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教員在1956年2月10日會見泰國人民促進友好訪華代表團全體成員時說:
“目前你們處在困難中,必要時對美國說幾句好話,對我們說幾句壞話,我們是諒解的。”
這是何等的坦誠啊,在同藏族人士的談話中,教員也同樣如此。
從教員一生的經歷中, 完全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坦誠,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也需要坦誠,有了坦誠,才可以建立友誼,才可以進行合作,才可以互利共贏,這是立身之道、立國之本。
1.
1956 年1月間,參加審判日本戰犯的最高檢察院、最高法院、司法部的有關人員,已經集中在香山臥佛寺,開始緊張的籌備工作。教員對他們說:“在一定的條件下,在敵人放下武器繳械投降之后,敵人中的大多數是可以改造好的,但要有好的政策,好的辦法,要他們自覺改造,不能只靠強迫、壓服。犯了罪的人也要教育。動物也可以教育嘛!牛可以教育它耕田,馬也可以教育它耕田、打仗,為什么人不可以教育他有新的進步呢?問題是方法和政策問題:采取幫助他們的方法,還是采取鎮ya的方法。采取zzhen壓的方法,他們寧可死。你如果采取幫助他們的方法,慢慢來,1年,2年,8年,10年,絕大多數人是可以進步的。”
早在1955年末,周恩來曾對最高檢察院、最高法院、司法部的有關人員說:“對日本戰犯的處理,不判處一個死刑,也不判處一個無期徒刑,判有期徒刑的也要極少數。這是中央的決定。起訴書要把基本罪行搞清楚,罪行確鑿后才能起訴。對犯一般罪行的不起訴。”
1 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全國各地的工人、農民、手工業和工商界政協委員,帶著各地建設的喜訊,來到北京,向黨中央和毛主席報喜。 教員親切接見了參加第二次會議的全體政協委員。
據中共黨史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陳冠任的《治國錄:毛澤東與1949年后的中國》一書記載:
來自安徽省貴池縣的政協委員龍冬花,已經是第二次來北京了。原來這位童養媳出身的龍冬花22歲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帶領鄉親們走上了互助合作道路。在1952年初春的貴池縣烏沙大圩水澇災害中,這位年僅23歲的互助組長10天10夜不下火線,帶領群眾搶險,被評為省級勞動模范。1953年她又被評為全國婦女積極分子。1954 年春,龍冬花在長江沿岸圩區再次遭受的百年不遇的大水災中,先后救出22人,還搶運出一批糧食,被鄉親們稱作“不要命”的“龍恩人”。可她卻說:“我是黨員,應該這樣去做。”是年4月間,她以全國婦女積極分子和幸福合作社社長的身份參加了全國婦女聯合會會議,并在懷仁堂幸福地見到了教員。龍冬花第一次見到教員,心情非常激動。合影的時候她在第三排,因為大會規定與會人員不準隨便走動,她便無法接近教員。合影結束后, 教員等人就要走了,她心里一急就發狠向前擠,由于激動和慌亂一不小心摔倒在了地上。旁邊的人笑她說:“干嘛這么急?”龍冬花爬起來,紅著臉說:“我要親自向毛主席匯報合作化的喜訊呢!”毫無察覺的教員已經走遠了。摔了一跤還沒有和教員說上話,龍冬花十分遺憾。后來她又幾次見到教員,不是相距太遠,就是參加接見的人數太多,根本無法靠近教員。
這一次龍冬花來北京參加政協二次會議,再次見到了教員,但一個在臺上一個在臺下,當面向教員匯報的打算不可能如愿。機會終于來了!就在會議安排教員接見全體政協委員并照相合影時,龍冬花好不容易擠到了教員身邊,可她與劉少奇握了手已經激動得不行了。周恩來發現了她,問道:“哎!姑娘,你是哪里人?”龍冬花急忙回答說:“我是安徽省貴池縣幸福農業社社長,叫龍冬花。”她和周恩來握了手,又朝教員那里擠過去,一把抓住老人家的手,使勁地握著,由于過分激動已經說不出話了,兩眼目不轉睛地仰望著教員那慈祥的面容,等到她被人們擠開時這才醒過來了,后悔了:見到毛主席,怎么那么笨,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啊!
1956 年2月1日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在懷仁堂設宴招待出席第2次會議的全體委員們。
錢學森是在1935年8月作為清華大學公費留學生到美國留學的,專業是飛機設計。在美期間,他與卡門一起最早提出的高超音速流概念——高亞聲速飛機采用的公式,就是以“卡門——錢公式”命名的。1943年,他與馬利納合作提出了一份《遠程火箭的評論和初步分析》的研究報告,為美國四五十年代研究成功的地地導彈和探空火箭奠定了基礎,成為美國復合推進火箭發動機導彈的先驅。錢學森歸國前,美國五角大樓的海軍部長金布爾聲稱:“我寧愿槍斃了他,也不讓他離開美國!那些對我們來說至為寶貴的情況,他知道的太多了,無論到哪里,他都值5個師。”經周恩來授意王炳南在大使級會談中與美國政府反復交涉,錢學森才于1955年9月17日踏上了歸國的道路,10月8日經香港回到大陸。
在2月1日的晚宴上,龍冬花再次見到了教員。據陳冠任在中共黨史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治國錄:毛澤東與1949年后的中國》一書記載:龍冬花與教員只隔著幾張桌子,宴會還沒有開始,她就急不可待地來到教員身邊,向教員敬酒。敬酒者本應站在右邊,她卻跑到了教員的左邊。周恩來向教員介紹說:“她就是安徽的女社長龍冬花同志。” 教員正聚精會神地查看代表名單,聽到周恩來介紹,立即放下代表名單,緊緊握著龍冬花的手,微笑著連連點頭,說:“好,好,姑娘你多喝,我少喝點。”一名攝影記者“咔嗒”按下了快門,拍下了教員接受龍冬花敬酒的一瞬間(后來,《毛澤東和農業勞動模范龍冬花在招待會上》的大幅照片刊載在全國各地報刊上。這張照片還被制作成年畫,在全國各地流傳。)。龍冬花滿滿地一杯酒喝下去,激動得淚水涌流。教員問她:“姑娘,你那兒合作社有多大啦?”龍冬花慌亂中急忙回答:“有1000戶了。”教員笑著搖了搖頭,疑惑地問了一句:“不會那么快吧?”宴會很快就開始了,龍冬花忍不住又跑過去敬了教員一次酒。宴會結束后,她的心情才漸漸平靜下來,猛然想到:“糟糕!剛才向毛主席匯報說錯了話呀,入社戶數只有500戶,自己卻說1000戶了。這還得了!”她回到賓館后悔得暗自落淚,卻又不敢聲張。后來她回到貴池縣將此事向縣長如實作了匯報,要求組織上批評自己。誰知縣長聽后哈哈一笑,安慰她說:“你說得沒錯!現在你那里入社戶數已猛增到2000多戶了!你說的不是多了一倍,而是少一倍了。”龍冬花一塊壓在心頭的石頭才算落了地。
2.
2月4日晚上,教員、周恩來、陳毅在中南海懷仁堂接見出席關于知識分子會議的文學藝術界的代表。教員走到作家杜鵬程(代表作長篇小說《保衛延安》)面前和他握手,問道:“你現在哪里工作?”沈雁冰介紹說:“他在西北的鐵路建設工地體驗生活。”周恩來走過來說:“就是寶成鐵路工地。”陳毅也說:“往我的家鄉修鐵路啊!” 教員望著杜鵬程說:“李白的《蜀道難》,就是寫的你們現在工作的那些地方的艱險的情景。不過‘蜀道’很快就不‘難’啰!”說罷,他隨意而動情地朗誦起來:“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2 月8日,周恩來在國務院第24次全體會議討論私營工商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工作時發表了講話,他說:“不要只看到熱火朝天的一面。熱火朝天很好,但應小心謹慎。要多和快,還要好和省,要有利于提高勞動效率。現在有點急躁的苗頭,這需要注意。社會主義積極性不可損害,但超過現實可能和沒有根據的事,不要亂提,不要亂加快,否則就很危險。”陳云也說:“有些工廠和商店并得對,應該并。但也有很多是并得不對的,其中數量最大的是手工業。”他還說:“并錯了怎么辦呢?要分開來,退回去。”朱德也一直主張穩步前進的方針,對如何解決加快改造帶來的問題,曾多次發表意見。
2 月10日,教員會見了泰國人民促進友好訪華代表團全體成員。這個代表團的成員既有泰國各黨議員,還有一些商人和記者。教員在談話中說:
“我們可以等待。目前你們處在困難中,必要時對美國說幾句好話,對我們說幾句壞話,我們是諒解的。”
“各國都必須發展自己的經濟和文化。你們的國家和別的國家有了獨立自主,發展了經濟和文化,對中國是有好處的。”
2 月12日,教員同藏族人士進行了長時間的談話,談話記錄全文如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