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
——《鄧選》第三卷《中國必須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一九八八年十月二十四日)
與抗美援朝的決策一樣,當時對于是否原子彈的研發存在著尖銳的對立:一種意見是必須要獨立自主地研發;一種意見是現在我們比較窮,應該先發展經濟,等以后再研發;還有一種意見是蘇聯老大哥已經有了原子彈,我們同屬社會主義陣營,有蘇聯的核保護就可以了。
筆者整理了幾位領導人關于原子彈研發的相關資料,從最早表態的時間上可以基本可以判斷出他們對原子彈研發的態度。
《毛澤東傳》:
關于當年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中央領導人,作出研制原子彈決策的具體情節,著名科學家錢三強有過生動的回憶。
“一九五五年一月十四日,我和地質學家李四光同時被召到周恩來辦公室,在座的還有薄一波和地質部副部長劉杰。周恩來先請李四光講我國鈾礦資源勘探情況,接著由我介紹原子核科學技術研究狀況。周恩來全神貫注聽了我們的每一句話,并且洞察問題的關鍵,詳細詢問了原子反應堆、原子彈的基本原理,以及發展這項事業的必要條件等。然后他告訴我們:‘明天毛主席和中央其他領導要聽取這方面的情況,你們做點準備,簡明扼要,可以帶點鈾礦石和簡單儀器作點現場演示。’
第二天,我和李四光等按時到達中南海的一間會議室,里邊已經圍坐許多熟悉的領導人,有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鄧小平、彭德懷、彭真、李富春、陳毅、聶榮臻、薄一波等。
這是一次專門研究發展我國原子能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
毛澤東主席主持會議,開宗明義:‘今天,我們這些人當小學生,就原子能有關問題,請你們來上一課。’
李四光拿出一小塊黃黑色的鈾礦標本,說明鈾礦資源與發展原子能的密切關系。一九五四年下半年,我國第一次在廣西發現了鈾礦資源。領導人一個一個傳看著鈾礦標本,對它那神話般的巨大能量感到新奇。
我匯報了幾個主要國家原子能發展的概況和我國近幾年做的工作。……
毛澤東點燃一支煙,開始作總結性講話:‘我們的國家,現在已經知道有鈾礦,進一步勘探,一定會找到更多的鈾礦來。我們也訓練了一些人,科學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基礎,創造了一定條件。過去幾年,其他事情很多,還來不及抓這件事。這件事總是要抓的。現在到時候了,該抓了。只要排上日程,認真抓一下,一定可以搞起來。’
‘你們看怎么樣?’毛澤東看了看大家,接著強調說:‘現在蘇聯對我們援助,我們一定要搞好。我們自己干,也一定能干好!我們只要有人,又有資源,什么奇跡都可以創造出來。’
會議對大力發展原子能表示了極大興趣和決心。
……
到了吃飯時間,大家從會議室來到餐廳,擺有三桌飯菜,六樣普通的菜,多帶辣味。我同毛澤東在一桌,坐在他的對面;他左邊是彭真,右邊是李四光。李四光改用湖北話同毛澤東交談,無拘無束,十分開心。
……
最后,毛澤東舉起酒杯站起來,大聲說:‘為我國原子能事業的發展,大家共同干杯!’”
從一九五五年一月十五日這一天起,中國的核武器研制開始了艱巨而偉大的歷程。
......一年后,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講話中又指出:“我們現在已經比過去強,以后還要比現在強,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這些富有遠見的思想,成為我國發展國防尖端科學技術的指針。
《周恩來年譜》:
【1955年1月14日】由薄一波陪同,同科學家李四光、錢三強談話,詳細了解中國原子能科學的研究現狀、人員、設備以及鈾礦資源等情況,仔細詢問核反應堆與原子彈的原理和發展原子能事業所需要的條件等,并告訴他們:中央將要討論發展原子能問題,請做好匯報準備,到時還請帶上鈾礦石和簡單的探測儀器來進行探礦模擬表演。隨后,致信毛澤東。匯報談話情況,并告可在十五日下午三時約李四光、錢三強一談,除書記處外,彭德懷、彭真、鄧小平、李富春、薄一波、劉杰均可參加。同時,將有關文件送毛澤東閱看。十五日下午,出席毛澤東主持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聽取李四光、錢三強的匯報,討論發展原子能事業問題。會上,周恩來插話補充情況,強調一定要大力加強人才的培養,提醒匯報人對重點問題要講得盡可能詳細一些、通俗一些。會議作出了中國要發展原子能事業的戰略決策。會后,批準調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東北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的胡濟民、朱光亞等在北京大學創辦技術物理系。不久,又批準在清華大學創辦工程物理系。
【1955年1月31日】主持國務院第四次全體會議。在討論蘇聯政府一月十七日關于蘇聯在促進原子能和平用途的研究方面給中國以科學、技術和工業上的幫助的建議時說:蘇聯幫助中國和平利用原子能,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在這方面,我們很落后,但是有蘇聯的幫助,我們有信心、有決心能夠趕上去。帝國主義叫囂原子戰爭,我們要把它戳穿,應該使全世界的人民知道,原子能如果為和平建設服務,就可以造福人類,如果為戰爭服務,就是毀滅人類。在對待原子武器問題上,世界上有兩種態度;一種是漠視,一種是恐怖。我們中國人民,覺得原子彈沒有什么了不起,是藐視的。漠視不對,而世界上更多的人則是恐怖。美國想用恐怖嚇倒我們,但是嚇不倒我們。我們要掌握原子彈。
《彭德懷年譜》:
(1953年)11月下旬 同高崗審閱修改在高干會上的報告稿時對高說:“請對國防工業安排一下吧!現在從蘇聯進口的海軍船只和飛機,這只能作為訓練培養干部用,不能作為海、空軍基礎,軍事技術是技術科學的總和。”“要趕上美國的軍事技術,可能要十五年至二十年。我們可不可以快一點呢?在十年左右趕上美國。美國有的武器我們都要有(包括原子彈)。”
(1954年)8月20日 特別邀請錢三強到宿舍,講原子彈、氫彈的原理與構造。并詢問發展原子能事業的必需條件。錢三強講解了原子反應堆的作用,稱原子反應堆在建設上比氣體擴散法生產核燃料省錢省力,希望向中央反映,爭取早建。彭說,我支持你的主張。
《劉少奇年譜》:
1962年10 月 19 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匯報會,聽取國務院國防工業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趙爾陸匯報國防工業口的基本情況、當年計劃執行情況、一九六三年和第三個五年計劃的安排等問題。指出:導彈和原子彈都需要中央有一個專門的機構來抓,做組織工作、協作工作,下命令的工作。
筆者在《鄧小平文選》、《鄧小平傳》、《鄧小平年譜》檢索,鄧小平在1957年之前未發現有任何關于原子彈的講話或者文字記錄。最早的關于原子彈的講話是在1957年7月19日出席中共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并講話:
再一個是尖端技術,就是原子彈和導彈。我們不能因為戰爭一時打不起來,就不做準備。
根據《毛澤東傳》,從一九五五年一月十五日這一天起,中國的核武器研制開始了艱巨而偉大的歷程。
按照這個時間,根據上述資料,筆者列一個表態時間表:
彭德懷在1953年表態支持
周恩來在1955年1月表態支持
在決定研發原子彈后兩年的1957年7月19日,鄧小平講話支持。劉少奇在1962年10月19日講話支持。
在《鄧選》第三卷,鄧小平講了原子彈,強調的是要軍隊忍耐,要等到經濟力量強了再拿出來錢搞裝備。
《鄧選》第三卷《軍隊要服從整個國家建設大局》(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一日)
大局好起來了,國力大大增強了,再搞一點原子彈、導彈,更新一些裝備,空中的也好,海上的也好,陸上軍隊要服從整個國家建設大局的也好,到那個時候就容易了。
《鄧選》第三卷《在軍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一九八五年六月四日):
軍隊裝備真正現代化,只有國民經濟建立了比較好的基礎才有可能。所以,我們要忍耐幾年。我看,到本世紀末我們肯定會超過翻兩番的目標,到那個時候我們經濟力量強了,就可以拿出比較多的錢來更新裝備。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