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是一種責任,是一種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是為人民謀幸福的擔當。這是做領導之道。
?
為了貫徹領導之道,必須有領導之方法,也就是領導之術,但倘若將領導之術作為領導的追求和根本,那就是本末倒置,就會把當領導當成是一種特權,一種榮耀,一種等級。
就會變成官僚主義作風,老爺式風格,就會看不起人,就會以權謀私,大搞貪污腐敗,最終脫離人民群眾,淪為特權階級和極少數人謀利益的工具人。
在中國革命戰爭時期,關于革命領導權問題,毛主席看的長遠也看的徹底。
在毛主席看來,中國革命只有無產階級來領導,才有可能成功,推翻三座大山,讓人民得實惠。因為革命實踐證明資產階級只能為少數人謀利益,他們是動搖的,不徹底的,甚至會賣國。
正如毛主席在《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任務》中說,“在某種歷史環境能夠參加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封建制度的中國資產階級,由于它在經濟上政治上的軟弱性,在另一種歷史環境就要動搖變節,這一規律,在中國歷史上已經證明了。”
領導問題,必須從階級立場去分析,否則就會陷入機會主義。
也因此,毛主席得出結論:“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任務,歷史已判定不能經過資產階級的領導,而必須經過無產階級的領導,才能夠完成。”
由領導問題就會產生領導權爭奪問題:使無產階級跟隨資產階級呢,還是使資產階級跟隨無產階級呢?這個中國革命領導責任的問題,乃是革命成敗的關鍵。
“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經驗,表明了當資產階級追隨著無產階級的政治領導的時候,革命是如何地前進了;及至無產階級(由共產黨負責)在政治上變成了資產階級的尾巴的時候,革命又是如何地遭到了失敗。這種歷史不應當重復了。依現時的情況說來,離開了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政治領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就不能建立,和平民主抗戰的目的就不能實現,祖國就不能保衛,統一的民主共和國就不能成功。”
歷史和流血證明,中國革命,中國人民的出路,必須是無產階級來領導才能勝利,才有出路。
在當時抗日戰爭極其嚴重時,革命領導權問題,共產黨是責無旁貸和義不容辭的。
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領導權問題都極其重要。要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就只能是無產階級來領導,擔起領導責任。而不是其他階級。
領導是一種為人民服務,為民族謀復興的責任,而非一種等級、特權!
我們的領導權如果掌握在少數特權階級手中,我們的領導責任就是擔不起的,就會學了抗日戰爭時期的國民黨代表的資產階級政權,最終導致人民利益的損失和流血。
此為讀《毛選》第一卷之《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任務》一文之思!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