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讀書交流

人民公社系列:(十八)人民公社無限好,基本路線指方向——廣西壯族自治區都安瑤族自治縣下坳公社調查紀實

五洲風雷激 · 2024-06-30 · 來源:五洲風雷激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都安瑤族自治縣七十萬各族人民,在改造大石山區的斗爭中,表現出氣壯山河的革命氣概,充分顯示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國”的偉大力量。不久前,我們重訪這個縣的下坳公社,再一次受到了生動的路線教育。

  人民公社能勝天 大石山區換新顏

  下坳人民公社成立十五年了。十五年來,這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我們來到的時候,許多貧下中農懷著激動的心情,首先向我們介紹了三個旱年的不同情景:

  一九四四年,這里天旱四十天,糧食大部失收,許多貧農賣兒賣女,外出逃荒。

  一九五四年,又遇春旱,已經組織起來的各族人民,挑水抗旱,點水播種,但因社小勞力少,抗御嚴重災害的能力很低,糧食作物還是受災減產,吃了不少國家救濟糧。

  一九七二年,這里持續六個月沒下透雨,旱情遠遠超過以上兩次,但由于人民公社發揮“一大二公”的優越性,大大改變了農業生產基本條件,糧食產量比豐收的一九七一年增產百分之二十九,創造了大旱大干大增產的奇跡。鮮明的對比,展示了人民公社的強大生命力!

  下坳,處在都安與河池、宜山等縣交界的三角地帶,階級斗爭復雜,自然條件很差,一個個鍋底形弄場,三天不雨地干裂,一場大雨變水塘。耕地大部分分布在山腰石縫里,碗一塊,瓢一塊,跑土,跑水,跑肥,種一坡,收一籮。

  在舊社會,這里流傳著一首歌謠:“下坳是個苦地方,十年辛苦九年荒;地主逼債似虎狼,窮人含淚走他鄉。”解放后,特別是成立人民公社以后,廣大社員群眾,依靠公社的集體力量,開鑿穿山隧洞二十七個(已打通十九個),開發地下水三處,修建山塘水柜九百三十多個,加上機械排灌設施,使保水田、水澆地面積增加了八倍多,還砌起七千三百多畝水平梯地。

  水變,地變,產量變。一九七二年全社糧食畝產超千斤,每人有糧八百七十八斤,總產量比一九五七年增加二點八倍,實現了一人一豬,一畝一豬。全社為國家提供糧食三百一十六萬斤,社員每人平均收入九十一元,分得口糧六百多斤。

  集體經濟的不斷壯大,帶來了文教衛生事業的發展。解放前,適齡兒童入學率不到百分之十,現在達到百分之九十四。解放前在這偏僻山鄉,貧苦農民生病只好求神拜佛。如今,公社有衛生院,大隊有衛生所,生產隊有衛生員,全社實行合作醫療制度,社員求醫治病有了保障。貧農女社員譚仁飛腹部長了八十斤重的大腫瘤,公社衛生院的醫生翻山過嶺來到她家,為她動了手術,使她恢復了健康,重新投入了集體生產勞動。這真是亙古以來不曾有過的事情。

  如今,站在凌云山上,只見梯田梯地排列,渠道環山伸延,禾苗茁壯,牛羊滿坡,村村蓋新房,處處歌聲揚。思往昔,看今天,社員心花怒放,齊贊“人民公社好”!

  人民公社無限好 基本路線指方向

  下坳公社在前進的道路上,經歷了一段曲折的路程。從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八年的十年間,由于受到修正主義路線的干擾,有的干部只是埋頭生產,忘了階級斗爭。他們雖然汗沒少流,力沒少出,但是農業學大寨的步子邁得不快,糧食平均每年僅以百分之五的幅度遞增,大石山區的面貌改變不大。

  一九六六年底,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推動下,首先在板買大隊掀起了一場對敵斗爭的高潮。大隊黨支部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深入發動群眾,堅決打擊一小撮階級敵人的破壞活動,同時采取回憶對比的方法,對廣大貧下中農和社員群眾,進行具體生動的社會主義教育。貧下中農煥發出改天換地的巨大熱情,奮戰一年零五個月,鑿穿了全縣千山萬弄的第一個隧洞,引水灌溉,使五百畝旱田變成保水田,糧食畝產一舉跨過《綱要》。

  第一洞,為干部和貧下中農壯了膽,為改造大石山區闖出了一條道路,而更重要的,是給了公社黨委一個深刻啟示:公社制度無限好,還必須有黨的基本路線指方向;忘了黨的基本路線,公社制度再好,還是寸步難行。

  經過十年艱難曲折得來的這個深刻啟示,是多么寶貴!黨的“九大”以后,公社黨委認真總結歷史上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提高了路線覺悟,從此,牢記黨的基本路線,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

  公社黨委書記黃道業,從一九七〇年到一九七一年,不到兩年的時間,先后走遍公社二十一個大隊的三百八十多個生產隊(占全公社生產隊總數近百分之九十),進行調查研究,了解階級斗爭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同時,深入蹲點,以點帶面,指導全公社狠抓階級斗爭,深入進行社會主義教育。

  全公社有八個大隊,地處邊遠山區,階級斗爭復雜資本主義傾向嚴重,處于落后狀態。一九七〇年春天,公社組織了四十多人的宣傳隊,由公社領導成員率領,抓“三分之一”,開進這些后進大隊。為了勝利開展對敵斗爭,宣傳隊從提高大隊黨支部成員基本路線覺悟和發動貧下中農入手,形成對敵斗爭的領導核心,組織對敵斗爭的階級力量。

  在隆福大隊,黨支部領導成員韋安流,是革命烈士的兒子,解放前他父親被國民黨殺害,房屋被匪徒燒毀,苦大仇深。但在嚴重的階級斗爭面前,表現軟弱無能,不敢斗爭。

  宣傳隊領導同志黃鳳軒首先帶他到烈士墓前憶苦思甜,極大地激發了他對階級敵人的仇恨,對新社會和人民公社的熱愛。接著又和他一起反復學習毛主席關于“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教導,使他認清階級敵人看來氣焰露張,但他們是被打倒的階級,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只要我們緊緊依靠貧下中農,把群眾發動起來,同階級敵人進行堅決的斗爭,就一定能夠把敵人的反動氣焰打下去,使社會主義的正氣升上來。

  就這樣,韋安流提高了覺悟,堅定了決心和信心。他說:“解放戰爭時期,我也曾參加游擊隊拿起刀槍和敵人戰斗過,今天,在保衛無產階級專政,保衛社會主義陣地的新戰斗面前,我決不放下武器。”

  韋安流的堅決態度,得到了全體共產黨員的支持和擁護,一致選他為大隊黨支部書記。以后,韋安流又在宣傳隊的幫助下,先后訪問了八十多戶貧下中農,同憶階級苦,共同查敵情。在他走進老貧農唐奇瑞家的時候,唐奇瑞向他揭發了階級敵人暗中破壞的種種罪行,并憤慨地說:“這些家伙解放前把我們當牛作馬,現在又想騎到我們的頭上來,我們堅決不答應!”

  就這樣,經過深入串連,貧下中農發動起來了。他們向階級敵人發起了堅決的進攻。挖出了兩個暗藏二十多年的歷史反革命分子,揭發批斗了三個貪污盜竊,投機倒把,損害集體經濟的壞家伙,有力地打擊了階級敵人的氣焰,樹起了貧下中農的階級優勢。對敵斗爭的勝利,帶來了生產的飛躍發展。

  隆福大隊的貧下中農和社員群眾揚眉吐氣,斗志昂揚。黨支部領導大家學大寨,奪高產,劈山造地、興修水利,從一九七〇年冬天開始,僅兩年多時間就改造六個荒,建成十二個水柜,開出水平梯地二百五十八畝,糧食平均畝產一九七一年跨《綱要》,一九七二年超千斤,總產量比一九六九年提高一點六倍。全社八個后進大隊在公社宣傳隊的幫助下,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狠抓階級斗爭,就有六個跨入了先進行列,其余兩個也有很大變化。

  親不親階級分 各族人民心連心

  下坳公社聚居著瑤、壯、苗、回、漢五個民族人民。在舊社會,由于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各民族之間存有較深的隔閡。解放后,特別是公社化以后,山相連、地相靠,集體所有制的經濟基礎,為消除民族隔閡鋪平了道路。但由于一小撮階級敵人的挑動,狹隘的民族觀念還是經常反映到人們頭腦里來。

  “民族斗爭,說到底,是一個階級斗爭問題。”黨的“九大”以后,公社黨委遵照毛主席的偉大教導,緊緊抓住兩個階級、兩條道路斗爭這個綱,幫助各族人民提高階級覺悟,增強了民族團結。躍南大隊的領導成員來自四個不同民族。

  開始,有人提出各自為本民族掌權。心不同,力不協,農業學大寨群眾運動開展不起來。公社派干部來到這個大隊蹲點,組織大隊干部共憶階級苦。

  瑤族干部、大隊革委會副主任羅桂珍,回憶了他家在解放前被同民族地主羅仁明高利盤剝,搶走家中僅有的一頭牛和二畝石窩地,還把他的父母打得遍體鱗傷,逼得一家五口咽野菜,啃草根的悲慘遭遇。漢族干部、大隊黨支部副書記楊超回憶了被同民族地主逼得骨肉分離,住了八年巖洞的苦難家史。

  共同的階級仇恨,使他們明白了:親不親,階級分,不論哪個民族,普天下的貧下中農是一家人,地主資產階級是我們共同的敵人。他們回憶了一九一五年,殺人魔王、大地主馮家隆、羅榮懷挑撥民族矛盾,煽動三個村的不同民族互相殘殺,使十多戶貧雇農家破人亡,賣兒賣女,流落他鄉,而他們卻從中漁利,大發橫財的歷史事實,進一步激起了對階級敵人的仇恨,煥發了對各民族階級兄弟的深厚感情。

  大家用階級斗爭觀點進一步分析,為什么今天階級敵人又來挑撥民族矛盾呢?原來是階級敵人不甘心失敗,妄圖通過制造民族糾紛,破壞各民族的團結,破壞社會主義集體經濟。怎么辦?幾個干部說:我們要記住血的經驗教訓,不上階級敵人的當!要團結起來,共同對敵,堅決給挑動民族糾紛的階級敵人以迎頭痛擊!

  一九七〇年,他們多次召開全大隊的群眾大會,堅決批斗破壞民族團結的地主分子,揭露了他的罪惡陰謀。同時,號召全大隊各族貧下中農和社員群眾,緊密團結,互相支援,共同建設社會主義的新農村。

  干部帶了頭,群眾斗志高。在公社各級干部的帶領下,全社各族人民提高階級警惕,嚴防上當受騙,互相幫助,團結戰斗,到處呈現一派蓬勃向上的動人景象。

  壯族聚居的吉隆大隊和苗族聚居的板嶺公社八達大隊,過去受階級敵人挑撥,常常為水利、山林鬧糾紛、搞械斗,現在,他們齊心協力,經過兩年共同奮斗,打通了一條一百八十米長的“民族團結隧洞”,開了一條二千四百米長的環山渠道,使兩個大隊的三千多畝田地解除澇災,低產變高產,第一年跨《綱要》,第二年超千斤。在戰斗中,壯、苗兩族人民互相愛護,并肩前進。

  有一次,隧洞里的抽水機突然發生故障,水排不出去,眼看洞里打好的十四個炮眼,就要被驟漲的泉水淹沒,影響到下一班施工。壯族民兵盧漢鐵和苗族民兵吳秀豪,不約而同地沖進隧洞,爭分奪秒裝好炸藥,點燃了引線跑出來。

  可是,走在后面的吳秀豪,還離洞口二十多米,不慎頭碰石壁,暈倒在水里。這時已出洞口的盧漢鐵立即轉身進洞,背起吳秀豪,不顧一切,使盡全力往外沖,剛剛背出洞口,洞內石炮就爆炸了。吳秀豪醒過來后,拉著盧漢鐵的手,激動地說:“是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把我們的心連在一起!”

  躍南大隊壯瑤聚居的保豐生產隊和吉隆大隊苗壯聚居的都隴生產隊,過去民族隔閡較深,雖然毗鄰而居,卻以山為界,互不往來。現在卻成了團結戰斗的兄弟隊。前年保豐生產隊知道都隴生產隊要搞引水渠道,正為缺乏石灰發愁,就主動邀請他們到自己的生產隊場開辦石灰窯,并熱情給他們提供燒石灰用的石灰石和柴草。

  去年,天大旱,壯族聚居的加下生產隊,見隔壁與石大隊苗族聚居的加浪生產隊有二十多畝玉米地無法開犁。他們就在五百米的高崗上,開鑿引水渠,將一股山泉水引到加浪的場,幫助他們抗旱播種。山泉水不僅澆灌了人民公社的土地,而且注入了加浪苗族貧下中農的心里。他們激動地說:“只有在黨的領導下,在人民公社的大家庭里,我們壯苗兩族階級兄弟才能這樣團結互助,并肩前進!”

  民族團結的燦爛之花,結出了豐碩的經濟之果。以躍南大隊為例:近三年來,新建環山渠道、排澇溝共長四千一百多米,新建水柜四十多個,其中儲水萬擔以上的有十八個,使旱澇保收面積由一九七〇年前的二、三百畝,增加到一千多畝,修建大寨式水平梯地七百多畝。糧食畝產一九七一年跨《綱要》一九七二年超千斤,總產量比公社化初期增加五倍多。

  貧下中農頂梁柱 緊緊依靠志不移

  不斗倒資本主義,就建不成社會主義。但是,在農村依靠誰來搞社會主義,來斗資本主義呢?實踐使下坳公社黨委得出結論:貧下中農是社會主義的頂梁柱,是一切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的死對頭,必須緊緊依靠不動搖。

  為了更好地依靠貧下中農開展工作,公社黨委經常利用本公社階級斗爭的生動事例,向他們進行黨的基本路線教育,用搞展覽、憶村史、講家史等方法,使他們從新舊社會的鮮明對比中,進一步認識到“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這個偉大真理。解放前兩年統計,下坳公社這地方就有三千多人給地主打長工、做短工,四百九十多人住巖洞,八百多人外出逃荒,不少人家賣兒賣女。

  那時,山霸橫行,地主殘酷剝削,勞動人民連吃水也要交水租,葬墳還要交墳租。廣大貧下中農回憶過去的辛酸血淚史,對照今天政治上翻身解放、生活上不斷改善的好光景,萬分憤怒地批判了騙子妄圖復辟資本主義的罪行,更加堅定了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增強了斗資本主義的勇氣。

  在這一方面,涌現了許多動人的事例:漁洞大隊甲從生產隊有一個貧農女社員馮珍英,她的丈夫王永權擔任生產隊長,因受資本主義思想影響,重錢輕糧,熱衷于外出搞私撈,對領導集體生產不積極。

  在一次生產隊的會議上,馮珍英尖銳地批評他“上梁不正下梁歪,你當隊長,自己外出搞私撈,帶錯了路啦!”王永權一時聽不進,頂撞她說:“我這隊長當不好,你來當!”馮珍英說:“大家叫我當,我就當。”

  大家見她覺悟高,有骨氣,就叫她先把擔子擔起來。馮珍英領導大家出集體工,大干,苦干,使這個生產隊去年糧食畝產達到一千多斤。與此同時,馮珍英又在家庭開憶苦會,談自己父親被地主逼債,慘遭吊打的苦難遭遇,以苦引苦,使她丈夫深受教育和啟發,表示不再外出搞私撈,并自覺地在生產隊社員大會上斗私批修,走上了社會主義正道。馮珍英又幫助隊里其他社員,把外出搞野馬副業的一個一個動員回來,積極投入集體生產。資本主義的邪氣壓下去,社會主義正氣升上來。

  在下坳大隊紅星生產隊,有一個貧農社員韋安新,是個石匠能手,有人兩次勸他外出搞副業單干,他都堅決拒絕,還語重心長地對這個人說:“在舊社會,我父親被地主逼得哭瞎了眼,三歲的弟弟病死在路邊,我八歲給地主打長工,就像進了虎狼窩,苦處說不完。如今,我們翻身解放,當家做主,社會主義指引光明路,人民公社使我們生活一年好過一年,我們只能為社會主義砌墻壘基,決不能挖社會主義的墻腳!”

  他把自己的石匠工具拿出來,積極為生產隊砌墻保土,造田造地。并熱情地把技術傳給青年人。去年九月,在他的建議下,生產隊組織力量砌起一條四十七米長的人造隧洞,洞里排澇,洞頂鋪土造梯地,擴大耕地面積六畝,今年收得早玉米二千多斤。參觀過這條隧洞的人都說:這是社會主義思想開出來的一朵紅花!社會主義無限好,公社社員愛公社。廣大貧下中農把自己對社會主義的無比熱愛,傾注在搞好集體生產上,傾注在鞏固和發展人民公社的斗爭中。

  貧農社員唐毓規,一九六九年冬天參加水利專業隊,連續四年奮戰在工地,和大家一起打通了三個共五百五十五米長的隧洞。這期間,他愛人兩次生病住院,領導幾次批準他回家看看,他都堅持不回去。有一次,鑿隧洞遇到一些特別堅硬的石層,要跪著打矮腳錘。

  這個在舊社會二十年一直靠破單衣過冬的貧農社員,現在卻馬上脫下自己心愛的棉衣給同志們墊在膝下。人們勸阻他,他卻說:“為了辦好人民公社,莫說是墊一件棉衣,就是獻出生命,也心甘情愿!”在人民公社里,像唐毓規這樣為公忘私的人何止成百成千!

  廣大貧下中農熱愛人民公社的巨大精神力量,變成了建設人民公社的巨大物質力量。從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二年,全公社糧食產量增長一倍多,平均每年遞增百分之三十七,多種經營也有很大發展。他們滿懷激情地唱道:遠看山外還有山,大寨之花紅爛漫;公社社員豪情涌,定教日月換新天!

  河池地區、都安瑤族自治縣、下坳公社革委會報道組

  《廣西日報》記者

  (載一九七三年八月十二日《廣西日報》)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一生沒有憋好屁的王慧玲,終于被封了。
  3.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4.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5. 烏克蘭逃兵
  6. 政說心語|一味地否定前30年打下的基礎究竟圖個啥
  7. 殖人哭了:還是中國好,別來美國做牛馬了
  8. 倒反天罡!瑞幸給打工人節假日三薪,原因竟是…
  9. 王忠新:清除內奸遠遠難于戰勝外敵——蘇聯“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10. 女士,你罵“泥腿子”,身份暴露了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9.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0.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0. 我們還等什么?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假裝上班公司火爆背后,年輕人花錢假裝上班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一级AV在线大片 | 在线观看欧美亚洲 | 偷偷做久久久久免费网站 |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AⅤ片综合久久网 | 中国日本免费不卡在线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