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3月30日)
上海局,各協作區委員會,各省委、市委、自治區黨委,中央一級各部委、各黨組:
官僚主義這種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壞作風,一年不用掃帚掃一次,就會春風吹又生了。中央在1960年3月下旬根據山東六級干部會議的一期情況簡報,批發給你們,請你們對于人民公社的許多嚴重情況,提起充分的注意,務必在三四月間,利用省委召開的六級干部會議和縣委接著召開的四級干部會議,對于那些不可允許的、極端嚴重的情況,務必徹底地整頓一次,到下半年再整一次。這個文件[1],諒必你們已經看見了。在這個文件中曾經提到,現在就要利用六級和四級干部大會公開指出三反問題的嚴重性,提出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任務。關于三反,中央將在四月上旬有一個規定范圍和如何處理各類犯錯誤分子的指示,發給你們。但你們不要等候這個文件,而應利用當前正在開或準備開的六級和四級大會立即號召整風,
并作典型調查,使自己心中有數。中央現在所要著重地告訴你們的,是關于官僚主義嚴重存在的問題。這里有一個山東省歷城縣的材料[2]。歷城縣委在今年三月十四日報告山東省委說,他們那里有積極、消極兩方面。積極方面是形勢大好,這是主要的。消極方面,他們說,突出的表現是五多、五少。就是說,會議多,聯系群眾少;文件、表報多,經驗總結少;人們蹲在機關多,認真調查研究少;事務多,學習少;一般號召多,細致地組織工作少。他們這個文件,現在發給你們看看。其中說到會議多和文件表報多,多到什么程度呢?他們說:縣委及縣委各部門,自今年一月一日到三月十日,七十天中,召開了有各公社黨委書記和部門負責人參加的會議,共有184次,電話會議56次,印發文件1074件,表報599份。同志們,這種情況是不能繼續下去的,物極必反,我們一定要創設條件,使這種官僚主義走向它的反面。歷城縣已經定出辦法,克服五多五少。山東省委已將歷城辦法推到全省施行[3]。同志們,這種官僚主義狀態,只是存在于歷城一個縣,或者山東一個省嗎?不見得。很可能到處都存在。請你們各自調查一個縣、一個市(在大城市里調查一個區),就可知道底細了。克服五多五少的辦法,可以仿照歷城辦理。這種官僚主義的來源,不能只在縣,還在省與中央。關于省(市、自治區)的方面,請你們注意處理。關于中央方面,我們將采取處理辦法。看來一年要對這個五多五少問題談兩次,至少談一次。中央幾年前曾對這個問題發過指示[4],后來沒有再過問(主要指五多中的會議多,文件表報多),自己也有官僚主義,不能只怪別人。本文及附文,應登黨刊。中央
1960年3月30日 根據毛澤東手稿刊印。
注釋
1〕 指毛澤東一九六○年三月二十三日為中共中央起草的轉發山東省六級干部會議情況簡報第二期的批語,見本冊第98 99頁《中央轉發山東省六級干部會議情況簡報的批語》之二。
〔2〕 指中共歷城縣委一九六○年三月十四日為貫徹執行省委關于六級干部會師到田的指示給濟南市委并報山東省委的報告。其中講到克服“五多五少”的具體措施是:
(一)縣委、公社黨委以及各部門的負責干部,統統走出辦公室,深入基層,和大隊、小隊干部一起在田間會師,取得經驗,樹立榜樣,以指導和推動全面。(二)實行“三同”、“五包”,即與社員同吃、同住、同勞動,對自己所在單位的思想發動、生產任務、技術革命、社員生活安排、社隊經營管理等,全面包干做好。
(三)采取在黨委統一領導下的“條條”、“塊塊”、“片片”相結合的做法,分管各個部門的干部,既要做好中心工作,又要圍繞中心,做好所分工的業務工作。(四)立即精簡會議,減少文件、表報。有事到下面去就地商量解決,而不要把人召集到機關里開會。〔3〕 中共山東省委一九六○年三月二十二日將歷城縣委的報告轉發全省各地市縣委,人民公社黨委及省委各部委、廳局各黨組,指出歷城縣委提出的四條措施,都是可行的,各地應一律仿照執行。省級各部門,要認真檢查一下自己工作中的“五多”、“五少”情況,一定要精簡會議、文件、表報,必須堅持領導同志“一年一定要有四個月的時間輪流離開辦公室,到下面做調查研究”,應當深入基層,深入“生產現場”,同地、縣以及基層干部一起,會師到田。
〔4〕 指毛澤東一九五三年三月十九日為中共中央起草的關于解決區鄉工作中“五多”問題的指示,內容如下:中央關于解決區鄉工作中“五多”問題的指示 (一九五三年三月十九日) 各中央局、分局,并轉省市委、地委和縣委;中央各部門和中央人民政府各黨組:(一)一九五二年十二月西北局檢查組關于區鄉工作中“五多”問題的報告,寫得很好。這個報告集中地反映了我們黨政組織在農村工作中一些嚴重地脫離農民群眾損害農民及其積極分子的利益的問題,即所謂“五多”問題。“五多”,就是任務多,會議集訓多,公文報告表冊多,組織多,積極分子兼職多。這些問題,很久就存在了,中央曾對其中有些問題有過指示,要求各級黨委予以重視和解決,但是不但沒有解決,反而越來越嚴重。其原因,是沒有將整個問題系統地提出來,尤其重要的是沒有在中央、大區、省(市)、專區和縣這五級黨政領導機關中展開反對分散主義和官僚主義的斗爭。因為區鄉的“五多”,基本上不是從區鄉產生的,而是從上面產生的,是因為在縣以上各級黨政領導機關中存在著嚴重的分散主義和官僚主義所引起的,有些則是過去革命戰爭和土地改革時期的產物,未加改變,遺留至今的。因此,必須在一九五三年內,在執行中央一九五三年一月五日關于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反對違法亂紀的指示中,著重地克服領導機關中的官僚主義和分散主義,并將那些過去需要而現在已不需要的制度和辦法加以改變,方能解決這個問題。今后各級領導機關在規定任務的問題上,在召集會議和調人集訓的問題上,在發出公文表冊和向下級要報告的問題上,在規定區鄉組織形式的問題上以及在使用鄉村積極分子的問題上,都要由縣以上黨委和政府的主要負責同志,按照實際可行的情況,加以適當的規定,有些則要由中央作出統一的規定。過去由各級黨政民組織的許多工作部門,各自獨立地向下級分派任務,隨便召集下級人員和農村積極分子開會或訓練,濫發公文表冊和向下級或農村隨便要報告等項不良制度和不良辦法,必須堅決廢止,而代之以有領導的統一的和適合情況的制度和辦法。至于在農村中每個鄉存在著幾十種委員會以及積極分子兼職太多,均屬妨礙生產,脫離群眾,也應堅決地但是有步驟地加以改變。
(二)中央一級黨政民組織有關各部門,中央分別責成中央組織部、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及其所屬財經、文教、政法三個委員會的主管同志負責,對于過去引起“五多”問題的各事項迅速加以清理,并規定適當的制度和辦法,向中央作報告。
(三)各大區和省市,由各中央局、分局、省市委及各該級行政機關主管同志負責,對于“五多”問題加以清理,規定自己的解決辦法,并報告中央。為達此項目的,請各中央局、分局、省市委仿照西北局的辦法,派出一個專為了解“五多”問題的檢查組,檢查所屬的一、二個區鄉(在城市是檢查一、二個區街)的情況,以為解決問題的參考材料。
(四)專區級和縣級的“五多”問題,由省委負責指導解決之。
(五)西北局檢查組報告中關于解決“五多”問題的各項辦法方面的建議,基本上是正確的,各地可以試行。(六)農業生產是農村中壓倒一切的工作,農村中的其他工作都是圍繞著農業生產而為它服務的。凡足以妨礙農民進行生產的所謂工作任務和工作方法,都必須避免。目前我國的農業,基本上還是使用舊式工具的分散的小農經濟,這和蘇聯使用機器的集體化的農業,大不相同。因此,我國在目前過渡時期,在農業方面,除國營農場外,還不可能施行統一的有計劃的生產,不能對農民施以過多的干涉,還只能用價格政策以及必要和可行的經濟工作和政治工作去指導農業生產,并使之和工業相協調而納入國家經濟計劃之中。超過這種限度的所謂農業“計劃”,所謂農村中的“任務”是必然行不通的,而且必然要引起農民的反對,使我黨脫離占全國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農民群眾,這是非常危險的。所謂區鄉工作中的“五多”問題,其中有很大的成份就是這種過多地干涉農民的表現(另一部分成份是因為革命戰爭和土地改革的需要而產生和遺留下來的),已經引起農民的不滿,必須加以改變。即就廣泛發展中的農業互助組和現在還不多的農業生產合作社來說,也只是幾家在一起或幾十家在一起的小型的組織,而且是建立在私有財產基礎之上的,大多數尚不固定,又是使用舊式農具的。因此,對于這些互助組和合作社,按照中央已有的決定給以積極的提倡和適當的指導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決不應當將它們混同于社會主義的集體農莊,決不應當施行過多的干涉。我黨現在在農村中的主要的危險傾向,就是許多同志將分散的經濟混同于集體的經濟,就是干涉過多。所謂“五多”問題,也就是部分地反映了這種錯誤思想。
(七)本指示和附在下面的西北局檢查組的報告,請登黨刊。
中共中央 一九五三年三月十九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