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一直存在著兩種截然對立的態度:一種是主觀主義的態度;一種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
主觀主義學習態度
主觀主義的學習態度主要表現為周圍環境不作系統的周密的研究,單憑主觀熱情去工作,對于中國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
主觀主義的學習態度主要表現為割斷歷史,只懂得希臘,不懂得中國,對于中國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團。
主觀主義的學習態度主要表現為抽象地無目的地去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不是為了要解決中國革命的理論問題、策略問題而到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那里找立場,找觀點,找方法,而是為了單純地學理論而去學理論。不是有的放矢,而是無的放矢。
當前,我們的馬克思主義學者如何呢?研究馬恩斯列,就是為了單純地寫寫文章,搞搞象牙塔里的學術。面對當前社會現實問題,我們的很多所謂的馬克思主學者并沒有理論力量,并沒有用徹底的理論廓清迷霧,引導教育群眾。為何如此?不正是,我們把本該哲學應該為工農群眾所掌握,變為他們手里的武器又重新請回了象牙塔,學術圈。對中國當前的社會問題,缺乏實際的系統化的調查研究,研究理論不是為了解決中國實際問題,只是為了門閥壁壘。
不論是做理論研究工作的還是一線實際工作者,理論和實際分離,都是要不得的。這一問題,當前依舊嚴重,而幾十年前,毛主席早就批評教育之。
“許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們對于研究今天的中國和昨天的中國一概無興趣,只把興趣放在脫離實際的空洞的“理論”研究上。
許多人是做實際工作的,他們也不注意客觀情況的研究,往往單憑熱情,把感想當政策。”
這兩種人都憑主觀,忽視客觀實際事物的存在。
主觀主義的具體表現就是寫文章報告等夸夸其談。無實事求是之意,有嘩眾取寵之心。華而不實,脆而不堅。自以為是,老子天下第一,“欽差大臣”滿天飛。這種人,正是因為不懂得具體實際情況,總覺得自己有理論,有文化,所以說話做事無法無天,遲早出事。
主觀主義的危害就是“拿了律己,則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則害了別人;拿了指導革命,則害了革命。”
總之,這種反科學的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主觀主義的方法,是共產黨的大敵,是工人階級的大敵,是人民的大敵,是民族的大敵,是黨性不純的一種表現。沒有科學的態度,即沒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統一的態度,就叫做沒有黨性,或叫做黨性不完全。
很多人是難免論,總覺得主觀主義難免,也影響不大。但毛主席卻深刻地指出主觀主義涉及到黨性純潔的問題,這就關乎革命勝利的問題,關乎社會主義事業的問題。為了讓黨員干部更加具體形象地說明主觀主義的危害,毛主席這樣說:
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
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對于沒有科學態度的人,對于只知背誦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詞句的人,對于徒有虛名并無實學的人,你們看,像不像?如果有人真正想診治自己的毛病的話,我勸他把這副對子記下來;或者再勇敢一點,把它貼在自己房子里的墻壁上。馬克思列寧主義是科學,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任何一點調皮都是不行的。我們還是老實一點吧!
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習態度
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就是與主觀主義的態度截然對立的。這種態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態度。“的”就是中國革命,“矢”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我們中國共產黨人所以要找這根“矢”,就是為了要射中國革命和東方革命這個“的”的。
這種態度,就是實事求是的態度。“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系,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
實事求是,就是我們做事,做決策不能憑借主觀經驗,主觀想象,一時的熱情,書本的知識,而是要憑借客觀存在的事實。就是要做調查研究,詳細地占有現實生活的材料,用馬克思列寧主義主義的理論進行加工,進而引出正確的結論。使得我們的主觀符合客觀實際,這樣我們做事就很少失敗。
這種態度,就是黨性的表現,就是理論和實際統一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作風。這是一個共產黨員起碼應該具備的態度。如果有了這種態度,那就既不是“頭重腳輕根底淺”,也不是“嘴尖皮厚腹中空”了。
當前,互聯網學習毛主席也同樣存在這兩種截然相反的學習態度。一種是主觀主義的學習,就是摘錄詞句,只背誦一些《毛選》中的詞句,對詞句進行個人的發揮,往往將其化為成功學的雞湯。
另一種就是馬列主義也可以說是毛澤東思想的學習態度。實事求是,將《毛選》中革命性的東西結合當前社會實際問題,進行分析解讀,加深對毛澤東思想的理解,同時也對當前實際問題做出回應。
誠然,在學習《毛選》這條路上,我也在摸索,我也曾經走過許多彎路。但是正像毛主席說的:
我們走過了許多彎路。但是錯誤常常是正確的先導。
在如此豐富的中國和世界環境中,在人民群眾的火熱生活中,我不斷地改造我的學習態度成為符合馬克思主義的,我想終會所成。
是為讀《毛選》之《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所寫。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