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資產階級攻擊共產主義的種種謬論
資產階級一聽到共產黨人宣布自己的理論是消滅私有制,就驚慌失措,怕得要死。他們站在維護私有制的立場上提出了種種謬論,對共產黨人進行攻擊和誹謗。《宣言》運用馬克思主義階級斗爭的觀點和階級分析的方法,徹底揭露和批判了這些謬論。這是一場消滅私有制和維護私有制、消滅私有觀念和維護私有觀念的大論戰。在論戰中,《宣言》不僅批判了資產階級的攻擊,而且提出了共產主義革命必須同傳統的所有制關系及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決裂的重要思想,進一步闡明了共產黨人的理論原理。
《宣言》批判了所謂消滅私有制就是消滅個人勞動掙得的財產。《宣言》指出,如果資產階級所說的個人勞動掙得的財產是指小資產者,小農的財產,那么,這種“財產用不著我們去消滅,工業的發展已經把它消滅了,而且每天都在消滅他。”就是說,由于資本主義的自由競爭,使大批小資產者,小農不斷破產,被拋到無產階級隊伍中去。所以,這種財產用不著共產黨人去消滅,資產階級自己已經或正在消滅它。
《宣言》指出,如果資產階級所說的個人勞動掙得的財產是指資產階級的私有財產,可是這種財產并不是資本家個人勞動掙得來的,而是靠剝削工人的雇傭勞動得來的。 《宣言》說:資本家“在生產中不僅占有一種純粹個人的地位,而且占有一種社會的地位。” 就是說,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中,生產資料和產品是屬于資本家個人占有的,但是資本家所占有的財產和資本都不是資本家個人所創造的,而是社會絕大多數成員共同勞動所創造的。“資本是集體的產物”,它“不是一種個人力量,而是一種社會力量”。資本家把工人和勞動群眾共同創造的社會財產占為私有,這是極不合理的!共產黨人要消滅私有制,并不是把個人勞動掙得來的財產變為社會財產,而是要改變社會財產被資產階級私人占有的性質,把公共財產歸還為公共所有,使財產失去占有的“階級性質”。《宣言》還指出,如果資產階級所說的個人勞動掙得來的財產是指工人的生活資料,那么共產黨人不是要消滅這種微薄的生活資料的個人占有,而是要消滅這種占有的可憐性質。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工人沒有任何私有財產,“雇傭工人靠自己的勞動所占有的東西,只夠勉強維持他的生命的再生產。”因此,共產黨人消滅私有制“決不打算消滅這種供直接生命再生產用的勞動產品的個人占有”,因為“這種占有并不會留下任何剩余的東西使人們有可能支配別人的勞動。”所以,共產黨人要消滅的就是造成工人貧困的資產階級的私有制,只有這樣,才能使工人的生活狀況得到根本改變!!!
《宣言》批判了所謂消滅私有制就是消滅自由和個性。《宣言》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工人變成了機器的附屬品,成為資本家增殖資本的手段,完全喪失了自由、獨立性和個性。所以根本談不上消滅工人的自由,獨立和個性。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里,由于消滅了私有制,工人成了社會的主人,勞動得到了解放,工人才獲得真正的自由和獨立。“因此,在資產階級社會里是過去支配現在,在共產主義社會里是現在支配過去。”就是說,在資本主義社會里,資本家占有工人過去積累起來的生產資料,因而資本支配著活的勞動即工人。在共產主義社會里,生產資料歸社會公有,所以過去積累起來的勞動,由現在活的勞動即工人所支配。《宣言》還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里,所謂自由,獨立性和個性,是建立在資產階級私有制基礎上的資產階級的自由,獨立性和個性。資產階級的自由,只不過是資本家的貿易自由、買賣自由。這種自由在中世紀(指封建社會)對貿易和買賣的不自由來說,才是有意義的,而對共產黨人要從根本上消滅買賣制度,消滅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資產階級本身來說,則是毫無意義的空談!資產階級的所謂個性,就是資本家對財產私人占有的個性,即《宣言》所指出的:“你們所理解的個性,不外是資產者、資產階級私有者。”因此,消滅資產階級的個性,就應該消滅資產階級的私有制,因為這種私有制是以社會上十分之九的成員,即絕大多數人沒有財產為首要條件的,是建筑在對大多數人剝削和壓迫的基礎上的!
總之,“共產主義并不剝奪任何人占有社會產品的權力,它只剝奪利用這種占有去奴役他人勞動的權力。”共產黨人并不反對人們占有社會產品的權力,而是反對利用這種占有去剝削和奴役別人,即反對生產資料私人占有的剝削制度!!!
《宣言》批判了所謂私有制一消滅懶惰之風就會興起。《宣言》指出,資本主義社會懶惰之風是由資產階級的私有制造成的。在資本主義社會里,無產階級是勞者不獲,資產階級是獲者不勞。因此,真正懶惰的是資產階級,只有消滅私有制,才能消滅懶惰之風,才能調動工人的勞動積極性!!!
《宣言》還揭露了資產階級顛倒黑白,胡說什么消滅私有制一切活動就會停止,懶惰之風就會興起。其實這種謬論是那一小撮寄生蟲害怕消滅私有制,因為私有制消滅了資本也就被消滅了,雇傭勞動也就被消滅了。這樣,資本主義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宣言》指出:“所有這些顧慮,都可以歸結為這樣一個同義反復:一旦沒有資本,也就不再有雇傭勞動了。” 資本一消滅,也就不可能剝削雇傭勞動了;反過來說,雇傭勞動一消滅,資本也就不可能再增殖和擴大了。
《宣言》批判了所謂共產主義要消滅一切教育。《宣言》指出,共產黨人要消滅的不是一切教育,而是資產階級教育。資產階級教育是“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不過是把人訓練成機器罷了” ,共產黨人就是要消滅這種奴化勞動人民的教育!!!
《宣言》還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從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的關系分析了資產階級教育應該消滅,也必然被消滅。因為資產階級教育和自由、法權等觀念是資產階級所有制關系的產物,是資產階級意志的體現,是為資產階級服務的。隨著資產階級所有制關系被消滅,資產階級教育也必然被消滅,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宣言》又深刻地揭露了資產階級由于階級偏見歪曲了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把資產階級所有制關系說成是什么永恒的規律(人性論在這里大行其道)。《宣言》指出,任何所有制關系只是一個歷史的范疇,它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和更替。當資產階級在和封建貴族斗爭時,曾認為奴隸所有制和封建所有制是暫時的所有制關系,主張用資本主義所有制去代替封建的所有制。但是當他們取得統治以后,在對待資本主義所有制時,由于他們的階級偏見就再也不能理解了。這是一切反動統治階級的共同特點。
《宣言》批判了所謂消滅家庭和實行公妻制。資產階級和各路牛鬼蛇神異口同聲地攻擊共產黨人要消滅家庭和實行公妻制。《宣言》一針見血地指出,共產黨人要消滅的是資產階級的家庭。這種家庭關系是建筑在資本和私人發財的基礎上的。資產階級為了發財致富,把自己的子女當作賺錢的工具,父母對子女存在著剝削關系。隨著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消滅,資產階級的家庭,父母對子女的剝削關系隨之被消滅。隨著資產階級家庭之被消滅,由于受資本家殘酷剝削而不得不過獨居生活的無產者的生活狀況和作為資產階級家庭的補充現象的賣淫也必將隨之消滅!!!
資產階級還硬說共產黨人要用社會教育代替家庭教育,就是要消滅家庭的最親密的關系。《宣言》指出,真正破壞家庭關系的不是共產黨人而恰恰是資產階級!因為社會對教育的影響并不是共產黨人的發明,教育從來是不能離開社會的,各個時代的教育,都是該時代統治階級的教育。社會的更替,教育的階級內容也必將發生變化。共產黨人主張社會教育只不過是要改變對教育影響的社會性質,使教育擺脫資產階級的影響。這樣,不但不是破壞家庭的親密關系,而是以新的家庭關系代替了舊的家庭關系。《宣言》指出,無產階級的家庭關系都被資產階級破壞了,因為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工人的子女被迫變成了單純的買賣對象和勞動工具。因此,只有消滅資產階級的私有制,改變資本主義的社會性質,無產階級才能真正建立起新的健康的家庭關系!!!
《宣言》還揭露了資產階級污蔑共產黨人實行公妻制的實質。資產階級所以有這種污蔑,是由于他們把婦女看成私有的生產工具,當他們聽到共產黨人要把生產資料歸為公有時,就聯想到婦女也要和生產工具一樣,遭到歸為公有的命運。其實,我們共產黨人正是要消滅婦女被當做單純生產工具看待的地位,正是堅決反對實行公妻制的!!!《宣言》指出,實行公妻制的不是我們共產黨人而是資產階級自己。資產階級早已實行公妻制了,資產階級婚姻實際上就是公妻制(關于家庭、婚姻和婦女解放)。公開的公妻制不必說,還有隱蔽的公妻制(如包養情人,各種性服務產業等等)。資產階級的公妻制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物,是資產階級壓迫玩弄廣大勞動婦女的反映,隨著私有制的消滅,這種糜爛透頂的公妻制也必將消滅!!!
資產階級污蔑共產黨人要取消祖國,取消民族。對此《宣言》作了徹底批判,并闡明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祖國” 和“民族”的基本觀點。馬克思主義認為“祖國”是一個歷史范疇,是個政治概念,應該用歷史的、階級的觀點來分析!同志們,我們知道,在資本主義統治的條件下,工人是沒有祖國的,這時的所謂“祖國”,只不過是資產階級統治無產階級的工具。《宣言》指出,“工人沒有祖國”就是說明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無產階級斗爭的國際性,號召各國無產階級加強國際團結,為推翻國際資產階級而斗爭!因此,“工人沒有祖國”的口號,體現了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基本精神。到了帝國主義階段,第二國際修正主義者背叛了《宣言》提出的“工人沒有祖國”的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原則,他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后,拋出了“保衛祖國”的反動口號,以適應資產階級的需要!他們用“祖國”的抽象概念來掩蓋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破壞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的國際團結。列寧痛斥了這些無產階級的叛徒,進一步闡明了“工人沒有祖國” 的國際主義精神。列寧指出,“工人沒有祖國”,就是說,他們的經濟狀況不是民族的而是國際的;他們的階級敵人是國際的;他們的解放條件也是國際的;他們的國際團結比民族團結更為重要。列寧還針對著“保衛祖國”的反動口號,提出“革命階級在反動的戰爭中不能不希望本國政府失敗”的策略方針。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毛主席指出:“日本共產黨人和德國共產黨人都是他們國家的戰爭的失敗主義者。用一切方法使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戰爭歸于失敗,就是日本人民和德國人民的利益:失敗得越徹底,就越好。”但是,在被壓迫民族為爭取推翻外民族的侵略和壓迫的情況下,“祖國”的階級內容不一樣了。這時工人階級應該成為民族解放運動的先鋒。毛主席在抗日戰爭時期,闡明了無產階級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相結合的原則。指出:“中國是被侵略的國家。因此,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將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結合起來。我們是國際主義者,我們又是愛國主義者,我們的口號是為保衛祖國反對侵略者而戰。對于我們,失敗主義是罪惡,爭取抗日勝利是責無旁貸的。”
無產階級取得政權以后,在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里,工人階級才有真正的祖國。這時為保衛祖國而戰,是我們的神圣職責。(比如說抗美援朝)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在帝國主義武裝干涉時期,列寧曾提出“社會主義祖國在危機中”,號召全國人民為保衛蘇維埃祖國而斗爭。在中國革命勝利后,毛主席也經常教導我們:“提高警惕、保衛祖國”。
總之,“祖國”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有著不同的階級內容和政治含義。在資本主義統治的條件下,資產階級攻擊共產黨人“取消祖國”,正是說明他們站在資產階級立場上,極力維護資產階級的反動國家!
“民族”也是一個歷史范疇,它有產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產生了資產階級民族,即資產階級統治和領導的民族。隨著資本主義的滅亡,資產階級民族也必將退出歷史舞臺!《宣言》在批判資產階級所謂共產黨人“取消民族”的斗爭中,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對民族和民族問題的基本觀點。在資產階級對民族的統治和壓迫的條件下,即資產階級民族時期,無產階級首先應該“上升為民族的階級,把自身組織成為民族,所以它本身暫時還是民族的,雖然這里所說的‘民族的’一詞和資產階級所理解的完全不同”。無產階級應該首先在本國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自己的政治統治,成為民族的領導階級,即“上升為民族的階級”。因此,無產階級為了實現世界革命的歷史任務,首先應該做好本國的工作,為國際無產階級作出自己的貢獻,無產階級的民族任務和國際任務是統一的。無產階級是國際主義者,它要求徹底消除各民族之間的隔絕和對立,強調各民族之間的聯合和團結。資本主義的發展,雖然使封建社會,由于閉關自守狀態所造成的民族隔絕日益消失了,但資產階級并沒有消除民族之間的對立關系,它只是以資產階級的民族隔絕和對立代替了封建的民族隔絕和對立,特別是到了帝國主義階段,由于資本的輸出,更加深了民族對民族的剝削和民族之間的敵對關系。只有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才能真正消除民族壓迫,實現各民族一律平等,只有在消滅階級以后,民族這一歷史范疇也將逐步消失。
“民族斗爭,說到底,是一個階級斗爭問題。”毛主席的指示,說明了民族壓迫是階級壓迫的一種表現。一個民族的剝削階級壓迫另一個民族的廣大勞動者,是階級壓迫通過民族形式表現出來的。因此,“人對人的剝削一消滅,民族對民族的剝削就會隨之消滅。”“民族內部的階級對立一消失,民族之間的敵對關系就會隨之消失。”由此可見,資產階級說共產黨人“取消民族”,就是了維護資產階級對民族的統治地位,維護民族內部和民族之間的剝削和壓迫的關系!
《宣言》在談到各國無產階級國際團結的重要意義時,提出了“聯合的行動,至少是各文明國家的聯合的行動,是無產階級獲得解放的首要條件之一”。就是說,各國無產階級只有聯合起來,共同進行反對資本主義的斗爭,才有可能取得勝利。但是,當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列寧根據新的歷史條件,提出了社會主義首先在單獨一個國家獲得勝利的思想。他說:“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是資本主義的絕對規律。由此就應得出結論: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或者甚至在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 列寧這一科學論斷,不僅在理論上極大的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上更加鼓舞了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堅定了革命的決心和信心,為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理論基礎。
資產階級還從一般的意識形態方面對共產黨人進行了攻擊,他們說共產黨人要廢除宗教、道德、哲學及永恒真理等。《宣言》徹底批判了他們的謬論,并在批判中論述了社會意識形態問題的一般原理。《宣言》論述了社會意識是由社會存在決定的,同時又為政治和經濟基礎服務的原理。指出“人們的觀念、觀點和概念,一句話,人們的意識,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人們的社會關系、人們的社會存在的改變而改變”。社會意識是由社會存在決定的,是社會存在的反映,是隨著社會存在的改變而改變的。任何一個社會,在政治和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也必然占統治地位,并以此來維護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為鞏固他們在政治和經濟上的統治地位服務。所以說“任何一個時代的統治思想始終都不過是統治階級的思想”。但是,隨著私有制和舊的經濟基礎的消滅,私有制產生的一切舊的意識形態也隨之遲早要被消滅。新的思想必然逐漸代替舊的思想,然而這種代替并不是平平穩穩就能實現的,而是一個激烈的斗爭過程。它是新舊社會斗爭的反映,是階級斗爭的一個重要方面。當古代奴隸制崩潰時,古代的各種宗教就被當時反映新思想的基督教戰勝了;當資產階級戰勝封建勢力時,代表資產階級的啟蒙思想就擊敗了被封建統治者利用的基督教思想。隨著無產階級產生和發展,代表無產階級的共產主義思想也必然產生,并在斗爭中不斷發展,資產階級思想將隨其物質生活條件的瓦解而在斗爭中逐步瓦解,正如《宣言》指出的“舊思想的瓦解是同舊生活條件的瓦解步調一致的”。
《宣言》還闡明了意識形態是有鮮明的階級性的,只有當階級消滅時,意識形態的階級性質才會消失。資產階級說共產黨人要廢除歷史上始終保存的宗教、道德、哲學等觀念, 還要廢除一切社會所共有的如自由、正義等永恒真理,因而是同歷史發展進程相矛盾的。《宣言》對這些謬論作了徹底的批判,指出,從原始公社解體以來的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在階級對立中發展變化的。過去各個社會形態盡管對立的形式不同,但都是建筑在剝削階級私有制基礎之上的,都是剝削階級私有制的反映。因此,“各個世紀的社會意識,盡管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總是在某種共同的形式中運動的”。 所以,各個時代的剝削階級的意識無法根本廢除,只是稍加改變和充實就可以利用。就拿我國的孔孟之道來說,它產生于奴隸制社會末期,是為維護沒落的奴隸主貴族的統治服務的。后來它又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和反動的資產階級服務,還被修正主義者拿過來反對馬列毛主義。而共產主義革命則是徹底消滅私有制,因此,反映私有制的宗教、道德、哲學等上層建筑,必然要被徹底廢除!《宣言》指出,這種廢除“只有當階級對立完全消失的時候才會完全消失。”由此可見,所謂廢除永恒真理,廢除宗教道德等,就是要廢除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資產階級攻擊共產黨人正是說明他們極力維護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維護資產階級的宗教、道德和抽象的所謂永恒真理。
《宣言》對資產階級維護私有制和私有觀念的各種謬論進行批判之后,提出了一個極其重要的結論:“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關系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發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 ”同志們,這個結論是對這場消滅私有制,還是維護私有制,消滅私有觀念還是維護私有觀念論戰的總結,是無產階級徹底革命的戰斗綱領。只有真正實現“兩個最徹底的決裂”,無產階級才能達到解放全人類和最后解放自己的偉大目標。共產主義革命是人類歷史最深刻、最徹底的一次革命,它不僅要徹底消滅生產資料的私有制,而且要徹底消滅資產階級和一切剝削階級的傳統觀念。如果不同舊的傳統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就不可能把無產階級革命進行到底,不可避免地還會出現資本主義復辟,這是歷史已經證明了的。
想當年,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科學地總結了半個世紀以來無產階級專政的正反兩個方面的歷史經驗,第一次提出了在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還存在著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并且指出,單有在經濟戰線上(在生產資料所有制上)的社會主義革命,是不夠的,并且是不鞏固的。應該還有一個政治戰線上和思想戰線上的徹底的社會主義革命。毛主席還指出:“無產階級必須在上層建筑其中包括各個文化領域中對資產階級實行全面的專政。”毛主席的這些科學論斷,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宣言》關于實行“兩個徹底決裂”的思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