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列寧1921年4月21日《論糧食稅》
糧食稅是從戰時共產主義到正常的社會主義產品交換的過渡。
經濟的極度破壞因1920年的歉收而更加嚴重,同時大工業又不可能迅速恢復,所以我們迫切需要實行這一過渡。
結論:首先改善農民的生活狀況。
方法:實行糧食稅,發展農業和工業間的流轉,發展小工業。
流轉就是貿易自由,就是資本主義。它有助于克服小生產者的渙散性,并且在某種程度上也有助于同官僚主義作斗爭,在這一限度內,流轉對我們是有利的。至于限度的大小,這要由實踐和經驗來確定。只要無產階級牢牢掌握著政權,牢牢掌握著運輸業和大工業,無產階級政權在這方面就沒有什么可以害怕的。
反對投機倒把活動的斗爭應轉變為反對盜竊公共財物、反對逃避國家監察、計算和監督的斗爭。我們要通過實行這樣的監督把在一定限度內是不可避免的并為我們所必需的資本主義納入國家資本主義的軌道。
在活躍農業和工業間的流轉方面,應全面、大力、堅決地發揮地方的首創精神、創新精神和擴大它們的獨立程度。要研究這方面的實際經驗。這種經驗要盡可能多種多樣。
支援為農業服務并幫助農業發展的小工業;為了支援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要供給它一些國家的原料。把原料留著不去加工,是極大的罪惡。
不要害怕讓共產黨員去向資產階級專家“學習”,其中也包括向商人,向辦合作社的小資本家,向資本家“學習”。向他們學習,雖與我們過去向軍事專家學習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實質上是一樣的。“學習”成績,只有靠實踐經驗來檢查:要比自己身旁的資產階級專家做得好,要會用各種辦法振興農業,振興工業,發展農業和工業間的流轉。多花點“學費”并不可惜:為了學習要不惜破費,只要能學到東西就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