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表于《學習與批判》1976年第8期,作者是伍甫。
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在這個歷史階段中,主要矛盾始終是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如同一切事物都處于運動和發展之中一樣,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是在階級斗爭的過程中展開的。
因此,我們必須對社會主義社會各個階段中階級關系的變化進行系統的周密的調查和研究。如果只滿足于概念上的理解,那就會得出唯心的和形而上學的階級估量,抓不住階級斗爭這個綱。
在這方面,毛主席為我們做出了光輝的范例。毛主席在領導我國民主革命的過程中,深刻地指出了當時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眾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壟斷資本主義的矛盾。這個矛盾,非到民主革命完成之日是不會消滅的。
但是,在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各個不同時期中,毛主席又及時而深刻地指出了由這一主要矛盾支配和制約著的各種階級關系,如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關系,無產階級同農民階級和其他小資產階級的關系,農民階級同地主階級的關系,共產黨同國民黨的關系,中國人民同各個帝國主義國家的關系,都無不隨著階級斗爭形勢的變化而發生著具體的生動的特殊的變化。
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由于階級力量的對比起了變化,民族資產階級背叛了革命,充當了買辦資產階級的尾巴。但是,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特別是一九三五年華北事變后,由于中日矛盾逐步上升到主要地位,毛主席就及時指出,不僅民族資產階級有可能重新參加革命陣營,就連買辦資產階級中的親英美派的政治態度也發生了某些變化,有與我們結成暫時的統一戰線的可能。
同時,毛主席又指出,買辦資產階級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在與蔣介石結成暫時同盟的過程中決不能放棄無產階級的領導權,以致重犯陳獨秀投降主義路線的錯誤。
不僅如此,毛主席還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頑固派、中間派、革命派的組成在不同時期的變化,作了深入的分析。比如,在抗日戰爭初期,作為大地主大資產階級一翼的地方實力派,是劃入頑固派營壘中的;后來,隨著他們同國民黨中央勢力矛盾的加劇,政治態度發生了變化,就及時地把它劃到中間派營壘中了。
社會主義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空前廣泛而深刻的社會革命。毛主席在一九五七年說過:“我們現在是處在一個社會大變動的時期。中國社會很久以來就處在大變動中間了。抗日戰爭時期是大變動,解放戰爭時期也是大變動。但是就性質說來,現在的變動比過去的變動深刻得多。”(《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這個大變動將貫穿于整個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始終。只要社會主義社會的過程一天沒有結束,這種階級關系的變動也就一天不會完結,我們對于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的認識過程也就不可能完結。
為什么在民主革命后,工人、貧下中農仍然要革命,而一部分黨員卻不想前進了,甚至有些人后退了,反對革命了?
為什么工人階級一部分,黨員一部分,也會出現自發地和大批地產生著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這樣的情況?
為什么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本上建立后,還是到處可以見到小生產(每時每刻都在自發地產生著資本主義)的影響?
為什么在社會主義企業內部,有些領導人會變成或者正在變成吸工人血的資產階級分子,會同工人階級處于尖銳的階級斗爭狀態之中?
為什么在執政的共產黨內,會出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
為什么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如果上臺,復辟資本主義很容易?
為什么資產階級的核心和主要力量已經不在黨外而在黨內?
所有這一切,不都說明了在今天的社會主義社會中,確實發生著深刻的階級變動嗎?不都說明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兩大對抗階級之間的矛盾和斗爭,以及它們雙方各自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嗎?
如果僅僅在口頭上承認有矛盾和斗爭,而對于這樣的階級關系的變動不調查,不研究,不認識,那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清醒的馬克思主義者。
能不能正確認識階級關系的變動,是關系到能不能正確制定和貫徹執行黨的路線的大問題。毛主席提出的我黨在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基本路線,就是在對社會主義時期階級關系,進行了系統的周密的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的。
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同樣有賴于對變動著的階級關系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為什么有些人會執行反革命的修正主義路線呢?其中有一部分人就是由于他們的認識沒有能跟上階級關系的變動,只懂得在某一特定條件下(例如在生產資料所有制方面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之前)的階級斗爭,不懂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階級斗爭,搞不清楚資產階級在哪里,因而就很容易上階級斗爭熄滅論的當。
而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為了用修正主義路線代替黨的基本路線,總是極力把階級關系的某些變動說成是階級斗爭的消滅,否認資產階級就在共產黨內,否認黨內資產階級是社會主義革命的主要對象。
死不改悔的走資派重新工作不久,就胡說現階段的任務是搞四個現代化,只要“沿著這個方向”走下去就行了。按他的說法,社會主義社會豈不是再也不會有什么變動和發展了嗎?再也不需要搞什么革命和斗爭了嗎?所謂“三項指示為綱”的修正主義綱領就是從這里引伸出來的。
因此,研究階級關系的新變動,是反修防修的需要,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需要。
正確的政策和策略,同樣地也必須建立在對于階級關系及其變化做出正確估量的基礎之上。不然的話,就搞不清楚在當前的革命階段上,應當依靠誰,團結誰,打擊誰,應當怎樣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擊最主要的敵人。
例如在犯有走資派錯誤的人中,多數在黨和群眾的幫助下,是能夠認識錯誤,吸取教訓,在革命道路上繼續前進的;但也有那樣的人,堅持錯誤,成為不肯改悔的走資派。
我們的打擊矛頭,就是要集中地指向這樣的黨內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當前,就要集中火力,深入進行反擊右傾翻案風的斗爭。
我國正處于重要的歷史發展時期。我們已經取得了偉大的勝利。但是,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還存在,資產階級法權還存在,國際資產階級和修正主義的影響還存在,因此,“走資派還在走”將是一個長期的歷史現象。
認真研究社會主義時期階級關系的變化,從理論上和實踐上搞清楚資產階級就在共產黨內的問題,對于我們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是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