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目前的形勢和任務》一九八○年一月十六日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會議上的講話:
實現民主和法制,同實現四個現代化一樣,不能用大躍進的做法,不能用“大鳴大放”的做法。就是說,一定要有步驟,有領導。否則,只能助長動亂,只能妨礙四個現代化,也只能妨礙民主和法制。“四大”,即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這是載在憲法上的?,F在把歷史的經驗總結一下,不能不承認,這個“四大”的做法,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從來沒有產生積極的作用。應該讓群眾有充分的權利和機會,表達他們對領導的負責的批評和積極的建議,但是“大鳴大放”這些做法顯然不適宜于達到這個目的。因此,憲法有關“四大”的條文,根據長期實踐,根據大多數干部和群眾的意見,黨中央準備提請人大常委會和全國人大審議,把它取消。
《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堅持黨的路線,改進工作方法》一九八○年二月二十九日)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第三次會議上的講話。
全會建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修改憲法第四十五條,取消其中關于“四大”即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的規定,這在保障國家政治生活的安定方面,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搞資產階級自由化就是走資本主義道路》一九八五年五月二十日同陳鼓應教授的談話。
中國在粉碎“四人幫”以后出現一種思潮,叫資產階級自由化,崇拜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自由”,否定社會主義。這不行......因為他們搞的這一套無非是大鳴、大放、大字報,出非法刊物,實際上是一種動亂,是“文化大革命”遺留下來的做法。不能讓這股風刮起來。全國人大一九八○年專門做了決議,廢除憲法中肯定“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的條款,這個條款是“文化大革命”中寫進憲法的。那些崇拜西方“民主”的人總想搞這個“四大”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在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上的講話》,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八日在中共十二屆六中全會討論《中共中央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草案)時的講話。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粉碎“四人幫”以后,全國人大在一九八○年通過一個議案,取消憲法中的關于“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這一條。為什么做這件事?因為有一股自由化思潮。搞自由化,就會破壞我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從上述講話中可以看到,鄧小平是徹底否定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的,并且認為這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自由’”。
筆者在《鄧小平文選》第一卷(1938-1965)沒有檢索到任何關于大字報的講話。該版本文選是1994年出版的,是在上述講話(二、三卷講話)后出版的。
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是在1957年反右時達到第一次高潮的,鄧小平在此期間不可能不發表關于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的講話。于是筆者檢索了《人民日報》數據庫,果然找到了鄧小平關于四大的講話。
1957年10月19日《人民日報》第1版《關于整風運動的報告 一九五七年九月二十三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擴大的全體會議上》(鄧小平):
運動證明了:在斗爭中必須堅定地信任群眾的多數,充分運用群眾路線。實行大鳴大放大爭,擺事實,講道理,出大字報,開座談會和辯論會,這是最廣泛的社會主義民主,是資產階級民主所不能夢想的。這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方法,也是教育和團結群眾對敵人進行斗爭的方法。大鳴大放,放一把火燒敵人,也燒自己的缺點,這兩者都是我們所要求的。事實證明:不敢實行大鳴大放,怕出亂子,不相信多數群眾的覺悟程度,不相信群眾的智慧和力量,這種右傾觀點是非常有害的,并且已經為事實所駁倒了。
......
在職工中實行大鳴大放,要充分運用大字報。大字報形式簡便,生動活潑,引人注意,便于發動群眾;批評領導人員和工人群眾中的缺點,提出各種合理化建議,明確尖銳,有聲有色。無論工廠或者機關學校,都可以把大字報逐步變成經常的發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一種重要形式。
在軍隊各級機關和學校的整風,可以采取大字報、辯論會、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式來進行。在連隊,主要是進行社會主義教育和組織有領導的辯論。
由毛主席親自修改審閱、鄧小平組織黨內“秀才”們撰寫的著名的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是馬列主義理論的高峰,其中第九評《關于赫魯曉夫的假共產主義及其在世界歷史上的教訓》是這樣寫的:
我國人民在長期革命斗爭中創造出來的大鳴、大放、大辯論,是依靠人民群眾,解決人民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的一種重要的革命斗爭形式。
被鄧小平建議取消四大(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前的憲法是如何規定的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75年1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第十三條 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是人民群眾創造的社會主義革命的新形式。國家保障人民群眾運用這種形式,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以利于鞏固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的領導,鞏固無產階級專政。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78年3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
第四十五條 公民有言論、通信、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罷工的自由,有運用“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的權利。
關于“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毛主席是什么態度呢?
1957年7月9日,毛主席在上海干部會議上的講話《打退資產階級右派的進攻》:
大字報是個好東西,我看要傳下去。孔夫子的《論語》傳下來了,“五經”、“十三經”傳下來了,“二十四史”都傳下來了。這個大字報不傳下去呀?我看一定要傳下去。比如將來工廠里頭整風要不要大字報呀?我看用大字報好,越多越好。大字報是沒有階級性的,等于語言沒有階級性一樣。白話沒有階級性,我們這些人演說講白話,蔣介石也講白話。現在都不講文言了,不是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無產階級講白話,資產階級也講白話。無產階級可以用大字報,資產階級也可以用大字報。我們相信,多數人是站在無產階級這一邊的。因此,大字報這個工具有利于無產階級,不利于資產階級。
......剛才講大字報,這是個方式的問題,是取一種什么形式作戰的問題。大字報是作戰的武器之一,象步槍、短槍、機關槍這類輕武器。
......各個機關、學校、工廠的領導人,不是在“下樓”嗎?他們不要那個國民黨作風和老爺習氣了,不做官當老爺了。合作社主任跟群眾一起耕田,工廠廠長、黨委書記到車間里頭去,同工人一起勞動,官僚主義大為減少。這個風將來還要整。要出大字報,開座談會,把應當改正的,應當批評的問題都分類解決。再就是要提高一步,學一點馬克思主義。
1957年7月,毛主席在青島召開的省市委書記會議期間寫的一篇文章《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勢》,在這個會議上印發過,同年八月,又印發給黨內領導干部閱讀:
大字報,除商店的門市部、農村(區鄉)、小學、軍隊的營和連隊以外,都可以用。在我國條件下,這是一個有利于無產階級而不利于資產階級的斗爭形式。怕大字報,是沒有根據的。在高等學校,在中央、省市、地、縣的機關和城市的大企業,大字報、座談會和辯論會,是揭露和克服矛盾、推動人們進步的三種很好的形式。
1957年10月9日,毛主席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擴大的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做革命的促進派》(毛澤東選集):
今年這一年,群眾創造了一種革命形式,群眾斗爭的形式,就是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F在我們革命的內容找到了它的很適合的形式。這種形式,在過去是不能出現的。因為過去是打仗,五大運動,三大改造,這樣從容辯論的形式不能產生。那個時候,從容辯論,擺事實,講道理,搞它一年,不許可?,F在許可了。我們找到了這個形式,適合現在這個群眾斗爭的內容,適合現在階級斗爭的內容,適合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抓住了這個形式,今后的事情好辦得多了。大是大非也好,小是小非也好,革命的問題也好,建設的問題也好,都可以用這個鳴放辯論的形式去解決,而且會解決得比較快。左派不僅同中間派一道鳴放辯論,而且完全公開地同右派一道鳴放辯論,在農村里頭同地主、富農一道鳴放辯論。公開登報,不怕出“丑”,什么“黨天下”呀,什么“共產黨要讓位”呀,“下轎”呀。剛剛“上轎”,右派要我們“下轎”。這種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的形式,最適合發揮群眾的主動性,提高群眾的責任心。我們黨有民主的傳統。沒有民主的傳統,不可能接受這樣的大鳴大放,大爭大辯,大字報。延安整風的時候,寫筆記,自己反省,互相幫助,七、八個人一個小組,搞了幾個月。我接觸的人都感謝那一次整風,說改變主觀主義就是那一次開始。土地改革的時候,有事同群眾一道商量,打通思想。我們軍隊里頭,連長給戰士們蓋被子,同戰士很平等地友誼地談話。延安整風,土地改革,軍隊里頭的民主生活,還有“三查三整”,后頭的“三反”“五反”,對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等,這中間都有豐富的民主形式。但是,這樣的大鳴、大放、大爭、大辯,然后還要搞和風細雨,商量,啟發,這種形式只有現在這個時候才能產生。找到了這種形式,對于我們的事業會有很大的好處,克服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命令主義(所謂命令主義,就是打人罵人,強迫執行),領導干部同群眾打成一片,就容易做到了。我們的民主傳統今年是一個很大的發展,以后要把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這種形式傳下去。這種形式充分發揮了社會主義民主。這種民主,只有社會主義國家才能有,資本主義國家不可能有。在這樣的民主基礎上,不是削弱集中,而是更加鞏固了集中制,加強了無產階級專政。因為無產階級專政要靠廣大的同盟軍,單是無產階級一個階級不行。中國無產階級數量少,只有一千多萬人,它要靠幾億人口的貧農、下中農、城市貧民、貧苦的手工業者和革命知識分子,才能實行專政,不然是不可能的。我們現在發動了他們的積極性,無產階級專政就鞏固起來了。
......可以有幾種方法來比較,至少有兩種方法來比較。比如,大鳴大放,還是小鳴小放?要大字報,還是不要大字報?這兩種方法究竟那一種好?這種問題可多啦,就是放不開。北京三十四個高等學校,一個都放不開,沒有一個爽爽快快放開的。因為這是放火燒身的問題呀!要放開,需要有充分的說服,而且要有一種相當的壓力,就是公開號召,開許多會,將起軍來,“逼上梁山”。
毛主席的這段講話說出了有人反對大字報的真正原因:
“因為這是放火燒身的問題呀!”
1957年10月13日,毛主席在最高國務會議第十三次會議上的講話《堅定地相信群眾的大多數》(毛澤東選集):
現在整風找出了一種形式,就是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這是群眾創造的一種新形式,跟我們黨歷史上采取過的形式是有區別的。延安那一次整風,也出了一點大字報,但是那個時候我們沒有提倡。
對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主要有兩怕:一個是怕亂。你們怕不怕亂?我看有許多人是怕亂的。還有一個是怕下不得臺。當工廠廠長的,當合作社主任的,當學校校長的,當黨委書記的,怕一放出來,火一燒,怎么下臺呀?現在容易說通了,在五月間那個時候,就很不容易說服人。北京三十四個大專院校,開了很多會才放開。為什么可以不怕?為什么放有利?大鳴大放有利,還是小鳴小放有利?或者不鳴不放有利?不鳴不放是不利的,小鳴小放不能解決問題,還是要大鳴大放。大鳴大放,一不會亂,二不會下不得臺。當然,個別的人除外,比如XX,她就下不得臺。還有XXX,他在那里放火,目的是要燒共產黨,就下不得臺。那是少數人,是右派。其他的人就不要怕下不得臺,可以下臺的。無非是官僚主義、宗派主義、主觀主義之類的毛病,有則改之,不應當怕?;A就是要相信群眾的大多數,相信人民中間的大多數是好人。工人的大多數是好人,農民的大多數是好人。共產黨里,青年團里,大多數是好人。他們不是想要把我們國家搞亂。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資本家、民主黨派成員的多數,是可以改造的。所以我們不要怕亂,不會亂,亂不了。應當相信多數,這里所謂多數,是不是百分之五十一呢?不是的,是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九十八。
......在多數人擁護社會主義這個基礎上,在現在這個時候,出現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這種形式,很有益處。這種形式是沒有階級性的。什么大鳴、大放、大字報,右派也可以搞。感謝右派,“大”字是他們發明的。我在今年二月二十七日的講話中,并沒有講什么大鳴,大放,大辯論,沒有這個“大”字。去年五月,我們在這里開會講百花齊放,那是一個“放”,百家爭鳴,那是一個“鳴”,就沒有這個“大”字,并且是限于文學藝術上的百花齊放,學術問題上的百家爭鳴。后來右派要涉及政治,就是什么問題都要鳴放,叫作鳴放時期,而且要搞大鳴大放??梢?,這個口號無產階級可以用,資產階級也可以用,左派可以用,中間派可以用,右派也可以用。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究竟對那個階級有利?歸根結底,對無產階級有利,對資產階級右派不利。原因是,百分之九十的人不愿意國家亂,而愿意建成社會主義,百分之十不贊成或者反對社會主義的人中間,有許多人是動搖的,至于堅決反社會主義的分子,只有百分之二。你亂得了呀?所以,大鳴大放的口號,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的方式和方法,歸根結底有利于多數人,有利于多數人的自我改造。兩條道路,一條社會主義,一條資本主義,歸根結底有利于社會主義。我們不要怕亂,也不要怕下不得臺。右派是下不了臺的,但也還是可以下臺。按照辯證法,我看右派會一分為二??赡苡邢喈敹嗟挠遗煞肿?,大勢所趨,他們想通了,轉好了,比較老實,比較不十分頑固了,那個時候把帽子一摘,就不要叫右派了,并且還要安排工作。少數極頑固的,可能死不改悔,戴著右派帽子進棺材,那也沒有什么了不起,這樣的人總是會有的。右派這么鬧一下,使我們摸了一個底:一方面,贊成社會主義的,是百分之九十,可能爭取到百分之九十八;另一方面,不贊成或者反對社會主義的,是百分之十,其中堅決反社會主義的死硬派只有百分之二。摸了這樣的底,就心中有數了。在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下,在多數人擁護社會主義的基礎上,用我們這個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的辦法,可以避免匈牙利那樣的事件,也可以避免現在波蘭發生的那樣的事件。我們不需要象波蘭那樣封一個刊物,我們只要黨報發一兩篇社論就行了。對文匯報,我們寫了兩篇社論批評它,頭一篇不徹底,沒有講透問題,再發第二篇社論,它就自己改。新民報也是它自己改。在波蘭就不行,他們那里反革命的問題沒有解決,右派的問題沒有解決,走那條道路的問題沒有解決,又不抓對資產階級思想的斗爭,所以封一個刊物就惹起事來了。我看中國的事情好辦,我是從來不悲觀的。我不是說過,亂不了,不怕亂嗎?亂子可以變成好事。凡是放得徹底的地方,鬼叫一個時候,大亂一陣,事情就更好辦了。
......一個工廠,大字報一貼,幾千張,那個工廠領導人也是很難受的。
現在有些機關、學校,反過右派之后,風平浪靜,他就舒舒服服,對提出來的許多正確意見就不肯改了。北京的一些機關、學校就發生這個問題。我看,這個整改又要來一個鳴放高潮。把大字報一貼,你為什么不改?將一軍。這個將軍很有作用。
......除四害是一個大的清潔衛生運動,是一個破除迷信的運動。把這幾樣東西搞掉也是不容易的。除四害也要搞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如果動員全體人民來搞,搞出一點成績來,我看人們的心理狀態是會變的,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就會為之一振。
我們要使我們這個民族振作起來。計劃生育也有希望做好。這件事也要經過大辯論,要幾年試點,幾年推廣,幾年普及。
關于“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人民群眾是什么態度呢?
《人民日報》1966年6月20日第一版《革命的大字報是暴露一切牛鬼蛇神的照妖鏡》:
毛主席說:“大字報是一種極其有用的新式武器”。
革命的大字報好得很!
......革命的大字報,提出各種各樣的意見,揭露各種各樣的矛盾。我們就是要從各種不同的意見中,從各種矛盾中,去了解情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革命的大字報,把大是大非的問題擺出來,讓大家來議論,大家來鑒別,大家來批判。這對于教育群眾,特別是提高青年一代的無產階級覺悟,真是一天等于二十年。
......害怕大字報,就是害怕群眾,害怕革命,害怕人民民主,害怕無產階級專政。
大字報到底是什么樣呢?是洪水猛獸嗎?筆者摘錄幾份大字報:
《給黨委書記XXX》
黨委書記×××,常把深入工作來教導;這本來是好事情,但他以身作則做不到。增產節約大開展,分工要把前方到;這里順便問問他,到底曾經來跑幾跑?原則掌握坐三樓,幫助下層實在少;難得光臨到支部,支委借口往外跑。若問這事啥原因,實在威嚴嚇佬佬;這次調到區委去,勿再坐辦公室里來領導。
《人人說你官僚》
張廠長官僚一套,對下面干部不很好領導,只知批評不指導,開口“你明確不明確”,剛口“你們努一把力”。具體做法沒有,只知強求人做到,板起臉孔嚇得人走掉,你來廠里沒好久,紡部全體車間主任都被批評到,你不了解情況,人人說你官僚,在此整風關頭,請你快快改掉。
《副局長 外二則》
為點小事,大發脾氣,固執己見,少講道理。自批公文;怨人發出;強調自己,不顧整體。少動股筋,不夠深入;主要原兇,缺乏朝氣。
《副局長》
胸有成竹,缺乏民主。對于工作,不能細慮。有始無終,虎頭蛇尾。信口開河,亂用名詞。喜創新事,多流形式。歸根結底,主觀主義。
《高高在上的區長》
區長領導,高高在上。不下科室,專聽匯報。實際情況,了解很少。因此只好,生搬硬套。全體大會,一般號召。行政會議,布置一套。貫徹執行,缺少檢查。發現情況,請示匯報。研究研究,再作計較。拖拖拉拉,就此完了。請問區長,你可知道:深入檢查,具體領導;大家幫助,就能改好。
文革期間大字報選登
有人說:"你們要燒孔廟。"
這是造謠!這些人聽說我們來曲阜造孔老二的反,就害怕得要死,視紅衛兵為洪水猛獸,總想往革命的紅衛兵臉上抹黑,制造種種謠言,挑動群眾圍攻我們,說我們火燒孔家店就是要"火燒孔廟"。不錯,我們就是要火燒孔家店!"孔家店"是什么?孔家店是一切剝削階級的招魂處,是一切反動人物演出fb丑劇的舞臺,是封建主義、資本全義、修正主義的象征,是剝削階級孔孟之道的代名詞。我們要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烈火燒掉孔家店這個四舊勢力的代表,燒毀私有制,燒掉私有觀念,徹底批判孔孟之道,樹立毛澤東思想的絕對權威,這完全是革命的行動。有人故意把火燒"孔家店"這句革命語言跟"殺人放火"的"放火"混淆起來,企圖造謠污蔑,阻撓革命。這就暴露了他們把革命群眾視為暴徒的險惡用心。對此,必須堅決揭露。
我們要正告這些人,企圖在這上面撈根稻草,那是枉費心機!上述種種謬論,必須戳穿,必須打倒!
……
北師大毛澤東思想紅衛兵
井岡山戰斗團
1966年11月10日于曲阜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