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第一
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客觀活動。馬克思主義所說的實踐是社會的實踐。毛主席給社會實踐確定了科學的內容,并且論述了社會實踐的各種形式及其相互關系。
毛主席說:“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又說:“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人類的生產活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決定其他一切活動的東西。”這是因為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前提,人類從事其他活動以前,首先要解決生活資料問題。離開了生產活動,人類就不能生存,就談不到其他活動。同時在生產過程中,人們不僅和自然界發生關系,而且人和人之間要結成一定的生產關系。在生產關系的基礎上,人們又結成其他社會關系。因此,其他活動都是由生產活動決定的。階級和階級斗爭是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馬克思說:“階級的存在僅僅同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系。”“人的社會實踐,不限于生產活動一種形式,還有多種其他的形式,階級斗爭,政治生活,科學和藝術的活動,總之社會實際生活的一切領域都是社會的人所參加的。”在階級社會中,階級斗爭是社會實踐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表現為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動力。先進階級的革命斗爭,可以改革不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它是生產發展的動力。反動階級的反革命活動維護落后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嚴重阻礙生產力的發展。階級斗爭對生產實踐有著巨大的作用。在社會主義的整個歷史時期中,始終存在著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存在著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斗爭。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是社會主義時期的主要矛盾。毛主席教導我們,各行各業、一切工作,都必須以階級斗爭、路線斗爭為綱。正反兩個方面的歷史經驗證明,毛主席關于“階級斗爭,一抓就靈”的教導和“抓革命,促生產” 的方針是完全正確的??茖W實驗是在生產斗爭和階級斗爭的基礎上產生的,生產斗爭和階級斗爭規定著科學實驗的方向和內容??茖W實驗是為生產斗爭和階級斗爭服務的。
實踐有什么特點呢?
一、社會性。“在沒有階級的社會中,每個人以社會一員的資格,同其他社會成員協力,結成一定的生產關系,從事生產活動”,“在各種階級的社會中,各階級的社會成員,則又以各種不同的方式,結成一定的生產關系,從事生產活動”。 毛主席這個教導告訴我們,實踐雖然要靠個人動手動腦,但個人的活動不是彼此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生產關系中進行的,是相互聯系的社會性的活動。一個企業內部不同的工序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不同企業不同行業之間也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實踐總是社會的實踐。實踐的發展是一種社會歷史發展的過程。
二、現實性。“實踐高于(理論的)認識,因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還有直接現實性的品格。”列寧這個教導告訴我們,普遍性這個特點,理論有實踐也有。理論是從特殊中概括出來的具有普遍性的道理,實踐也具有普遍性,比如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階級斗爭雖各有特點,但有共同的本質、共同的規律。但是,實踐不同于理論,不是頭腦里的觀念活動,而是改造世界的客觀活動,是生動的具體的現實的物質活動。這就是說,實踐還有直接現實性的特點,而理論沒有。由于實踐具有這個特點,才能檢驗理論,才能使理論變成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所以實踐高于理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