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告誡大家:“階級斗爭一抓就靈。”
但他逝世后,這種論斷被否決了。
壹.
《毛選》第一篇文章《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就是通過階級分析,然后進行階級團結和階級斗爭,分清敵友,弄懂革誰的命,找到了真正的力量,這才獲取勝利。
毛主席在開篇第一句就說: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
這一句話打臉很多人,“辛亥革命”以來,都快過去十五年了,革命黨還沒有一個人能弄清楚誰是自己的敵人和朋友,革誰的命都沒有真正弄明白,實在是愚蠢。
難怪毛主席寄給陳獨秀想讓他幫發表,但幾個月不見動靜,應該是被“壓”了下來。
大清被推翻,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但這家伙根本不是革命黨人,還要復辟當皇帝。幸好他很快去世,但不幸的是軍閥割據,底層人民還是受苦受難,孫中山繼續革命,但總是在中國南方打轉,沒力量。
我黨成立后也在尋找力量,所以有了1924年的國共第一次合作,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
但我黨當時以陳獨秀為代表只側重與國民黨合作,以張國燾為代表盲目模仿蘇聯,只側重工人運動,缺乏真正自己的力量。
毛主席比較了解當時的中國癥狀,有了些不同意見,所以他在“職場”中受到排擠。
受到排擠加上長期熬夜,1925年2月,毛主席帶家人回老家,說是養病去。
而第一次國共合作沒多久,1925年3月,孫中山逝世,毛主席警惕國民黨右派。
1925年秋他寫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特意提醒我黨要注意民族資產階級具有兩面性,警惕中產階級右翼。
比如批判了孫中山的曾經秘書戴季陶,批判了戴季陶的信徒們,批判他們反對以階級斗爭學說解釋國民黨的民生主義和反對三大政策,直接做出論斷——“實現民族資產階級統治的國家,是完全行不通。”
可惜陳獨秀等很多領導并不重視。
1926年,國共開始北伐,短短兩年多時間就摧枯拉朽地消滅北洋軍閥,讓國民政府基本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
但毛主席擔憂的事情出現了!
國民黨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右翼背叛了革命,1927年蔣介石利用他曾經加入過的青幫力量打頭陣,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手段非常殘忍,國民黨成了新軍閥。
那位戴季陶也果真露出了真正的獠牙,支持蔣介石背叛革命,大搞清黨活動。
我黨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貳.
毛主席是如何分析出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文中這樣說:“我們要分辨真正的敵友,不可不將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經濟地位及其對于革命的態度,做一個大概的分析。”
為什么要從革命態度來分析呢?
“只有背叛階級的個人,沒有背叛利益的階級。”地主階級有理想的人也會鬧革命,底層的工人也會出現“工賊”。
又為什么要從經濟地位來分析?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不理解,我換另一種通俗說法:
比如你是一個商人,已經擁有幾個商鋪(當時革命黨人已經擁有幾省的實際控制區),你想要擴張你的商業帝國,是不是需要做一下市場分析?那你從什么維度去做市場分析呢?
分析有哪些消費者需要你的商品,有哪些消費者能買得起你的商品?
如果一個人每天享受生活,具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平時不用勞作,對現狀很滿意,那他基本不可能起來革命;但如果一個人每天努力工作,還吃不飽,那他就比較愿意起來鬧革命。
毛主席分析了五大階級,其中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為第一大類階級,他們對外依附帝國主義,對內壓迫無權無勢底層人民,是中國最落后最反動的生產關系,嚴重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中產階級剛才提到過,他們會分化,其右翼跑去反革命派,左翼加入革命派,他們沒有“獨立”的余地。
毛主席分析到小資產階級第二類型的人——“他們也想發財,但是趙公元帥總不讓他們發財,而且因為近年以來帝國主義、軍閥、封建地主、買辦大資產階級的壓迫和剝削,他們感覺現在的世界已經不是從前的世界。他們覺得現在如果只使用和從前相等的勞動,就會不能維持生活。必須增加勞動時間,每天起早散晚,對于職業加倍注意,方能維持生活。他們有點罵人了,罵洋人叫‘洋鬼子’,罵軍閥叫‘搶錢司令’,罵土豪劣紳叫‘為富不仁’。”
小資產階級第三類型的人——“他們每逢年終結賬一次,就吃驚一次,說:‘咳,又虧了!’這種人因為他們過去過著好日子,后來逐年下降,負債漸多,漸次過著凄涼的日子,‘瞻念前途,不寒而栗’。”
小資產階級第一類型的人有右派和中立者,但毛主席非常精準地指出,到了革命戰爭高潮時候,他們變得是朋友——“到戰時,即到革命潮流高漲,可以看得見勝利的曙光時,不但小資產階級的左派參加革命,中派亦可參加革命,即右派分子受了無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左派的革命大潮所裹挾,也只得附和著革命。”
《讓子彈飛》有一句臺詞:“誰贏他們幫誰。”這主要是小資產階級第一類型的人,如果放到整個底層來講就是錯誤的。
如果大家都是誰贏幫誰,那贏的力量何來?
毛主席還分析半無產階級的貧農——“既無充足的農具,又無資金,肥料不足,土地歉收,送租之外,所得無幾,更需要出賣一部分勞動力。荒時暴月,向親友乞哀告憐,借得幾斗幾升,敷衍三日五日,債務叢集,如牛負重。”
其他階級的分析就不引用了,最后得出要革誰的命了——勾結帝國主義的軍閥、官僚、買辦、大地主階級以及附屬于他們的一部分反動知識分子。
明確了要推翻“三座大山”!
得出依靠的力量——中國農民是最大的同盟軍,工業無產者是領導力量。小資產階級、半無產階級是真正的朋友,中產階級左翼也可能是我們的朋友。
所以毛主席后來領導了農民運動,但被一些人罵這是“糟得很”、“過分”和“痞子運動”。
毛主席為了答復黨內外對于農民運動的責難,他又去深入底層調查,于是寫出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告訴當時領導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這是一種暴動,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
毛主席后來跟斯諾談到相關話題,就批評當時的陳獨秀:“陳獨秀實在害怕工人,特別害怕武裝起來的農民,武裝起義的現實終于擺在他面前的時候,他完全失掉了他的理智。他不能看清當時的形勢,他的小資產階級的本性使他陷入驚惶和失敗。”(來自《紅星照耀中國》)
毛主席這篇文章,通過階級分析法精準地分析出各階級的情況,搞清楚了團結哪個階級,斗爭哪個階級,有了正確方向。
這文章作為開篇,分量很重,直到晚年,毛主席也告誡大家不要忘了階級斗爭。
后來恰恰忘記了,所以出現新的“三座大山”,新的社會“四害”。
難道這還不值得國家和人民警惕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