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論》說:“一切過程都有始有終,一切過程都轉化為它們的對立物。一切過程的常住性是相對的,但是一種過程轉化為他種過程的這種變動性則是絕對的。”就是說,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條件的、一時的、暫時的、相對的,而斗爭性是絕對的。”
1940年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感召下,全國抗日力量最大限度地團結起來了。但是共產黨的一些黨員干部對于放手發展抗日力量和反抗反共頑固派的進攻卻存在著錯誤的思想。
“在一切敵后地區和戰爭區域,應強調同一性,不應強調特殊性,否則就會是絕大的錯誤。”不論是共產黨的哪部分軍隊,雖然各有特殊性,但均有同一性,即均有敵人,均在抗戰。因此,均能夠發展,均應該發展。均應該獨立自主地發展,建立抗日民主的政權。
“在國民黨反共頑固派堅決地執行其防共、限共、反共政策,并以此為投降日本的準備的時候,我們應強調斗爭,不應強調統一,否則就會是絕大的錯誤。”對于反共頑固派,均應堅決地反抗之,均應采取堅決斗爭的態度。這種斗爭就應該堅持三大斗爭原則,戰勝頑固派的法寶(領袖的斗爭智慧)有理有利有節,針鋒相對。
何時強調同一性何時強調斗爭性,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是墨守成規。但是對于任何的敵人、勝利都不能抱幻想,以為“我愈發展,彼愈投降,我愈退讓,彼愈抗日。”這都是錯誤的,始終要懂得:斗爭是團結的手段,團結是斗爭的目的。以斗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這一真理。
“反者道之動也”,要想團結就不能只是從團結出發,必須從其對立面出發——斗爭。要想合作,就不能只是從合作出發,要從其對立面出發——斗爭。一個國家越是不為戰爭做準備,就越是容易陷入戰爭。一個人越是不敢面對沖突,就越是容易陷入沖突。敢于面對沖突,讓別人知道你的原則和底線。對方就會考慮和你斗爭的風險和成本。如果不值得就會選擇和你交好,并且合作。
斗爭的能力有兩種,一種是讓人怕,一種是讓人要。在戰爭中,斗爭的能力更多的是,要有讓敵人怕的東西,比如民眾的支持,強大的軍隊、先進的武器、頂級的指揮官。
所以,毛主席特別強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壯大,就是靠我們共產黨斗爭來的,就是靠我們不斷地發展壯大自己,打出勝利,打出期望,讓各方面都相信,看得見,選擇相信共產黨。
因此,毛主席總結經驗說:斗爭是克服投降危險、爭取時局好轉、鞏固國共合作的最主要的方法。
在我黨我軍內部,只有堅持對頑固派的斗爭,才能振奮精神,發揚勇氣,團結干部,擴大力量,鞏固軍隊和鞏固黨。在對中間派的關系上,只有堅持對頑固派的斗爭,才能爭取動搖的中間派,支持同情的中間派,否則都是不可能的。在應付可能的全國性的突然事變的問題上,也只有采取斗爭的方針,才能使全黨全軍在精神上有所準備,在工作上有所布置。否則,就要再犯大錯誤,重蹈歷史覆轍。
斗爭仍是當前克服困難最重要的方法
當前,那些鼓吹經濟主義者和唯生產力論者,仍舊在兜售鼓吹不要斗爭,只要發展。大言不慚地說著,現在經濟已經這樣了,還斗爭,你們這些天天談斗爭的人,就是“余孽”“禍害”。我想問的是,真的是因為講斗爭才導致今天這樣的嗎?根本不是,反而是,這些鼓吹“不要斗爭”的人和階級斗爭“熄滅論”者是同一伙人,他們實質上就是鼓吹資本主義經濟學那一套東西,他們實質上就是走資派、反動分子、精神殖人、走狗漢奸、買辦投降者。一句話,就是那些想走資本主義道路的人。
用這些人的混蛋邏輯,今天世界動蕩、時局急轉直下、全球戰爭風險加大,兩極分化嚴重,民眾情緒對立激化等等,恰恰不是因為講斗爭講的多了,反而是斗爭講的少了,甚至不講斗爭的結果,只是各種因素總和,集中在當前爆發了而已。
資產階級及其想走產階級道路的人,天天心里不忘階級斗爭,他們學習研究《資本論》和《毛選》比社會底層民眾更加積極,更加深入,為的就是用資產階級世界觀來改造無產階級、改造廣大民眾。
他們天天污蔑無產階級民眾搞階級斗爭,實則他們心里門清兒。就是想用輿論控制無產階級民眾,讓我們忘記斗爭,讓我們相互斗爭,讓我們一盤散沙,原子化存在,因為這樣,他們的既得利益就無限擴大,他們的剝削壓迫就失去了反抗的力量,就可以肆無忌憚。因為他們深深知道,這個世界,民眾聯合的力量最強大,能夠破壞他們的、能夠讓他們害怕的不是單個存在的底層民眾的憤怒、鬧事等,而是廣大民眾聯合起來的憤怒、“鬧事”。
當前,這些人對內污蔑斗爭和階級斗爭,打擊造謠學習和堅持毛澤東思想者。對外,尤其是中美關系上,更鼓吹我們不能和老美斗爭,如果斗爭,就是不顧老百姓死活。因為他們知道,中美對抗,會讓更多中國底層民眾看清現實,會讓他們的主子國和主子慌張,他們就要遭殃,主子如果失敗了,他們就死無葬身之地了,別說吃“救濟糧”了。這些人是就是我們內部最危險的內鬼,更是美帝斗爭中國的“第五縱隊”。
我們和老美斗爭了,斗爭到底了,他們又跑出來說,斗不贏,我們要正視自己的差距,不要天天吹我們自己等等。因為他們知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經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這一理念逐漸地深入民眾的心智,增強了民眾的信心和聯合,他們怕了。
當前,斗爭,只有我們堅持斗爭,才能讓那些中間派的動搖者看到希望,才能克服他們投降的危險,才能團結更多的力量,才能真正地在平等基礎上的中美合作。否則,我們就要栽跟頭。
矛盾的同一性是暫時的、有條件的、相對的,但是斗爭性是長期的、絕對的。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結論,不論當前還是未來,斗爭是克服投降危險、爭取時局好轉、鞏固合作的最主要的方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