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我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鄧選》第三卷《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一九八八年九月五日、十二日)
最強大的一種生產力是革命階級本身。
——馬克思、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識形態》
全人類的第一個生產力就是工人,勞動者。
——《列寧全集》第二十九卷第327頁
以前人們夸說的只是生產應歸功于科學的那些事;但科學應歸功于生產的事卻多得無限。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524頁
根據東方直心老師《毛澤東大傳》:
1964年7月9日,毛澤東接見了在朝鮮平壤參加第二屆亞洲經濟討論會后來華訪問的亞洲、非洲、大洋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他在談話中說:
有人說,武器是第一,人是第二。我們反過來說,人是第一,武器是第二。武器同機器差不多,都是人手的延長而已。是人拿在武器手里,還是武器拿在人手里?當然是后者,因為武器沒有手,哪個武器有手?我打了25年仗,包括朝鮮戰爭3年。我原來是不會打仗的,不知道怎樣打,是通過25年的戰爭過程學會打的。我從沒有看見過武器有手,只看見人有手,而人用手掌握武器。
(1975年9月30日)鄧小平向毛澤東報送《科學院工作匯報提綱》。毛澤東提出文件中引用的“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句話,不記得自己講過。
——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
《人民日報》1976年2月26日第3版發表題為《“生產力首先是科學”嗎?——駁唯生產力論的鼓吹者的一個“新論點”》的文章:
......的鼓吹者硬把科學技術說成是生產力的首要因素,而且把這個論點強加在馬克思的頭上,振振有詞地宣稱:“生產力首先是科學”這句話是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說過的。據他們說,“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說過,‘所謂社會生產力,首先是科學的力量,其次是社會的力量,最后才是……’。”
果真如此嗎?查一查,不對了。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草稿)》第二篇《資本的流通過程》中,作了這樣一段論述:“社會的勞動生產力作為資本所固有的屬性而體現在固定資本里面;這所謂社會的勞動生產力,首先是科學的力量,其次是在生產過程內部聯合起來的社會力量,最后是從直接勞動轉移到機器、轉移到死的生產力上面去的技巧。”請注意,馬克思在這里講的是“資本的流通過程”。資本家靠什么辦法來增殖資本,擴充生產力呢?當然談不上去調動受他剝削的工人的生產積極性,只能主要地依靠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怎么能把資本家增殖資本的具體辦法同整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規律混為一談呢?這就暴露出右傾翻案風的鼓吹者恰恰是想把資本家的辦法搬到今天的社會主義中國來。
還請注意,馬克思在這里分析的是體現在固定資本里面的社會生產力。所謂固定資本,就是資本家占有的機器、設備、廠房等生產資料,馬克思又稱作“死的生產力”或“已生產出來的生產力”。這當然就不包括人的因素,不包括活的生產力。......的鼓吹者把“體現在固定資本里面”這句話一刀砍去,造成一種似乎馬克思是在給整個生產力下定義的假象,似乎在生產力的諸因素中,勞動者的力量同科學技術相比只能居于次要地位。這不是對馬克思主義的明目張膽的歪曲嗎?
《人民日報》1976年8月26日第2版的一篇文章:
......并妄圖把“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句話強加給偉大領袖毛主席。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