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讀書交流

毛澤東發表《將革命進行到底》及其歷史意義

張皓 · 2024-05-24 · 來源: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它粉碎了國民黨的“和平攻勢”,國民黨宣稱“能戰才能和”。

  【摘 要】《將革命進行到底》是毛澤東在1949年來臨之際以獨特方式發表的新年獻詞。它對中國人民思想認識的統一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它粉碎了國民黨的“和平攻勢”,國民黨宣稱“能戰才能和”。英美兩國認為新年獻詞針對美國,美國認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不可避免。民主人士不再疑問革命是否進行到底,香港《文匯報》、《華商報》等駁斥國民黨的“和平”陰謀,宣傳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思想。解放區人民和人民解放軍踴躍學習新年獻詞,思想認識得到統一。

  【關鍵詞】毛澤東;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

————————————————

  在1949年到來之際,毛澤東專門寫了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由新華廣播電臺1948年12月30日12時播發。這是一篇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發展的關鍵時刻、以廣播方式向全中國全世界公布的經典文獻,它“不僅得到我國人民的衷心擁護,而且在國外評論家中也深得好評”。雖然學術界對這篇經典文獻有所涉及,但是有必要深入研究其發表的針對性、各方反應及思想統一的意義。因此,本文就這些問題加以探討。

  一、為何發表新年獻詞:問題的針對性與思想的統一性

  1948年9月12日,人民解放軍發起遼沈戰役,11月6日發起淮海戰役,11月29日發起平津戰役,中國的軍事形勢“進入一個新的轉折點,即戰爭雙方力量對比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這是中國革命的成功和中國和平的實現已經迫近的標志”。人民解放軍只要再用一段時間就能“將國民黨反動政府從根本上打倒”,毛澤東為何以特別方式發表《將革命進行到底》?

  其一,針對國民黨的“和平攻勢”和美國阻止中國革命勝利手段的變化而來。

  對國民黨來說,它自1948年秋季以來“眼看廿多年的橫暴統治面臨末日”,于是發動“和平攻勢”,發動者的職位越來越高。最初,立法委員劉不同“擺出為民請命的臉譜,試探和平”;蔣介石對之“大發脾氣,斥為‘昧于民族大義’”。接著,行政院院長孫科登場“大喊‘光榮和平’”。隨著12月中旬黃維兵團被殲滅、杜聿明率領的3個兵團陷入解放軍的重圍,蔣介石“也沉不住氣了,發表一篇文告,婉轉求和”,于是“求和之聲滿天飛”。

  國民黨的“和平攻勢”同蔣介石、桂系之間權力之爭交織在一起,桂系也要求“和談”。桂系首領李宗仁“想乘機取代蔣介石,出面與中共談判,爭取喘息時間,實行‘隔江而治’”;另一首領白崇禧“致函蔣介石,要他‘毅然下野’”。

  美國對華政策和阻止中國革命勝利的手段也發生了變化。毛澤東1948年12月30日對斯大林分析指出:“美國政府毫不掩飾的侵略政策已經失敗,現在美國人企圖由積極支持國民黨轉為支持地方上的國民黨的軍國主義者和南方當地的軍閥,以便用他們的力量來抵抗人民解放軍,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組織并派遣他們的走狗,鉆進政治協商會議和聯合政府,并在那里組建反對派聯盟,從內部破壞人民革命陣線,其目的是使革命不能進行到底。”其中第二個手段“已有一系列表現”,例如派遣外交人員和新聞記者對民主人士“進行挑撥離間和誘騙工作”。毛澤東強調:“無論如何我們要做到不能讓美國人的陰謀得逞。”人民解放軍也認識到美國手段的變化,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司令員葉飛指出:“美帝國主義一方面利用殘存的國民黨政府進行‘和談’陰謀,另一方面把希望寄托在‘民主個人主義者’身上,企圖在革命陣營內組織反對派,極力使革命就此止步,或帶上溫和的色彩。”

  其二,統一革命陣營的思想認識。

  在國民黨“和平攻勢”和美國策略手段變化的情況下,一些民主人士疑問“要不要將革命進行到底”?“有些資產階級右翼分子竟竭力勸說共產黨把戰爭‘立即停下來’,切不可‘除惡務盡’,在報刊上,他們發表文章,散布妥協思想,不僅提出‘劃江而治’,而且反對使用武力,說什么‘不應該讓國民黨完全垮臺,相反地應當盼望它再興’。‘共產黨現在在軍事上雖然占優勢,但不應再打下去。兵猶火也,佳兵不祥。’告誡我們應乘勝收兵,免遭不測。”

  蘇聯反對將革命進行到底,華東野戰軍作戰處處長王德指出:“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也有人不贊成我們打過長江,并從內部和外部對我黨形成壓力。張治中在1949年1月4日,就曾向美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的私人顧問傅洛(涇)波說:‘中共決心繼續打下去,可并不是由于蘇聯的關系,蓋蘇聯只勸告他們沿著長江停止進軍。’當李宗仁在美國支持下加緊策劃‘劃江而治’的陰謀時,他們任命當時駐蘇的大使傅秉常為外交部長,斯大林即予接見并表示對國共和談寄以希望。毛主席在西柏坡也說過:國際上有的朋友,對我們解放戰爭的勝利也半信半疑,勸阻我們就此止步,和蔣介石以長江為界,搞‘南北朝’。”

  人民解放軍一些戰士也存在錯誤的認識,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司令員陳賡就此指出:“淮海戰役結束后,一致認為江北無仗可打,過江問題開始在腦子里周旋,現在愿意過江,徹底爭取全國勝利的思想是主流,也有愿意提早過江、提早勝利、提早回家等不純思想;有些干部看見勝利在望,有保命思想,有的對國民黨所叫囂的‘和平’還存在有幻想。今后對過江與把革命進行到底,還需以大力進行教育,才能求得解放。”

  阻止蔣介石在元旦下野,以便將革命進行到底。在國民黨軍戰敗的情況下,蔣介石考慮以下野使人民解放軍失去戰略進攻的目標;反之,人民解放軍在一定時期內要設法阻止蔣介石下野。蔣介石與李宗仁先是商定12月15日下野,而在此日人民解放軍殲滅已被包圍的黃維兵團。于是,蔣介石認為此日下野不合適,推遲至12月25日下野。中國共產黨發言人宣布143名戰犯名單,蔣介石列榜首,“這極大地激怒了蔣介石”,他宣稱“只能繼續戰斗下去”。但是,美國政府要求他下野。他乃與李宗仁商定1949年元旦下野,“法新社南京廿九日電”稱他“作此決定,系由于美國通過華盛頓政府并通過宋美齡施以強大壓力之故”,蔣介石的隨從說“關于蔣的辭職,在最近的將來大概將有重要的文告發表”。如果此電屬實,那么蔣介石的元旦文告就是下野告示。于是,毛澤東在蔣介石發表元旦文告前兩日發表新年獻詞,迫使蔣介石改寫其文告而不在元旦下野。

  總之,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后,國民黨“賴以支持反革命內戰的精銳主力基本喪失殆盡”,人民解放軍很快就要渡過長江“去奪取革命戰爭的最后勝利”。在此形勢下,“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內反動勢力,一面發出‘和談建議’,一面糾集殘兵敗將,加強長江防務”,“企圖茍延殘喘,伺機卷土重來”。美國一面支持國民黨以假謀和“謀求‘劃江而治’”,一面“妄圖拉攏某些民主黨派和民主人士在革命陣營內部組成反對派,阻撓革命進行到底”。而“在革命陣營內部,也有些同志對帝國主義可能進行的武裝干涉問題看得過重;一些民主黨派和民族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也擔心我軍繼續前進會引起國際間的武裝沖突,曾不切實際地希望實現不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國內‘和平’,實行‘分治’”。“是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呢,還是劃江而治呢?”擺在中國共產黨的面前。為此,毛澤東專門發表《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新年獻詞。

  為了讓各方尤其是使國民黨方面事先知道1948年12月30日要廣播《將革命進行到底》,新華廣播電臺特別作了通知?!度A商報》12月30日宣布:“據陜北新華廣播電臺廿九日晚向各界預告:卅日(即今天)中午十二時,廣播新華社重要社論——一九四九年祝詞,題目是《將革命進行到底》。”楊尚昆記載:《將革命進行到底》是毛澤東12月30日成稿的。“成稿”,應指廣播,毛澤東的機要秘書葉子龍指出:“1948年12月30日,毛澤東在西柏坡發表了《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新年獻辭。”是日廣播后,新華廣播電臺多次廣播。英國駐華大使史蒂文森稱他是12月31日收聽新華社廣播的。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三次收聽廣播,1949年1月4日報告美國政府:“到目前為止,大使館收聽到陜北電臺,1948年12月3(31?)日和1949年1月1日、3日新年獻詞廣播,題為《將革命進行到底》。”

  除了廣播,中國共產黨還于1949年1月1日在幾大報登載《將革命進行到底》?!度嗣袢請蟆房?ldquo;將革命進行到底一九四九年新年獻詞”,《華商報》宣布“粉碎美蔣政治陰謀,將革命進行到底”,《文匯報》刊登“澈底推翻中外壓迫,將革命進行到底”。楊尚昆指出:“1949年新年伊始,中國的報紙上出現兩個新年文告:毛主席寫的新華社新年獻辭《將革命進行到底》,是一篇迎接中國革命全面勝利的檄文;蔣介石的新年文告是一篇企圖利用和平談判來保存實力的偽善聲明。”

  二、國民黨、美英對新年獻詞的回應

  既然新年獻詞針對的是國民黨的“和平攻勢”和美國的侵略手段,那么,他們是如何回應的呢?

  先看蔣介石、國民黨的回應。蔣介石在12月30日、31日連續接見關鍵人物,修改元旦文告。12月30日中午,蔣介石接見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并在其陪同下收聽新華社廣播。下午,蔣介石“召見將領數人后”,又召見美軍顧問團團長巴大維(David Goodwin Barr)“明告以毋信政治謠言”,隨即接見廣東省主席宋子文“詳談種種”。晚上,蔣介石先與政學系頭子張群討論副總統李宗仁修正之與中國共產黨的“言和條件”,后與孫科、太原綏靖公署主任閻錫山“商談時局”。12月31日上午,蔣介石召見海軍總司令桂永清、特務頭子毛人鳳等“指示海軍與政工組織事宜”,然后同閻錫山交談“修正元旦文告稿”,致電訓練處長黃杰轉秘書長袁守謙等“中央留漢諸同志”,“勉以暫時忍耐,并望堅守立場”,致電襄陽守軍司令王凌云“切勿逕赴漢口”為白崇禧所利用,接宋美齡來電談其在美國活動艱難情況。中午,蔣介石與云南省主席盧漢“商談滇局”。下午,蔣介石“會客。又續修元旦文告稿,至六時始畢事”。晚上,蔣介石“約宴中央常務委員”,“提示元旦文告稿,其大意”,“討論至午夜”。

  按照這個日程來看,蔣介石收聽《將革命進行到底》廣播后接連與各官員討論,然后在12月31日修改元旦文告至深夜,以便1949年1月1日見報。蔣介石當日上午詢問胡宗南“今日發表文告看到否?”胡宗南回答“未曾”。中午蔣介石又問:“文告看到否?”胡宗南回答:“這文告動搖第一線兵心士氣,又何必如此?”蔣介石“不語,狀不悅”。

  國民黨對新年獻詞作出正式回應,是1月8日南京《中央日報》公布葉青所寫專論《共產黨與和平》。

  其一,“專論”批評新年獻詞不對國民黨的“和平”要求作出積極回應。新年獻詞對行政院長孫科“表示政府和平愿望的話”“很直捷和很堅決地,以‘否’字作答復”,批評“共產黨對于總統底和平呼吁,要采取率直拒絕的態度”。新年獻詞還“批評‘國民黨的自由主義人士’和‘非國民黨的自由主義人士’勸告共產黨和平的主張”是“憐惜敵人,保存反動勢力”。“專論”聲稱中國共產黨應“響應總統底和平呼吁,派人與政府接洽恢復和談”。

  其二,“專論”批評將革命進行到底就是“共產黨不愿意和平”。將革命進行到底,就是“用革命的方法,堅決徹底,全部地消滅一切反動勢力,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主體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共和國”。將要成立的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主體的人民民主專政’,亦即列寧在一九三五年主張的‘工農民主專政’”。再進一步“國名也要再改一次,叫做‘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這樣“革命進行到底”了,因此“共產黨之不愿意和平,倒不是為了革命,而別有所在”。

  其三,“專論”宣稱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完成,中國共產黨須放棄新民主主義革命而進行“光榮的革命”;“真正的革命不一定使用武力??梢院推綇氖抡紊系?lsquo;光榮革命’。英國一六八八年之不流血革命,和經濟上的工業革命,就是例子。”

  其四,“專論”宣布要對中國共產黨實行“和平攻勢”。要用飛機把蔣介石的元旦文告和孫科的講演以及“各方面響應和平呼吁的文電,隨時運到共產黨區域去投擲,普遍投擲,并且針對共產黨底軍隊和民眾說話,以喚起他們底和平意識”。“只有共產黨區域內展開了群眾性的和平運動,才可使共產黨受到影響,發生政策上的轉變。”

  其五,“專論”宣稱“能戰才能和”、“能戰而后可和”。“共產黨是相信力量的……我們要有強大的力量。”必須牢記“能戰而后可和”的名言,“除了對于太原、北平、天津、蚌埠等地要繼續辦到能守外,對于長江……東南海岸和大巴山,也要而且特別要辦到能守。只有這樣,才可以阻遏共產黨底攻勢……這能守能戰,才是向共產黨要求和平的真實基礎”。

  上述內容表明,蔣介石在收聽新年獻詞廣播后修改其元旦文告。蔣介石一方面提出他想“和平”,只要中國共產黨滿足其“和平條件”,他可以下野;一方面提出要作戰到底。國民黨呼吁中國共產黨按照蔣介石的條件進行和談,要求中國共產黨不要將革命進行到底而進行“光榮的革命”。

  再來看美國的回應。既然英、法帝國主義支持美國侵略手段的變化,那么,也有必要以英國為例看看英國是如何回應的。這主要是看看身臨其境的美英兩國駐華大使如何反應。

  司徒雷登關注蔣介石對新年獻詞的回應,以及中國共產黨對蔣反應的回應。他發現,蔣介石收聽新年獻詞后修改了元旦文告:“每逢新年,委員長總是習慣于向全國發表一份新年文告,文告的內容通常約于一星期之前就公布于眾。但這一年,直到元旦前一天的下午才把文告起草好,并準備譯成外文,予以散發。那一晚,國民黨內的核心人物,是在委員長的官邸里緊張的討論中度過的。”1月3、4日,司徒雷登報告美國政府:元旦文告強調“如果共產黨想要和平,他們就有和平;如果想要戰爭,他們就有戰爭”。中國共產黨的“態度毫無疑問是不妥協的”,他們“打算一勞永逸地完成消除國民黨所有惡勢力的任務”。他強調:雖然新年獻詞并非對新年文告的回答,但是“陜北電臺兩次重播新年獻詞,事實上表明中國共產黨以新年獻詞作為對……新年文告的足夠回答”。顯然,司徒雷登發現元旦文告宣布了戰爭,中國共產黨回答“將革命進行到底”。

  司徒雷登認為,《將革命進行到底》針對美國而來。

  其一,將革命進行到底,是反帝求得民族獨立。司徒雷登引文說,“無論是中國反動派還是美帝國主義在華侵略勢力都不會自動退出歷史舞臺”,美國政府采取“兩種斗爭手段”,一是組織國民黨軍殘余力量進行抵抗,二是“在革命陣營內組織反對派,竭盡所能阻止革命”。“如果中國人民要阻撓美帝國主義的計劃,‘就意味著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建立工農聯盟為基礎的民主專政。這樣,中國從半殖民地變成真正獨立的國家,中國人民從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枷鎖中解放出來,國家就能實現民主化,就能恢復和平,就能創造變成工業國的前提條件,就能把人剝削人的社會變成社會主義社會’。”

  其二,新年獻詞強調了國民黨反動派與美帝國主義的關系,把美國比喻為毒蛇。司徒雷登認為:廣播列舉了最近被列為戰犯的國民黨主要領導人,“指出每一個戰犯都同美帝國主義和反華活動有關系。然后,廣播將美國比喻為危險的蛇”。他進而稱:新年獻詞指出不要像農夫那樣憐惜蛇,強調“‘由于人民的根本利益需要徹底根除所有反動勢力,驅逐美帝國主義,所有那些希望我們憐惜敵人和準許反動勢力繼續存在下去的人,就不是人民的而是敵人的朋友’”。

  其三,新年獻詞提出要放棄對美國的幻想,走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司徒雷登指出:新年獻詞提出“兩條路擺在我們面前,我們選擇哪一條”,他認為“中國革命的高潮迫使每個社會階層決定它要采取的立場”,“人民的解放戰爭越接近勝利,革命的人民及其朋友更加團結,并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決擴大革命力量”;他還指出“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將會粉碎敵人的政治圖謀,如同粉碎敵人的軍事進攻一樣,在1949年將人民解放軍的偉大戰爭進行到底。人民解放軍將會渡江向江南進軍,取得比1948年更大的勝利”。

  可見,司徒雷登關注新年獻詞和蔣介石元旦文告的你來我往。他發現新年獻詞發表后蔣介石修改了元旦文告,但是新年獻詞的反復播送是對元旦文告的回答。他認為新年獻詞字里行間針對美國而來,但是未對新年獻詞所說美國手段的變化進行辯護。在美國政府看來,如果“和平攻勢”不能奏效,那么“只有美國軍隊的積極介入”才能阻止中國共產黨將革命進行到底。

  英國政府也注意到新年獻詞和元旦文告的你來我往。英國外交部收錄《泰晤士報》1月1日的報道,稱:元旦文告表達進行和平談判的希望要落空,中國共產黨廣播表明他們根本不會接受蔣介石的和平條件。“雖然廣播并非是對蔣介石文告的回答——廣播的內容表明它早在文告之前就已擬定好,但是可以視為對文告的足夠的回答。廣播的一段話是:‘如果要使革命半途而廢,那就是違背人民的意志,接受外國侵略者和中國反動派的意志,使國民黨贏得喘息的機會,使已經受傷的野獸養好創傷,然后在一個早上猛撲過來,將革命扼死,使全國回到黑暗世界。’”這“表明中國共產黨和蔣介石控制下的任何政府之間根本沒有希望實現和平”。元旦文告聲稱“如果共產黨堅持繼續‘叛亂’,那么政府就會繼續已經極大惡化了的戰爭,竭力守護寧滬地區,蔣介石相信在這一地區會取得決定性的勝利”。1月5日,英國廣播公司廣播:中國共產黨今天廣播批評元旦文告,“仍然堅持作戰到底”??梢?,當時英國府注意到中國共產黨要將革命進行到底。

  1月31日,英國駐華大使史蒂文森向英國政府提交《關于1949年1月1日新華社每日新聞播報的節錄——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報告。在給英國政府的信函中,他稱,《將革命進行到底》是“當前中國共產黨的典型宣傳”。他指出新年獻詞所說“相較于內戰前兩年消滅國民黨軍96個師來說,過去6個月里就消滅了國民黨軍整建制的111個師”“是事實”。言下之意,中國共產黨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指日可待。接著,他提出新年獻詞“包含許多令人感興趣之點”:

  其一,新年獻詞的“作者宣布美帝國主義正在進行各種‘和平陰謀’”。史蒂文森說,新年獻詞提出“美帝國主義一方面設法組織長江以南和邊疆省份的軍隊繼續抵抗勝利的共產黨軍隊,另一方面企圖在‘革命陣營’內組織社會主義集團以確保阻止革命進行到底”。史蒂文森將新年獻詞所說的“反對派”稱為“社會主義集團”,批評新年獻詞對美國的“指控毫無根據”,他辯稱“沒有證據證明美國在分裂任何省份,也不能證明美國有滲透‘革命陣營’的想法”。他特別點出:“新年獻詞提到英法帝國主義同美帝國主義的本質一樣。”

  其二,新年獻詞“批評戰犯及其追隨者竭力阻止革命實現其目標——包括將中國變成工業國、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自己必須警惕所謂‘自由分子’,他們或許同國民黨沒有關系,但是他們尋求和平無論怎樣都有利于拯救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殘余’;同時,共產黨必須擴大自己,歡迎所有真誠希望加入革命事業的人們”。“新年獻詞強調了1949年要完成的任務,值得注意的是召開政治協商會議。一般認為,這個會議在不久的將來就要召開。”

  史蒂文森的報告雖然是節錄,但是幾乎全部抄錄新年獻詞。他指出:

  其一,中國人民將取得解放戰爭的最后勝利。新年獻詞闡述了解放戰爭發展歷程和人民解放軍在各個時期殲滅國民黨軍的數量,指出“人民解放軍渡江向江南進軍解放全中國的步伐大大加快”,強調“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取得勝利,絲毫不存在什么懷疑了,包括帝國主義報紙在內的世界輿論也不懷疑這一點了”。

  其二,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具體含義。新年獻詞指出國民黨反動派、美帝國主義在華侵略勢力不愿“自行退出歷史舞臺”,因而采取政治手段阻止革命的勝利,這就是“展開‘和平陰謀’”和“滲透革命陣營組織所謂反對派”,組織國民黨軍殘余力量在江南繼續抵抗。因此,要“用革命的方式堅決地、徹底地、完全地消滅所有反革命勢力”,“堅定不移地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全國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在全國建立無產階級領導下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這樣,中國就能“從半殖民地國家變成真正獨立的國家”,就能為中國“從農業國變成工業國創造前提條件”,為“把人剝削人的社會變為社會主義社會創造條件”。

  其三,中國各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面臨共同的敵人要“采取一致的立場”,“而不是‘反對派’和‘中間道路’”。共同的敵人,是以蔣介石為首的43名頭等戰犯,他們中“沒有哪一個不是同美帝國主義聯系在一起”的,他們依靠美帝國主義的援助進行“史無前例的大內戰”,美國則“依靠他們侵占中國的陸??罩鳈啵叫袡啵虡I權,國內外事務的特別權利”。對待這些“極為偽善的紳士”,就要吸取寓言《農夫和蛇》的教訓,“中國和外國的毒蛇希望中國人民同寓言中的農夫一樣憐惜惡人”。誰憐惜惡人,就“不是工人、農民或士兵,也不是工人、農民或士兵的朋友”。革命陣營必須擴大,“必須包括所有愿意加入革命事業的人們”。

  其四,1949年是極其重要的一年,中國共產黨、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要完成的任務主要有:“在經濟戰線上比1948年要取得更大的成就”,“鐵路和公路交通將會完全恢復”;人民解放軍“正規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召開“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組織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有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的代表參加的民主聯合政府。這樣,“幾千年來的封建壓迫、百來的帝國主義壓迫,將在我們斗爭的歷程中被完全推翻”。

  史蒂文森的報告看到了解放戰爭的發展趨勢和國民黨統治的必然崩潰,指出新年獻詞批評美國侵華手段的變化,認識到中國共產黨不僅闡明了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具體含義和奮斗目標,而且強調了各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要同中國共產黨團結一致將革命進行到底。英國政府隨后更加強調這一點。4月1日,它致函駐新加坡高級專員公署并抄送其駐南京、仰光、曼谷、雅加達、西貢的使節,認為《將革命進行到底》所說的從“中國人民現在面臨的問題”到“并不是建立反對派或走中間道路”,清楚地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的立場,從中可以看到“這場運動的真實本質”。

  綜上,蔣介石對毛澤東的新年獻詞的回應是修改其元旦文告,提出他下野的“和平條件”。國民黨呼吁中國共產黨接受蔣介石的條件而實現“和平”,要“能戰才能和”。美國一方面關注蔣介石對新年獻詞的回應,一方面認為新年獻詞是針對它而來,要想阻止中國共產黨將革命進行到底,只能是美國出兵。英國也認為新年獻詞針對美國而來,但是認識到解放戰爭的勝利不可避免,因而指示其駐東南亞的使節注意解放戰爭的實質;這意味著防止將革命進行到底對東南亞的影響。

  三、民主人士、社會輿論對新年獻詞的認識和反應

  前面指出,是否將革命進行到底對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原則問題”,新年獻詞要進行回答。新年獻詞表明“必須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根本態度”,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能否與中國共產黨真誠合作到底,就看他們“在這個問題上是否采取一致的意見”;這里強調的是與中國共產黨的一致和合作,“而不是建立什么‘反對派’,也不是走什么‘中間路線’”。新年獻詞發表后,民主人士的認識發生重大變化。

  1949年1月1日,沈鈞儒、章伯鈞、陳其尤等民主人士在沈陽學習當天報上所載新年獻詞,他們“后來才知道這是毛澤東主席為新華社寫的”。1月6日,中共中央指示東北局:舉行歡迎民主人士的大會,開會前“須有很好的政治準備,做到他們中在大會上講演的人能夠堅決贊同我黨新年獻詞的基本主張,堅決反對蔣介石新年文告及孫科的廣播”。1月8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一些人士討論時,李濟深指出:毛澤東發表新年獻詞的含義“一是革命必勝,現在連敵人也不懷疑了,我們不能半途而廢;二是揭露美蔣勾結玩弄假和談的陰謀;三是民主黨派要與中國共產黨一致,要合作,不要反對黨和走中間路線”。他強調:“我們民革一開始就要推翻蔣政權,在這方面不會半途而廢的”,“我們民革為實現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的三民主義,也與中共的新民主主義是一致的”。這說明,民革接受了新年獻詞的思想。

  中國致公黨從“徹底進行革命戰爭,反對美國干涉內政”的角度發表聲明。它強調反對“中間路線”,指出“中國當前正是民主勢力和反民主勢力決斗的階段,也就是革命勢力要徹底消滅反革命勢力的階段。在這一階段里,決沒有中間路線及妥協的余地”。它提出“革命必須徹底進行”的七大口號:“一、要徹底解除國民黨反動政府的一切武裝(包括地方的封建武力在內)。二、南京反動政府須無條件投降,不許有任何形式的和平談判。三、在革命將要成功的階段中,妥協與和談則等于承認過去的人民解放戰爭毫無意義,而延續人民大眾的苦難。四、要加緊團結全國人爭取人民解放戰爭的最后勝利,并實行懲辦內戰罪犯。五、堅決爭取真正民主統一的永久和平。六、反對美帝國主義者一切干涉中國內政的行動,驅逐現有美國的武裝力量出中國。七、國是問題,統由新政治協商會議解決,并建立民主聯合政府。”這些主張和中國共產黨的主張一致。

  在1月14日毛澤東提出和平談判八項原則和1月21日蔣介石下野后,民主人士對新年獻詞的認識進一步升華。1月22日,李濟深、沈鈞儒、馬敘倫等55名民主人士發表《我們對于時局的意見》明確表示:“革命必須貫徹到底,革命與反革命之間絕無妥協與調和之可能”,全國真正為民主革命而努力的人士“必能一致努力,務使人民民主陣營之內,決無反對派立足之余地,亦決不容許有所謂中間路線之存在”,“愿在中共領導下,獻其綿薄,共策進行,以期中國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獨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國之早日實現。”這就再次表明了將革命進行到底的主張,闡明了反對走“中間路線”、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思想認識。

  新年獻詞對中國社會的震動很大,各地《大公報》、《文匯報》、《華商報》也作出反應。

  國民黨控制國統區輿論的腔調,“中央社”密電各報“周旋到底,確保京滬,不能和時仍要決戰”;要“愛國同胞”仍須盡“保國衛種”的天職。密電要求各報“根據這‘指示’去把握新聞主題”。于是,天津、上海、重慶等地《大公報》1949年元旦避免談論《將革命進行到底》,要求中國共產黨“平心靜氣”。重慶《大公報》還發表專欄文章進行反動宣傳。它們同蔣介石宣布的“可戰可和任由共產黨選擇”相呼應。

  接著,這些《大公報》要求中國共產黨本著“民意”而“和平”。天津《大公報》1月2日聲稱:“一切決策措施,必須把民意作出發點”,如果“違反民意,失掉民心,那主宰國族命運的人們也將無從主宰,無所主宰”。上?!洞蠊珗蟆?月5日、重慶《大公報》1月9日均發表社論《論和平》稱:“和平既經是全國人民的意思,為實現全國人民的愿望,雙方都要平心靜氣,摒除感情沖動,態度要真摯,說話要開朗,不可盤旋作勢,也不必唱高調。”

  1月18日,重慶《大公報》發表梁漱溟所寫《中國哪一天能太平?》。文章認為,西方有革命,中國歷史上并無革命:“革命都是推翻舊社會秩序而建造新社會秩序;而亂則在其前在其后,社會秩序依然不變。所以由亂入治,即是由社會秩序之失敗,到社會秩序之恢復——舊秩序恢復便太平了。而革命則必得一新秩序建造成功才得太平。革命為一種推陳出新。西洋歷史是推陳出新之歷史,所以有革命。中國歷史則自秦漢以后,入于盤旋不進,只有一治一亂之循環而沒有革命。”文章主張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融合,反對推行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近四十年之革命”“是以資產階級為革命主力之革命(民主革命),和以資產階級為革命對象之革命(共產革命),幾乎結聯起來”。“秦漢以后之兩千年……原是只會亂不會有革命的特殊社會,要改造它亦須一特殊之革命才行。以通常對付封建社會之民主革命去對付它,實屬文不對題。”文章從所謂文化融合的角度反對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過去之中國可以說是倫理本位的文化。近代的英美可以說是個人本位的文化。最近之蘇聯可以說是社會本位的文化”,“三套文化各有其不可抹殺之點,是其所以成為三套而非兩套,更非一套者。必須把他們融會貫通起來,使其矛盾捍格皆消融不見,而后中國的新秩序世界的新秩序才都有了。那時中國亦太平了,世界亦太平了。”總之,他力主國共兩黨的主張要“融會貫通”,反對將革命進行到底。

  由上文論述可見,天津、上海、重慶等地《大公報》在國民黨的輿論控制下反對將革命進行到底。

  香港的三大報《大公報》、《文匯報》、《華商報》贊同將革命進行到底。香港《大公報》元旦刊登蔣介石文告時指出:蔣介石文告的主旨“并不是宣布個人下野,而是一種和平試探。要中共如何如何,他個人是可以走開的;假使中共不如何如何,他便不走開,還要繼續打,對于南京上海尤其要死守”。“中共的答復,怎會尊重南京的‘正統’及所謂‘法統’?結果自然是繼續打,蔣介石最后還須下野,必在最后不得已之時。”1月3日,香港《大公報》進一步指出:元旦文告提出了蔣介石“出處進退絕不縈懷”的前提條件,即:“一要共產黨有‘和平誠意’,二要不違反‘憲法’,三要不破壞‘憲政’,四要確保‘國體’,五要‘法統’不中斷,六要‘軍隊’有保障。”但是,“憲法”、“憲政”“本來就不完滿”,“法統”“尤其無根”,“而且‘軍隊’要有保障,將從何談起”!新年獻詞“斬釘截鐵的說‘將革命進行到底’,就是說決不中途妥協”。怎樣“將革命進行到底”?那就是中國共產黨確立的1949年的目標:“軍事,向長江以南進軍;經濟,提高農業工業生產,全部恢復鐵路公路交通;政治,召集新的政治協商會議,宣告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的成立,并組成共和國的中央政府,‘這個政府將是一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的有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的適當的代表人物參加的民主聯合政府’。”總之,香港《大公報》反對蔣介石的“和平”,主張“一定要將革命進行到底”。

  《文匯報》更為堅決地贊同將革命進行到底。它指出:《將革命進行到底》“嚴重地揭破了和謠的陰謀。堅決表示革命決不能半途而廢,與反動勢力妥協。務須徹底推翻中外壓迫,建立新的人民共和國”。它宣布:“時至今日,中國的民主政黨和廣大的人民,已從過去慘痛經驗中獲得了寶貴的經驗,認清了革命的目標,堅定了革命的信念”,“當勝利在望,新中國行將光臨的時候,當革命斗爭進行到‘最后五分鐘’的時候,不管怎樣艱苦,不管怎樣犧牲,他們都不會有‘煦煦之仁’,作‘不為已甚’之想,以至功虧一簣,而使凍僵了的毒蛇再度蘇醒”。“全國民主的人民會更加團結一致,整齊步伐,堅決地寸斷這條凍僵了的毒蛇,把它埋藏到泥土里去,從此結束兩千年來的封建史,百年來的外患史。”從這些內容來看,《文匯報》體現了民主人士的立場。

  《華商報》是中國共產黨在香港創辦的第一份中文報紙,它宣傳中國共產黨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思想。主要觀點如下:

  其一,指出1949年在中國歷史發展中的地位,要將革命進行到底?!度A商報》發表《歷史的新頁》指出:一九四九年,“將是中國人民得到徹底的勝利的一年”!“將是幾十世紀以來‘中國專制王朝’最后結束的一年”!“將是百年來奴役中國人民的帝國主義被徹底清算的一年”!“在迎接這個新中國誕生的時候,我們更不要為勝利沖昏了頭腦,我們以戰斗埋葬了舊中國,更要以戰斗——永遠的戰斗,來建設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華商報》登載讀者來信指出,對蔣介石來說,“和不是真心的和,叫部下一班走狗去叫囂‘和’的聲浪,倘若解放軍方面拒絕和的話,這戰爭之罪,要加在解放軍領袖的頭上。一方面利用這時間來招兵、買馬,作‘戰’的掙扎”。對桂系來說,“要將現有的南京政府改組,蔣氏退休,重新成立一個不包括解放軍領袖的聯合政府,這樣可以李宗仁為首,對內開什么新政協,招徠民主人士,分散解放派力量,對外取得美援”?!度A商報》總結道:“凡此種種,都證明了‘敵人是不會自行消滅的,無論是中國的反動派或者是美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侵略勢力,都不會自行退出歷史舞臺’”,必須將革命進行到底。

  其二,警惕帝國主義在革命陣營里組織反對派的陰謀,要將革命進行到底。《華商報》刊文說,帝國主義者“今天期望的上策是:阻止人民革命進行到底,讓第二戰犯以下的反動派還能在南中國立足,保存半個中國的封建殖民地勢力”。“這一策假如失敗,那么退而求其次,就是用‘通商’和‘經濟援助’這種香餌來誘致某些‘民主人士’入彀,使他們抱有一個‘美國可以合作’的幻想,然后讓這些人帶著親美反共的情緒混入聯合政府,然后組織起一個反對派來分化和破壞中國的革命事業。”因此,“‘將革命進行到底’不單是一句空的口號,而應該是全國人民實踐的行動綱領,在今天我們要斬釘截鐵地粉碎戰爭罪犯們的求和陰謀,在明天我們更要警惕戒慎地提防任何反動勢力的混入革命的營壘”?!度A商報》指出,必須注意革命陣營的純潔性,“一旦不慎讓假革命份子滲入了革命陣營,把持了前門后戶”,就會“使革命無從達到其目的——鏟除封建勢力,使真正的人民大眾翻身”?!度A商報》強調:“過去革命的失敗,是由于封建地主及資產階級的政黨——國民黨反動派的中途背叛革命,出賣革命,是由于領導革命的國民黨反動派的階級立場決定的。至于這次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導政黨——中國共產黨是代表廣大被壓迫人民的利益的,所以這次的革命是堅決的徹底的。”

  其三,指出不要像農夫憐惜蛇那樣憐惜惡人,要將革命進行到底?!度A商報》指出:“一只狼或一條蛇,當它被打得快要斷氣的時候,哀叫著‘我們和吧!’”“萬一有誰那樣‘大慈大悲’和下去,狼或蛇得到了茍安喘息,一旦傷痛痊可,猛撲過來,一口噬住你的咽喉,那要怎樣辦?”“只有干凈消滅這批吃人的野獸,真正的和平才能到來”。《華商報》登載讀者來信說:面對國民黨的“求和”,“人民勢力不要存著婦人之仁,姑息那萬惡的新軍閥,換句話說,便是要革命到底”。“我們知道希臘農人,因憐惜一條毒蛇,結果終是被它咬死的”,因此“不要存沒用的惻隱之心。打蛇要干脆的將它打死罷了”,“索性做到徹底的革命”。

  綜上,民主人士和人民團體不再疑問是否將革命進行到底,接受了新年獻詞的思想;《文匯報》體現了這一思想認識。天津、上海、重慶等地《大公報》在國民黨的輿論控制下要求中國共產黨接受蔣介石的“和平條件”,反對將革命進行到底。香港《大公報》指出蔣介石的“和平條件”是不可能接受的,認為戰爭要繼續下去?!度A商報》批駁國民黨的“和平攻勢”,宣布必須將革命進行到底,實現新年獻詞“渡江、加緊解放區建設及召開新政協三大目標”。

  四、將革命進行到底:解放區、人民解放軍思想認識的統一

  毛澤東在發表新年獻詞的同時,還為1949年1月上旬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起草了《目前形勢和黨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務》,將新年獻詞的基本思想落實到決議案中。他指出:其一,1949年、1950年是全國勝利的兩年。“整個國民黨在長江以北的戰略上的戰線已經崩潰,國民黨在其統治區域內是處在極大的混亂和崩潰的狀態中。我們已經完全有把握地在全國范圍內戰勝國民黨”,“我們必須將革命進行到底,而不容許半途而廢。”其二,要統一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思想認識。“我們必須在黨內,在人民解放軍內,在人民群眾中,有說服力地進行教育工作,在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的代表人物中進行解釋工作,使大家懂得必須將革命進行到底,而不容許半途而廢的理由。國民黨的所謂和平談判的陰謀必須繼續地給以揭露和打擊。”

  上述兩點意義深刻,是中國共產黨根據解放戰爭的發展擬定的新的行動綱領。毛澤東1947年2月1日起草的黨內指示《迎接中國革命的新高潮》即二月中央聲明已經說到“我黨和中國人民有一切把握取得最后勝利”,但是對“必須把革命進行到底”并“必須作思想準備”“未說死”;1948年9月中央政治局會議也不敢說1949年和1950年“是全國勝利的兩年”,“原因是不知究竟還有多少人民跟”國民黨走。而新年獻詞“可以說了,有此勇氣了”,因此“要使干部和人民群眾作好思想準備,懂得必須將革命進行到底,不容半途而廢”。

  為作好思想準備,解放區、人民解放軍以新年獻詞的發表為契機掀起學習高潮。解放區各地、各機關、各學校、各企業踴躍收聽和學習新年獻詞。1949年元旦,解放區“每處的廣播器下面,都擁有著一大堆聽眾”,“他們是那樣細心的聽”新年獻詞。1月3日,石家莊工商局“召集全市公營私營企業及合作社代表百余人”學習新年獻詞。北岳四專區行政干部學校“在一月三日上午結束了新年回憶運動,下午又決定了學習新年獻詞一星期的計劃,隨即開始了對新年獻詞的緊張學習,從一月三日到五日,每人除自由閱讀提出問題、作筆記、并組織了兩次的小組漫談討論外,經過反復醞釀后,在一月五日又正式開大會討論了一天”。石家莊光明廠擬定學習新年獻詞的計劃,學習“結束后并將舉行測驗”。這些都反映了大家積極學習的情況。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以各種方式宣傳新年獻詞,人民解放軍踴躍學習。1月2日,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書記賀龍在《群眾日報》上指出:“全黨同志團結全國人民,在英明的領袖毛主席的領導下,正以排山倒海之勢,向垂死的蔣介石的反動統治,進行著最后勝利的進軍,這就是目前形勢的特點。一九四九年將是中國人民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統治而使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上獲得全國勝利的一年,已經沒有任何可以懷疑的了。”1月9日,中共中央東北局常委張聞天對大連市地委作報告“分析了敵人散布和平空氣的實質,批評了一些人的和平幻想”,指出“《將革命進行到底》,給我們指明了道路,這是我們今后的方針”。西北野戰軍“召開了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賀龍、彭德懷傳達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奪取全國勝利的精神和1949年的任務。會后,第一縱隊政治委員廖漢生“向縱隊傳達了黨代會精神,組織各級干部學習黨中央、毛主席提出的‘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思想”,“掀起一個學習和練兵的熱潮”。

  人民解放軍廣大指戰員、中國人民認識到新年獻詞粉碎了國民黨的“和平攻勢”。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第十五軍軍長秦基偉指出:“近來國民黨及美帝國主義均進行和平攻勢”,“高唱所謂和談,企圖以另一種方式達到保存殘余力量爭取時間準備再干,這是陰謀,應當警惕。一方面要揭露蔣美的聯合陰謀,另一方面還應隨時準備突變,這就是蔣介石下臺全國形勢的混亂。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大膽向長江以南進軍,以促成敵人陣營更加混亂而接近全國勝利的到來。”他體會到:閱讀“新年獻詞及新華社社論,極其有力且針對當前蔣介石和談陰謀迎頭一棒。”冀中第四中學教師劉仁致函《人民日報》說:中國人民近百年來反帝反封建的斗爭“至今才露出了勝利的曙光”,“我們要堅決徹底驅逐美帝國主義者滾出中國國境!我們要迅速建立一個民主自由和平幸福繁榮的新中國!!我們堅決反對與惡人與毒蛇講那些虛偽的和平,中國人民所要求的和平,必須是根據毛主席所提的八個條件。只有那樣作了,那才會有真正的和平。”

  新年獻詞引用農夫和蛇的寓言,教育效果極為顯著。王德指出:“給我印象最深的、對部隊干部、戰士印象最深的”,就是農夫和蛇的寓言。新年獻詞指出,“‘外國和中國的毒蛇們希望中國人民還像這個農夫一樣地死去’;‘盤踞在大部分中國土地上的大蛇和小蛇,黑蛇和白蛇,露出毒牙的蛇和化成美女的蛇,雖然它們已經感到冬天的威脅,但是還沒有凍僵呢!’”并莊嚴宣告“‘中國人民決不憐惜蛇一樣的惡人,而且老老實實地認為:凡是耍著花腔,說什么要憐惜一下這類惡人呀,不然就不合國情,也不夠偉大呀等等的人們,決不是中國人民的忠實朋友’”。冀中文協主任王林體會說,新年獻詞“引證出伊索寓言:一農民見凍僵之蛇,暖于懷中,蛇蘇醒后倒咬恩人一口,致農民于死地,農民臨死嘆,我對惡人溫情,我應受其害”。“今天與革命又與蔣美都有聯系者,呼吁要對蔣溫厚,孫科亦哀鳴和平,這都是凍僵了的蛇,想來緩兵之計。”

  廣大干部深刻認識到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具體含義。楊尚昆的1949年元旦日記記載:“今年之任務,在新年獻詞中規定了:向長江以南進軍,打垮蔣介石;發展生產;召開新政協(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成立人民政府!”他指出,“目標是明顯的”,要“勇敢前進!”這樣,新華通訊社社長胡喬木指出新年獻詞“提出‘將革命進行到底’的任務”,“革命人民對垂死的敵人絕不能妥協,必須將革命進行到底,而不允許半途而廢”。葉子龍指出:新年獻詞“明確表示要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消滅一切反動勢力,毫不動搖地堅持打倒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在全國范圍內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將革命進行到底”。

  要將革命進行到底,就必須渡江解放全中國,廣大指戰員對全軍進行新年獻詞的教育。

  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粟裕指出:新年獻詞指出“有了充分經驗的中國人民及其總參謀部中國共產黨,一定會像粉碎敵人的軍事進攻一樣,粉碎敵人的政治陰謀,把偉大的人民解放戰爭進行到底”。他對華東野戰軍全軍指出,華東野戰軍在1949年的六大任務,第一就是“在全國作戰總任務下,華野與兄弟兵團密切協同,堅決與完滿地完成一九四九年的作戰任務,將革命進行到底”。他發出號召:“淮海戰役我們完成是比較完滿的,我們應該更堅決地與更完滿地完成一九四九年的作戰任務。”

  華東野戰軍于1949年2月改編為第三野戰軍,負責華東地區的渡江作戰。第八兵團司令員陳士榘指出:“依據黨中央、毛主席‘將革命進行到底’的號召和1949年任務的指示”,“在部隊中廣泛開展了形勢任務教育和新區政策、城市政策的學習,樹立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思想,加強組織紀律和政策觀念,從而為我軍渡江南下奠定了思想基礎”。第九兵團政治委員郭化若指出:“在全兵團廣泛開展了形勢任務教育和新區政策、城市政策的學習”。第十兵團司令員葉飛指出:“渡不渡長江?也就是將不將革命進行到底?這是一個對中國命運和前途的關鍵性的決策。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決心是堅定的”,“不論戰與和,渡江南進都是肯定的”。

  第二野戰軍負責華中地區的渡江作戰。第三兵團司令員陳錫聯指出:為渡江作戰,“各級領導深入部隊進行渡江作戰政治動員,廣泛開展了以《將革命進行到底》、《毛主席關于時局的聲明》等文獻為中心的形勢教育”,“澄清了部隊的模糊觀念”。第四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賡指出:“渡江作戰政治動員從時事學習著手”,“在內容上首先認識勝利形勢”,“然后學習反對假和平,將革命進行到底”。經過學習,“勝利形勢和應當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問題已經解決”。第四兵團3月10日發布《進軍江南動員令》指出:“殲滅殘敵,解放江南,這是把革命進行到底一勞永逸的光榮偉大行動;這是最后徹底殲滅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人民,使中國人民來一個大翻身、徹底解放的光榮偉業;這是我們歷史上從來沒有過這樣最光榮最偉大的壯舉。”3月20日,發布《渡江政治命令》號召:“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將革命進行到底!”

  可見,新年獻詞不僅僅是對全中國全世界的宣傳,其基本思想還體現到中國共產黨黨內指導性文件《目前形勢和黨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務》中加以實施。解放區、人民解放軍踴躍學習新年獻詞,中國共產黨領導人、解放軍指戰員進行宣傳,人民解放軍認識到渡江對于將革命進行到底的重要意義。

  總而言之,毛澤東針對國民黨的“和平攻勢”、美國對華手段的變化以及國內外的疑問,在合適時間以獨特方式發表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旗幟鮮明地表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態度。新年獻詞粉碎了國民黨的“和平攻勢”,蔣介石發表了等于繼續進行戰爭聲明的元旦文告,國民黨和天津、上海、重慶等地《大公報》呼吁按照蔣介石的要求來“和平”。美國關注蔣介石對新年獻詞的回應,認為新年獻詞針對它而來,但是未對其侵略手段變化的揭露作辯護。英國認識到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關心對它造成何種影響。民主人士和《文匯報》接受新年獻詞的思想,贊同將革命進行到底?!度A商報》宣傳新年獻詞的思想,駁斥國民黨的“和平”陰謀和美國侵華手段的變化。解放區人民和人民解放軍踴躍學習,認識到必須將革命進行到底,思想認識得到統一。總之,《將革命進行到底》的發表意義重大。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一生沒有憋好屁的王慧玲,終于被封了。
  3.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4.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5. 烏克蘭逃兵
  6. 政說心語|一味地否定前30年打下的基礎究竟圖個啥
  7. 殖人哭了:還是中國好,別來美國做牛馬了
  8. 倒反天罡!瑞幸給打工人節假日三薪,原因竟是…
  9.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0. 王忠新:清除內奸遠遠難于戰勝外敵——蘇聯“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9.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0.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0. 我們還等什么?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假裝上班公司火爆背后,年輕人花錢假裝上班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伊人狼人久久青青草原 | 亚洲欧洲aⅴ在线不卡视频 免费va国产高清大片在线 | 亚洲精品成AV人在线观看片 |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不卡一本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制服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