配合大隊各個時期的政治任務和適應農業技術改革的要求,舉辦數天、半月的短期學習班,吸收政治覺悟高、有實踐經驗的社員來學校學習。去年先后培訓了三十六名毛澤東思想學習輔導員和四十二名農機、農藥技術人員。
實行這種形式多樣的新學制的好處是:
(一)從全局出發,機動靈活,統籌兼顧,長短結合。既為向國家輸送人才作了準備,又為當前農村三大革命運動服務。
(二)有利于農民學政治、學文化和掌握先進生產技術,把他們的經驗上升為理論,更好地指導實踐。
(三)學校教育革命與農村的三大革命運動緊密結合,有利于落實《五·七指示》,搞好學校斗、批、改。
把一些隊辦站搬進學校,作為“三結合”教學基地
水邊農中在落實毛主席關于“以學為主,兼學別樣”的指示的過程中,批判了舊學校的“三脫離”,建立了教學、科研、生產勞動三結合的教學新體制:“校設隊站”(即把一些隊辦站設在學校,與教學結合),使教學不脫離三大革命運動,又為三大革命運動服務。
“校設隊站”,是水邊大隊黨支部從前年水稻生產的一個深刻教訓中得到啟發的。那年,大隊早造水稻發生嚴重蟲害,減產百分之二十,唯獨學校小農場由于做好了測螟和除蟲工作,獲得增產。這就使他們想到,把有實踐經驗的老農、技術員和師生結合起來,把教學、科研、生產勞動結合起來,既能促進學校搞好教育革命,也有利于推廣農業先進技術。于是,他們把大隊農科站搬進學校。以后又把拖拉機站和廣播站也搬進了學校。在大隊黨支部領導下,校站組成領導小組,實行一元化領導。
隊辦站搬進學校,主要是適應“定員專業培訓班”教學的需要,也可以作為“普通班”和“短期學習班”學員接觸工農,以及理論結合生產實際的教學場所。由于師生與工農結合,教學和生產實踐結合,大大地推動了教育革命的深入發展。
他們的具體做法是:
農業基礎知識教學,與農科站的科研活動結合起來。去年,學校根據教學要求和大隊農業生產的需要,總結了校辦農場防螟的經驗,結合《三化螟蟲》一課教學,繼續研究三化螟蟲的防治。師生在老農的指導下,和農科站的人員一起下田觀測,既學到了貧下中農為革命種田的好思想,又掌握了三化螟蟲生長規律、防治辦法和農藥使用方法。在蟲害發生前,學校準確地向大隊作了螟情預報,介紹了除蟲辦法,大大促進了防蟲工作,確保了大隊水稻大豐收。
工業基礎知識教學,與學工活動結合起來。拖拉機站作為學工的主要基地后,工業基礎知識課的教學就更加活躍。例如,講《柴油機》一課時,教師在課堂上講解了柴油機的構造原理,又領著學生到拖拉機站,請拖拉機手當講師,介紹農業“四化”中兩條路線斗爭的情況,手把手教學生開柴油機,答復疑難問題。柴油機出了故障,拖拉機手還叫師生到現場“會診”,共同研究形成故障的原因和維修的辦法,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柴油機的構造原理。
水邊農中的政治、語文科教學,強調聯系實際,教學內容根據需要靈活安排。大隊廣播站搬進學校后,師生有計劃地下隊,邊勞動邊調查,把三大革命運動的生動材料寫成文章。這樣就有利于學生在三大革命斗爭中改造思想,學習了社會調查,又提高了政治理論水平和寫作水平。
他們除了把“校設隊站”作為教學、科研、生產勞動三結合的主要基地外,還根據培養專業人材的需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到先進單位去學習。例如,為培養赤腳醫生,派出了十多人到推廣新針療法較好的田角頭大隊去學習;為培養獸醫,又派幾個人到公社獸醫站去學習。他們回校后,一面傳授技術,一面為貧下中農服務。
這樣,水邊農中在學文的時候,注意和實踐結合;在學工、學農的時候,注意從理論上加以總結和提高。教得靈活,學得實際,促進了師生思想革命化,學生學到了為三大革命運動服務的真本領。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新人
五年來,水邊農中在毛主席教育方針指引下,積極培養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的新人。
學生認真批判“讀書無用論”,在“理論和實際統一”的原則指導下,刻苦鉆研各門課程,積極參加實踐,學習風氣很濃,上課時精神集中,課后抓緊時間學習。學生既學政治,又學文化。毛主席的著作和馬、列的著作,固然是他們的必修課程,各科教材和各種革命的專業書刊,他們也認真學習。遇到疑難問題就開展研究或辯論,用集體的智慧解答問題。
學生既刻苦學習文化知識,又自覺地鍛煉身體。他們為了鍛煉身體和磨練革命意志,經常開展游泳、打球、行軍和爬山等活動。幾年來,學校培養出一批毛澤東思想學習輔導員、宣傳員、廣播員、電話員、會計員、出納員、赤腳醫生、畜牧獸醫和拖拉機手,他們在社會主義農村各項建設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