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于《人民日報》1967年5月10日第1版,作者是江青,同步發表于《紅旗》雜志1967年第6期和《解放軍報》5月10日。
我對這次演出表示祝賀。大家付出了很大的勞動,這是京劇革命的第一個戰役,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收獲,影響也將是比較深遠的。
京劇革命現代戲是演起來了,可是,大家的認識是否都一樣了呢?我看還不能這樣說。
對京劇演革命的現代戲這件事的信心要堅定。在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祖國舞臺上占主要地位的不是工農兵,不是這些歷史真正的創造者,不是這些國家真正的主人翁,那是不能設想的事。我們要創造保護自己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文藝。
在方向不清楚的時候,要好好辨清方向。我在這里提兩個數字供大家參考。這兩個數字對我來說是驚心動魄的。
第一個數字是:全國的劇團,根據不精確的統計,是三千個(不包括業余劇團,更不算黑劇團),其中有九十個左右是職業話劇團,八十多個是文工團,其余兩千八百多個是戲曲劇團。在戲曲舞臺上,都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還有牛鬼蛇神。那九十幾個話劇團,也不一定都是表現工農兵的,也是“大、二洋、三古”,可以說話劇舞臺也被中外古人占據了。劇場本是教育人民的場所,如今舞臺上都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是封建主義的一套,是資產階級的一套。這種情況,不能保護我們的經濟基礎,而會對我們的經濟基礎起破壞作用。
第二個數字是:我們全國工農兵有六億幾千萬,另外一小撮人是地、富、反、壞、右和資產階級分子。是為這一小撮人服務,還是為六億幾千萬人服務呢?這問題不僅是共產黨員要考慮,而且凡有愛國主義思想的文藝工作者都要考慮。吃著農民種的糧食,穿著工人織造的衣服,住著工人蓋的房子,人民解放軍為我們警衛著國防前線,但是卻不去表現他們,試問,藝術家站在什么階級立場,你們常說的藝術家的“良心”何在?
京劇演革命的現代戲這件事還會有反復,但要好好想想我在上面說的兩個數字,就有可能不反復,或者少反復。即使反復也不要緊,歷史總是曲曲折折前進的,但是,歷史的車輪絕不能拉回來。
我們提倡革命的現代戲,要反映建國十五年來的現實生活,要在我們的戲曲舞臺上塑造出當代的革命英雄形象來。這是首要的任務。我們也不是不要歷史劇,在這次觀摩演出中,革命歷史劇占的比重就不小。
描寫我們黨成立以前人民的生活和斗爭的歷史劇也還是要的,而且也要樹立標兵,要搞出真正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寫的、能夠古為今用的歷史劇來。
當然,要在不妨礙主要任務(表現現代生活、塑造工農兵形象)的前提下來搞歷史劇。傳統戲也不是都不要,除了鬼戲和歌頌投降變節的戲以外,好的傳統戲都盡可上演。
但是,這些傳統戲如果不認真整理加工,是沒有什么人看的。我曾系統地下劇場兩年多,觀察了演員、觀眾,可以得出結論,傳統戲如果不認真進行加工,是不會有人看的。今后傳統戲的整理、加工工作還是要的,但是,所有這些都不能代替第一個任務。
其次,說說從何著手的問題。
我認為,關鍵是劇本。沒有劇本,光有導演、演員,是導不出什么,也演不出什么來的。有人說:“劇本,劇本,一劇之本。”這話是很對的。所以,一定要抓創作。
這些年,戲劇創作遠遠落后于現實,京劇的創作更談不到。編劇的人少,又缺乏生活,當然創作不出好劇本來。抓創作的關鍵是把領導、專業人員、群眾三者結合起來。
我最近研究了《南海長城》的創作經驗,他們就是這樣搞的,先由領導出個題目,劇作者三下生活,并且親身參與了一次殲滅敵人特務的軍事行動。劇本寫好之后,廣州部隊的許多負責同志都親自參加了劇本的討論。排演以后,廣泛征求意見,再改。這樣,不斷征求意見,不斷修改,所以能在較短時間內搞出這樣及時反映現實斗爭的好戲來。
上海市委抓創作,柯慶施同志親自抓。各地都要派強的干部抓創作。
短時間內,京劇要想直接創作出劇本來還很難,不過,現在就要抽出人來,先受些專門訓練,然后放下去生活,可以先寫小戲,再逐漸搞出大戲來。小戲搞得好也很好。
在創作上,要培養新生力量,放下去,三年五年就會開花結果。
另一方面是移植,這也好。
移植要慎重選擇,第一看政治傾向好不好,第二要看與本劇團條件是否合適。移植時,要好好分析原作,對人家的長處要肯定下來,不能改變;對人家的弱點,要加以彌補。
改編的京劇,要注意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要合乎京劇的特點,有歌唱,有武打,唱詞要合乎京劇歌唱的韻律,要用京劇的語言。否則,演員就無法唱。另一方面,對演員也不要過分遷就,劇本還是要主題明確,結構嚴謹,人物突出,不要為了幾個主要演員每人來一段戲而把整個戲搞得稀稀拉拉的。
京劇藝術是夸張的,同時,一向又是表現舊時代舊人物的,因此,表現反面人物比較容易,也有人對此很欣賞。要樹立正面人物卻是很不容易,但是,我們還是一定要樹立起先進的革命英雄人物來。
上海的《智取威虎山》,原來劇中的反面人物很囂張,正面人物則干癟癟。領導上親自抓,這個戲肯定是改好了?,F在把定河道人的戲砍掉了一場,座山雕的戲則基本沒有動(演座山雕的演員是很會做戲的),但是,由于把楊子榮和少劍波突出起來了,反面人物相形失色了。
聽說對這個戲有不同看法,這個問題可以爭論一番。要考慮是坐在哪一邊?是坐在正面人物一邊,還是坐在反面人物一邊?聽說還有人反對寫正面人物,這是不對的。
好人總是大多數,不僅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是如此,即使在帝國主義國家里,大多數的還是勞動人民。在修正主義國家里,修正主義者也還是少數。
我們要著重塑造先進革命者的藝術形象,給大家以教育鼓舞,帶動大家前進。我們搞革命現代戲,主要是歌頌正面人物。內蒙古藝術劇院京劇團的《草原英雄小姊妹》很好,劇作者的革命感情被這兩個小英雄的先進事跡激動起來,寫成這樣一個戲,那中間的一段還是很動人的。
只是由于作者還缺乏生活,搞得又很急,還沒有來得及精雕細刻,一頭一尾搞得不大好,現在看來,好象是一幅好畫嵌在粗劣的舊鏡框里。這個戲,還有一點值得重視,那就是為我們的少年兒童寫了京戲。
總之,這個戲是有基礎的,是好的。希望劇作家再深入生活,好好加以修改。我覺得,我們應該重視自己的勞動,搞出來的東西不要輕易丟掉。有的同志對于搞出來的成品不愿意再改,這就很難取得較大的成就。在這方面,上海是好的典型,他們愿意一改再改,所以把《智取威虎山》搞成今天這個樣子。這次觀摩演出的劇目,回去都應該繼續加工。立起來了的,不要輕易把它打倒。
最后,我希望這次大家能抽出些精力來互相學學戲,這樣,可以使這次大會的收獲在全國的舞臺上與各地廣大的觀眾見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