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與其他一切社會發展理論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其社會實踐性。許多人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方法是怎樣的呢?在學習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尤其是黨員干部學習這一理論時,往往會產生兩種截然對立的學習方法:一種是馬列斯諄諄告誡的一條基本原則:理論和實際統一。另一種是直接違反馬克思主義的方法,一條相反的原則:理論和實際分離。
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是很難的。這就導致很多人在學習時不知不覺地就走向了反面——理論和實際分離。在當時的黨員干部中主要表現為“不注重研究現狀,不注重研究歷史,不注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應用。”
這種“三不注重”總結起來就是一種理論和實際相分離的學習態度,就是一種主觀主義的壞作風。
很多黨員干部,不但對國內和國際的具體情況不太了解,就是對自己工作職責范圍的情況也不甚了解。他們“不愿做系統的周密的調查和研究,僅僅根據一知半解,根據“想當然”,就在那里發號施令。”這種壞的作風,就是一種主觀主義的表現,勢必造成對上應付、對下敷衍,時間長了,脫離群眾,官僚作風孳生。
這種主觀主義的作風,不是還在許多同志中間存在著嗎?
很多黨員干部,“對于自己的歷史一點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特別重要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近百年史,真正懂得的很少。”不懂得我們自己的歷史,怎么能夠理解共產黨為人民謀解放的初心和使命的厚重,又怎么能懂得黨歷經血與火的洗禮之艱辛。不懂得我們自己的歷史,怎么能有歷史自信和歷史自覺,增強對時代的洞見力,主動地站在歷史潮頭呢?!
很多黨員干部,對我們自己的文化、歷史、政治、經濟等不系統地學習,卻以西方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歷史為榮,大談特談,即便如此,這些人對外國的故事“也是可憐得很,從外國故紙堆中零星地撿來的。”這樣的黨員干部存在相當危險。
一種危害就是,“只知生吞活剝地談外國。他們起了留聲機的作用,忘記了自己認識新鮮事物和創造新鮮事物的責任。”這在黨的早期“洋大人”領導的時候特別明顯,洋教條漫天飛。
一種危害就是,在面對西方對社會主義中國的“和平演變”時,毫無抵抗力。沒有屬于自身的無產階級世界觀筑牢的免疫系統,面對外部的糖衣炮彈,資產階級的瘋狂進攻,極大可能繳械投降,舉手帶路。
因此,毛主席在總結學習馬列主義時指出:“我們學的是馬克思主義,但是我們中的許多人,他們學馬克思主義的方法是直接違反馬克思主義的。這就是說,他們違背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所諄諄告誡人們的一條基本原則:理論和實際統一。他們既然違背了這條原則,于是就自己造出了一條相反的原則:理論和實際分離。”
在學校的教育中,教哲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邏輯,卻鼓吹中國沒有哲學,閉門研究西方哲學,以研究西方哲學為傲。教經濟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經濟的特點,卻只以教授西方古典經濟學和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為傲;教政治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社會主義的政治,卻以研究西方政治學和政治哲學為前沿;教軍事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適合中國特點的戰略和戰術,卻以吹噓西方戰略戰術為榮。諸如此類。其結果,謬種流傳,誤人不淺。
我們的學生學習了,離開學校,到了實際社會工作中,就不能應用。經濟學教授不能解釋當前中國經濟邏輯,當然學生也不能解釋。哲學教授不能解釋當前中國現代化的邏輯,自然學生到了社會就無法解釋和理解中國社會;大學的教授先生們,脫離實際,學生自然到了實際工作中,就不能做到理論和實際相聯系。這樣一來,就在許多學生中造成了一種反常的心理,對中國問題反而無興趣,對黨的指示反而不重視,他們一心向往的,就是從先生那里學來的據說是萬古不變的教條和對西方的精神崇拜。
這難道不是一種學習方面極壞的問題嗎?這種現象不僅是黨員干部中存在,已然蔓延到了全社會,成了一種社會風氣,這難道不是極度危險的嗎?!
是為讀《毛選》第三卷之《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所寫。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