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編者按1、矛盾推動事物的發展,這個是毛在《矛盾論》中告訴我們的。既要學習馬列毛主義辯證法,也要反對庸俗辯證法!
2、熟練掌握唯物辯證法,運用矛盾的理論來具體分析問題,這對于我們日后的工作都是非常有利的。
3、認識和分析矛盾,以及抓住主要矛盾來解決問題,小到對個人的實踐大到對于革命運動來說都是非常有用的思想武器。本文對毛主席發動文革的猜想有不妥之處,忽略了毛主席在反右、大躍進及與蘇修論戰過程中,認識到了黨內資產階級的存在和修正主義復辟的巨大威脅,以及在文革前的四清等社教運動又一次被黨內走資派轉移斗爭方向的情況下,下定了決心要讓廣大群眾參與進行自下而上的繼續革命這么一個認識的過程,這個過程其實也是毛主席熟練運用辯證法的體現。另外,雖然毛主席做好了“粉身碎骨”的準備,但不意味著當時發動文革就必然失敗;即使失敗了,反面的現實“教員”也在證明它的正確性。
最近閱讀了毛主席的矛盾論,收獲頗多,今天就我的一些想法分享給大家。
對象本身就是矛盾,辯證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根據對象的不同會因地適宜,也就是說辯證法會因為對象的變化而變化。所以說,想著學會辯證法就像龍場悟道的人的思想是錯誤的,辯證法是時刻變化的,辯證法不是僵死的死物,是需要“活用”的。
矛盾無處不在,甚至可以這樣說,世界就是由矛盾推動的,矛盾不存在的時候就是宇宙滅亡的時刻,任何事物都是由矛盾推動的,但事物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之間都是互相聯系與影響的,不過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是還是內部的矛盾性,事物之間的聯系與影響只是事物發展的第二位原因。
矛盾推動著社會的發展,這個矛盾也就是階級斗爭,是階級矛盾推動著社會的發展與變革,與此同時外因與內因都缺一不可,雞蛋因為適宜的溫度孵化,石頭卻不能因此孵化。不過在這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內因與外因的同等重要性,如果只注重外因或內因都不會讓雞蛋孵化。所以說內因與外因都是缺一不可的,有溫度無雞蛋無法孵化出小雞,空有雞蛋沒有溫度,雞蛋也只能成為一枚臭蛋。
這個辯證法的宇宙觀就是教我們利用辯證法來觀察分析事物的矛盾運動,用這種分析來得出解決矛盾的方法,這樣任何問題往往都能迎刃而解。
更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齊澤克對毛主席的評價:
毛澤東持以前從未聽說過的第三種觀點:打破僵局的方式是既不要用好的東西反對壞的東西,也不要把兩者放到一起尋求一種綜合的平衡,而是選擇最初的壞的一方。當然,選擇最壞是失敗的,但這種失敗摧毀了整個選擇領域因此也就使我們克服了它的限制。我初看時,被毛主席全新的辯證法之路所深深震撼與折服了,其中蘊含的辯證法實在是令我駭嘆。
我甚至可以這么說:正是因為齊澤克的這番話才促使我去讀了《矛盾論》。
毛主席開創了一條全新的辯證法之路,這不同與黑格爾等的辯證法,毛主席認為斗爭與分離是永遠高于所有分析與綜合的。
我覺得可以用一句話來簡單概括一下毛主席的辯證法“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這并不是說的對立面的結合,而是大魚吃小魚。對立的統一只是暫時的,而斗爭卻是永恒的,所以世界上并不存在無法分割的事物。
以下是我的個人猜想:我想毛主席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才發動了文革,在官僚主義橫行霸道的時候,毛主席正是使用了他的辯證法,發動了文革。希望借助群眾的力量以此來擺脫限制,也就是說打破限制要靠否定,雖然失敗,但是毛主席偉大辯證法的光芒仍然照亮指引著我們。
毛主席萬歲!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